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一个人客栈  (http://www.ygrclub.com)
--  『三言两拍』  (http://www.ygrclub.com/bbs/list.asp?boardid=8)
----  【灯下文字一辩主贴:网络文学将会取代传统文学】[转帖]  (http://www.ygrclub.com/dispbbs.asp?boardid=8&rootid=30509&id=30509)


--  作者:江月
--  发布时间:2002-6-21 21:31:31

--  【灯下文字一辩主贴:网络文学将会取代传统文学】[转帖]
作者:踏雪待寻眉



海德格尔早在20世纪中叶就曾说过:”我们正进入世界图景的时代,世界对于人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系列图景”

“存在已被异化和颠倒,世界进入‘转基因’时代。传统的质素在水晶时代(电脑时代)的速度与多维中轰然蹋陷,一切开始重构”——乔伊斯。

“新的文学圣婴将在网络中横空出世,它是上帝或者靡菲斯特与繆斯的孩子。如同巨人传里的庞大固偌,征服只是时间问题”-霍华德-肯基

的确,网络这个二进制‘血口喷人’的婴儿——文学,从上个世纪末就变成了光着脚丫撒跑的孩子,并以穿越时空的姿式横亘在通往未来之路的隘口。不管这位庞大固偌是从它父亲耳垂或者脚趾蹦出的神仙还是妖怪,它来了,邪邪而执着的笑写在丫脸上,文学大地开始颤抖,颠覆来了。

而当这种颠覆是深刻而全面的塌陷和解构时,如同上帝的扫帚拂过一切既有的事物,覆巢之卵的传统文学岂有瓦全之理,唯今之路只有以优雅的玉碎来保留大厦将倾下的名节。屈原之死和王国维之死将是其体面而传统的死法。传统文学之死只是时间问题,或许有人文感情的因素参杂其间而使这种结果有为‘尊者讳’的情形,我们也扼腕太息这种人文情节的被戕杀,但这丝毫无法拯救,如同我们无法拯救溺水的屈原一样。

网络文学将代替传统文学。这犹如电影代替皮影戏、手机的无限沟通代替鸿雁传书一样。我们只能说网络文学将会代替传统文学,同时我们也知到现在根本代替不了。网络的作用现在还远远没有完全浮出水面,“文化精英”也好,文学爱好者也罢,他们排斥网络,他们认为它挤走了“纯粹”的文化,这是可笑的自私和虚伪。为保存“文化”而牺牲新的文明,他们不是在为“文化”而战,而是恐惧科学,他们巴不得像中世纪烧死自然科学家布鲁诺一样,让网络灭绝,再回到传统文学的刀耕火种中去。

以电脑文本为纸媒作文并在网站社区论坛以bbs的方式发帖的文学模式统称为网络文学(红楼梦等载留到黄金书屋的不属此列),以社区注册形式登录bbs发帖并自我感觉良好的家伙都统称为网络作家(以曹雪芹为注册网名的不属此列);把文字写在沙滩、岩石、砖头、竹片、布帛、纸张等的作文统称为传统文学(在这里,古典文学、代文学、当代文学都属此列),以此作文的不论不要稿费的古人还是为膏梁谋的当代人都称为传统作家(古人要后人评,后人要作协评)
  
网络文学搬到网上了,这是前无古人的事。 首先是对目前文坛的挑战。当网络真正形成之后,就必然在某种程度上解除了对文学时空的某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发表”、“不发表”、“能发表”、“不能发表”的界限,减少了文学交流之间的流通环节,使得创作者和读者获得相对最大和最自由的双向交流和选择。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知名作家不需要和杂志打交道,不再需要杂志和出版社的“隆重推出”,和一些批评家有意识的“炒作”,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来和读者交流,并获得自己的收入,真正实现作家作品与读者的直接见面(消除柜台的服务)而新进的作家也不用去找关系、托友人去发表自己的作品了。这是文学体制的革命。

网络文学本身是一种共享性的文化,因此网络文学本质上是反商业的文化,这一背景和文学的非功利性达成了一致。 我们现在所指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其实区别不大,只是所用工具、传播渠道不同而已,本质没什么两样。国外有一种网络文体不能离开网络,它的产生和传播都离不开网络,这种文学与互联网的关系更密切,但现在无法下结论,认为这就是真正的网络文学。但它的超文本性和交互性,就决定了这种文学文本是无法转化为传统的纸质媒体的。借助互联网和虚拟现实等特殊的载体与传播工具,网络文学只存在于互联网,区别于传统载体的文学表达,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语言及内容,并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写作习惯。网络上的信息的极大丰富甚至超载过剩,*迫人们更习惯于阅读语言简洁、节奏明快、用词熟悉、口气亲切的文本;而排斥那些拖沓迟缓、冗长艰涩、琐碎描述、宛转抒情的作品。

文学史粗略分为两大阶段:纸张出现前的口头文学,以及之后的书面文学。两者之间,语言有明显的差别。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比口头更细腻、更有利,尤其适合描写抽象事物;但内容大同小异,离不开人类的基本价值观、爱情、友谊、勇气、忠诚……。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最大的分别仍在形式上,其次才到语言。由于互联网能够传达文字、图像和声音,因此最大可能是产生崭新的多媒体文学。它应该超越目前已十分流行的文化类光碟,但未来的作者必须自己全盘创作,而非像现在那样假手电脑专家。尽管专家技艺非凡,但缺少个人风格,更何况文学永远是心灵的对话,是孤独的守望。


关于文学的载体,经历了摩岩、树皮、兽皮、麻、竹简、帛、绢、纸等过程,现在是电子纸 。
生产工具——文本,对文学模式和表达是决定性的。原始人把事物画在摹岩上,文本(岩石)的粗糙质地造成他们粗旷疏郎的风格;中国春秋战国以前的人把文字刻在竹简上,文本(竹片)使捉刀(作文)成为精细的体力活,所以要求言简意赅、微言大意,形成先秦文学风格;两汉、魏晋的士宦们将文字浸渍到昂贵而精致的白绢素帛上,每每临笔如临深渊,生怕玷污和唐突了漂亮的帛绢,所以殚精竭虑、精思附会,成就了魏晋华丽的文风;东汉发明纸张以后,纸张的铺张也造成了文字的铺张,并以此激活文字,长篇累牍层出不穷,而之前的西汉仍是诗、赋这样惜字如金的文字。在唐、宋,纸张仍属高档文房消费品,文学作品虽多,单位篇章的字幅还是很少,作文模式当然就逃不出五言、七言、词这样练字如炼金的文字了;明清以降,纸张再不洛阳纸贵,文字当然变得奢糜,小说自然开始发轫,四大名作应运而生也就顺理成章了。说穿了,并非庄子、韩非子不会做长篇小说,而使当时简陋的文本使然。如今,我们的传统作家和传统文学仍然因循东汉蔡伦发明纸以来的模式,尽管文学风格和流派花样百出,并没有走出纸媒文学的围城。

