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一个人客栈  (http://www.ygrclub.net/bbs/index.asp)
--  『版主讨论专版』  (http://www.ygrclub.com/bbs/list.asp?boardid=46)
----  《网络.文学.榕树下》的专题讨论会  (http://www.ygrclub.com/dispbbs.asp?boardid=46&rootid=29601&id=29601)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6 22:02:40

--  《网络.文学.榕树下》的专题讨论会

应复旦学生会之请,2001年4月19日晚六点半在复旦3108教室举行了名为《网络.文学.榕树下》的专题讨论会。
与会者除了来自各界的朋友、复旦的同学之外,还有(按发言次序)刘海波博士、刘旭光博士、李寻欢先生、任晓雯同学等。
有关人士还就此次讨论主题发来了自己的看法,如陈村先生、听话先生、程一牛先生等。
为了使从这次讨论会中所引发的问题,能够继续得到大家的关注和了解,榕树下思想频道特此推出有关专题。 目录中1至4为各主讲人发言全文/纲要
5至8为相关文论(作者因种种原因不能出席现场)
9为针对老鱼散发的问卷各界朋友作出的回答摘选
10至17为老鱼推荐的参考资料,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利用思想频道的检索功能,以“网络”,“文学”为关键词可以检索到更多的文章。

欢迎大家针对网络出现后给人们生活各方面带来的可能性的影响/变革,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我们提供的讨论区内(榕树之思)诸位可以自由交流。最后,谨向为此次活动付出艰辛劳动的复旦学生会的同学们致谢、向前来参与此次讨论会(见面会)的朋友们致谢、向所有为此次讨论会作了若干文字的朋友们致谢!
谢谢大家,让我们相约在明天!

老鱼


目录:

1. 网络文学的革命性及其潜在危机——刘海波
2. 对网络时代的文学的美学反思——刘旭光

3. 关于我的网络文学观——李寻欢

4. 网络文学及写作漫谈演讲大纲——任晓雯

5. 中国网络何止是“无文学”——程一牛

6. 网上自白书——李大卫

7. 网络文学能走多远?——袁毅

8. 往深了谈网络写作之意义——宁财神

9. 问卷调查及回复

网络和文学——陈村

“在场”问题——听话

10. 艺术媚俗化的社会风险——程一牛

11. 访谈摘要——宁肯

12. 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陈思和

13. “书本的终结与文字的开始”——德里达

14. “墙”的隐喻——songhualin

15. 二十世纪欧美文论名著博览编者序——章国锋

16. 今何在访谈录——张翼轸

17. 榕树下:把所有利润吃透——张翼轸




[此贴子已经被相忘于江湖于2002-6-16 22:02:39编辑过]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6 21:48:43

--  
网络文学的革命性及其潜在危机 刘海波( )

1 、对网络文学的三种评价:
A 、失望否定派。
认为网络文学整体水平很低,没有带来文体的突破和崭新的审美
经验。这一派以传统作家、评论家为主,也有一些网友持此观点。
陈村:“目前我们看不到网络写作对最好的传统文学的冲击,”
“我对目前网络上的文学失望,”李大卫:目前我所见到的网络小说,
不论中外,不过是赋予传统的小说一个新的发表形式,程一牛:“中
文网络无文学”, “但当今中文网络上的确没有严格意义的原创作
品,全是一些不痛不痒和不死不活的呻吟东西,其另类性与新新性就
是毫无文学价值可言。”如果用“无内容就是它的内容”来形容网络
文学是不为过的它成了我们的文学载入沙漠彼岸的工具。
袁毅:自由性大于艺术性的尴尬状态网友“夜空中的风灯”:而
网络的产生会使现代文学巨著的出现推迟100 年,
B 、勉力肯定派。
带来了语汇、语法、文体的变异:《第一次亲密接触》的一句一
段、某些语言的活泼、新的词语(东东、美眉、伊妹儿、板砖、斑竹、)
——其实毫无革命性:纸面上照样作得到、语言大多是王朔的学徒。
超文本:李大卫、(葛红兵)“应该具有非传统的章节划分方式,
更加开放的结构,调用声像乃至气味等多种媒体,我想象中的网上表
达形式应该类似一种流动的象形文字”(这是文学吗?毋宁称之为动
画或电子游戏。所以李大卫自己说:我所期待的是使用网络技术的小
说或非小说)
上述两派其实是在一个层面上思考。关注的都是文本,尤其是文
体的突破。
C 、本人是革命派:即认为网络文学给文学创作带来了革命性的
变革。它使得文学创作回归了发生学意义上的本原,回归了非功利的
自由自在的本真状态。
2 、新概念的写手已经出现:不以文学意义上的被承认和获取稿
酬为写作目的,而以交流、宣泄、自娱自乐为目的。(不否认传统目
的的巨大诱惑,但一方面客观上诱惑不可能大范围实现,另一方面,
一批清醒的新写手对此保持着警惕——李寻欢)

