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一个人客栈  (http://www.ygrclub.com)
--  『三言两拍』  (http://www.ygrclub.com/bbs/list.asp?boardid=8)
----  瞬息玫瑰  (http://www.ygrclub.com/dispbbs.asp?boardid=8&rootid=1117&id=1117)


--  作者:红叶开心
--  发布时间:2002-3-20 21:34:07

--  瞬息玫瑰
《关于暗夜玫瑰的对话》
----由红整理。

对话人:红,叶

红:

早过了冲动的年龄.于岁月中,只是更多的平静的看着自己或别人的悲和喜,读你这篇文,却有了让自己一口气读下去的冲动.

任明暗的光线的流泻在窗前,时光在我的指间流淌,了无痕迹.而思绪也在心底里暗波流动.很害怕这样的时候,会让我想起一些什么,而又抓不住.

行文如水,却又每读一句,令人想起一些更深远的东西.也许正如你自己所说,文字对于你是轻车熟路.在你洒脱的文字里,蕴藏着一些淡而悠长久远的物事.

但有时在读你文字时,脑子里却会出现一片空白,那不是虚无.我无法准确的说出我的感觉,只是想逃离,逃离自己的思绪.

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场景,谁知道会是些什么呢?也许这并不重要.

一些好的文字,会给人带来阅读的愉悦与欣喜感.谢谢你.

对了,我可以将你的文字转发给朋友看吗?只须回答Y or N就行了.

叶君:
文字一经曝光,便归于公众,褒扬、淹没或者揣测都属于正常归属。
首发在病人的《旧巷子》里,便是因为那边黯淡的色泽多少还可以遮掩一些什么。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要遮掩什么。

想起一则笑话:一个“天体行为研究者”应邀去天体协会讲课,这位本来习惯西装革履的教授考虑到受众的爱好,特意裸露全身,以示尊重,岂料听众们无不衣冠整肃,也用来表示对教授的尊重。

痞子文学里的这篇帖子就是病人先斩后奏转发过来的。
我后来感谢他,那种心情如同小说里沁感谢D用绳子绑缚了她的双手,看似被迫的打开,其实,开解了她背负已久的心结。让她得以完全地交付自己。
美,是需要有观众的。
你会懂的。
我相信你有这个底气来阅读这些文字背后的文字。

红是我平日从不运用的色彩。但拿来发了这篇文章,她以我的心写成。
如果你喜欢,可以随意处理这些文字,有个小小请求,把跟贴中的以红署名的文字以及病人转发的悄悄话补充在一起,那本来就是整体,因着读者的层面而作的断层处理,你懂得弥合手法的,拜托了。

再次感谢。
红 凌晨1:45

红:
想起一个故事:一个音乐家因着一个世界有名的权威者诠注演绎着他的音乐而闻名于世。音乐家于弥终之时却在日记里写道,我发现那家伙完全不懂我的音乐。是庆幸,还是悲哀?
文字也许也会是这样的吧,能真正读入别人内心的并不多。鲁迅曾经说过,我一开口即将感到空虚。这是怀疑言说本身了。
写是一个内心印证的一个过程,读也是。读与写不经意间在心路上耦合时,便会产生欣喜感,或许还伴随着其他什么。

你发这文的第一天,我便读到了。是在病人的旧巷子里。只是我没有习惯在别人的帖子后回些什么,也不去转发别人的文章。实在是欣赏你的文章认同里面的一些文字才有了转给朋友看的想法。人生,总有例外的,不是吗?

说到颜色,也许我更偏向灰色。灰色是过度色,在黑与白之间调和,也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从另一层次来说灰色接近死亡,死亡接近生命的本质。

你的这篇文字多少带点灰色,但不颓废。这使得文字的背后有着更有力的透析力。有着一些从内心里释放出来的东西。

剖析别人的内心世界多少有点残忍,而坦然面对自己裸露的灵魂是需要勇气的。D也许是用另类的形式*迫沁去面对她内心里的那个自己。存在于另类空间的心理与情感。

太过客套便流于世俗,免谢,对你,对我。


叶君:
如果我是那个原本无名的音乐家,我感到悲哀,因为我的音乐被曲解,并且我因着这种曲解而成名。无论外界给予了怎样的掌声与逢迎,那都与我无关。
如同如果我真的是沁,那么某个时刻,我最需要的是一根能嵌进我肌肤的绳索和一双能正视我哭泣的眼睛。任何附着在文字上的倾诉所获得的击节赞叹,都不是我真的想要的。

“想要你就说嘛,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一句无喱头的台词不知被重复了多少轮回。但真正地正视自己谈何容易,其实不仅是SM这样一个具像的偏好,还有很多在寻常眼光里斥为**的边缘状态,可悲的是它最多被窒息在人类自我的扼杀中。

以前也作很多文字的排列组合,到把沁描述出来的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酿造的艰难与漫长。
如果你把《暗夜玫瑰》转发在BBS上,我希望得到网址。我要看到那些目光。

我的信箱:[email protected],你随意!