电脑文本以其开放、随意、个性化、无边际以及无限延伸的电子纸媒特征,必然诱发和引导文字的爆炸性革命,如同纸张对世界文学的革命一样。


对于传统文学的‘传统’的解释:传统是相对于先进的反动,在文化意义上的传统是时间对过去既定状态人文特证的沉淀、过滤、淬取。传统是相对的,一代一代的文化传统或文明积淀在人文史上形成犬牙交互、“基因”嬗变的“进化”史,夏朝的《连山》《地藏》对周文王来说就是“噫吁兮,高山仰止”的图腾式的传统,周文王的《周易》对孔子而言就是“大哉希音”的先古道统,而以孔子为万古师表的儒家文化也就成了西装革履的现代人言必称传统的古风了。传统在哲学意义上就是时间的被颠覆者,始终处于剥离、解构、重构的不确定状态。传统文学是特定时间里文字以特定的文本和特定的语态、语境所表现的特定文学形式。就哲学而言,“传统”是被否定的模糊概念,“昨日之昨”与“明日之昨”无本质分别,如同伦理中关于“父亲”的概念,我的“父亲”和孔子的“父亲”的内涵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谁是谁的父亲”,这种外延的分野同样也是传统文学与当代文学(或者现代文学)的分野。当“五四”青年们对封建“传统”极尽颠覆之能事时,我们却已将“五四”奉为新文化的“传统”了。以此类推,当网络文学成为一种日常写作模式时,多年以后,当星际旅行成为日常,太空文学成为新文学,电波成为文本,那时,网络文学也将“堕落”为传统文学。

文学是人学,它的终极指向是人文背境下的人本主义实践。如果李白是个雌雄同体,作一个外星人生活在火星上,或许他能将死火山吟哦得丘峦崩摧,但那不是文学,他也不是诗人。因为,文学是服务群众的。网络文学将代替传统文学,人本实践的理由就是:网络文学的群众将代替传统文学的群众。以中国人来说,十三亿人有百分之一的文学爱好者(以能涂鸦者为准,《中国青年》提供)这一千三百万人就是承栽文学的群众,他(她)们的文学实践、文学审美、文学文本模式就是对中国文学谁谁谁的全面概括。其中,文本模式是关键。就如同生产方式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影响一样。

未来是孩子的,电脑是未来的,电脑是未来孩子们的。未来的孩子们再不用墨水瓶就着馒头下口,用不作因为作业本的清洁被老师扣分,他们在电教室的电脑前作文,发帖在所在班级的局域网作文栏里。他她们会长大,成为下一代人,他她们会觉得网络写作就是传统而轻车熟路、游刃有余。他她们已忘了钢笔和纸,因为早就不用了。

以中国而论,每年电脑销售的增幅为10%,并成算术级的递增。我不敢预言“写者有其鼠”(有电脑花粉性过敏者不能用)但电脑的家电化普及是勿庸置疑的。就如说文解字里说无猪(豕)不成家,一个没有电视的家庭也是九牛一毛,而没有电脑的家庭在未来更是不可想象的。当电脑如剃须刀一样在男人手中把弄时,该不会有古代战士“弯刀坐月铡戟须”这样豪迈地刮胡子了吧。现在是鼠标,明天是语音输入,未来或者是电脑传音入密。输入法的革命必然是文本的革命。当老夫子们走到东闾买墨,再去西衢购毫,跑到北市选砚,奔去南市拿纸时,电脑使用者却在一种爽洁、无成本、随意涂抹、环保的“纸”上眉飞色舞。这种写作的随意性、开放性将左右人们的写作习惯,就如同钢笔会代替毛笔成为主要写作工具一样。虽然毛笔仍有其市场,但它已和文学分道扬镳,成为独特的艺术门类了。


今天,作家(传统作家)家里没有电脑在如今是匪夷所思的。其实他(她)们每个人几乎都在电脑里作文,并以伊妹儿的方式和资方、书商、编缉、出版社锱珠必计地商榷业务。没有电脑的作家是可耻的,就如同文革时没有钢笔的男人或者今天没有电视机的家庭一样可耻。他(她)们在电脑自建文本里作文,有时连接上网,或者游客或者网名的马甲在网际间浏览或介入。可以这样说,没有上过网的作家不是一个真正的作家,就如同没有看过电视的人不是一个当代人一样。当然会有个别作家孤绝地生活在只有煤油灯的村寨里,但那种人和周朝的伯夷一样罕有,并和伯夷一样成为捍卫前朝道统的牲者,如同五四后的论衡派捍卫文言而自戕的情状。


世界上有很多作家因为电影和电视时代的到来而放弃了作文。任何名作都被搬上荧屏并美伦美奂,文字魅力的背后代之以音乐和画面的颠覆。虽然无数的作家在垢病电影或电视在剥离原作文字的魅力,但这一艺术体裁是文字本身永远无法超越的模式。罗曼-罗兰可以将音乐的文字表诉得惊天地泣鬼魂,但那毕竟是描绘,电影里一阙真实的贝多芬的《命运》便轻易击垮《约翰-克利思朵夫》关于音乐的登峰造极的铺排。传统作家骨子里是孱弱的,甚至是伪作的。论衡派为复辟八古而锥心泣血,王国维为一个文字时代的颠覆而陨身莫名湖,实则上就是文本革命代来的文本模式的嬗变使其个体成为时代之不可承受之轻,精神也随之成为文字之肉的孤魂。前者是一个时代硕果仅存的牲者,他们懂得以捐弃肉体来获得既往时代的最后认定,并把精神作为祭奠而长存。今天的传统作家没有这种勇气,有的只是狷狂的拒绝,如同执拗地认为茅屋三间才是大庇天下寒士的广厦,电饭褒是对煮饭的背判一样。说穿了,传统作家排斥网络,不承认网络文字是玩的猫腻,目的只有一个:自私。害怕自己几十年来历练成的一身铁布衫文字横练成为时代一戳即破的纸灯笼,然后就失去了招摇撞骗、谋生糊口的伎俩了。

