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一个人客栈  (http://www.ygrclub.com)
--  『三言两拍』  (http://www.ygrclub.com/bbs/list.asp?boardid=8)
----  艺术审美心理机制一说(上)——由电影谈起  (http://www.ygrclub.com/dispbbs.asp?boardid=8&rootid=2740&id=2740)


--  作者:边民
--  发布时间:2002-3-20 21:34:07

--  艺术审美心理机制一说(上)——由电影谈起
艺术审美心理机制一说(上)——由电影谈起

好莱坞最拿手的绝招是“西部片”,无人能够望其项背。鲍特《火车大劫案》及其以“劫案”为名的一系列影片,为“西部片”奠定了基石。《关山飞渡》、《黄牛惨案》、《午夜》、《原野奇侠》则是“西部片”登峰造极杰作。维特根斯坦酷爱“西部片”,认为“比较像样子”。西部片大师约翰·福特,霍德华·霍克斯等人制作的经典西部片通常有一套固定的模式:无论是贾利·古柏,还是约翰·韦恩扮演的主角,都是头戴宽沿帽,腰挎左轮枪的英雄好汉,或是牛仔或是侠客。人物善恶分明,结局总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惩恶扬善的主题从不改变。影片充满打斗、枪战、追逐等动作性极强的场面,充分利用了电影运动性视像的优势,再穿插上英雄美人的爱情,荒凉壮观的西部景色。于是,西部片风靡全球。

这一“英雄――美女”的母题,“惩恶扬善”的主题,其实是远古神话的现代翻版,也是人类审美意识系统中最深刻最古老的“集体意象”。在中国,则是具有华夏特色的武侠小说、功夫片。数学家华罗庚称之为“成年人的童话”。在日本、韩国,则是“武士道”、“跆拳道”演义出来的种种传奇故事。其实,无论哪一个民族,“英雄――美人”都是共同的原始意象在民族审美心理深层积淀下来的“原型”,是全人类共有的“童话”,即人类童年时期积淀延续下来的审美意识“遗传密码”之一。这一“原型”的神奇魅力并不随着几千年几万年时光流逝而稍有减弱,而是越来越隐蔽地深植于人类最深层的心理结构之中。西部片“破译”了这一“密码”,用最现代化的电影艺术掀动了人们最深层的审美心理结构中一角,于是便在全世界到处得宠,羸得了广泛的审美效应。几十年过去了,成百上千的西部片使骏马手枪牛仔美女的样式确实衰落下去了,但改头换面花样翻新的变形西部片却层出不穷繁荣如故。牛仔也许变成了“超人”、“外星人”、“007”、“兰博”、“机器人”甚至文质彬彬戴眼镜的科学家。骏马也许变成了太空船、计算机、坦克飞机核潜艇。左轮枪和匕首也许变成了导弹、激光炮、离子束武器。然而,胆量超群智慧无穷力量无比的“英雄”不变,美丽温柔多情善良的“美人”不变,西部片的灵魂、骨头始终不变。由这个原型和母题滋生出来的故事千千万万,何止在电影中被重复。人们却依然看不厌听不烦,照样一代又一代地为它落泪为它激动。
就此,首先我们可以听听思想家们对这现象背后存在的本质是如何看待的。
马克思:“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哲学-经济学手稿》)
列宁:“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千百次的重复才有首先入为主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哲学笔记》)
恩格斯:“现代自然科学承认了获得性的遗传,它把经验的主体从个体扩大到类;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经验,这不再是必要的了;它的个体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它的历代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拉法格:“文明人的脑子是经过许多世纪耕作和经过几千代播下概念和思想种子的一块田地,照莱布尼茨的正确说法,脑子在个人经验之前已经‘预先形成’。”(《思想起源论》)
荣格:“在每个个体身上除了他的个体记忆之外还存在着……‘原始意象’。那是些一直就是这样的人类表象的潜能。这种潜能通过脑组织由一代传给下一代。这种遗传的事实也表明这样真正令人惊异的现象:有一些神话和主题在整个世界以同样的形式重复着。……原始意象是最深最古老和最普通的人类思想。”(转引自《西方心理学家文选》409-410页)
脑生理学家麦克·莱恩“人脑进化三叠体”结构学说认为:现代人脑是三层的结构体。最深处的一层是“爬虫复合体”,是人类同哺乳类爬虫类动物共有的,是从几亿年前进化而来的,是脑的原始部分。围绕在复合体上面一层的是“边缘系统”,是脑进化的第二层次,是人类和哺乳类爬虫类动物共有的,大约进化了一亿多年或五千万年以上。这是特别激情的情感部位,具有多种人所特有又往往是难以捉摸的感情。边缘系统外面一层是“新皮质”,即大脑皮层,是人类进化的堆积物,大约有几千万年的历史。当人出现后的近几百万年,这一进化速度大大的加快,这是人类理智的伟大象征。