陈村: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样的写作成为青春的一种表现,更多
自娱性,更多非专业的色彩。
至少还有你:有时候她是一个真心的听众,她会默默的听诉我的
一切悲,欢,离,和有时候她又是我的一个知心朋友,当我遇上不愉
快的时候,她会来开导我,让我开心,让我安心李寻欢:我希望网络
文学始终是业余而纯净的。不要让文学成为作者的物质生存支撑点,
从而使写作本身成为作者写作的唯一动力。
3 、我们的分歧在哪里?
A 、文本中心论(甚至唯一论)的文学观限制了他们的视野,而
我们是从创作论、目的论的角度谈论革命性。

B 、谁是历史的主体,是少数精英还是广泛大众(王侯将相还是
普通百姓)。是从少数浮出水面的新贵族身上得出结论还是从最大多
数人身上概括出共性。

4 、两个相关理论问题:
A 、发生学意义上的文学。
实用:交流、沟通;(为了更好得交流产生了修辞)
非实用:宣泄、娱乐(天生带有个性)
B 、文学的功利与非功利:现代文学史上的为人生(为革命、为
阶级、为社会主义)当然是功利主义的,为艺术而艺术同样也是(获
得艺术上的成功和承认)。

功利与否应当看创作是以他者的、外在的要求(标准)为指归还
是以自我的内在的要求为指归,是它律还是自律。
5 、网络的何种特性如何带来上述文学的革命?
A 、空间一维上的宽容性。
即网络信息容量的无限性,有人称之为海量信息。一个单位网站
的信息容量甚至超过了所有传统媒体的总和。信息的扑天而至迫使网
络文学取消了文学的审查机制,抹掉了文学的标准,由此消解了文学
创作被承认(生产的实现)的两种形式(发表带来的被承认,付酬所
体现出来的被承认的物质实现),只剩下被阅读这一最本原的实现方
式。
B 、时间一维上的快捷性。
快捷性并未象有些人说的给创作带来直接的影响,其影响主要在
阅读,在于读者反馈的及时性、即时性。它构成了网络写作的重要动
力。(按:交互性不是网络特性,传统写作同样有读写双方的交流和
互动,网络所拥有的只是交互的快捷性。)反馈的快捷(点击率、留
言)及时反映出了文学阅读状况,使得文学作为一种沟通、交流、宣
泄的手段的功能得以实现和凸显。
C 、由虚拟性而带来的自由性和真实性(人格面具的辩证法)。
网络的虚拟性恰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网人的真实。网络加之网人
的新的人格面具恰恰使得脱掉老的人格面具成为可能。(容格认为每
个社会人都有一个人格面具。)这一特性使得赤裸裸的交流和宣泄成
为可能,成为网络文学最大的动力和特性。(网络是迄今为止最能暴
露人的真实状态的世界——网恋、黄色网站、反性别、情感上的自我
暴露/ 露阴癖和窥伺/ 窥阴癖)
网友“ 至少还有你”:而最主要的就是,你可以不必为你在上
面的话而负什么责任你可以潇潇洒洒的来,为你自己的烦心事而一吐
为快之后呢,会有不少的朋友为你来消解你的忧愁6 、 潜在的危
机:
A 、意识形态的控制
B 、传统文学的入侵(网络文学印刷化,按照传统体制进行改造
——审稿、评奖,美其名曰完善)。那样的话,就象李大卫说的不过
是赋予传统的小说一个新的发表形式,所以比起一部请书法家誊录过
的小说新鲜不到哪里去。
与陈村先生恰恰相反,我对目前网络文学的状态是看好的,倒是
对其前景表示担忧。
7 、悖论:取消文学……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6 21:49:20

--  
对网络时代的文学的美学反思 刘旭光()

