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一个人客栈  (http://www.ygrclub.com)
--  『三言两拍』  (http://www.ygrclub.com/bbs/list.asp?boardid=8)
----  爱要不要末来  (http://www.ygrclub.com/dispbbs.asp?boardid=8&rootid=1698&id=1698)


--  作者:布衣
--  发布时间:2002-3-20 21:34:07

--  爱要不要末来
“你愿不愿嫁给我?”一个男孩诚恳而又深情地说。
“你能保证爱我一辈子?我自己都无法保证我对你的爱会有多久。”女孩子的眼神很跳脱。
“无法保证,但我会去努力,永远。”
……

对白象极了教堂里神圣、庄严而又公式化地面对牧师的宣言。诺言泛滥成灾,也就失去了将情感凝固的效应。无论是文字或语言,再动听再美丽的东西被人翻来覆去用得多了,也就成了一种陈词滥调。现代都市的人越来越成熟,知道有些诺言须用一生来实践,干脆将有些东西撕烂,誓言反讽成幼稚。

他们分手了。很多年以后,几个朋友聊天,那个潇洒的女孩突然泪流满面地说,如果有人对你说永远,宁愿相信那是真的。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然而设想一下故事的结局是走入了婚姻,若干年后,也许女孩也会流着泪说,那些骗人的鬼话千万不要相信……

没有如果,人走的是一条单行道,通往死亡。

更多的人倾向于这一观点:渴望爱情、拒绝婚姻。[驾驶着没有目的车辆穿行在烟花与流光里,我们不要明天,不要明天,一直开,一直开,一直坠落在遗忘的河流里。] 这是红在《玻璃之城》的一段。它代表了一种末来情感存在方式的趋势。

不要明天的感情是最轻松的,而未来,是爱情的包袱,是责任的开始。负荷力与压力既可以让爱情之花磨擦得灿烂夺目、感人肺腑,也可以在一瞬间将情感粉碎、烟消云灭,以往的感觉荡然无存。矛盾是一种力量,诞生与毁灭并存。爱以灵魂的方式交融,以现实为载体。回归到现实,就会有磨擦、矛盾。情感归宿的处理过程,在哲学上来,其实也就是一种矛盾的调和。

爱是无法脱离现实的,现代的人都是在梦想与现实中走着钢索,只在于砝码孰轻孰重,有没有很好的驾驭与调和能力了。三年前,我的一个女同学爱上了不在同一城市的男孩,她问我怎么办。路是她选择的,痛苦也只能由她负担。
我冷冷地对她说,你要考虑三点:
1、 你能确保他对你是真爱?
2、 要么两地分居,要么有一方要有所舍弃。而这都将是你们末来最大的障碍。
3、 有时婚姻与爱走的不是同一条路,它永远在你的想象之外。

她想了很久。如果没有爱,也许我会选择一种没有爱的婚姻让自己的生活更好。但有了爱在面前,我会竭力抓住。说这话时她面带桃红,激动中有一种坚定的信念。祝福你,我说,还有一点就是,你将来作的任何选择,不要以为是你在为另一个人作出牺牲。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爱情就会失衡,在末来这种付出会演变成争吵的一个藉口或者枪口。你要想着你所作的都是为了自己。

后来,他们过得很好。
而我那样说,并不代表我自身是现实主义者。我的一个朋友质问道,谁说爱中没有权衡?不权衡的那个人要不就是根本用不着付出,要不就是从来没有经历过感情的伤害,所以不懂得。

权衡的结局不是去逃避,而是要正视问题然后去解决。
想起以前写过的那篇《爱是一柄双刃剑》,阿三说,那样的结局太过美满而显得有点苍白无力。婚姻中的矛盾没有那么轻易地可以解决的。在我自已,我也很想将结局撕毁,撕扯一样有价值的东西带给人的震撼更有穿透力。也许是受传统的影响,有时会想,还是给别人给自己一点希望吧。

对末来的疑虑,其实也就是内心里欲望、安全感、信念等一种交叉综合的情绪外在表现的反应。人是不可能没有欲望的,由欲望可以牵连出一系列情感危机并发症。安全感是内心受到过伤害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或者害怕受到伤害一种心理折射。而信念可以适当的去控制欲望,引领人的内心走到一个阳光地带。

爱情的归宿有没有末来,这个问题怕是很大,还涉及到价值取向观、生活方式、家庭与社会的牵扯。不可能面面俱到。然后回到哈母雷特式的提问:

是生存,还是死亡?

呵呵,信念罢了。

<font size="1" color="#000066">[这个贴子最后由布衣在 2002-01-23 01:03:47 编辑]</font>


版权所有: Inncn.Com 一个人客栈 旧事回顾 联系:小刀
页面执行时间:117.1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