这一理论构架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弗洛依德的深层心理学构架:无意识、潜意识、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理论构想最重要的启示在于:愈是深层的心理意识,愈是人类共有共同的。人类的审美意识系统虽然还不至于深藏到“爬虫复合体”,而是主要集中在“新皮层”。这一皮层的审美意识可能又与“边缘系统”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因为人类特别激情的情感部位正是藏在边缘系统之中,审美心理毫无疑问主要地是情感活动;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类的情感是那么的难以捉摸,而主要集中在新皮质的理性意识却比较容易捕捉并认识。弗洛依德的“无意识”说也罢,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构想也罢,它们至少在这方面是比较接近的:人类心理意识恰如露出海面的冰山,能够“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最庞大的冰山底部隐于水底,难以估量。据此,我作如下推论:新皮质既然是代代进化层层堆积起来的“叠化”组织,那么在新皮质的意识系统显然也不会是混然一体的一块铁板,而应是有层次可分的网络系统。或许,还不仅仅是三层五层的层次,而是有若干层次并且还在不断增加的意识系统。人类的审美心理系统显然也应该是多层次的结构,它由意识系统一直伸延到潜意识系统直至无意识系统。

脑生理学家们还通过对人脑的解剖发现:尽管现代人的脑结构是一致的,脑神经细胞的数量也大体相当。但所有人的脑神经细胞却是大多数自生自灭,并未得到开发利用。智力出众,创造力强的科学家艺术家们并不是脑神经细胞多于常人(有的还少于常人),而只是对脑神经细胞的利用量较多,利用率稍高而已。
这一科学事实说明:艺术家们之所以能创造出优秀的艺术品,不过是积极调动和利用了脑结构各个层次的神经细胞比常人多罢了。这又可以反证:能够激活人类普遍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多层次多数量脑神经细胞的艺术才是具有巨大魅力的艺术。当调动了深层审美意识系统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被欣赏时,自然比较容易引起欣赏者审美心理结构深层意识的“共振”“共鸣”。由于审美心理结构具有深层的审美意识系统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事实,因而,这样的作品就能够最广泛地使得欣赏者获得强烈而深刻的审美享受。因而,它必然也就是雅俗共赏的作品。换句话说,个体审美意识系统的深度与群体审美意识系统的广度天然的契合着。

审美,无疑掺杂着理性的因素而不仅仅是感性的,但起决定作用和占主要地位的还是情感。审美活动的心理机制,实质主要是情感活动的过程。从这个意义讲,纯粹的审美是最深刻最强烈的情感活动的一种形式,也就是排除了理性的干扰而“迷狂”于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主体与客体同化,对位共鸣的境界。审美的这种境界,与人类原始意识和混沌未开的儿童意识极为相似。这就证明了高级的娱乐实质也是审美,正是人类深层审美意识的激活与兴奋。而深层的心理也正是古老的、原始的意识。正因为是审美意识使艺术得以产生,所以苏珊·朗格才断言:“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是情感的形式,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

