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一个人客栈 (http://www.ygrclub.com) -- 『三言两拍』 (http://www.ygrclub.com/bbs/list.asp?boardid=8) ---- 戏说佛裂 (http://www.ygrclub.com/dispbbs.asp?boardid=8&rootid=18423&id=18423) |
-- 作者:阿三 -- 发布时间:2002-5-2 7:55:42 -- 戏说佛裂 必须承认,这是一个比较好看的故事。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年轻男子堕落并最终毁灭的故事,尽管故事将堕落处理为达到彼岸(成佛)而必须经历的磨难(这样处理的好处是可以为堕落找借口,不至于受到内心太多的道德谴责,还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责任感)。说它好看,是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堕落的因子,内心都有渴望堕落的倾向,而道德的因素压制它,最后只能借助一个故事来宣泄。当然,这个故事在道德上仍然是正统的,它最后不幸的结果表明它不允许堕落的人成佛,不管这样的堕落有什么样光明正大的理由。 分析这个故事,并非没有意义。至少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这个讲佛理的故事借用的是一般的“间谍小说”的套路,对一方来说,是要找到并消灭这个隐藏在内部的敌人,而另一方呢,则是要寻找合作伙伴,破坏对方的信念。它吸引读者的地方在于:人物的身份已经公开,读者关心的是计划如何实现的问题。二是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仍然要借助传统的叙事力量。比如中国传统中对“魔”的拟人化的处理,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外表美丽的女人,她的代词是“柔媚”,这自然是一种文化偏见,在某种程度上也显示了男性的软弱和恐惧。三是,这个故事的动机似乎是来自于“魔由心生”这个成语,漂亮姑娘的诱惑其实只是内心冲动的现实幻象,那根隐藏在内心里的青丝当然是罪恶的渊薮。不过这个故事同魔由心生稍有不同的是,这根青丝是先由魔来植入的,这样,男人就可以被理解为是魔的受害者,而不是魔或魔的同谋。 从宗教上说,这个故事讨论的是佛和魔的界限问题。事实上,这里存在着极大的含混。中国传统的奇妙的诡辩技巧往往是要混淆这二者的差异,比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以及大佛大魔这样的说法,都表明它们很难有明确的界限,最坏的往往一不留神一通透佛理就成为最好的了。这个故事也是如此,佛萼和佛果这两个名字显示佛和魔就象花和果一样的亲密关系,也意味着是由魔生佛这样的路程。 不过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佛对魔采取的暴力行为,怎么也不能让人产生舒适感。有着美丽外表内心热烈的女子尽管被认为是魔,但对这样的魔痛下杀手,仍然是不得人心的。正如故事的结尾表明,尽管成了佛,但内心仍没有摆脱魔。而佛和魔的界限,也是含混的。这样出人意料的结果还是对学佛者的一个嘲讽:就是这可能是一个永远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像西西佛斯一样。也有22条军规的意思:要成佛,就要灭魔。可灭了魔,佛身就散了。 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故事对修行方式的理解。一般来说,有两种修行的方法。一种是笨的办法,就是每天都要苦修并遵守严格的戒律,一种是聪明的方法。追求内心与佛理的一致,而不在乎对严格戒律对遵守。一般人都认为后者要比前者高明,更容易了解佛理都真谛。事实上,这个故事是嘲笑了这种卖弄小聪明的修行方法,尽管可能作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
-- 作者:木莲 -- 发布时间:2002-5-2 8:53:20 -- 《佛裂》里的佛果,佛耶?魔耶?僧耶?人耶? 人人要穿过,修佛的要穿过魔界到佛界,人人要穿过迷障到彼岸。推而广之,万物皆要穿过。到不到是结果,穿不穿是人生。 佛果,亦佛,亦魔,亦僧,亦人,亦物。 《佛裂》中有一定的技巧,比如说吹入佛果心中的一根青丝。青丝加上佛果的心,就应该是情丝了。而这些大概是不被人注意的 |
-- 作者:psa -- 发布时间:2002-5-2 9:01:09 -- Blue大叔,I服了U~~~ 看那部小说不如看你的评论精彩:) |
-- 作者:木莲 -- 发布时间:2002-5-2 9:06:09 -- 狮子:谁是大叔呀?好象你不能叫吧 |
-- 作者:psa -- 发布时间:2002-5-2 9:11:43 -- 年龄随心智而变,我既然能和蒴儿鱼儿疯狂帖图当小孩,为什么不能叫阿三大叔啊~~~~~~ |
-- 作者:木莲 -- 发布时间:2002-5-2 9:18:23 -- 嘿嘿,这个问题嘛,你不明白了。 |
-- 作者:阿三 -- 发布时间:2002-5-2 9:21:23 -- 呵呵,我有那么老吗?都要叫大叔了? |
-- 作者:psa -- 发布时间:2002-5-2 9:28:43 -- 要不叫阿三阿姨?~~~~~~~` |
