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一个人客栈  (http://www.ygrclub.com)
--  『乡村的荷塘』  (http://www.ygrclub.com/bbs/list.asp?boardid=5)
----  禅释人生(2):行云流水苏曼殊  (http://www.ygrclub.com/dispbbs.asp?boardid=5&rootid=2246&id=2246)


--  作者:老硬币
--  发布时间:2002-3-20 21:34:07

--  禅释人生(2):行云流水苏曼殊
禅释人生(2):行云流水苏曼殊
————————————————题记—————————————————————
在儒在佛,为俗为僧,入世出世。
境由心生,缘由天定,事在人为。
既有由儒入佛的李叔同、苏曼殊,也有因一钱入世的张大千。
老硬币写了关于这三位名人的帖子,送给网友云慈法师。
———————————————————————————————————————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苏曼殊的墓原址在孤山下的西湖岸边,不过已经迁移到鸡笼山了,只剩下一个木牌,美其名曰“遗址”。站在这个“遗址”前,听云慈法师您呤颂苏曼殊的这首诗,听您讲述苏曼殊风流倜傥的逸事,老硬币能够想象得到前人的风采,呵呵,只是觉得这仅余的“墓碑”实在只有大杀风景的份儿。这首诗的题名当时没记住,后来翻书才知道叫《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最初翻读苏曼殊的作品,老硬币总觉得他实在是一个奇怪的文人,风格飘忽不定,作品不拘一格,前后迥异,判若几人,有激情飞扬的,也有颓废沉沦的;有轻松潇洒的,也有悲情沉重的。后来查了作品年谱,知道这些不同的作品创作于不同的时期,也代表着他不同的心情和不同的人生里程。
其早期作品里以《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为代表,洋溢着爱国的热情,表现方式苍劲悲壮,当时其加入革命团体青年会和拒俄义勇队,与柳亚子等人组织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后又与鲁迅等人合办杂志《新生》,正值一腔激情之时。另外,苏曼殊还创作了一部分风景诗,这些诗基调轻松,色彩鲜明,极富形象化,宛如一幅画卷,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代表作有《过薄田》、《淀江道中口占》等。
然而,慷慨当歌有尽时,待到曼殊的热情渐冷,他与激情的缘分亦渐行渐远。后期作品诗风幽怨凄恻,弥漫着自伤身世的无奈与感叹,《东居杂诗》、《何处》等皆是这类诗的代表。从1912起他陆续创作而成的小说有《断鸿零雁记》、《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6种,另有《天涯红泪记》仅写成两章,未完。这些作品都以爱情为题材,多以悲剧结尾,有浓重的感伤色彩。苏曼殊的小说注重描写人物内心痛苦挣扎的情感,行文清新流畅,文辞婉丽,情节曲折动人,对后来流行的“鸳鸯蝴蝶派”小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祖籍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的苏曼殊,1884年10月9日(光绪十年甲申八月二十一日)生于日本横滨,有个日本名字“宗之助”,归国后改名苏戬,学名子谷,亦名元瑛、玄瑛,一生随意更名,因而名号极多,就跟他的人生、他的性情一样多变。“曼殊”是他佛家的法号(也有书籍记载,“曼殊”是他在日本横滨大同学校学习时使用的字)。
就象他的人生充满神秘色彩一样,曼殊的身世也是隐秘难寻,连他的母亲是谁,文献里也莫衷一是。他两次出家,中途又还俗,一生因为各种原因频繁地出世与入世,从佛家的黄卷青灯到尘世的软绿柔红,从某种意义上讲,都只是他一次又一次逃避世事逃避感情的“幌子”罢了。逃避亲人,躲避朋友,背弃情人……换来的只是肉身的疲遢与心灵的孤寂。
林语堂曾说:“鲜明的个性永远是一个迷”。而苏曼殊就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人,鲜明之外,简直有几分怪异。相对而言,与苏曼殊同时代的章太炎、柳亚子等人均属学问大家,以才情胜出;而苏曼殊则以性情夺魁,在于他特立独行、卓然不群的个性,一个独特的天才,独特得接近疯子的境界。
更为难得的是,诗人气质的苏曼殊历尽坎坷,却依然一副赤子形象。表面上放浪形骸,口无遮拦,并不象一般成名人士一样去刻意摆出一副成熟的样子,以应付身边环境的需要。苏曼殊的天真烂漫,纯朴得象一抔泥土,清亮得象一滴雨水,历尽坎坷而永远不谙世事。他的天真,他的孩子气,使他倍受朋友们的宠爱,但其也往往被天真所累,他的任性随意,他的率性而为,他口不择言的高谈阔论,经常得罪一帮名人。说到曼殊的为人,他的好友陈独秀倒不认为他疯癫憨傻,反而说他于人情世故是看得过于透彻而不肯俯仰,其实是“佯狂免祸”罢了。(陈独秀还说许多人以为他是傻子,实在是上了曼殊的当。)
他身入空门,虽着僧装却不戒酒肉,他抽雪茄,嚼牛肉,大吃“摩尔登糖”(呵呵,老硬币看文献上写“摩尔登糖”,实在不晓得是什么糖,就照搬吧)。后来经陈独秀等人劝说,竟然脱下僧袍而改穿西服,并且毫无顾忌地说,穿僧装“吃花酒不方便呀”,哈哈。
身为僧人的苏曼殊广交十方,他的身边不仅有呼泸沽酒的男性朋友,还围着许多漂亮的女人,依然不断地产生一段段感情纠葛。有美人相伴,有美酒佳肴,有飞扬文字,是不是有点“美人如玉剑如虹”的感觉?但他似乎更喜欢孤身一人,全无牵挂,天马行空,所以一旦发现陷入感情旋涡,立即拔腿就跑,躲得无影无踪。
最让当时的人们引为笑柄的是苏曼殊的贪吃,是标准的饕餮之徒,此时的曼殊正嗜糖如命,又好饮花酒,已被人誉为“糖僧”、“情僧”矣。他的贪吃,几乎和他的才名相埒。雅人兼任老餮,果然不同凡响,至今仍流传着许多与苏曼殊贪吃有关的笑话,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一颗金牙换糖”的故事了。
1918年5月2日下午4时苏曼殊病逝,享年35岁,最终还是死于乱吃乱喝而导致的肠胃疾病。
在离孤山苏曼殊墓遗址不远处,长眠着一代名伎苏小小。“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19岁的花样年华即行弃世的苏小小,如今在地下陪伴着“行云流水一孤僧”,有苏小小为他呤唱《同心歌》,“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苏曼殊当不寂寞矣。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地下的苏曼殊是否依旧风流倜傥、风采依旧?

方外之人老硬币,2002年1月30日星期三



版权所有: Inncn.Com 一个人客栈 旧事回顾 联系:小刀
页面执行时间:128.9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