我们来看看电影审美的心理机制:
克里斯丁·麦茨说:“把运动的现实性注入形象的非现实性,从而使虚构世界比以前显得更为真实,这只不过是电影秘密的部分原因。”“观众具有的文化经验,使其看电影时预先排除了一切客体的选择,银幕上的客体当然是不存在的,影象只是‘想象中的能指’。观众选择走进电影院,就是做出了一种进行心理倒退的决定;即把现实世界置于精神世界‘括号’之外,因而也就排除了对行动、选择、冒险的关切。走进电影院就是选择了与虚构的想象世界同化。”(转引自《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172页)
莫林:“投射与同化是电影引起的两种互补的作用,即观众把自己的目的和欲望投射到影片主人公身上,然后再反过来向主人公所体现的动机与价值同化。”(转引自同上书)
弗洛依德:“不是同情产生同化,而是同化产生同情,同情是同化的效果而非原因。因为,当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与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角色相类似的人物时,观众并不一定会产生同情。只有当观众在影院中‘丧失了警惕’而与电影过程同化时,才会产生对角色的同情。观众对电影角色类型的同化,正类似于婴儿对作为被窒碍的欲望的拥有者的同化;对英雄的赞美和对父式权威的恐惧都是出自于同一同化机制。”(转引自同上书)
H·里德:“观众下意识地想去满足的情绪是他已决定了要去体验的。电影的好与坏取决于影片作为这些情绪的催化剂的效力大小。”(转引自同上书)

由上述论述可知:电影高度形象性、*真性所带给观众审美时“忘我”的强烈体验性,正是“投射――同化”机制在电影审美过程中生发出来的首要作用。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没有被“同化”便难以进入审美活动;只有当观众与银幕“同化”之后,方能使观众在虚构的电影形象世界里不由自主地沉入渲泄的快感,感受到丰富的补偿,领悟到生命存在的价值,从而获得在现实时序中得不到的满足。这种满足,就是审美心理需要的满足,是电影艺术美给予的审美享受。
电影比其它艺术更容易使接受者“同化”,乃因电影综合了各种艺术之长,具有使静的空间时间化(静态变为动态),使时间中种种微妙活动空间化(动中有静)的多维时空统一的艺术特性。人类生命和情感的结构形式正是动态平衡的模式,人类审美意识系统结构也是符合生命、情感运动本性的动态平衡网络系统结构。从艺术形式看,电影比其它艺术更符合人类审美心理结构形式和人类生命本质形式,因而就特别容易导致观众被“同化”。苏珊·朗格高明地认识到:“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艺术品就是“情感生活”在空间、时间或诗中的投射,因此,艺术品也就是情感的形式或是能够将内在情感系统地呈现出来以供我们认识的形式。”“某种艺术所以会在全盛时期促进文化的发展,其基本原因就是它为情感赋予了一种新的形式,这事实上也就是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开始。”(《艺术问题》)
当今世界,可谓“视象文化”(所谓多媒体时代,实质表现出来的首要形式正是“图象”)为主流的时代,大量充斥于我们生活中间的艺术品、非艺术品、各种信息,绝大多数是以图像形式出现的。摄影(照相)、电影、电视、画报、绘画、雕塑……等等,正把主流地位的语言艺术排挤在侧,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决定了当代文化的特色。运动的影象艺术最接近和类似人类生命的本性形式,最具有同构同化的可能性。因而,电影如果能够符合或揭示出人类的深层心理结构本身的秩序和运动规律,其内在的张力样式适应了人类内在情感生活的水平,那么,这样的电影必然具有巨大的同化作用,激起广泛的雅俗共赏的审美效应。因为,这样的电影便是触动了人类审美心理结构的深层意识,唤醒了积淀其中的“原型”和“集体无意识”的电影。

