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一个人客栈  (http://www.ygrclub.com)
--  『三言两拍』  (http://www.ygrclub.com/bbs/list.asp?boardid=8)
----  透着酸臭味的一件布衣  (http://www.ygrclub.com/dispbbs.asp?boardid=8&rootid=1756&id=1756)


--  作者:翩若惊鸿
--  发布时间:2002-3-20 21:34:07

--  透着酸臭味的一件布衣



认识布衣,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

对于一个偏爱有点小资情调的我来说,偶尔写些风花雪月的豆腐块文章,给无边的夜色增添一些黯淡的粉红色泽,聊以自娱自乐罢了。于是有些靠嗅觉生活的人,过敏的神经以为触到了什么,才子体内的激素引发着强烈的表现欲望,便有了布衣的一篇:《读----******》。

有人读是好事,没来由去坏了人的兴头。由他把睡觉时候的梦话整理整理,提升到一个高度。而我的舌头躲在冰凉后面,保持缄默。缄默是一种纵容,于是,有些人的舌头在纵容中便失去了方向。

写《失语》只是一种文字的尝试,有点惴惴不安。布衣的目光贼亮得很,挥笔而就一篇《 《破译》,把我的破文抬到了唐古拉雪峰的高度。有一点我一直不好意思说,你读懂了什么呀,实则是借抬高别人的东西来抬高自己的位置。戴着深沉的厚厚的眼镜,赢得读者的掌声。

一个自以为是的家伙,解析别人的文章,透析别人的内心。一瞬间火花的闪烁内心即瞬息万变,你能捕捉到什么呢?

解析文字的工作无非就是将感性的东西彻底理性化然后让人去误会的这么一个东西。而这种所谓的解析文章深度模式的阅读习惯恰恰会妨碍对一篇文章更深入的认识。布衣的悖论之所以产生,原因在于他自认为对文章进行了深度模式的寻求,而实际上最终获得的不过是哲学层次上的抽象概念,而文章本身所蕴含的感性存在却在这个过程中被他肢解,甚至于舍舍弃了。将读者的思维固定在一个受限的圈子里,把人美好的想象空间破坏殆尽。

其实,对于作品的欣赏完全可以有不同的切入角度。正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我记得奥地利小说家海尔曼.布洛赫曾这样表述他对小说本质的理解: 发现小说才能发现的,这是小说存在的唯一理由。 这说明一篇文章内涵应该是于人类生存境遇的丰富性相吻合的,它并不热衷你去寻求解答。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让场景去说话,缓缓展现在读者面前,才是小说的魅力所在。阅读行为的快乐正在于这种猜谜本身,而不是把理论性的东西生搬硬套给读者来一个醍醐灌顶。

记得布衣是喜欢米兰.昆德拉的。但我不知道布衣有没有真正领悟到昆德拉的精神。米兰.昆德拉认为他的小说更倾向于揭示人类生存的基本境况,并力图在小说中为读者启示对人类丰富的生存境遇进行无穷思索和追问下去的途径。同理,从美学上说,一个没有画完的圆远比闭合的圆更有美感,且能引起人们无穷的遐思。

感性的文字一旦被人运用某种哲学的抽象概念去图解作品的含义,那么作品的内涵反而被局限了。

当然,也有人喜欢做一些扫兴的事来炫耀其才华,并得意洋洋,劲头十足。

我甚至怀疑某些人是在PH值小于7的土壤中长大的,连马甲都透着一股子酸味。与君子交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可见习惯也是一个坏毛病。估计有些人是自己闻不到酸味味的。倒苦了旁人,手又不能老捂着鼻子吧,唯有敬而远之了。

其实,说心里话我是蛮佩服布衣的。一个人能够作到不以酸为酸、闻臭而不臭的境界,的的确确是亦可以清心了。

谨以此文,聊表我对他的敬意。





版权所有: Inncn.Com 一个人客栈 旧事回顾 联系:小刀
页面执行时间:113.28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