当文学的传播媒介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对文学本身会发生什么
样的影响?这种影响以什么方式表现出来?而这种表现对于文学本身
又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一连串的问题是我们反思网络文学这种新的
艺术现象时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也是我们从美学的角度关注网络文学
时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从本质上决定了网络文学在艺
术和美学中的地位和意义,也决定了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的特质和价值所在,换言之,决定了网络文学存在的权利问题。
在回答传播媒介的变化对于文学本身的影响之前,我们有必要对
文体形式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作一个历史地回顾:文学的最初样态是民
歌,而民歌是口耳相传的,它不需要也没有什么物质媒介,文学在这
个阶段是完全民间的,是人民性的,文学的任务也是单纯的,劳者歌
其事,饥者歌其食,文学是人民的情感与要求的最直接的流露。文学
的第二种样态是由官方收集并改编过的民歌,以及一些官方文件,这
时文学的媒介是竹简和帛,还有青铜器。这一时期的文学依赖于物质
媒介,而这种物质媒介又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因此,文学开始承担
官方赋予它的政治任务,“兴观群怨”这种文学的功用观正是从官方
的角度对文学提出的要求,通过采风,以及对采来的民歌的改编,文
学开始官方化了。文学的第三种样态是由专业人员创作的诗,文和史,
纸成为文学的主要媒介。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专业的文学创造者,
也就是所谓的文学家的出现,从汉代那些辞赋家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出现了一批专业的创作群体,他们借鉴并且改造民歌的形式,把民歌
艺术化,精致化从而使文学获得了独立的地位,也造成了一种对立,
一种有媒介的,以官方的审美情趣为主导的文学与无媒介的以民间审
美情趣为主导的文学的对立。就这种对立的物质形态而言,我们可以
称这种对立为纸和口头语言之间的对立。文学的第四种样态的主体是
小说,特别是白话长篇小说,小说的发展和普及的前提是纸的普及和
印刷术的发展。纸作为一种市民社会的日常用品,它的这种属性决定
了小说必然以市民社会的审美情趣为自的主导。在文学样态的变迁中,
我们可以发现文学自身的发展和它的物质媒介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联
系,简单地说,在竹简的时代不可能出现小说,文学的物质媒介制约
着文学自身的发展,而物质媒介本身的性质及其阶级属性,也就是这
种物质媒介主要掌握在什么人手中,决定着文学的时代性的审美追求。
那么,当文学的传播媒介转化为网络以后,网络对文学的审美追
求产生了哪些影响?换言之,网络时代的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出现
了那些新的变化?这要求我们从网络,也就是文学的物质载体,从文
学创作者,从文学欣赏者三方面分析实际发生的变化。变化一:网络
作为一种文学载体,和传统文学的物质载体现比,是一种突破了原有
物质载体的物质有限性的载体。所谓载体的物质有限性,是指作为载
体的物质因其固有的特性而对它所承载的信息的束缚。这种突破是革
命性的,它把原物质载体的如竹,金属,帛,纸,羊皮,石等具体物
质给文学加上的种种束缚如该物质作为一种物质财富,它的所有权在
审美意识上的反映;这些具体物质材料作为一种有限存在所受到的时
间和空间限制和这种限制对文学传播和创作的影响;这些物质材料对
阅读方式的束缚;这些物质材料所能承载的信息量的局限对文学传承
和文学创作方式的可能性的束缚,这些束缚都有因为网络这种非具体
物质的承载和传播方式的出现而被抛到身后。更为重要的变化是,网
络是一种真正具有人民性的物质媒介,它向所有人开放,它扫除了原
有物质载体的地域性,民族性,阶级性,它开创了一种可能,这种可
能也就我们要提出的变化二:文学创作者的变化。文学经历了民间创
作到专业文人的创作后,借助于网络的开放性,它体现出了一种向民
间回流的趋势,但这一趋势并不是单纯地回到起点,而是一种彻底的
开放,如果说文学在它的起源处是民歌一枝独秀,其后是文人创作的
一脉独张,那么,现要我们可以说,网络为这两股激流的汇合创造了