传统文字如附俎之蛆,这个俎就是书籍。虽然荷马和诗经的作者都是吟者,传统作家们却将之附庸到了书本上,虽然它们的文字是不坏的,但并不防碍承载这种不坏的书籍——纸媒文本被虫蠹朽坏。我们深情留恋翰墨书香的书籍就如同缅怀江南雨巷的丁香女孩,但那只是审美的记忆和感觉。江南会在地球漂移中变成北极,雨巷会成为原爆后的荒原,丁香女孩会变成残柳妇人,同样,书籍也会变成马王堆的破简残牍。书籍的折旧和损耗使纸张不可能成为文化的代言人。使用纸张是文化的革命同时也是对未来的反动。不管是木材制成还是化工合成的纸浆都是对地球资源和环保的破坏,而这两点都是决定未来产业发展的要素。可以这样说,以纸媒为载体的出版业在未来必然是夕阳产业,传统媒体远离书香墨韵只是时间问题。如果地球上没有载体来承载文学的一切质素也就罢了,无非让地球人挖根断苗、杀鸡取卵地攫取大地和植被。但电脑的横空出世已昭示了这种可能,并逐渐在传媒领域成为风景这边独好的态势。书籍会成为历史,如同竹简、牛皮纸、绢帛会成为历史一样,那么,以书籍为载体的传统文学会不会成为历史呢!这个结果就如同电话取代鸿雁传书一样明朗。是的,你可以在南国寄一粒红豆以示思念,但如果你手里有一部手机时,这种思念就是矫情了。正常的情况是你要充分利用既有的工具来达成你的愿望,就如同刚好有只大雁飞过,你巴不得托它为你捎信一样。纸张和书籍是地球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文化替代品,如同竹片、瓦块、树叶是古代人揩屎用的替代品,今天暂时会被餐巾纸取缔。当然也不排斥揩屎纸在未来会被超声波取缔,就如同网络文学取缔传统文学。

网络文学的前景如何?尽管现阶段网络文学还比较幼稚,但在众多网络作者和网站的努力下,开一个时代的先声,甚至产生网络中的鲁迅、郭沫若、巴金,也并非不可能。网上写家邢育森曾对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在文体风格、读者对象、文学水平、创作队伍等方面作过仔细的对比,他认为网络文学是更贴近年轻一代的文学,它填补了严肃文学与当代青年之间距离上的空白,打破了文学精英对话语权的垄断。他还断言,当网络真的成为人们更习惯和熟悉的媒体时,网络文学将成为文学流通的主要方式。


一“网”打尽,无“网”不胜。写作方式的革命不是几年就能完成的,笔和电脑也许还要共存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当下,网络文学并不能够终结传统文学,但是,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学确实给现在的传统文学带来巨大的冲击。未来,素以“精神贵族”自居的文学家们,那些至今仍以不知电脑为何物而孤芳自赏,更不用说拥有网址,这是不是有些“自负”的悲哀,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文学的悲哀。

网络文学代表着创造,代表了由创造所代表的更多的新的选择,从而营造了一个自由一个同样自由的阅读空间。从更大的角度说,也是年轻一代完善和延续不满足人生的新的方式。正是由于它将在日后的岁月里,成为我们精神领域里不可或缺的甜美果实,我们才那么急切又那么担忧的盼望着网络文学春天的到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电脑技术的进一步傻瓜化,影像、音乐、文字、动画乃至游戏程序共同组成的超级文本式的文学作品出现的时候,才可能真正地将网络文学与传统纸媒体区别开来。网络之于传统媒体的最重要的特点,或称之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融影像、音响、动画多媒体特征于一体,只有影像、动画、音响效果渗透到文字领域中来的时候,并将网络的特质与文学的特质融洽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网络文学才可能拥有与传统文学不一样的特征。才可能带来网络文学真正的革命并一统天下。

我们说网络文学“将来”会代替传统文学,“将来”可以是明天的太阳八点钟照在窗台上,也可以是永远的永远。说网络文学将取代传统文学就如同说“一个人的喷嚏将掀起太平洋上的惧风”以及“飞行器将会取代自行车成为每人便捷交通工具”一样。 这些都是完全可能的,虽然你现在在笑。

当电子信息时代彻底改变并重塑人本身时,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颠覆必将成为可能。。。
--  作者:入水三分
--  发布时间:2002-6-21 21:46:36

--  
太狡猾了,避重就轻,不喜欢!
--  作者:assumption
--  发布时间:2002-6-22 7:27:59

--  
其实逻辑混乱,且有自相矛盾之处。
--  作者:江月
--  发布时间:2002-6-22 9:29:51

--  
客栈二辩的攻辩
作者:chinablue


关于网络文学取代传统文学的问题,我发现对方一辩首先在概念上存在着许多含混的地方。我发现对方在使用“网络文学”这个概念的时候,内涵是游移不定的。一开始是说“以电脑文本为纸媒作文并在网站社区论坛以bbs的方式发帖的文学模式统称为网络文学(红楼梦等载留到黄金书屋的不属此列)”。这显然是将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本质区别限定在“媒介”上,对方自己也说“我们现在所指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其实区别不大,只是所用工具、传播渠道不同而已,本质没什么两样”。

事实上,做这样的界定是对方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如果将网络文学的领地扩展到文学的内容,那么要想论述网络文学必将取代传统文学,这是非常困难的,也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在内容上的相同点要远远多于它们的不同点,就更别说要取代了,很难想象会有一个会有一个在表达人类情感方面和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网络文学出现。事实上,一些网络文学的纸媒化也证明了这一点。

但显然,对方也意识到,单纯从媒质方面讨论网络文学取代传统文学,这样的论述仍然是不够有力的。所以,对方在论述的过程中,又会悄悄地移动网络文学的界桩,来谈论网络文学的内容和传统文学内容方面的差异,以此作为网络文学将取代传统文学的旁证,比如:“借助互联网和虚拟现实等特殊的载体与传播工具,网络文学只存在于互联网,区别于传统载体的文学表达,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语言及内容,并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写作习惯。”

在这里,我就不清楚对方的网络文学到底是指一种媒质还是一种“具有自己独特形式、语言及内容”的文学形态。我知道对方的这种游移是为了论辩的顺手,但同样的,也正是这种游移,给他的论述带来了巨大的不可弥补的裂缝。

下面,我想顺着对方的思路来解读他的论述,希望能够找到其中的谬误。

类比的手法是对方常用的,比如用电影取代皮影戏、手机取代书信来说明网络文学要取代传统文学。事实上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比如电灯代替油灯,汽车代替马车。不过呢,说实在话,这样的类比,是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的。姑且不说手机是否能取代书信,就说电影取代皮影,这怎么就能证明、推导出网络文学要取代传统文学呢?因为我同样也可以举出许多相反的,不能取代的例子,比如,电影并没能取代话剧,尽管在电影刚出现的时候,也很多人做过这样悲观的预测。

这里我要说的是,如果你要论证网络文学要取代传统文学,那么,你举那么多取代的例子是毫无用处的,你真正用心的地方应该是要具体到网络文学的内部,去研究它具有什么的特殊的性质,而正是这种特殊的性质和优势,使得它能够取代网络文学。很可惜,我并没有读到对方太多的这方面的论述。