荣格这样描述“原型”被激活时的审美心理状态:
“它激动着我们,因为它唤起一种比我们自己的声音更强的声音。一个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是在同时用一千个人的声音说话,它吸引和征服我们,与此同时又提高了它正在寻求加以表现的观念,使这些观念超出了偶然的和暂时的意义,进入永恒的王国。它把我们个人的命运转变为人类的命运,它在我们身上唤醒所有仁慈的力量,正是这些力量,保证了人类能够随时避开灾难,度过漫漫长夜。”“在这一瞬间,我们不再是一个人,因为整个种族和全人类的声音者在我们心中回响。”(转引自《审美心理描述》)
这种深刻和广阔的审美感受,是和永恒的人类生命本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于是,我们不得不佩服马克思对“美”的定义:“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表达得何等清晰而精辟!人的本质力量正是积极肯定的运动的力,生命的本质是运动,运动的本质是自由,审美的本质也是自由。马克思说:“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征。”(《哲学经济学手稿》)审美活动是人类生命自由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形式。所以,席勒早就定论道:“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到自由。”审美的生活其本质首先是自由的生活。因此我们才说:人类社会的最高形态应该是人性复归的社会。因为这样的生活才是自由的生活、审美的生活,才是合乎人性本质的生活。只有在那样的境界里,人性才能得到全面的张扬和发展,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彻底的肯定,“自我”才能达到“实现”的峰巅。
而在过去和现在以至漫长的未来中,人类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仍居主导地位,精神生活被物质生产所支配着。每一个个体的人在这“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现实中都是不自由的,人的本质力量在现实中都不同程度地被异化、被扭曲。而在审美中,也只有在审美中,人才能通过对“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进行观照而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自我,达到暂时的自由的审美的精神享受和暂时的自我实现时的片刻“高峰体验”。“神游六合,精鹜八极”“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所以,审美是人类共有的本能(社会本能)的需要。作为人的审美意识“外化”的艺术,如果偏离本性地不顾这一点,则必定是没有前途、注定毁灭的艺术。作为能够最直观最形象因而也是最直接迅速激活人们审美意识系统的艺术,如果不把认识、教化、娱乐及其它功能建立在审美这块基石上,这种艺术就不再是艺术或只能是短命的“艺术”。

有人把电影审美过程中主体被客体“同化”的机制贬低为“意识倒退”“被动的补偿,消极的逃避”。这些说法其实是只看到现象的表面。如果在“投射――同化”的电影审美机制里人们那被现实扭曲变形的意识“倒退”到了深层的潜意识、无意识的人的本性的核心,使得人的整个身心结构处于与审美客体“异质同构”的状态而获得巨大的自由感和美感,那么这种“倒退”实在是大大的前进,功莫大焉。人类发展的终极和完美的目标,也正是要“倒退”到自由的审美的精神生活主导一切支配一切的状态。在审美活动中,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力量得到最具体的显现。人摆脱了现实种种功利目的覊伴,流连陶醉于审美这块精神的“绿洲”和“桃源”,乃是灰色现实中一丝耀眼的亮色。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在审美世界中重新恢复了在现实中被异化了的人的尊严,重新获得了自我意识;审美意识作为最高价值的创造力量,在现实只有审美“这一刻”能够突破自觉意识的束缚,把被现实意识系统打入无意识领域的人的最高欲望和最强的心理能量解放出来,加以升华加以净化,从而导致审美主体欲望的最大满足和最大的精神快乐。正是这种带有超现实的惊心动魂的审美情感的力量,使得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忘却了有限的生命和在宇宙中的渺小位置而体验到超时空的自由感,一种对无限与永恒的意识,一种对奔腾不息的生命之流的本质的把握。只有这样,人才会有勇气面对着没有诗意的冷酷现实生活并激扬起改造它,把人的本质力量投射在审美的光辉里的心理动力。如果说,电影审美的“投射――同化”机制对审美主体心理能量的“补偿”作用是消极、被动、逃避现实的话,那么,这事实上的确能够焕发起人们改造现实生活的理想,激发起对生命更强烈的追求的“补偿”实在是多多益善。