红:
在net的空间,并不少有优秀的写手,而是优秀的读者。在垃圾文字在批量生产的今天,有很多有质感的优秀作品被淹没在快餐文字消费的刷新中。

坦言地说,你这篇文字如果能够吸引net上路人的驻足,有部分是因着那些潇洒的文字。很少有人去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因为那些人少了一些底蕴,也没有正视自身内心隐密的勇气。

不知你想通过那些目光来证实一些什么,如果是需要“一根能嵌进我肌肤的绳索和一双能正视我哭泣的眼睛。”,那么只需一根绳索或者一双眼睛便已足够。

我在苏州论坛或者旧巷子里看到对于这篇文章的回帖,似乎没有人真正读懂了你文字的后半部分。也许是读懂了,只是不说而已。

前只是想把这篇文章E给朋友的,现有了一种想法,发到一些BBS论坛,看看会是哪些目光。
你可在两个地方找到。



叶君:
曲解,远比剥离我的衣衫来得疼痛。
但我还是托你把帖子转出去了,当然不是为了需要围观者懵懂的喝彩和嘴角边猥亵的笑意。

D曾和我谈起他所从事的一项工作:他在SM的主题聊天室或者论坛上,一遍一遍,不断重复着对SM的解释,对束缚以及开释的叙述。
他的行为让我想到了一个词语:殉道。
他对我说,“作一些基础知识的启蒙教育,是我的一种方式。哪怕只开启了其中的一双眼睛。因为我知道宽容两字的笔画以什么来构成。”

沁在和D最后道别时说:“我悲悯许多原来如我的女子,在静谧的寒夜里,她们如未放的昙花,终因欠缺一丝暖意而枯涩。如有可能,我希望你能催发另一枝暗夜玫瑰。”。
我只以文字来描述特定时空中的美,给蒙昧中的女子一次肯定自己内心的握手。

你明白了?

红:
已经转过去了.不过回应的效果不佳.欣赏与读懂是两回事.也许有很多人欣赏,读懂的人却很少.
原本今晚写一篇关于暗夜玫瑰的读后感的.因着其他的事情而耽搁了.
祝一夜无梦.


叶君:
第一次答复你的时候就已经说了,文字一经爆光,便归于公众,任何的结局都在可被接受范围。
谢谢你,特别推荐了这些有些灰色的文字,我替她们感谢你,不为我自己。

在痞子文学,为《暗》一文,我最感冒的是一次病人回复了骏仕的跟帖。因为骏仕作昏倒状,问:“喜欢SM?”病人的跟帖说:“是文字与文字的切磋,类似意淫。”
我终于忍无可忍,回了一句:“需要解释吗?不需要吗?”两句质问前一句是给病人的,后一句是给骏仕的。让我哑然的是,后来这一句:“需要吗?不需要吗?”的调侃再次被另外一个人拉去作了另外的理解。
想必你也都看到的。
病人立即明白了,单独向我解释说:“骏仕是论坛常客,引领他一下。”
呵呵, 你看,没人可以免俗。
骄傲地说一句:我蔑视骏仕这样的眼光。不管他其他的文字是否曾经出色过。我同时可怜他,他的苍白不仅在于他的无知,更在于他的锁闭。那样的眼睛不值得我去开启。

不说了,如果那篇文字如沁,那么她已经获得了她渴望的那根绳索和那双眼睛。
昨夜确实无梦。
今天的太阳是新的了。

红:
给你转不坐写的关于的评论:

我喜欢这个帖子所散发出来的健康的气息。

这里健康是相对于矫情、病态而言。

一个人能确知自己的需要并且坦诚面对,这就是健康的。

沁是这样的女人吗?应该是的。

这种健康是需要许多东西为代价的,比如:廉价的爱情,相信白头偕老,山盟海誓等等。获得健康是需要破除这些虚幻的东西做前提的。只有这样,对情感的认识才能成熟,也才能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这种健康还意味着对自我有限性的一种认知。也就是知道人性的弱点,知道人的局限性,知道人所可能达到的程度。有了这样清醒的认识,我想一个人就不容易做梦了,他会活得更坚实些。而同样,以这样的眼光看待别人,他也会获得一种宽容的心态。这当然是健康的。

并不是说不容易做梦就没有激情,年轻的时候是激情包围着你,而现在,是你学会驾御激情,不会让它伤了自己,就象沁所做的那样。

阅读的时候,会嫉妒沁所获得的东西。呵呵。

这不是因为沁获得了激情,而是因为,沁在获得激情的同时,她也在激情中寻找到了自己,而这,是最重要的。要不然激情就没有东西来承载了。

---------这篇回帖在亦以清心里有.他读懂了.

