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一个人客栈 (http://www.ygrclub.com) -- 『三言两拍』 (http://www.ygrclub.com/bbs/list.asp?boardid=8) ---- sos求援!!!!! (http://www.ygrclub.com/dispbbs.asp?boardid=8&rootid=24790&id=24790) |
-- 作者:阿三 -- 发布时间:2002-5-19 14:12:47 -- sos求援!!!!! 我一个朋友做报纸的编辑,有一个讨论。是关于高考状元的。要求对下面这篇文章进行拍砖。当然,要有理(歪理也行),有据。明天就要稿子。有一个1000多字的,再有配几个简短的。帖子贴在这里外,如方便也发到:[email protected] 拜托各位了。 高考中的“状元”文化现象有害无益 何建明 最近看了一本新书《请你这样教育我——清华北大人大十省状元向家长老师呼吁》,因为这样的带“状元”二字的书,每年高考来临之前总会大量涌显在大小书店,所以我想有必要对这种已经在高考和现阶段中国教育形成的一种“状元”文化现象进行某种清理和反思了! 首先我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一个知识经济和社会多元的时代里,再一味在学生中包括在家长思想意识里不停地灌输“状元”文化,其害多于利。当一些成绩的学生和那些把优秀培养起来的成功教师及学生的家长们,在津津乐道自己的“状元梦”的辉煌实现时,他们多数忘却了“状元”文化本身所带有的一种浓重的封建文化色彩。什么是“状元”?那是旧式考试里中头名的人,这样的人一般都是在皇帝亲自监考下的殿试里产生,它是中国科举考试中特有的一种制度,也是旧式读书人的最高境界。可谓“十年寒窗无人晓,一朝成名天下闻”。谁一旦中了状元,皇帝便会亲自封爵颁禄。而且为状元者不管你以前家贫如洗,或者沾什么污垢之名,皇帝的封爵即刻可使你们第升天,苦尽甘来。这一方面突出了皇帝的“仁义爱才”之道,又另一方面令那些出身寒门的贫家子弟有了可做美梦的一丝希望。因而也便有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千古“名名”。关于对这样的“状元”文化及状元理想主义的希冀里所包含某种封建人文意识,过去历代朝都有不同程度的批判,例如一出“陈世美”就是讽刺状元的戏,但无论如何中国的百性还是在心目中深植于“状元文化”的。自中国高考恢复后的二十多年里,不是年年 人在大举推出一个又一个状元嘛,国有国的状元,便是那些进北大清华的:省有省状元,县有县状元,乡有乡状元,甚至村里还有状元。而且我在不止一个地方的市县采访里发现,那儿的领导竟然在政府报告中还把当地高考获得“状元”的指标写入了年度“工作目标”之中,并且是作为衡量领导“政绩”的一个硬性指标。这种状元培养,成了名副其实的“政府行为”了。可悲的是,这几年中那睦不断被媒体揭穿高考作文的县市中,有不少就是因为有“政府行为”在直接*纵制造“假状元”的因素所致才酿成了奇天丑闻。本是一种带浓烈封建色彩的“状元文化”,加入了现代的官场腐败,使得这种“状元文化现象”,变得那么令人作呕,胃口大倒。连正经的状元你也搞不清到底是不是了。我还在采写《中国高考报告》时遇见过这样一个省级高考状元一番“心灵真言”:他说“我努力争取获得高考状元,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就是为了跳出农门,将来找个美女”。我不能说所有“高考状元”的内心世界都是这种情散,但可以肯定至少有一半人和一半的家长们都抱着这种想法和愿望的。虽然我们不能说这种愿望有什么特别的不好,但显而易见,人们的“状元梦”明显包含了过去封建代留存下来的那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旧意识。 二是“状元文化现象”无助于推进眼下中国高考改革。你如有机会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到大大小小的书店里走一走,你就会发现,在那些与“高 ”相关的书架上,你随便就能翻到几种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的冠以“状元”两字的所谓“状元之路”“状元辅导”,“状元必读”“状元心声”“状元倾诉”“状元奥秘”云云的书籍。多得你不知所去。这是谁干的活?当然不乏那些真想帮助一些本来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更上一层楼,希望他们能实现自己的考试好成绩。愿我想不明而言,更多的人书商和出版者是为了打“状元”之牌,实现其赢利目的。至于是不是对普通高考学生有没有好处,或者真的是否有些针对性,他们并不去考虑。久而久之,年复一年,“状元”书大行其道,内容重复和挖空心思地去编制各种各样的“状元”书系,成了出版界的一大我称其为的“高考垃圾”——因为有用的东西太少,更多的是借“状元”这个金字招牌来诱惑学生和家长。这些对真正的高考并没有什么好处,也可能产生一些不负责任的误导。这种“状元文化现象”的产生,是商业行为所致。还有一种情况是社会意识所致。如上面提到的一些地区的官员,把自己所在地区当年能否出现“高考状元”与政府工作的政绩连在了一起,因而使出一引进“政府行为”来“造就”状元。在学校,有些单位把班主任,年级组长,校长的工作业绩也押宝在“状元”的数字指标上,这种拨苗助长的做法和急功近利的行为,完全违背了教育本身的规律,所以中国的学生为什么一到国外跟人家比一比时,考试成绩总是比别人强,但发现发现的能力的就总低人一等。