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一个人客栈  (http://www.ygrclub.com)
--  『三言两拍』  (http://www.ygrclub.com/bbs/list.asp?boardid=8)
----  “阿三”的形式逻辑是独特的  (http://www.ygrclub.com/dispbbs.asp?boardid=8&rootid=2578&id=2578)


--  作者:边民
--  发布时间:2002-3-20 21:34:07

--  “阿三”的形式逻辑是独特的
“阿三”的形式逻辑是独特的

只说他(她?)回复我的《诗意的栖居》一帖原文如下:

“诗意地栖居?
“艺术的生活,或者说审美的生活,才是生活的高境界。”恰恰相反。
在我看来不是将生活艺术化,而是要艺术生活化。
喜欢艺术,喜欢美,这当然没有问题。认为艺术超越道德超越世俗超越实用,这也没问题。但千万不要将生活提高到艺术的高度,那样不是美,而是有病。大家(姑且这么说吧)看小说都喜欢林黛玉,可是要真在生活中碰到这样的人,天天多愁善感,荷着锄头要葬花,艺术是艺术,不过艺术得难受。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一张口就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难不难受啊。问你住在哪儿,你说“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是不是有病呢?
所有这些,都是没有搞清生活和艺术的区别,混淆了二者。把艺术当成了生活,还自以为是“最高境界”,是提升生活的品质。呵呵。
真正健康的读者和作者,都清醒地知道艺术和生活的距离。那些要艺术的生活,要审美的生活的人,在我看来不是装腔作势就是中文艺的毒太深,把自己的生活搞得象琼瑶的小说一样,还自诩艺术,超脱。呵呵。”


我提出“诗意的栖居”,定义为“艺术的生活,审美的生活”。咣当!他来个“恰恰相反”,把我语序颠倒过来作为自己的观点,这不算偷换概念,算是确立自己的概念吧。那么,他的概念的定义是啥呢?从头到尾遍寻不得,忘了给出定义?这无关紧要。因为我并不跟他辩论他的概念,不管是内涵还是外延。我关心的是他的“恰恰相反”,即,反驳我的概念和观点。他立论立不稳与我无关,但他破论驳我就关乎我了。不破不立,立不起来也得破了再说
那么,这“恰恰相反”真的反了吗?艺术的生活跟艺术生活化是一对矛盾的概念吗?不是。不矛盾怎么叫“恰恰相反”?哗众取宠罢了。颠倒语序就能颠倒概念,新鲜,语法问题被他一变成了逻辑问题,过度可真自然。可惜,偷换的马脚开始露出来了。真正“恰恰相反”的该是什么呢?“非艺术的生活,非审美的生活”,语法上是偏正结构,主语是“生活”。而他的“艺术生活化”语法是主谓结构,主语是“艺术”。一个谈的是生活,一个谈的是艺术,何来矛盾,何来“恰恰相反”。开心蒙太奇,制造悬念啊?我是不会反对他的“艺术生活化”的,起码有一半的真理在里边。而他反对我的“艺术的生活,审美的生活”,反个啥弄不明白,也许他是明白的,可我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逻辑常识也破坏,真是为反驳而反驳了,辛苦辛苦,可有什么意义呢?

再来看他的推理和例证的荒谬。
他认为把生活提高到艺术的高度是不美的,不但不美,而且是有病。观点新颖,振聋发聩。但证明过程采用了列举例证法,而且还尽举些仅仅是语言艺术的例子,极其偏颇。这也不要紧,毕竟是真实的例子或者说证据。问题是,这种列举法用以满足他的推理需要,他已经选择了错误的武器(也许技穷或测试一下我们是不是脑子有水?)。列举法,在不能“穷举”(举出所有例子)的情况下,所得出的结论只能是或然的而不能是必然的。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阿三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阿三斑竹用无比坚定的信念给了我们当头棒喝:必然的结论是——审美的生活,艺术的生活是丑的,是有病。你看,我举了那么多k的病态例子,还不足以证明吗?我想说:那些例子病不病态我就不跟你理论了,关键是你不吃不喝每天绞尽脑汁给我们举出几个g的例子。你熬成白发魔女阿香婆,那也不能说你如此推理出的结论是必然的正确的呀,逻辑规则在那摆着,你想绕过去就绕得过去,想不顾它就当作不存在?俺们都成啥啦,猪啊。就你一个人英明智慧?

装腔作势,中毒太深的究竟是谁?大约中毒越深才“境界”越高,装腔装得连自己都找不着北,于是艺术和生活就合二为一,两者各自的内在逻辑便可以一跃而过。要什么逻辑啊,俺娘说了你们有病就是有病,不病也得病,因为这是必然的,因为我的观点天然就是正确的。呵呵,高,实在是高,比高家庄任何人都高。可就是“看上去很美”,内里跟霸权话语沾亲带故,唬人咧。


版权所有: Inncn.Com 一个人客栈 旧事回顾 联系:小刀
页面执行时间:109.3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