于是,对方就把希望寄托在将来了,把将来预约给了我们。说现在网络文学不能取代传统文学,但将来一定会的,至于为什么会,则有些含糊其词。当然了,将来的事,谁能说的清呢?因而,对将来也最容易做信誓旦旦的承诺。

不过,对方还是有一点分析的,我注意到对方精彩地论述到文学史由于媒质的改变,影响到文学的内容风格。比如从简到繁的变化。当然,在具体的分析中,有很多地方是有问题的,比如讲到小说的兴起,事实上,我们应该知道中国长篇小说的兴起和纸张的普及并没有什么关系。还有从五言诗到七言诗的变化,也是如此。还有就是,关于汉赋,从来它的风格就是奢靡铺张的,怎么能够说是“惜字如金”呢。

更为重要的是,对方在这里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这就是,将这种变化看成是不可逆的,替代性的关系。而不是可以共存的关系。事实上尽管现在我们可以不用纸写作,键盘一敲就可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会有文字的“爆炸性”革命,你依然可以写出很简约干净的文字,依然可以惜墨如金。这样,对方的这种“历史分析”就不能导致他所希望的结论:一种文学历史的替代性的“进化”过程,所以他也就无从论证网络文学必然要取代传统文学。

对方写到这里的时候,我估计已经晕了,又将网络文学和电脑写作混为一谈。错误地以为电脑的普及就是意味着网络文学的胜利。其中的谬误我想就不用多说了。

我还注意到对方试图通过论述电影和文学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区别,来论证它的观点。在我看来他犯的错误是将两种艺术形态的差异看成是有优劣、高下区别,看成是电影艺术一定是高于文学艺术的。显然,这是违背常识性的认识的。而且,这种认识的背后,还是一种文学的进化论观点,就是认为后出现的艺术形态一定就要高于原有的艺术形态。


对方说:“我们说网络文学“将来”会代替传统文学,“将来”可以是明天的太阳八点钟照在窗台上,也可以是永远的永远。”写到这里,我不知道这永远的永远是什么意思?对方又举了打喷嚏和太平洋飓风的例子,说“这些都是有可能的”呵呵,当然,我不否认网络文学可能会取代传统文学,任何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不过对方的辩题却不是要论证可能性,“网络文学将取代传统文学”,要论证的是它的必然性。可能性和必然性的区别,应该并不是很难区分的,可对方却忽略了。

--------发言完毕,谢谢

--  作者:我为何来
--  发布时间:2002-6-23 12:41:09

--  [B]我看故乡一辩之贴[/B]

踏雪待寻眉一篇贴,洋洋洒洒6069个字符(其中还包括36个空格)。本以为可以美美地享受一番,却被文中多次出现的错字、别字、漏字、病句、不够严谨之词句搞得老眼昏花、头晕目眩,这就是所谓的网络文学吗?难怪现在传统的作家会感叹看不懂网络文学呢!若像作者文中第八段所述,“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来和读者交流,并获得自己的收入,”试想以此类作品想获得自己的收入,谁来买你这份单啊????????

请看漏字、错字、病句及有失严谨的字、词、句:
1.第二段第二行“轰然陷”应为“轰然陷”
2.第五段第三行“杂”应为“杂”
3.第五段第四行“扼腕息”应为“扼腕息”
4.第七段第四行“古典文学、代文学、当代文学”不知“代文学”为何物,是 “现代文学”否?
5.第七段第四行“为膏谋”应为“为膏谋”。
6.第八段首句“网络文学搬到网上了,”有语病之嫌。
7.第八段第六行“作家作品与读者的直接见面(消除柜台的服务)而新进……”而前没有标点,作者不会是想一口气把读者憋死吧?
8.第十段第二行“更细腻、更有,”有还是有利啊?不懂。
9.第十一段第一行“经历了摩”应为“经历了摩”。
10. 第十一段第二行“摹岩”,怎么作者用词这么随意,不再坚持自己的“摩 岩”了吗?不过换来换去总是错,还是应为“摩崖”。
11. 第十一段第三行“粗”应为“粗”。
12. 第十一段第九行“四大名”改为“四大名”更顺眼。
13. 第十三段第二行“人文特”应为“人文特”。
14. 第十三段第二行“犬牙交”,成语啊,该为“犬牙交”。
15. 第十三段第三行“《连山》《地藏》”本人只从三字经中看过“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不知作者此文的《地藏》出自哪里,不会是地下的宝藏吧?
16. 第十四段第四行“承”应为“承”。
17. 第十五段第一行“用不”应为“用不”。
18. 第十五段第二、三行有三处“他她们”应为“他(她)们”更妥。
19. 第十七段首行“今天,作家(传统作家)家里没有电脑在如今是匪夷所思的。”重复了今天的意思,不够简练。
20. 第十七段第二行“锱珠必”应为“锱”。
21. 第十七段第六行“的者”少“”字。
22. 第十八段第三行“惊天地泣鬼”该为“惊天地泣鬼”。
23. 第十八段第五行“复辟八”应为“复辟八”。
24. 第十八段第五行“名湖”好像是“名湖”吧。
25. 第十八段第六行“文本革命来的文本模式”应为“文本革命来的文本模式”
26. 第十八段第七行“硕果仅存的者”又漏了“”。可见作者打字之快呀!
27. 第十八段第八行“狂”,该是“狂”吧?
28. 第十八段第八行“电饭”应为“电饭”。
29. 第十八段第八行“背”应为“背”。
30. 第十九段第二行“不碍”应为“不碍”。
31. 第二十二段第三行“那么担忧盼望着”应为“那么担忧盼望着”。
32. 第二十三段第二行“风”应为“风”。

本人并不懂什么叫文学,也没专业培训过,所以说不出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之区别。只不过闲来无事会找几本书看看,最好是捧着书躺床上看,既是一种休息又是一种消闲还能长点见识。可,要是如作者所述,永远的永远电脑会代替纸张,我的天哪,想想永远的永远时代的人想边休息边消闲还想长见识看点文学作品的话,要捧个电脑在床上看,这也会成为一种体力劳动了吧?作者或许会说这样更好,还多个优点呢——锻炼身体,不用去健身房。

作者文中第十五段所述,“未来是孩子的,电脑是未来的,电脑是未来孩子们的。”那你想过没,未来的孩子鼻梁上都架着似啤酒瓶底般厚满是圈圈的镜片,一个个充满天真的笑脸永远都被大大的镜框所遮盖着是什么样子呢?或许,他们的笑脸都只会在电脑前流露,或许根本就没有了笑脸,因为他们的神经早被电脑所牵制,他们的思想只沉浸在电脑里,他们的身体早被电脑的辐射(虽然现在没有明确电脑辐射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但它毕竟是存在的)所侵蚀。。。。。。对了,作者文中第十六段还提到,电脑使用者却在一种爽洁、无成本、随意涂抹、环保的“纸”上眉飞色舞。电脑是环保的吗?就本人前面所形容的那些使用电脑写作的未来的孩子,你觉得电脑是环保的“纸”吗?“以中国而论,每年电脑销售的增幅为10%,并成算术级的递增。”电脑是一种更新和报废极快的电器,那你考虑过这样的增幅,该如何来环保地处理废旧电脑,该如何环保地处理电脑中废旧的电池呢?还有,我所以为,电脑可是比纸成本高得多的“纸”啊,怎么会是无成本的呢?