中国闹了一百年没有得一个诺贝尔奖,大家很不服气,可有没有想一想我们一直在极力造就的“状元”做法中,是不是还真正缺少些什么本质的东西?我以为,偏急偏向的“状元文化”现象有一大责任在其中。 三是“状元文化”现象的大力倡导,不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才培养的实际。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还有很多人上不起大学,更有一亿多文盲。在这样一个国家里,能够产生高考“状元”的少之又少,如果我们在教育中不遗余力地把眼光和目标定在培养多少“状元”上,而非放在能不能实现国民整体素质和知识的提高上,那么我们的教育将一不符合国情,二脱离中国发展需要,三会严重挫伤多数人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其实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群体里,到达塔尖的人才总是极少数,而要把塔尖上的人才当培养当作我们的重力,其结果只会使我们整个教育体系塌下来。这是必然。同样的现实也非常严峻,那些我们都得意洋洋宣传和捧红了的“状元”,他们进了北大清华后,你现在再问他“大学毕业后你想干什么事”时,你会发现失望的多于你所期望的。这几年我写过几部教育方面的作品,特别是大学生的,也接触过不止几十个“高考状元”。令我无比感慨的是,我们的众多“状元”,他们中至少有大一半的人并不想留在中国,而一心想着出国留学。留学本身并没有不对之处,但我知道,他们心里真正想的留学后并不是为自己的国家服务,他们其实早已忘记了那些当年培养他们成为“状元”的“政府行为”的政治家的目的和老师家长们的真正期待。我因此更认为眼下流行的“高考状元”文化现实害多于利。 我并不是一味反对鼓励那些有能力的人去努力攀登学习顶峰和竞争成就,我只觉得时下社会上流行的“状元”文化现象,其中封建意识,封建思想和不符合中国国情教育的成份多了些,这样的文化现象盛了,只会对永远不可能成为“状元”的人是一种反面刺激,而对那些能够成为“状元”的人也缺乏科学理性与有利于我们国家民族发展的本质内容灌输。淡化“状元文化”,多些国民整体素质教育与鼓励,这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 来自 218.76.14.* 的网友 于 2002-05-15 13:19:32 就 状元是怎样炼成的 发表评论 真金不怕火炼,现在那些认为高考不合理,压力太大,应该减负。。等等的人,无非是一些树荫下的麻雀,在为自己不能象雄鹰一样飞翔找借口而已。我所知道的尖子生无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他们玩得轻松,学得愉快。 高考和准备高考的过程是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就像当年知青上山下乡一样锻炼人! 让那些飞不起来的小麻雀们见鬼去吧! --------- 一位八十年代从高考的独木桥上走过来的人 网友 shen1966 于 2002-05-15 10:16:51 就 五 把老师当朋友,相信他,以心换心 发表评论 我们桐乡高级中学四年出了三个高考状元,去年有五位同学列浙江省前五十名,快来取经啊。 网友 yaofeng1582 于 2002-05-14 15:51:28 就 落榜女儿终成状元 发表评论 我们山东考生考北大,得需要800多分 来自 61.144.176.* 的网友 于 2002-05-14 10:34:43 就 又一次的高考前夜 发表评论 我为这样的教育体制感到惭愧! 当时我们班上的第一,也考到北京大学法律系。但如今,却在某市郊区法庭工作,月薪1000多,如何?高分低能的事在这种体制下,一点也不奇怪。 不要把高考当作唯一选择。其实上大学,路子多的是!最大的受害者还是小孩。 来自 218.76.14.* 的网友 于 2002-05-13 23:14:45 就 宋婷档案 发表评论 这样的教育体制下的所谓的“状元”,没什么了不起的。还是文科的,更加的是.....关键还是看以后!建议不要叫什么状元,如果这样就可以叫状元的话,真是对教育最大的讽刺。 来自 193.55.175.* 的网友 于 2002-05-13 20:37:12 就 五 把老师当朋友,相信他,以心换心 发表评论 当我们傻呀,我考!!! |
-- 作者:红 -- 发布时间:2002-5-19 15:27:46 -- 阿三喊救命? 晕 |
-- 作者:psa -- 发布时间:2002-5-19 16:05:16 -- 红喊,我踩! 倒 |
-- 作者:雨夜昙花 -- 发布时间:2002-5-19 19:29:57 -- 阿三求援?呵呵。 |
-- 作者:卿卿 -- 发布时间:2002-5-19 20:51:15 -- 来人啊。。 快帮阿三!! |
-- 作者:无本之木 -- 发布时间:2002-5-20 13:20:54 -- 高考,不堪回首哦````` 怕怕`` |
-- 作者:小雪 -- 发布时间:2002-5-20 17:30:57 -- 晕 |
-- 作者:凭心而论 -- 发布时间:2002-5-20 22:12:10 -- 偶曾经参加过三次高考。。。。 |
-- 作者:灰姑娘 -- 发布时间:2002-5-21 10:06:42 -- 真有毅力,佩服,要是我非疯了不可 |
版权所有: Inncn.Com 一个人客栈 旧事回顾 联系:小刀 页面执行时间:191.406毫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