机遇,从而也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的诞生开辟了一个生长点。对
于民间文学和民间审美意识而言,它找到一个直接展现自己的舞台,
而在传统上,民间文学只有通过文人采风才能走上前台;对于专业文
学创作者而言,他和他所代表的官方审美意识作为文学界内的主流话
语,必然遭到挑战。网络为每一位愿意进行文学创作并且愿意把自己
的作品,把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展示给大家的人提供了发言机
会,网络使得文学创作者在数量上和风格上极大的丰富和多样化了,
从而使得各式各样的审美意识和各式各样的语言风格都有展现自己的
机会。立足于第二个变化,文学欣赏也就是阅读活动也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网站和网页取得了和传统的信息传播单位如电台,电视台,出
版社,报社,杂志等同等的地位,但和这些传统信息传播单位相比,
在数量上更加丰富,在风格上更加多样化,更能体现倾向性,而且在
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上取得了质的突破。这种突破决定了读者的阅读
要求和审美倾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满足,而且使读者获
得了自主的选择权,更为关键的是,读者的这种选择权被网络所提供
的快速切换的可能性极大的强化了,所谓快速切换,是指读者可以出
于自身的兴趣和要求而在文本和文本间,网站和网站间进行快速的转
换,而这种转换速度是以纸为媒介的书不可能达到的,即使是坐在图
书馆里也不可能。
从这三个方面展现出来的变化在美学上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网络
自身的开放性,全民性带来的创作者的迅速膨胀以及作品的迅速膨胀
即带来了混乱,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气象。这些新气象首先表现在审美
意识的多元化上,各阶层的人在网上进行文学活动的时,会自觉或不
自觉的把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语言特色表露出来,因而在网上我们可以
读到各式各样的作品,典雅的,恢谐的,优美的,粗俗的,甚至还有
充满肉欲的;看到各式各样的文体;听到各式各样的言语。当所有这
些风格,文体和个性化,行业化的语言在同一个页面上同时展现出来
时,网络就变成了一个狂欢节上的广场,一方面,他仍然有官方文化
和官方审美意识的地盘,同时它也为非官方一些东西提供了展示自身
的场所。官方总是与严肃,与专横,禁令,限制联系在一起的,而非
官方的文化形态虽然粗俗,粗糙,却是生机勃勃的,是与欢喜,热烈,
和随心所欲的自由,和无所畏惧联系在一起的。网络文学作为由生活
在社会各个层面的网民创作的文本,它在审美上的非官方性质是明显
的,在那些被称之为无病呻吟的作品中,在那些调侃,反讽,诙谐,
粗俗,甚至带有痞子气的作品中,体现着一种生命活力,涌动着大众
的气息,而这种气息,是用传统意义的“美”所不能涵盖的。从这个
意义上讲,网络文学向传统的以“美”,以“雅”为指向的文学理念
发出了挑战,“俗”并不可怕,只要俗的真诚,网络文学为下里巴人
们提供了一个向“美”文学挑战的机会。正是因为网络的全民性,所
以,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应当有民间审美意识的地盘,但这并不是
说就要排斥官方审美意识,因为网络本身也是向官方审美意识开放的,
有很多网络作者实际上就是拿官方工资的职业作家,或者是在官方审
美意识中成长起来的知识份子和文学爱好者,他们当然是传统审美意
识的捍卫者,即然网络是全民的,那么他们当然也有权力把传统文学
的传统审美意识延伸到网络中来。多元化的含义是指多种因素独立并
存,而不是把多种因素化合为一个整体,多种元素是彼此独立的,他
们之间应当是对话关系,是平等的,因此,真正的网络文学应当是一
个开放性的范畴,它兼容各种审美意识,各种文体,各种话语风格,
最终在兼容之中形成属于网络这种载体自身的风格。
新气象二体现在网络文学在创作上的心灵化。绝大部分在网络上
发表作品的创作者并不是图名,也不是图利,创作仅仅是因为兴趣和
激情。大多数网络文学作品都是网友们不吐不快的率性之作,是网友
们的情感和心灵的最直接的流露,是一种完全在非功利心态下的创作,
这样的作品是真实的,真诚的,真挚的,是彻底心灵化的,这一点正
是民间文学的最大特色,也是网络文学的最大特色,正是在这一点上
我们可以说网络文学体现着文学的民间化。在网络上发表文学作品将