作者文中第九段所述,“网络上的信息的极大丰富甚至超载过剩,*迫人们更习惯于阅读语言简洁、节奏明快、用词熟悉、口气亲切的文本;而排斥那些拖沓迟缓、冗长艰涩、琐碎描述、宛转抒情的作品。”那从作者此文看来,我看不出如作者要求的语言简洁、节奏明快、用词熟悉、口气亲切的文本,反觉得语言拖沓、错词频繁、避重就轻、论述片面……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文中第二十三段的叙述:我们说网络文学“将来”会代替传统文学,“将来”可以是明天的太阳八点钟照在窗台上,也可以是永远的永远。说网络文学将取代传统文学就如同说“一个人的喷嚏将掀起太平洋上的惧风”以及“飞行器将会取代自行车成为每人便捷交通工具”一样。 这些都是完全可能的,虽然你现在在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啊?你的论题是网络文学将会取代传统文学,却在此文最后告诉我们现在它只是个笑话。。。这不是明确告诉我方,你承认网络文学不会取代传统文学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6-23 12:41:09编辑过]

--  作者:临风公子
--  发布时间:2002-6-22 18:06:44

--  
哈哈哈! 你看的眼不痛吗? 我可是看花了眼。可就是看花了眼也没看出网络文学比传统文学有什么优越,没优越何来代替。网络只是载体或媒体,“文学将进入网络时代”的说法更准确些。
--  作者:水蓝
--  发布时间:2002-6-22 18:23:01

--  
疼点!

网络文学好比流行小吃,传统文学就是小麦、大米和各色蔬菜。

你说是什么道理!


--  作者:橡皮人
--  发布时间:2002-6-22 18:24:14

--  
TO:我为何来

呵呵,佩服佩服啊,好细的眼力。这一砖正好砸在他的张狂的脸蛋上,嘿嘿。
这些错误也证明了网络文学弊病太多,未经审核,随意发表,错误连连,影响下一代。
--  作者:来去如风
--  发布时间:2002-6-23 2:00:23

--  
“网络文学搬到网上了,这是前无古人的事。 ”
这句话俺不明白。
1903年飞机上了天,这是不是也算前无古人的事?
汽车、火车、飞机都是交通工具,有了古人没有见过看过坐过的飞机,是不是就不要汽车火车了?
网络文学算不算是文学?如果说网络文学也是文学,而且只是创新的一种文学形式,不过是改变了文字的承载之物,但是其写法描述内容思想等等依然没有脱离如今的传统文学的框架,也没从实质上改变传统文学,谈何取代?
就像1783年美国宣布独立,这就取代中国当时的清朝了?笑话。
其实细细看来,作者只不过是要论证现在的网络文学要取代现在的人们习惯于纸笔写就的传统文学,但这种观点,无非是早上出门是穿西装配黑袜黑皮鞋还是穿休闲牛仔裤配耐克运动鞋的不同罢了,从全篇来看,或许风风我的水平有限,看不出其高深之处,但我觉得,整篇的辩论华而不实,没有从取代,也就是对前一事物的变革上去具体分析,只不过用几千字码起了一堆汉字,电脑有可能会取代纸和笔罢了,只不过不知这个将来有多远!
--  作者:assumption
--  发布时间:2002-6-23 8:17:08

--  
呵呵,我帖错地方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6-23 8:17:08编辑过]

--  作者:江月
--  发布时间:2002-6-23 8:34:55

--  
我为何来~~做事真扎实~~呵呵~~~以前还没有看出来,原来以为你是个小姑娘,蹦蹦跳跳的。



[此贴子已经被江月于2002-6-23 8:34:55编辑过]

--  作者:吃匹萨的狮子
--  发布时间:2002-6-23 8:41:54

--  
呵呵,小姑娘我早就注意到啦,只是不熟悉,就没敢穷追,哈哈
--  作者:灰姑娘
--  发布时间:2002-6-23 11:57:04

--  
应该把我为何来的贴转到灯下的支持客栈的啦啦队上啊
--  作者:江月
--  发布时间:2002-6-23 12:28:00

--  
(灯下三辩米老排因突发事宜不能到场,改由飞小猪答辩。) 作者:飞小猪00

首先,感谢反方同学对我方的大力支持!他们把大部份精力花费到论证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是多么相似上去了,使我们不用再花精力去向大家证明:网络文学已经具备了传统文学所有技能,使“代替”成为了可能,我将论证:为什么这种代替会成为“必然”!

而在剩下的篇幅中,反方同学拼命想证明:“网络不能代替文学”(耸耸肩)我们同意,当然不能。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本质都是“文学”,“文学”本身是统一的。所以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并不在“文学”上,而是网络代替传统,而他们的核心“文学”是不变的。

而“文学”这个东东是残酷的,他看起来来者不拒,实际上,他是非常残酷的,他需要天份,而不止是勤奋!!!“铁杵磨成针”,但问题是有些人是“铁杵”,他可以磨成一根针,有的人根本就是一根“木杵”,他只能磨成一根牙签——材料不同,结果就不同。同样的,在传统中是牙签的,在网络中也是牙签,在网络中是金针的,放回传统中也是金针!

反方同学竭力将辩论焦点引向文学的“好”与“坏”,“优”与“劣”的主观评价上去,任何评价网络文学质量好坏的评语也适用于传统文学。罗卜白菜,各有所爱。

烁金的考验是残酷的,是金子他会闪光的,不是垃圾掩埋得了的,与传统文学的老态龙钟相比,网络文学不过才是出生几个钟头的小婴儿,就这个婴儿已经把他们吓怕!之所以今天的辩论,难道不是因为那些传统文学支持者们感到地位岌岌可危?感觉到他们在文学上的“话事权”被网络强烈地冲击,就是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有可能被代替,才会生跑出来狐假虎威地宣称自己不会被替代。如果替代不是正在发生,这场辩论也就不会存在。

所以,网络文学一定会代替传统文学,网络文学一定会淘汰传统文学,

一、 网络文学打破文字宗教,时代的进步:网络文学将消解传统文学的话语权力。

其实我们之所以会有今天在这里的两种文学之争论,更深层的原因是几千年的“文字宗教”在作祟,虽然中国没有西文文明为了一个信仰“十字军东征”打得头破血流的历史,但我们忽略了:其实我们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宗教,为什么仓颉造字的时候,鬼神都哭了呢?因为这是“道破天机”了啊!

