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一个人客栈  (http://www.ygrclub.com)
--  『乡村的荷塘』  (http://www.ygrclub.com/bbs/list.asp?boardid=5)
----  生活是一面湖------对话录  (http://www.ygrclub.com/dispbbs.asp?boardid=5&rootid=78&id=78)


--  作者:亦可以清心
--  发布时间:2002-3-20 21:34:07

--  生活是一面湖------对话录
1
作者:亦可以清心

有一个朋友这么对我写道:
生活是一面湖。
  当生活中的悲剧成分被蒙上了一种宿命色彩,生命的底蕴便在平凡的日子里沉入湖底,而一种被称为悲伤的感觉则缓缓浮出湖面。

在绝望中挣扎,我欣赏这么一句.这种对人生挚热的态度,也令我产生敬意.读方方的<桃花灿烂>时,我记住了这么一句话:一个对生活有责任的人,就算是看破了这个世界.也要装着看不破.这话给了我很多启示.

在我认为,<命若琴弦>从另一角度述说了生活中必须承受的不可变更的苦难。

苦难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现实是什么?苦难的文化根源社会根源又是什么?这是一个令人头痛且夹缠不清的问题。人在承受苦难与受得创痛时该当如何去坦然面对生活所赐予的一切?当无法寻求答案或者答案模糊时,就不可避免的蒙上了宿命主义的色彩。

余华也描写苦难。余华在《活着》里描写的那个富贵老头,活着为了活着本身,而不是其他什么。这儿的那个浪子老头在晚年简真有点超然于物外了。乐天知命的宿命主义其实是另一种绝望与愤懑。

也许史铁生在小说中宣扬并不是简单的宿命主义。当人生之路遇到挫折时,当命运之舟被搁浅时,当身处绝境时,人需要勇气与信念来完成这一过程。

而问题的本质在于,活着就必须承受苦难.就如同我们承受欢乐一样.抓住一些简单的快乐,属于自己的、个人的、微不足道的、哪怕是卑微的快乐,这种生命过程中的体验,快乐与悲伤,弥足珍贵。

至于人生意义的有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观念。恽代英这么说过:人生纯属偶然,本无意义。

在我自己本人,我喜欢禅。禅讲的是一种随意。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将自己带入一个“虚无“的地带。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无所谓苦难,无所谓欢乐。对很多东西,只要别人坚持,我都会认同他的观念。--而认同并不等于接受或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世界是多唯的。


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一些深层次东西的思索,或者欣赏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写,大都时候是被动的。不是为了自己而写。如<城市流浪者>与<读书、命若琴弦>是写给朋友的。只是在写给别人的时候,也许自己从另一方面得到了慰藉与解脱。

我不是一个文字工作者。所以只写些随感。有没有人读,这无关紧要。

文学评论不同于随感。评论比随感更忠实于原著,更具有学术性。评论须从文学的立意、艺术风格、语言行文特色、所蕴含的思想内涵等等作为切入口,去诠释作者所要传递给读者的信息与阐述一部作品带来的社会意义与反响。而随感的随意性可能更大性,发挥的空间也有了更多的余裕。

我喜欢看文学评论。更喜欢一些能带给我思索的文字,这就是我喜欢你文章的原因。

这文有点散乱。刚下班回来,为了生存。生存这个话题,我认为比生活更为实际。

生活是一面湖。底蕴与泡沫都不可少。


2
作者:不坐

这本书(活着)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这一切尤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叙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尽头。
  
在这里,作者有时候会无所事事。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发现虚构的人物同样有自己的声音,他认为应该尊重这些声音,让它们自己去风中寻找答案。于是,作者不再是一位叙述上的侵略者,而是一位聆听者,一位耐心、仔细、善解人意和感同身受的聆听者。他努力这样去做,在叙述的时候,他试图取消自己作者的身份,他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位读者。事实也是如此,当这本书完成之后,他发现自己知道的并不比别人多。

这本书其实是一首很长的民歌,它的节奏是回忆的速度,旋律温和地跳跃着,休止符被韵脚隐藏了起来。作者在这里虚构的只有两个人的历史,而试图唤起更多人的记忆。

马提亚尔说:"回忆过去的生活,无异于再活一次"。写作和阅读其实都是在敲响回忆之门,或者说都是为了再活一次。


宿命是因为人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而作的一种理解。这就和缘分一样,所谓缘分就是所有人都不相信,而只有自己强迫自己相信的爱的理由。也就是说,这些都是自我安慰的东西。