叶君:
深夜回家,看到这篇留言,感觉象平和的手划过伤痕。
想起刚才结束的酒店里的一幕:两个异性的同伴,因酒乱性,彼此交叉的手在桌下相互抚摩。
我当然看到了,只瞥了一眼。
我相信我的眼光是平和的。

各人的价值取向不同,各人的自控能力也不同。
宽容的基础是正视。自己的,以及别人的。
很多人有不同的渴望,看我们通过怎样的途径去释放。
如果我是那两个朋友中的任何一个,我只会悄悄说一句:我要有个单独的空间看看你。

你是善良的,转给了我很好的回帖,其实你知道我的承受能力不止这些。谢谢你。
你的读后感早已经给我了,如许交流,你字句之间,懂得与否,难道需要说吗?
至于旁人,见仁见智,那是他们的事,即使他们把玫瑰作为色情来阅读,也是一种收获,至少看到了比较含蓄的色情(我认为的)。

看到你发在信箱里的信了,借此一并回复。
握手。



红:
下午无课,再读了一次你昨天的留言。

关于“同志”,我读过一篇关于这方面的心理学报告。对于心智成熟的人,他们意识到自己在作什么,能够从中获得心灵的愉悦感。他们的爱情与男女之间的爱情没有两样,不需要进行心理治疗。这类人在“同志”中占的比例是10% 左右。而其他的人,因着社会的群体眼光与传统的伦理道德,有着一种极为矛盾、挣扎、倍受煎熬的心理。感到羞耻,感到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这类人需要进行心理治疗。需要纠正的仅仅是他们的心理,去掉那些羞愧感,走出矛盾的心结。而不是他们的行为。

从这篇心理学报告可以看出,他们的行为没有什么值得人们用别样的眼光去看待。

写下这些,是因为我觉得,宽容的另一方面是尊重。不是怜悯,更不是出于良善的爱心。正如你所作的,用平和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比任何慰藉的话语更令人舒适。

我是一个教书匠,学生的年龄跨度很大。在价值取向方面就有了很大的差异,但我感觉他们不错。上帝在造人的时候,是平等的,不但每个人都有背光处,且每个人都有亮光点。在于人们去挖掘引领而已。

相信你的承受力,能够正视自己过去的伤痛的表现是,不再刻意去回避,也不再时时刻意去唤起那些记忆。

读你的文字是一种享受。透着健康的美,理性与感性思维走向的适度,令人心境明快。

但愿你的心境也时时是明快的。

叶君:
无疑,我是快乐的,虽然不如意事仍十之八九。

生存?还是毁灭?很多曾经的迷茫周折都已经远在身后了,想起一路穿越,原来却是有惊无险,不禁莞尔。

“好多菩提树,好多明镜台,本来好多物,好多的尘埃。”
我们都身在红尘呢,苦短人生,且一晌贪欢吧。好在更多时候,我勤劳勇敢,任劳任怨,也尽非虚度光阴。

我是一个精神贵族,以跋涉为乐,如有可能,还将扔了这一支秃笔,快快乐乐做我自己去。

君可还识得我昔日模样?
愿你也快乐吧,把快乐的房子造在平和上。

红:

以前倒是想过关于生与死的问题.呵,想起很久前的过去,拿着刀子割自己的手腕,看鲜红的血流着,不觉得疼痛,反有一种快感.后来才知那种自杀行径,有轻度的自虐症.

回想那些日子,真是恍若隔世.如今一切都是云淡风轻.

不活得那么清醒,就会少了很多烦恼.

不种菩提树,不擦明镜台,管它好多物,看不见尘埃.也算是难得糊涂吧.
尘世纷扰,抓住一些简单的快乐,世俗一点又如何?

与你一样,我也是以跋涉为乐,行走的风景驻在心中,很好.做自己,亦难,亦不难,在于对自我的定位了.

对你最后一句有点不甚明了:"君可还识得我昔日模样?",我可识得以前的你?或者?勿见怪.