在传统中,“知识是一种权力”(福柯语),文学与现实的政治权力联系紧密。那时候是学而优则仕,读书是为了将来做官,文学创作绝对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够随便从事的事。按孟子的说法“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说到底,安心“穷”的有几个?那些能把作品流传下来的,没有几个是没做过官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柳宗元、王之焕、孟浩然、欧阳修、辛弃疾……当然像陆游这样活得又长牢骚又多的得了“最多产诗人”的美名也是理所应当的了。

在传统文学中,在很大程度上规限文学的发展方向和规模。所谓文学的主流和非主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那些“一面当官一面作诗”的人决定的(唉,他们是这样地忙忙碌碌,又是这样地多愁善感,可想而知他们当官的水平和写诗的水平了!)

在网络上,发表作品不仅不需要先做官,不必名人推荐或在编辑部有熟人,网络文学为所有文学梦的人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机会。无数怀有文学梦的青年,将因此而免于被传统文学话语权所有者阉割,这绝对是时代的进步!!

二、 “神圣的文学殿堂”的幻灭,和假道学的幻灭

传统上,文学在中国曾长期被赋予一种庄严的神圣性。在“文以载道”、人文关怀等辉煌的旗帜下,表现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关怀。

我感觉中国的知识分子好象总是那么道貌岸然。看看中国那些的传统文学的代表者,我怎么感觉他们差不多个个都是正人君子?关键问题是他们真的都是吗?他们真的有资格自命不凡吗?

我一直相信,文学是社会性的东西,但文学写作完全是个人的事。一个写者想写什么,他(她)打算怎么写,他(她)进行不进行人文关怀,完全是他(她)个人自己的事情。在传统的审美观念的熏陶下,我们曾经一度擅长于从文学中嗅出政治意味;所以我们理解了这些传统文学的卫道者为什么会这样气势汹汹而又无计可施!动不动就以《红楼梦》来作惊堂木拍案惊奇。

孔子常跟人开玩笑,“前言戏之耳”,说凡是圣人,都喜欢嘻嘻哈哈,只有圣不起来,才吹胡子瞪眼作大师状。BBS上的牢骚文字被别有用心地当成了网络文学的特征,被当成了攻击的重点,其实大家都不止一天在BBS上混了,都知道那是怎么回事,谁不是从发表第一首烂诗开始的呢?难道有谁生下来就能写《康熙大帝》?

直到今天,许多人仍然习惯于把变成写手的人称作是迈进了“神圣的文学殿堂”。然而,文学的神圣性何在?文学绝对与神圣无关,与人文关怀也无必然的联系。另外,作家与高尚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文学精品与寂寞也无关。

网络文学的兴起已经严重消解了文学的神圣性,给了他致命的一击,文学也将因此再褪一层神圣性,成为它本来就是的东西。

三、 网络载体已经超越了“工具”的功能,它是一个新世界,它也把文学带到了一个新世界。

两千多年之前,随着战国争雄硝烟的散尽,百家争鸣时代——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最富朝气和生命力的时代,思想自由是百家学说产生和繁盛的前提,诸子百家聚集学宫,讲学辩难,自由发挥,互相激荡,当年通过百家争鸣取得的学术成就,主导了汉代以来两千年整个一部中国历史。

想想看,今天的这个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在自由和沟通的时代,与当时是多么相像!不能以自己的鼠目寸就对网络文学辉煌的未来视而不见。在原子弹刚刚产生时,许多人认为,原子弹也不过是一种威力更大一点的炸弹,在他们看来,一种威力更大一点的炸弹的出现,并不会对战争规则和人类的生存状况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然而历史证明,他们错了!!!!原子弹的产生不仅彻底改变了人类战争的规则,而且也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

我们生活或即将生活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化的一切挡都挡不住。已经不仅仅是由“纸”到“屏幕”的变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改变我们命运的是资讯的全球化。最近几年内,由于OCR技术(即对扫描的图像文件可以进行自由编辑)的发明,网络文字输入的困难已经消散,平面图书资源的利用变得轻而易举,这是传统的传播习惯上不可想象的。

学过经济的人知道,当一件事物运作成本低而运转速度又快又好的时候,那它肯定是最好的信息载体,我们应该第N次从各传统媒体标题上读到这样的字句:“不会上网的人将被淘汰”或“缺乏竞争力”这样的字眼,那么当写字的人都在往网络进军的时候,你还可以如何分辨它的来源?网络文学的普及化是必然的,当电脑普及的时候,在电脑上阅读必将成为一种习惯,当大家习惯网上阅读的时候,呵呵,那就是传统文学灰飞湮灭之日,(如果还有什么抱怨的,建议换一台显示器。)

总之,网络文学反衬了传统文学发表、出版、评论机制的极度落后。传统文学有的东西,网络文学全部都具有,而且还比传统更加丰富多彩。(比如心情符号、交互式引注、超文本、在线翻译、多媒体影音……你能想到,就能办到!)许多中国传统作家还不知电脑基本应用,不会上网,不知道E-MAIL投稿的便利,他们还埋头于写了改,改了抄,然后到邮局发信,耐心等消息。更要命的事,他们并不知道真文学的意义,他们常常用“纯文学”自欺欺人。

网络作家是中国文学的希望所在。随着网络文学的日益成熟,网络经典作品将越来越多。有一天,网络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就改变传统文学的命运。

网络文学必将代替传统文学!