电影审美的这种“投射――同化”机制无疑使得它在制造“梦幻”“神话”方面优于其它艺术。但这并不妨害它的另一项功能的淋漓发挥――批抨。作为艺术基本精神的批评精神正是教化和认识功能的核心内容。艺术是自由的创造,自由的审美本身就是对不自由的现实的一种批判。艺术的自由精神必然导致它的批评精神,所以艺术不能不批评,电影不能不批评。审美是自由的,也就是批评的。电影对现代人性的批评,对现代社会的批评,对现有文化和传统电影模式的批评从来就没有间断过。汹涌连绵的批评浪潮通过电影审美而对作为人的压迫力量的社会进行了严厉的否定,使之成为可以揭露无遗、批判彻底的对象;这与电影的另一股大潮:重新在银幕上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形象,同时交织融汇起来既对丑恶现实直接批评,又针对丑恶现实创造出相对照的美好的参照系而进行间接的批评。使得电影塑造的“艺术美”和“艺术丑”在电影审美过程中淋漓地显示了其批评的精神。批评的精神来源于自由的精神,批评的精神贯注在审美的电影艺术创作过程和欣赏过程之中。在这个意义上,电影的批评精神是与电影的审美相一致的,也就是说,电影批评精神的实质是电影审美本质属性的一部分,它是与自由的精神不可分割的,因而也是与审美不可分割的。有种谬论认为:批评与审美是截然分开的两项电影社会功能,这显然又是鼠目寸光之见了。请问,批评的精神从哪里来?批评的功能靠什么来发挥?如果电影的批评不是来源于电影审美之泉,我们又怎能以审美的眼光,自由的人性本质来看待现实、鉴赏艺术和创造人生?又怎能因此而发现现实中的虚假、丑恶?那么,批评的尺度和标准又怎么而来?正因为人类悠久古老的审美意识积淀于每一个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之中,我们才能以审美意识去度量现实的美和丑,从而激发起批评的意识,激发起批评的精神。审美意识愈强烈,批评精神也愈充分,自由的动力也愈巨大。自由精神是批评精神的源泉,在电影审美中,批评精神与自由精神统一于审美过程中。所以,电影的批评精神虽不等于电影审美,但却是以审美为源泉和基础的。因而,电影的批评功能与审美密不可分,它来源于审美,归结于审美,是“审美的批评”。这正如电影的其它功能一样,都须通过审美这一途径而达到目的。一切企图摆脱审美而想直接独立地发挥其功能或者夸大其它功能的电影理论和电影实践,都必定是事倍功半的。

在此,强调电影的审美功能也与强调电影的雅俗共赏本性是一致的。
积淀于人类深层心理结构中的审美意识系统,是雅俗共有共通的。人的本质力量,那自由自觉的、与宇宙万物同型同构的力,无论雅俗尽皆一致,这就是人的深层意识系统。把自我的本质力量“投射”到银幕上,寻求和期望电影把这种本质力量最直观*真地“对象化”于眼前,从而进入“同化”的审美境界。对电影的这种基本希求,无论雅俗也都是一致的。电影如果把人的本质力量在银幕上“对象化”了,激活了人们深层的审美意识,也就必然使得雅的俗的观众都容易被“同化”,获得雅俗共赏的效应。优秀影片往往是“解释”了积淀在人们深层意识中的“原型”。 “原型”也罢,“集体无意识”也罢,“集体原始表象”也罢,其实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些比较集中的形式,是人的深层意识中的一些“情结”。人的本质力量远不止这些!它有着无限宽广无限丰富的内容。雨果说:“比大地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人类体质在进化,人的心理意识在不断发展,新的意识不停地产生于人们脑中,新的“集体表象”和“集体无意识”也不断被积淀在人类深层心理结构中。人的本质力量不断被异化,也不断地得到解放、复归,同时还不断地丰富、发展,“增殖”着新的内容。因此,艺术有着无穷无尽的表现内容,审美有着永远拓展的无止境的新领域。
作为“投射――同化”机制最明显最强烈的电影,“投射”出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并与观众“投射”的人的本质力量相吻合,电影的审美功能便得以发挥,观众的审美期待便得以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才得以“同化”。这样的电影必定是雅俗共赏的电影。
。雅俗差别,只在于外层的局部的乃至个别的审美意识相异。同为大异为小,大同是主要的小异是次要的;共同的是人的本质力量和深层意识系统,相异的是个体的审美经验、趣味、方式等等。未能追求到“大同”而是捡到了“小异”的电影所获得的审美效应不是广泛的也不是深刻的,这些电影未能在银幕上“对象化”出人的本质力量,而只是“对象化”出非本质力量的某部分人某方面的东西,或者说是只适合了人们外层的、独特的某些审美意识。在银幕上“对象化”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电影,才能成功地激活观众普遍共有的,也是深层的审美意识,因而也必定是雅俗共赏的电影。
电影审美特征,正是具有雅俗共赏性。不能雅俗共赏的电影,是审美价值不大甚至非审美的电影。要使电影充分具有审美作用和价值,电影首先必须是雅俗共赏的(使得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要使之能够雅俗共赏,电影又必须是审美的。二者互为前提彼此不可或缺。所以,强调电影的审美特性,正是强调电影雅俗共赏的天性。也可以说,电影的审美特点本身就包含着雅俗共赏作为条件和判别的尺度。


版权所有: Inncn.Com 一个人客栈 旧事回顾 联系:小刀
页面执行时间:179.6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