-- 作者:阿三 -- 发布时间:2002-5-2 9:34:04 -- 木莲: 什么是佛什么是魔什么是人什么是物?哈哈 比撒: 叫阿姨?我就这么徐娘? |
-- 作者:psa -- 发布时间:2002-5-2 9:40:10 -- 我说阿三你把你头像画面弄大些啊。调整尺寸弄120。这样看不清啊/ 木莲你头像乍换了,偶好容易在FLASH中找到一个你原来的头像哈 |
-- 作者:阿三 -- 发布时间:2002-5-2 9:43:05 -- 我这是浓缩人生精华 |
-- 作者:psa -- 发布时间:2002-5-2 9:44:53 -- 倒,你精华太少啦,模糊不清就你自己懂,这可不好啊,人老会寂寞的呀,哈哈,小心曲高和寡啊。 |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5-2 10:13:48 -- 不不不,还是看《佛裂》云里雾里的好。人人看戏,你看你的,他看他的。 阿三不是个好人,不不,准确点说,阿三不是个善类。他从这个角度说开来,你觉得很有道理,他等你点了头后,又从另外一个方向再说一个,你又觉得很有道理。所谓打也是他,不打也是他…… 上的当多了,看到阿三的评论,我就跟自己说,别人怎么看呢?比如喜欢和阿三死掐的边民,和阿三关系暧昧的布衣…… |
-- 作者:psa -- 发布时间:2002-5-2 10:17:20 -- 你又在引导人家犯罪,死掐对你有啥好处啊 |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5-2 10:27:02 -- 唉,怎么老是把我看成搬三弄四的皮条客? 哈哈,三言寂静也有段日子了吧,好不容易来了个《佛裂》,如果就给阿三一记闷棍打入蒲团,那岂不是“两三点雨山前”? 争议好,争议妙。如果我能跟阿三对掐,我早就跟他干上了,哪里还要去擦牙洗脸,穿上内裤? |
-- 作者:木莲 -- 发布时间:2002-5-2 10:40:33 -- 嘻嘻,有江湖,就有热闹,真是一点不假。 可惜和阿三关系暧昧的布衣,身陷困境,和阿三死掐的边民渡假去了。 想要看拍砖,还得江湖上。 PSA:找我的头象干嘛,想打假? |
-- 作者:阿三 -- 发布时间:2002-5-2 10:42:41 -- 江湖: 你七八个星天外好啦。为什么这样没来由的糟蹋我。我容易吗我。哈哈哈。 还是狮子好。 |
-- 作者:psa -- 发布时间:2002-5-2 10:54:05 -- 刚就我一人独守空房:( 你们是不是刚才都去赌钱了呀,哈啊,我去找你们,回来就“听取蛙声一片”。 TO江湖:我到巴不得你再脱下内裤,不要怕他,他年纪大了,经不起你折腾的~~~ TO阿三阿姨:我说的是不?:) TO木莲:喜欢那个日本小姑娘,钱你现在这打扮,咋搞的象个忍者神龟啊,哈哈~~~~~~~~~~~~~~ |
-- 作者:木莲 -- 发布时间:2002-5-2 10:59:36 -- 哈哈,PSA,现在这样才象我呀,面目全非,你们都不认识呀 |
-- 作者:所以然 -- 发布时间:2002-5-2 11:53:55 -- 进来看阿三的戏说瞎侃,然后决定去看看这个《佛裂》 |
-- 作者:白发魔女 -- 发布时间:2002-5-2 17:55:47 -- 遇佛杀佛,遇魔杀魔。 咯是魔有佛不是佛有魔? |
-- 作者:凝幽 -- 发布时间:2002-5-4 3:02:54 -- 你们分清了魔与佛????????? |
-- 作者:木莲 -- 发布时间:2002-5-4 19:42:28 -- 带个口信给你,瞎子说,感谢你拍了他,贴子他很喜欢了 |
-- 作者:阿雪 -- 发布时间:2002-5-6 11:13:02 -- 师傅 俺现在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惨了 |
-- 作者:阿三 -- 发布时间:2002-5-6 11:29:24 -- 木莲: 是你念给他听的?呵呵 阿雪: 为嘛叫师傅?你是……?? |
-- 作者:红 -- 发布时间:2002-5-6 19:06:44 -- 狮子最近童心大发? |
-- 作者:凝幽 -- 发布时间:2002-5-6 19:21:15 -- 那叫返老还童了。。 |
-- 作者:黄土地 -- 发布时间:2002-6-14 19:38:15 -- 也谈佛裂 瞎子的佛裂,其实只是魔与魔的交锋。 文章是由佛果的心魔开始的。佛果是一个出色的僧人,他能够忘掉身边的烦琐与抗拒色的诱惑。而佛萼在这里则是象征着“情”的魔怪。佛萼处心积虑,只是为使佛果共入“情”界。而文章的始终似乎也是以佛果对于“情”的诱惑而发展的。 但仔细看来,却也不尽然。文章中隐含着另一条线,那就是佛果追求的“成佛”的过程。从下山遇魔到入魔直到灭魔,其实只是佛果的一条路。下山遇魔,佛果随意而过;回山后,(这里作者用的是那根青丝来做为佛果不安的道具)佛果已过尽了世间的佛路,但却无法成佛,其实这才该是佛果不安的原由。然后,就是佛萼出场了。佛萼的一句入魔界难,成为了佛果灭魔成佛的最后一条路。所以,佛果入魔,然后灭魔。 最有意思的,是作者在最后的安排。佛裂。幻想成佛的佛果,最后是泥胎迸裂,一切归与圆寂,这可能也是一切一心求佛者的最终结果。 和尚修佛,舍弃了情与色,却最终成了对于成佛的痴狂。这个,大概只能称做是“佛魔”了吧。 其实文章里,也算有一佛:佛莽。修佛的结果,应该是求得身心的极大舒畅。成了执着的,也就是魔了。 |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4 22:00:24 -- 分析很有见地!我得回头看阿三的分析去。 |
版权所有: Inncn.Com 一个人客栈 旧事回顾 联系:小刀 页面执行时间:296.875毫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