(呵呵,请反方同学不要集体逃避现实!哈哈!我们已经胜利了,请放心,我们不会“焚书坑儒”的)

--  作者:assumption
--  发布时间:2002-6-23 17:44:59

--  
正方三辩的辩文脉络清晰,很不错。如果把文中的三处“反方同学”改写为反对者,但保留相似的内容,那么此文可以成为一篇结构不错的一辩辩文。只是观看辩论赛进行到此,奇怪为什么正方已经出场的辩友均表现出强烈的一辩情结。是正方的一辩立论不充分?显然正方不愿意承认。那么是正方不屑对反方进行直接反驳?考虑到对反方辩手的尊重,正方也不会认同。或者是正方不能对反方进行直接反驳?看来正方也不会情愿点头。可是该如何解释目前的表现呢?难道就是立足于以立为破吗?如果是那样,机械点说,这辩论不是过于重论轻辩了吗?如果反方也是同样的手法,情形会如何?试想两个9后卫的足球队的比赛,尽管他们表现再高明的倒脚技巧和防守跑位等,那比赛会精彩吗?好在目前场上的一方还在不断的进攻,所以虽然对9后卫的战术有些微词,但是考虑到参赛方在某种情况下的求不败的心理,在表示此种意义上的理解的同时,还是对正方三辩的辩文加以分析。

原文主要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目的为‘将论证:为什么这种代替会成为“必然”!’并主要提出“所以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并不在“文学”上,而是网络代替传统,而他们的核心“文学”是不变的”及“如果替代不是正在发生,这场辩论也就不会存在”。

第二部分,主要为三条论据的论述:
一、 网络文学打破文字宗教,时代的进步:网络文学将消解传统文学的话语权力。
二、 “神圣的文学殿堂”的幻灭,和假道学的幻灭
三、 网络载体已经超越了“工具”的功能,它是一个新世界,它也把文学带到了一个新世界。

文章结论:网络文学必将代替传统文学!

评:

言及“网络代替传统,而他们的核心“文学”是不变的”,这与正方一辩的“以电脑文本为纸媒作文并在网站社区论坛以bbs的方式发帖的文学模式统称为网络文学”和“我们现在所指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其实区别不大,只是所用工具、传播渠道不同而已,本质没什么两样”是一回事,即便重复无数遍也不能直接反驳反方二辩“发现对方一辩首先在概念上存在着许多含混的地方”和“做这样的界定是对方不得已而为之的”,以及所列“一些网络文学的纸媒化”的“事实”。
至于“如果替代不是正在发生,这场辩论也就不会存在”即便成立,不等于替代是必然的结果。就象中国对巴西比赛,某一时刻中国队正在配合过人进攻而占优势,不等于中国对巴西的比赛必然占优势。

“网络文学打破文字宗教,时代的进步:网络文学将消解传统文学的话语权力”立足于“网络文学为所有文学梦的人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机会”,且不论机会多了是否必然能“消解”,至少此段论述与“而“文学”这个东东是残酷的,他看起来来者不拒,实际上,他是非常残酷的,他需要天份,而不止是勤奋”明显有矛盾的嫌疑。

““神圣的文学殿堂”的幻灭,和假道学的幻灭”即便成立,那么即便传统文学腿下神圣的外衣等于传统文学必然退出历史舞台吗?(罗嗦一句,正方一辩称“网络文学取缔传统文学”)

“网络载体已经超越了“工具”的功能,它是一个新世界,它也把文学带到了一个新世界”。首先“原子弹”的例证不合适。原子弹对战争规则的改变,根本在于战争双方在战争中互相使用它的结果是双方的毁灭,而网络于文学而言,不具备原子弹的特点。(何况传统文学同样可以利用网络)其次,此段论述不仅没有直接反驳反方二辩“我就不清楚对方的网络文学到底是指一种媒质还是一种“具有自己独特形式、语言及内容”的文学形态”的质疑,相反却有更进一步撞枪口之嫌。

希望看到辩论双方的行文是立足于认真分析对手的辩文基础之上,那样才可能出现精彩的驳辩。


--  作者:在人群中
--  发布时间:2002-6-24 11:14:07

--  
读“(灯下三辩米老排因突发事宜不能到场,改由飞小猪答辩。) 作者:飞小猪00 ”

2. 飞小猪同学在以上述先念的观点为基石,简单地的出“网络文学一定会代替传统文学,网络文学一定会淘汰传统文学”后进一不说“网络文学打破文字宗教,时代的进步:网络文学将消解传统文学的话语权力”
——一语道出了一个网络文学青年的“雄心壮志”与“热情”——争夺话语权力! 首先是向“传统文学”争夺话语权力——“网络文学将取代传统文学”这一论点的潜台词。是的,话语权利的垄断正向一种话语权力的多极化发展,这是时代的进步,同样,主观地梦想桌制造出新的话语垄断,而彻底剥夺“传统文学”的话语权力的“网络文学”,真如飞小猪同学说的能“为所有文学梦的人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机会”,恐怕权力还未到手,内部的你争我夺就已经如火如涂了,呵呵。你骂我我骂你谁在乎谁,你有权我有权要什么裁判?我想提醒非小猪同学的是,文学的发展与进步的内在催动与外在催动是广义的社会生活(社会存在),绝不是单纯的某个载体的出现,或者话语权力的归属。网络的出现是时代的进步,但网络的出现就是文学的进步吗?
--  作者:在人群中
--  发布时间:2002-6-24 14:07:53

--  
读“(灯下三辩米老排因突发事宜不能到场,改由飞小猪答辩。) 作者:飞小猪00 ”

3. 飞小猪同学在“二、 “神圣的文学殿堂”的幻灭,和假道学的幻灭”中,对文学的“庄严的神圣性”、“文以载道”、“人文关怀”等本质的全盘否定、“假道学”的一概认定,以及把“文学写作完全是个人的事。一个写者想写什么,他(她)打算怎么写,他(她)进行不进行人文关怀,完全是他(她)个人自己的事情”论述成只有这样“成为它本来就是的东西”显然已带上了情绪化的“个人意见”的特点,而有失文学评论的客观分析、全面分析的方法和态度。小猪同学个人要这样看问题当然是他的自由,但中国知识分子真的就没一个“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了吗?没一个“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的中国知识分子一上网就“必将”成为真正的他们“本来的样子了”吗?
飞小猪同学在论述网络文学的特征是把“BBS上的牢骚文字”排斥在“网络文学”之外,一有失客观态度,客观存在的网络文学是什么样我们不应该全面的看待吗?在论述中应该首先尊重客观事实,因为客观事实是最有力的论据。
“大家都不止一天在BBS上混了,都知道那是怎么回事”在BBS上混了不止一天的小猪同学的这个“混”字已不仅仅是对文学的神圣性的“致命的一击”,这一拳应该更重的打在了网络文学自己身上!文学能因为一个“混”字而成为它“本来就是的东西”吗?
文学的本质是多元的,多层次的。有严肃的文学,也有通俗的文学,有讲道理的文学,有抒发个人感情的文学,还有客观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者可以把自己当成自己,也可以把自己当成生活的“书记员”……小猪同学为论证“网络文学”将取代“传统文学”而以个人对待文学的态度取代文学的本质显然是有失偏颇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6-24 14:07:53编辑过]