发表的时间周期降到最小,把发表作品的物质投入降到最小,并且不
期待物质回报,因而网络文学有可能从商业社会的功利主义中超拔出
来,摆脱功利的束缚,而这是以纸为媒介的文学做不到的。我们并不
怀疑传统文学的真诚,但是我们可以说,网络文学更加真诚,更加心
灵化。创作上的心灵化必然带来文本在风格上的心灵化,真正网络文
学应当是心灵化的文学,是直率,坦诚,无所顾忌的文学,是自由的
文学,这应当是网络文学在风格上的主导。
新气象三体现在网络文学的欣赏者在阅读上的纯粹化。所谓纯粹
化是指,读者的阅读完全以自己的情感需要和审美倾向为标的,每一
次真正完成了的阅读都意味着生命体验和情感共鸣,这样的阅读才是
真正意义上的审美阅读,这种阅读是非功利的,是纯粹的阅读。由于
选择的多样化和快速切换的可能,让一个网上阅读者完成一次完整的
阅读是困难的,如果一篇文章不附合他的审美要求和当时的情感状态,
那么他可以马上切换到另一篇,尽管这种切换有时显得匆忙而草率,
但不可否认,这种切换往往是一种过滤,只有那些真正附合读者情意
状况的作品,真正能够打动读者的作品才能让读者完整的阅读下来,
这即是对阅读的过滤,也是对作品的过滤。在这种过滤中体现着一种
自由,这种自由我们可以把它表述为:“我只读我想读的”,这种自
由是对一切强迫阅读的反抗和突破,这种强迫可能来自传统,来自他
人的目光,来自功利目的,来自官方,来自意识形态,而网络本身抵
制这种强迫。非强迫性阅读是真正的审美阅读的基础,只有非强迫性
阅读才显现读者心灵的敞开状态,只有在心灵的敞开状态下,读者才
能进行审美阅读。而正是因为网上读者完全的非功利的审美阅读,反
过来要求网上作品也只能是非功利的和真诚,否则读者就会毫不犹豫
的“退出”. 新气象四体现在网络文学对文字的突破上。网络提供了
这样一种可能,一种令文学突破语言和文字的可能,一种把文字、声
音、图象结合在一起的可能,它已经具备了在同一个页面内把文字、
声音、图象结合在一起的技术能力,跨文体写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跨艺术体裁的写作,作为一种实验文本,完全是一种有必要的和有益
的尝试。尽管跨艺术体裁的写作对于一般文学爱好者来说还很难做到,
但我们有理由满怀信心地等待它的诞生。
尽管文学在网络上体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新气象,但是我们必
须承认,真正的网络文学还没有诞生。这些新气象仅仅是为网络文学
的诞生提供了一种可能,为网络文学的诞生奠定了几块基石。有人说
现在的网络文学是小资产阶级的无病呻吟,的确是呻吟,也的确是小
资产阶级的,这是现在网络文学的问题之一,但并不是“无病”的,
真诚是网络文学的特质之一,是因为痛,因为爱,因为恨才呻吟。呻
吟没有错,问题在于,呻吟的声音太小,太单一了。网络是大众,网
络为审美的多元化提供了可能,因而,真正的网络文学应当是一种众
声合唱,是各个阶层的各种呻吟的混合,它的声音应该大一些,再大
一些,最终成为咆哮和怒吼的文学,除了那些真挚而强烈的民歌,历
史上还没有出现过真正的怒吼和咆哮的文学,因为历史上还没有出现
过真正属于人民的文学,全体大众还从来没有真正获得过在文学上的
发言权,而现在,网络为大众,为文学提供了这样的可能和发言权,
真诚,真实,浓烈,这应当是“网络文学”的最高状态。中国现在的
网络还不能算普及,网络的真正利用者还只是被称为小资产阶级的学
生和白领阶层,当然还有中产阶级。他们作为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和欣
赏者,必然把自身的审美情趣投注到网络文学中,这决定了现在的网
络文学还不是众声合唱,也就是说,促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的诞
生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从另一个角度讲,促成网络文学诞生的心理
条件也还没的成熟,广大网民还没有适应这种突然而到的自由,还没
有学会应用和尊重这种自由,自由和监督的突然缺失使得一部分网民
把网络当作一个满足原始欲望的地方,在这种心态下,即不可能创作,
也不可能欣赏文学,换言之,网络文学的产生有待于上网者心理的成
熟。在期待网络文学诞生的时候,我们还必须对网络保有戒心,必须
防止网络成为又一种异化人的工具,防止网络成为一个黑洞,一个把
一切东西吸入其中,然后抹平差异,缠为一团的黑洞。对于文学而言,
最可怕的事情是网络抹平语言差异,情感差异,思想差异,让所有人
用一种腔调,一种语言,一种思维方式说话,如果在这个意义上产生
了所谓的网络文学,这将是网络的悲哀,文学的悲哀,人类的悲哀。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6 21:50:01