叶君:
呵呵,我是慕容。
本来第一次回复就想告诉你的。

但红,不是慕容。
你明白的。所以没有告诉你。行文用字,依稀有昔日模样,叶君善忘了。

我怎会见怪?如果我还不算浅薄的话。
可以坦言告诉我吗?接受红,还是慕容?

叶君勿怪。我无意骗你。

红:
呵呵

现在我该称呼你红还是慕容?
其实无关紧要的。

人与人之间真是很奇怪,以另一种形式存在或者出现,便给人以陌生的感觉。
人性是多面的,也许每个人都有多个自己?

坦白的说,感觉慕容是我的老朋友,而红是另一个我欣赏的文字的工作者。
红也许比慕容要真实一点。对我来说,慕容要比红亲切一些。

你还是喜欢工作到深夜,这个习惯可不好。
平和这种心境你还得向我学,先学我每天睡得很早的习惯。

呵,很高兴知道你就是慕容。

两个都是朋友,两个是同一个人,加法原则,那更加是好朋友了。

再一次握手,没有刺哦。

叶君:
你的手心很暖和。
无论慕容也好,红也好,名字后面是一个真实的女子,如果你愿意,可以称呼我为清,那是真名。

我有时很固执,不肯糊涂,很多事非要弄个一清二楚不可,这样个性的结果是我获知了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东西,当然我的方式不是窥视,而是探求。而另一个结果是我自己平白增添了很多要完成的事情,而使自己比较地忙碌。凡事都有两面吧,关键是看你不胜负荷的时候,举什么,卸什么了。

从最近的网络新闻上获知,我国爱滋病的发病率呈45度上升趋势,另一消息说,在高校中进行匿名调查,有12%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有同性恋倾向。这些客观的数据,同时在给我一个沉重的命题,不是竭我的心力能改变的客观现象,有多少人在正视着?

小说里写的只是一种心理,更多被赋予SM之外的社会隐含意义,我的眼里,沁那样的女子才是健康的,她知道自己要什么,适当借助于自己无法周全的外力开解自己,不失为妥善的途径。
很多偏执的起因是自责,不了解起码的知识而造成的闭塞和愚昧,扼杀了我们自己。我希望这样的扭曲能少一点,在我的眼里,曲折是美,含蓄是美,但同样,挺拔也美,奔放也美。
当我们认识自己的时候,才清楚怎样的治疗与开导是最切合自己的。

其实,我不是SM爱好者。呵呵,无意作为解释。
你随意理解吧。

清:
是的,红亦好,慕容亦好,名字后都是一个真实的女子。
把作品中的人物与写者牵扯在一起,或者去揣测其中的心理隐迹,那是很无聊的事。

在生活中多方位的去洞察,去体验并不属于自己的另一类世界。无疑是对生命的深度有了一个
纵深的理解。这样很好。

呵,认识别人难,认识自己亦难。慧眼往往被自己的心智与经验所蒙住。

朋友的感觉真好。文字与文字的交流,多了一份关怀与体验。

介绍不坐给你认识,他不错的。你可以发一些旧文章在亦以清心。

不希望你在深夜的时候还未入睡。

叶君 8:05

叶君:
早上好啊。
看到你的留言,很亲切,早晨的清冷被你的话语驱散,灵魂开始回暖。

昨天本来倒是睡得不晚,12点半作罢,谁知1点有朋友打进电话。这几天兴风作浪里也颇有些文字的风浪,一群谈佛论道的文人要在文字上分一个高下,想来莞尔。
累了我这个不懂佛道的粗人,徒然作一些苍白的劝解,当然主要是倾听。

呵呵,想起叶君当年也曾作板砖大战,更是会心而笑,你我皆在红尘啊,我是勘不破的痴恋凡尘,不醒,不醒。
好在别人在谈佛,我且作壁上观。偷得一招半式,等老了,红尘弃我,再参不迟。

不坐的文字蒙君转发,已有拜读。叶君如此抬爱,清亦汗颜。好在以文会友,我且用“文无定论”来安慰自己。
旧文字是多半是不会发了,我这人对自己的文字很偏执,感觉幼稚,就不用再拿来献丑。但我那里一定会多去的。

我在亦以清心里没有找到不坐的文字,包括他对《暗》的评论,不知什么原因?是否也有悄悄话之类的通道?
我是鬼子进村,很不熟识当方土地,叶君引领一下才是啊。

呵呵,调皮一下,莫怪。




版权所有: Inncn.Com 一个人客栈 旧事回顾 联系:小刀
页面执行时间:179.6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