--  作者:江月
--  发布时间:2002-6-24 17:03:34

--  
三言二两拍四辩的总结陈词
——亦可以清心

诺查丹玛斯在《诸世纪》中预言1999年将是世界末日,他失败了。与诺查丹玛斯不同,对方辩手带着一种梦幻的、催眠式的吁求与呐喊向我们预约一个未来——网络文学将君临天下。

未来是这么好预约的吗?宋江说,我只是想给兄弟们有一个好的归宿。归宿呢?呵,他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子、踩着兄弟们的血尸等待着朝庭的招安。那么对方辩手又是怎么向我们预约的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对方辩手的精彩辩论。

与其说是辩论,不如说他们是在论。他们有着强烈的说话欲望,而不考虑观众与对手的反应,象柏拉图描述的那个“洞穴世界”中的人们,只看得见自己的影子(与灯有关?一笑)。又象是在卡拉OK的包厢里自娱自乐。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二辩三辩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职责,都在进行着一辩相同的工作:立论。

本来辩论是你来我往的争论,而经由他们的失误,事情已经变得相当明朗了。连他们自己都觉得他们的一辩已经失败,从而二辩与三辩就自乱阵脚。这就象是一群同伙,其中有一人已经撒了谎,而其他的人为了弥补与掩盖这个谎言,于是不得不继续撒谎,无穷无尽。——当一辩的立论失败时,这也不失于一个弥补的策略。

那么,他们的立论站得住脚吗?

我很怀疑他们的一辩二辩三辩是没有看过对方的文章而匆忙之中各自出战。以至于他们各自的许多观点都无法一致:

“以电脑文本为纸媒作文并在网站社区论坛以bbs的方式发帖的文学模式统称为网络文学(红楼梦等载留到黄金书屋的不属此列)”——对方一辩踏雪待寻眉对网络文学的定义。

“其实网络文学既不是传统媒体的文学作电子化后搬到网上的文学,也不是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Web交互作用而创作出来的联手小说和多媒体剧本。网络文学是一种游历于网络之间的个体生命对于理想网络的渴望。不光具有理性,又更具有人道主义的精神需求。”——对方二辩对网络文学的定义。

对方二辩是陈述重复,还是有意转移?要么他就是根本没看懂他们的一辩说的是什么,要么他就是在怀疑他们的一辩的表达能力。

呵呵,来看看他们的三辩的立论,“感谢反方同学对我方的大力支持!他们把大部份精力花费到论证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是多么相似上去了,使我们不用再花精力去向大家证明:网络文学已经具备了传统文学所有技能”——从这句话时,我们看到,他是承认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是相似的。(既然相似了,还谈什么“取代”啊?!)。

再来回味一些对方一辩的一段话:【“将来”可以是明天的太阳八点钟照在窗台上,也可以是永远的永远。说网络文学将取代传统文学就如同说“一个人的喷嚏将掀起太平洋上的惧风”以及“飞行器将会取代自行车成为每人便捷交通工具”一样。 这些都是完全可能的,虽然你现在在笑。】——他自己也知道,这样的立论站不住脚。他无法去辩证的论述将来发生的必然性,就将这样的未来蓝图美景无限期的往后推。不要笑!他是在学洪秀全呢,洪秀全声称自己是见过上帝的,当别人问他,上帝是什么样子的?他说,以后你们也会见到的。(当然是死后,这话洪秀全不好明说,我代他说了。)

关于对方的立论,我们的二辩chinablue已经作了精彩的驳论,可惜他们的三辩置我们的二辩的驳论于不顾,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是赞同我们二辩的言论——由此证明,他们的立论完全是失败的。在此,我就不再浪费网络资源,引发各位的视觉疲劳症了。

下面我再陈述一下我方的观点。

我方认为:网络文学将不会取代传统文学。

我方一辩边民已经作了精彩的论述。而对方的二辩,除了在开始的时候,铿锵有力地喊了几句口号外,后面的文字都是在立论。(呵,让我想起了一部影片中的一个镜头:牵一头驴子出来,长嘶一声,然后拉了一堆稀屎。那个镜头很美。)

对方二辩反驳无力,跑去当了一辩。我方三辩也就只好跟着当一回二辩,打打太极拳,用一招“疱丁解驴”,怡人一笑。

为什么网络文学将不会取代传统文学,除了边民的论证,以下几点,也可以作为我方有力的证据:

1.“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就是这棵大树的分枝。”——对方二辩的原话。显而易见,既然是一棵树的两个分枝,又何来“取代”一说呢?

2、【“网络不能代替文学”(耸耸肩)我们同意,当然不能。……而他们的核心“文学”是不变的。】——对方三辩的原话。呵呵,非常感谢对方三辩。这句充分证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核心是不变的。他很聪明,他的话与《美国读者》的董事长汤姆.理德在2002年4月20日的一次回答读者的提问的说法暗合。汤姆说,文学的核心是灵魂,而不是载体。

当理论与理论碰撞,我们永远只能揪对方的小辩子。那么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

1、 上海卫视在今年六月(由香港凤凰卫视台转播),曾对网民作过一次读书调查。数据表明,仅仅只有13%的人,在网上读书。大部分人还是喜欢拿着书本躺在床上就着温馨的灯光来读自己喜爱的书籍。(呵,对方的论坛叫“灯下”文字,是不是也有这一层意思啊?)被调查的网民反映,在网上读书,一是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二是面对没有经过筛选的泡沫文字不知所措。三是就算是找到了自己喜爱的作品,也是打印出来,慢慢欣赏。

对方一辩宣称“传统文学的基本载体,就是书籍。在数字化时代,文学书籍会大量消失。围绕书写文字形成的几千年的社会学体系即将土崩瓦解”。这样的言论在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2、 中青论坛曾作过一次网上调查,对你影响最大的两本书。调查显示最喜欢阅读的书藉,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平分秋色。而进入排行榜的书藉中,没有一本是现行的网络文学作品。

在网络娱乐三分天下的今天(chat、bbs、game)、在“喜新厌旧”的网络世界里,更多的人们钟爱淡纸飘墨香的温馨气氛。书本不仅仅只是文化的载体,还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粮食。

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我们无法用形式上的变革来作为评判的标准。正如对方三辩强调的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核心是灵魂一样,网络文学永不能取代传统文学。他们俩的关系将来不是取代不取代,就象对方的“树枝杈论”一样,而是并立关系。是共融互补关系。他们是相互扶持相互融合相互发展的,不存在谁取代谁。

对方辩友说,传统文学终将消亡;尼采说,上帝的精神死了。呵,不要学尼采,尼采他疯了。

网络文学将永远不会取代传统文学。同志们,不要以为穿上一件小马褂就能宣告冬天的到来!

--------------------------------------------------------------------------------


版权所有: Inncn.Com 一个人客栈 旧事回顾 联系:小刀
页面执行时间:417.96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