--  
我的网络文学观 李寻欢()

前言:我至今闹不清楚这个神奇的网络是如何把一个半文盲改造
成文学青年的,但最近的确有不少熟悉或陌生的朋友试图和我讨论关
于网络文学的问题。于是我六番十次地告诉人家关于李寻欢不知道IE5
如何打开JAVASCIPT 以及此人在四大名著里只读过《红楼梦》第五章
的内部消息,但是,或许是因为隔着电脑没有人知道俺是一个文盲的
缘故,那些善良的人们依然相信以上所述只是谦词而已。事情到了这
里就变的复杂起来,就是说我已经很难证明自己的确是个文盲。这很
象“喝醉悖论”:当大家都认为你喝醉了的时候,不管你沉默不语,
还是侃侃而谈,都会被看作是喝醉的“证据”,差别只是定论为“喝
的话都不会说”和“喝多了话当然挡不住”而已。事实上每当被人家
认为喝醉的时候,我最佳的选择就是干脆一口气喝个真醉。 ——基
于同样的原因,我在这里说说关于网络文学的话题。
一:什么是网络文学?
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网络文学已经被吵的沸沸扬扬的情况下,
关于什么是网络文学,也就是网络文学的准确定义问题却很少被严肃
深入地探讨过。这或许可以看作邓公“实干”“不争论”“白猫黑猫”
思维方式深入人心的表现,但就网络文学这个东东来看,我看倒颇有
研究一下它的出身以正名分的必要。
目前存在的定义似乎有两种。一种是:描写网络生活网络文化的
文学。另一种是:通过网络发表和流传的文学。分别来看。前一种是
从“内容”来说,把网络文学定义为“写网络的文学”,和诸如军旅
文学校园文学等概念并列;后一种是从“形式”来说,把网络文学界
定为“网络上的文学”,和诸如民间文学厕所文学等范畴对等。
事实上,这两种说法都是不确的。第一种定义太“窄”了,目前
网络文学的现实发展越来越宽泛,已经脱离了早期网络文学= 网络爱
情故事的阶段。第二种定义又太“宽”了,这可以用一个具体的例子
来证伪:陈村先生的作品都在榕树下网站统一整理发布了,网友可以
通过网络阅读这些作品。那么,难道这些作品就成了网络文学,陈先
生也成了网络作家不成?
显然,网络文学不是“写网络的文学”,也不等同于“网络上的
文学”。
我认为它的准确定义应该是:网人在网络上发表的供网人阅读的
文学。
这个定义包含三层意思:其一,网络文学的主体必须是“网人”,
即网络的使用者。其二:网络文学的传播渠道(或者说主要的传播渠
道)必须是网络。其三,从作者的创作动机来说,必须是为网上受众
写作的。
在这三层意思中,最重要的是第三点,即可以认为我是从“动机”
或“受众”这个角度来界定的,举例说,某人在BBS 给网友的留言是
网络文学,但他把出版过的书搬到网上来就不是,或者他给报纸写的
约稿同时发在网上一份,这也不能算作网络文学。
之所以如此强调“动机”,是因为网络文学的若干特征都由此而
来:
篇幅,因为网络阅读的习惯,网文一般都短小精悍,少有长篇大
作;
体裁,多杂文、散文,小说和诗歌相对较少,其他文学体裁非常
少见;
内容,主要是讲述生活随感,爱情故事,时尚话题等;
语言,比较活泼随意,幽默,有一些网络语言或社区典故等。
二:网络文学的精神内涵和真正意义
对网络文学的价值判断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其一是不屑
一顾,把它当作电脑上的文字游戏;其二是顶礼膜拜,认为它将“彻
底取代传统方式,开创文学新纪元”。
事实上这两种极端的说法都是不可取的。首先,从网络文学的发
展现状和趋势来看,它的确已经对文学和现实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
继续对它采取忽视和排斥的态度当然是不明智的;至于说它将取代传
统文学的说法,也是一相情愿的夸张而已。网络可以成为文学的载体,
但不可能取代纸张。这就如同电视不能取代电影,照相机不能取代绘
画一样。
在这里我想主要谈两个问题。
(一)网络文学的精神内涵
一个形象的比喻:网络文学的父亲是网络,母亲是文学。
我们现在往往从文学的角度去研究分析它,但它的“血统”“姓
氏”应该是“网络”。网络文学的一切都应该是基于网络而存在的,
当我们试图只从中抽取所谓文学的时候,就已经阉割掉了它的精神实
质而陷入研究“网络上的文学”(而不是网络文学)的歧途。
那么,网络文学继承自网络父亲的精神内涵都是什么呢?
自由。不仅是写作的自由,而且是自由的写作。(网友SEIG语)
平等。网络不相信权威,也没有权威。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表达自
己的权利。
