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一个人客栈  (http://www.ygrclub.com)
--  『三言两拍』  (http://www.ygrclub.com/bbs/list.asp?boardid=8)
----  关于《苏菲的选择》  (http://www.ygrclub.com/dispbbs.asp?boardid=8&rootid=31733&id=31733)


--  作者:阿三
--  发布时间:2002-7-1 12:05:33

--  关于《苏菲的选择》
《苏菲的选择》
那些爱思考的人喜欢把人类的境况简化为几种人生选择。这样,人性的伟大和残酷就可以象放大镜一样通过这种选择被夸张和定格。象哈姆雷特的犹豫和选择:“是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还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这两种选择,哪一种更高贵?”已经成为一种经典性的人生问题了。《苏菲的选择》,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能让人们记住并絮絮叨叨的,也简化为这样的问题:为了更好一点的结果,你必须选择罪恶。

我们也会有很多这样的命题的,不过很少有这么紧张尖锐的。它们更多的是化为一种生活中戏謔,仿佛中国人天生就有化解这种紧张的才能。最常见也最无聊的段子就是在什么晚会上,主持人会自以为聪明地问你,如果你的老婆和妈妈同时落在水中,你先救哪一个?对这样愚蠢的问题,没有人能回答的好。而大家也不要求从这里面能找到什么形而上的答案,大家关注的是现实的问题:婆媳矛盾了,丈夫站在哪一边?还有一个相似的例子是大人逗小孩,问他你更爱你的父亲还是母亲?我见到的最精彩的答案是那个小孩不屑一顾地说,我才不会那么愚蠢呢上你的圈套,你不就是想挑拨我和父母亲的关系吗?这个小孩无疑是知道谜底的,而知道了谜底后,问题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不过,在我们的选择里,也有紧张一些的,比如《赵氏孤儿》里的选择。但我们在解释这个选择的时候,总是强调两个方面。一个是生和死的选择,认为死是容易的,而要活下来,并完成抚养孩子和报仇的任务,则是困难的。在这方面,无疑无论选择生还是死,都是值得敬佩的;另一个选择则要痛苦一些,就是要牺牲自己的孩子,保住主人的孩子。事实上这样的选择,若干年来在我们的教育中,总是受到提倡,变成战争时期根据地军民鱼水情的生动演绎。我们总是把这样的选择看成是崇高的无私的,看成值的牺牲和学习的。其中牺牲的痛苦很快就会被内心的一种崇高感代替。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只有极端到牺牲自己的孩子,才能显现出自己对理想和革命的忠诚;而很少有人会想到这其中的残酷和罪恶,毕竟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一种罪恶,没有什么崇高的理由可以化解。

所以,《苏菲的选择》这个电影和小说,很长时间以来在我们的理解中,就会简化为这样的选择:两个孩子,只能保留一个,做母亲的必须为此进行选择。这个选择的难题,如果仅仅被理解为一个母亲该如何取舍的话,它并没有多少的深度,它最多只是在情感上很廉价地感动我们。事实上,在我看来,这里的困难和深度在于,人类该如何消除因选择而带来的罪恶感。在《赵氏孤儿》中,这种选择是自愿的:交出自己的孩子;而在《苏菲的选择》中,虽然它是被迫的,但这种杀死自己孩子的罪恶感,并不因为是被迫的而降低多少。所以苏菲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出来后,一直都生活在罪恶感里,她纠缠在既是受害者又是帮凶的角色中。也许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化解方法是,将罪恶感转化为对纳粹的仇恨,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这样做的。我们通过仇恨他人来减少自己的罪恶感,把罪恶集中在少数几个人身上,让自己得到解脱。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说正义得到了伸张,这句话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解脱。东京、纽伦堡的审判法庭,通过仪式,与其说是宣布他人有罪,不如说是宣布其他人是受害者,是无罪的人。通过这种仪式,让我们可以安心坦然地活下去。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安心,苏菲就不行,内心深处的罪恶感使她无法直面这种审判,她觉得那也是在审判她自己。

事实上,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那个纳粹军官为什么要让苏菲做这样残忍的选择?是满足一种人性的黑暗吗?显然不是。我觉得这个纳粹军官也是在转移自己的恐惧和罪恶感,让他人也感到恐惧,也承受罪恶感,可能是会减轻自己的罪恶感的——多么残忍而可怜。

最后,我又想到我们的一个古老的选择,这就是《灰阑记》,两个母亲争夺一个孩子。亲生母亲不能忍受拉扯儿子的罪恶感,儿子就被假母亲给拉走了。好在有聪明的包公,把儿子判给了真的母亲。结局当然是让人高兴的。呵呵,中国人总是很善于化解这样的矛盾的,不过,好象也因此缺少了很多紧张尖锐的东西。

--  作者:雨夜昙花
--  发布时间:2002-7-1 13:54:56

--  
“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一种罪恶,没有什么崇高的理由可以化解。”

虽然一直在歌颂这些人的情*,但我一直觉得他们不配为人父母。
为了尽自己的忠诚,杀害了自己无辜的孩子,其实是人性的沦丧。
--  作者:翩若惊鸿
--  发布时间:2002-7-1 21:34:50

--  
为了更好一点的结果,你必须选择罪恶。
是啊,人性是多么的复杂。
什么时候我得再看一次《苏菲的选择》都有点忘了。
--  作者:阿三
--  发布时间:2002-7-2 14:50:55

--  
《苏菲的选择》的故事是一个波兰女子和她的两个孩子被关进纳粹集中营,纳粹给她一个选择:两个孩子只能活一个。这等于是她要亲手送一个孩子进焚尸炉。
《赵氏孤儿》的故事是:仆人为了救主人的孩子,用自己的孩子顶替,送给仇家。另一个仆人则偷偷抚养主人的孩子,让他长大报仇。
《灰阑记》是包公戏,两个母亲争夺一个孩子,为了知道哪个是真的母亲,包公就让她们分别拉扯孩子的胳膊,谁拉过去孩子就是谁的。亲生母亲自然会心疼孩子。孩子被假母亲拉过去了,包公是聪明的,就把孩子判给真母亲了。
--  作者:翩若惊鸿
--  发布时间:2002-7-3 19:55:01

--  
好贴子不要淹了,我抬。


版权所有: Inncn.Com 一个人客栈 旧事回顾 联系:小刀
页面执行时间:152.34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