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一个人客栈  (http://http://www.ygrclub.com)
--  『清词古韵』  (http://www.ygrclub.com/bbs/list.asp?boardid=9)
----  [讨论]长相思讨论——试试身手吧  (http://www.ygrclub.com/dispbbs.asp?boardid=9&rootid=9406&id=9406)


--  作者:月潇湘
--  发布时间:2002-4-7 0:03:07

--  [讨论]长相思讨论——试试身手吧
《长相思》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因古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句,取以为名。又名《相思令》、《双红豆》、《忆多娇》、《山渐青》。李贺之《夜坐吟》:“铅华笑妾颦青蛾,为君起唱长相思。”所唱不知何体。敦煌曲子中此调与白居易所作之体全异。
此词双调,三十六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十八字。后段同。南曲入“商调引”,句法与词同。《考正白香词谱》称此词前后阕起二句,例用叠韵,如刘克庄词作“烟迢迢,水迢迢”,王灼之“来匆匆,去匆匆”,盖定格。但是我个人认为此词不用叠韵者也众,故《考正白香词谱》之例用叠韵说不足全信。

白居易词曰:
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
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考正白香词谱》称“白居易此词前阕平仄多误,填者当以后半为准。按首句为三字叠句,第一字应仄,第二、三字应平。亦有作平平平或仄仄平者,皆不足法”;又称“第四句为平起五言句,第一字应仄,三应平,与普通五言句不同。故填者当从月明之句。不当从吴山句”。此说过偏颇,观之宋词中《长相思》词,不合《考正》所订之法者也众,例词如下。
王灼词曰:
来匆匆,
去匆匆,
短梦无凭春又空。
难随郎马踪。

山重重,
水重重,
飞絮流云西复东。
音书何处通。
按:王灼字晦叔,遂宁人。绍兴中尝为幕官。有《颐堂词》。

吕本中词曰:
要相忘,
不相忘,
玉树郎君月艳娘。
几回曾断肠。

欲下妆,
却上妆,
上得妆来思旧郎。
北风吹梦长。

此词有古汉魏乐府高处,后阕尤是。按:吕本中字居仁。其先河南人,南渡后为金华人。曾忤秦桧。世称东莱先生。有《东莱集》、《紫微诗话》、《紫微词》、江西诗社宗派图。

朱敦儒词曰:
昨日晴,
今日阴,
楼下飞花楼上云。
阑干双泪痕。

江南人,
江北人,
一样春风两样晴。
晚寒潮未平。
按:朱敦儒字希真,洛阳人。有《岩壑老人诗文》一卷,不传。又有《樵歌》词三卷。

欧阳修词曰:
深花枝,
浅花枝,
深浅花枝相并时。
花枝难似伊。

玉如肌,
柳如眉,
爱著鹅黄金缕衣。
啼妆更为谁。
文忠公词多婉约,更有甚香艳者。有人疑为后人或仇家伪托,我个人认同。

王国维《人间词话》曰:“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诗人对宇宙人生,如能俯仰自得,出入内外,书己情于格律之中,方不为格律所缚也。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4-7 2:02:29

--  
月潇湘发起的讨论很好,至少也可以开开眼界,学到东西。有兴趣的朋友就不要客气了,加入讨论吧。

据《辞源》的解释,格,正也,法式也,标准也。律,法也,常也。
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格律,是一种类似约定成俗的规则。
词的规律是个有趣的话题。写诗填词,为什么是填词而不是写词呢?大概是“度曲填词”的缘故吧。词又称长短句,之所以词有长短,就是因为词是按照曲调的旋律来填的。所以词的每个字都是有讲究的。好东西一经流传,就会带起一股风潮,尤其是名家所填的词。写的人多了,词牌、格律也就跟着形成。
由于各地方言、名家对曲调的理解……等方面的差异,同一个词牌里某些字的平仄、断句难免也有出入,后来的填词人也只能存同求异,所以常见的词牌一般都有20%左右的字可平可仄。比如《长相思》就是。一些冷僻的、少名家填词牌,如《黄莺儿》、《剑器近》,《唐宋词格律》一书所定的格律,竟然无一个可平可仄的字,叫人怎么填呢?
说回《长相思》这个词牌。月潇湘所引用的资料是比较齐全,这个词牌的来历、别名一一罗列,呵呵,我真不知道那么多别名。学到东西了。对《考正白香词谱》所定的格律的见解,我大多赞成。具体的看法如下:
A、“但是我个人认为此词不用叠韵者也众”
众在哪里呢?可惜通篇都没有一个例词,怎么能论证“故《考正白香词谱》之例用叠韵说不足全信”?
不用叠韵的《长相思》的确有,我在《明词综》一书里看过一首(见下)。但毕竟是少数,做不得准。既然那么多人都填叠韵,还是以叠韵为准吧。
附不用叠韵的长相思:
秋风清,秋月明。叶叶梧桐槛外声,难教归梦成。
砌蛩鸣,树乌惊。塞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
明·李攀龙·长相思

B、“《考正白香词谱》称“白居易此词前阕平仄多误,填者当以后半为准。按首句为三字叠句,第一字应仄,第二、三字应平。亦有作平平平或仄仄平者,皆不足法”;又称“第四句为平起五言句,第一字应仄,三应平,与普通五言句不同。故填者当从月明之句。不当从吴山句”。此说过偏颇,观之宋词中《长相思》词,不合《考正》所订之法者也众,例词如下。

……
呵呵,例词用得好呀。很好。

C、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很值得填词的人用心拜读,用心体会。
不为格律所缚,怎么说呢?“俯仰自得,出入自如”,那是庖丁解牛甚至是大宗师的境界,天人合为一体,还有什么能束缚的呢?
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境界,呵呵,大概一百年才可以出一个吧。举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自古到今有谁的诗词有毛主席的诗词那么大气?读毛主席的诗词还去推敲什么格律,我认为,那是书呆子做的事情。一读则气魄夺人,还有什么别的心思呢?
填词,还是得依格律来填。
--  作者:月潇湘
--  发布时间:2002-4-10 10:23:55

--  
高手!
呵呵~
--  作者:白发魔女
--  发布时间:2002-4-13 11:24:33

--  
看不懂
--  作者:雨中的紫丁香~
--  发布时间:2002-4-13 11:28:56

--  
诗人对宇宙人生,如能俯仰自得,出入内外,书己情于格律之中,方不为格律所缚也。


版权所有: Inncn.Com 一个人客栈 旧事回顾 联系:小刀
页面执行时间:140.6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