非功利。写作的目的是纯粹表达而没有经济或名利的目的。
真实。没有特定目的的自由写作会更接近生活和情感的真实。
我相信这些网络的精神是网络文学真正珍贵的财富,如果说网络
文学有天真的可以对文学作出某种贡献,也首先归功于这些精神而不
是其他技巧。
(二)网络文学的真正意义
在我看来,网络文学之于文学的真正意义,就是使文学重回民间。
文学的根源大概应该从《诗经》开始算起。那时的文学,完全是
属于民间的。有“鹳灌雎鸠在河之洲”,也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真正所谓“情者歌其事,劳者歌其食”。而此后,从某种意义上讲,
文学便踏上了“艺术化”,“专业化”,“功利化”的道路。从内容
上看,所谓“文以载道”,使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思想(儒家)的
纯粹附庸物;从形式上看,赋,骈语,格律诗,词,章回小说,乃至
最后登峰造极的八股文,又使文学愈发成为个别人专有的“技术”。
如果说新文化运动解决了文学之于民众的“文字壁垒”问题,那
么我们同样可以说:网络解决了文学之于民众的“通道壁垒”问题。
在过去的文化体制里,文学是属于专业作家,编辑,评论家们的
事情,他们创作,发表,评论,津津有味,却不知不觉间离“普通人”
越来越远。于是在某一天大家发现,文学已经孤零零地站在人群之外,
飘摇欲坠,然后突然惊醒般的高喊:文学正在走向衰败!挽救文学!
而这,又是谁的过错呢?
在我看来,这是文学和社会生活发展矛盾的产物。过去的所谓文
化体制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的。而工业文明的核心理念就是分
工,详细的专业化的分工。于是,有人种庄稼,有人炼钢铁,也就有
人创造精神食粮——这就是专业作家的由来。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量变的如此之大,传播变的如此之快,以至于原有的生产生活方
式正在被极大程度地改变和重组着。比如说对于文学。现在我们有了
这个网络,于是不必重复深更半夜爬格子,寄编辑,等回音,修改等
等复杂的工艺了。想到什么,打开电脑,输入,发送——就OK了。你
甚至可以在几分钟之后看到读者给你的回应。
这就是我想强调的网络文学的真正意义。就是它借助网络这个工
具使文学回到民间,使之成为人们表达自己和彼此沟通的便利工具—
—而文学的意义,不就是表达和沟通吗?
三:网络文学的现状和健康发展
在上海榕树下网络文学研讨会上,主持人曾经请大家对目前网络
文学的发展水平做一个数字上的评判,结果很有意思:有人打满分,
有人打零分。我给的分数是30,当时的解释是:再增长一倍就及格了。
毋庸讳言,目前网络文学的整体水平还是相当低下的。这甚至可
以从榕树下和网易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中看出来。至于原因,可以从作
者群的素质解释:大都是没有受过专业文字训练的年轻人,且总数非
常有限;还可以从写作方式解释:网络过度的交互性使作者很难静下
心来进行严肃的创作;等等。
然而我对网络文学现状关注的焦点并不是水平问题(如前文所说,
我认为网络文学的最大意义是形式上的,即这种方式使文学回归民间),
而是——一些有害的行为方式正在侵蚀还处在发展初期的网络文学。
我已经在上文谈到了网络文学的精神内涵问题,那么下来不妨对
照着去思考如下现象:网络文学有评奖的必要吗?该如何评呢?网络
作者争先恐后出书是可喜的现象吗?我们目前对所谓网络文学的关怀
真的基于网络得到网人的认可吗?
我已经反复论证了以下命题:
1 ,网络文学不是“写网络”的文学,也不是“网络上的文学”,
而是“写给网络的文学”。
2 ,网络文学的精神内涵是隶属于网络而不是文学的,它于文学
的最大意义是使文学回归民间。
3 ,目前针对网络文学的一些活动有“迷失方向”的嫌疑。
那么,我理想中的网络文学的是什么样子呢?
我希望网络文学始终是业余而纯净的。不要让文学成为作者的物
质生存支撑点,从而使写作本身成为作者写作的唯一动力。
我希望网络文学是得到尊重的。不管是在网上还是在传统媒体,
网文作者的劳动成果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我希望网络文学是清新自由的。不要沾染上现实社会中的某些习
惯,那些使文学变成世故和技术的习惯。……
当然,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这些希望都不仅只是希望。