未来是变得越来越不可知了。就象一列火车,我们并不知道它的终点,而我们是乘客,你说我们的心情会怎样?年轻的时候总是心高气盛的,因为那时有的是时间去挥霍自己的想象,未来还是很遥远的事,不着急的。

等突然有一天,比如911,比如你的中学同学带着小孩来看你(而你还不知在哪里飘呢),比如你突然听到你的同龄人已有去世的,你会发现原来未来早已经被你预支得差不多了,但还贷的希望却很渺茫。这其实是两种恐惧。一种是未来的不可知,即时行乐是有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何不秉烛游”,呵呵,享受一点世俗的快乐当然是健康的人生。一种是未来已经很明确,你放弃抵抗了,你已经知道,顺着你的人生轨迹,你的尽头是什么?也就是说,未来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了。这对于一个人来说当然是很难受的,他也许会想到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不甘心的会寻找虚幻的安慰,比如婚外恋什么的,在年轻人身上证明自己还没老,还有激情。呵呵。

也有一些人找解脱找到了佛学,是苏东坡说的吗,学佛不成就成懒了。呵呵。也是一种自我安慰吧。

余华的《活着》,我越来越讨厌了。以前我喜欢这个作家,但现在讨厌。当然他谈的是承受苦难的问题,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会觉得他虚假(这里的虚假与道德评价无关,他是个很好的人)。后来我知道为什么了,这是因为,这个题目太大了,根本不是他所能把握的,而他又要把它写成一个故事,会承载不了的。所以,你会在小说中看到,只有靠不停的死人,以此来加重苦难和承受。这会使小说显得单薄,这种单薄当然也体现为作家对这个问题体验的深度不够。

呵呵,很高兴你提到余华,让我重新考虑了自己的想法。

3
作者:亦可以清心

让生活来说话

对于苦难,对于命理,没有多少人能真正把握.很多的物事以自然的状态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只因着各人不同的心境与经历而有了不同的看法与景象的重叠.

而一部作品所揭示的永只是生活中的冰山一角.对生活的白描对过去的筛选回忆辅佐以感性的知觉,徐徐铺开一幅生活的画卷,将思索与争论留给别人.

让生活去说话,这才是小说的魂灵.在我认为.

在这时,小说中厚实与沉重、平白与扎实、历史与现实、深刻与反思只在于手法与技巧的不同.如河南作家阎连科的小说中,在渲染乡民世俗恩怨权力角逐在绝境中激发出的强韧的生命力以及对说不清道不明的人鬼之情的细致刻划,问题被一层一层的剖开、揭示,深刻的描述没有思索的铺垫,显得作品沉重、冷森、滞涩。

底蕴是有了,剩下的只是这么一个问题-----真正的读者群到底是谁?

说回到余华身上吧.余华的<活着>以冷酷的笔调将生活中的苦难排山倒海的推进到读者面前.正如你所说的,只有靠不停的死人,以此为加重苦难和承受.在这儿,不是力度与单薄的问题,而在于偏离了真实生活的一定轨迹.当然也有特例,只是以特例来诠释一些深刻的命理,多少有点苍白了.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主人公,对于这么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头来说,根本无法去承载那么多思想内涵.于是余华便把部分容量推给了一头默默无闻的老黄牛.在那儿,老黄牛不仅是老头晚年孤寂生活的一个相互依尉的伙伴,更是老头命运的一个细小缩影.这与后来贾平凹的<废都>中出现了一头哲学家牛,手法上大同小异.

我不赞同苦难以这种手法来表述.毕竟苦难所蕴含的东西也许更多在于平凡与卑微之中,表现在很多时候人类对命理的无可奈何,我命由我不由天------那是少数幸运者成功之后发出的矫情的声音.

说余华虚假,大抵是你的个人憎好.这无可言说.余华的另一部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不知你读过没有?也许在那里你会找到另一答案.

生活就象一面多棱镜,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不同的光泽来.


<img src="images/emot/em15.gif" border=0>


版权所有: Inncn.Com 一个人客栈 旧事回顾 联系:小刀
页面执行时间:132.8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