附:几点声明:
1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2 ,如有转贴,请注明出自清韵书院网文论坛。
3 ,这大概是几个月以来我第一次写超过IK的贴子,我发现自己
对汉语感到陌生并且茫 然,这让我觉得非常恐怖。
4 ,大家不妨把第三点归结为北京室外零下4 度的低温和我体内
40度高温的缘故。:)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6 21:50:40

--  
网络文学及写作漫谈演讲大纲 任晓雯( )

首先需要厘清概念,在查阅了相当数量关于网络文学的发言和文
章之后,发现在很多人的头脑中,网络文学是一个相当模糊含混的概
念。
一、 何谓网络文学
1. 把传统媒体的文学作品电子化、放上网络,比如大量的小
说收藏站点很多时候,这种文学只具文献意义。因为严格来讲,这种
文学并不是真正的网络文学,它们的作者仍是传统作家;它们的刊物
只是把传统刊物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上来。
2. 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WEB 交互作用而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
只存在于网络,其代表有联手小说、多媒体剧本等形式(个案:台湾
最著名的网络文学实践“虚拟曼荼罗” 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WEB交互
作用而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是真正地利用了网络的特点,如果印刷
出版,会丧失其部分创作,要完整地欣赏它,只能在网上。所以,我
们不妨把它们称为“网络化的文学”网络化的文学充分利用了网络的
特点而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特色:开放性、多媒体性。
3. 以传统的创作手法而只为网络创作的作品,与传统文学相
对的文学,我将之称为狭义的网络文学。它是现在网上文学的主体,
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这种文学背后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网络
文学究竟为人类提供了何种价值功能?
这类网络文学作品,更多实现的,是一种游戏功能。当然这种游
戏不同于传统的游戏,因为在网络写作中,有大量的个人情感和思想
的涉入。但同样显然的是,这种类型的网络作品所关照的生活,肯定
是一种私己性的生活——哪怕其中包含了众多个性化的想象——而并
非是作为社会历史意义上的生活,它并不承担对社会生活现象的整体
性思考和描述的义务与责任。相反,个人通过网络写作真正满足的,
依旧是类似于传统游戏一样的娱乐、沟通、发泄等等需求。即便网络
作者们的确有着文学的功利,这种功利多半也是投机性的,随时可能
被中断——也即退守回“自娱”的自我安慰。
正因为如此,网络文学之梦与以往出现的文学之梦就有很大区别。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网络文学之梦的自我定位并非是事业或使命。它
所力求的,并非是价值,而主要是表达、发言。网络文学之梦并非是
生命的寄托,也并非是作者们可能偶尔也会自诩的寻求精神家园之路,
而更多仅仅是一种乐趣,一种生活的辅助,与个人投身于其他各种现
代性乐趣并无多大性质上的区别。
正因为如此,作为游戏的网络文学和作为事业的网络文学,对于
个体的思维方式等的改造作用,也是非常不同的。以此再做细分,我
认为是有必要的。
分类和定义是为了提供一个所谓的“理想类型”,其目的是为了
能够更好地表达清自己的意思;并对对象的特征更容易地进行分析。
而事实上,我们并不能把每一个具体的文本都作一个准确的归类。甚
至是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之间的界限,也并非如此清晰:越来越多的
传统作家上网了,他们在向传统媒体投寄他们的作品的同时,他们也
热衷于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网上(比如有名的《诗生活》,就聚集了不
少成名成家的传统作家、诗人);而很多靠网络成名的写手,也把将
自己的作品印成白纸黑字作为写作的一个重要目标。
但是不可否认,网络的出现确实对我们的写作发生了并将要发生
重大的影响。周凯开始让我讲的题目是:网络文学,而事实上,我更
愿意把这个词称为“网络写作”. 这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把与网络
相关的一般书写行为都能够容入考察的范围。
二、 网络写作的特点是什么、预测和展望1 、 开放性写
作使文本失去文献意义、新民间文学的可能性网络上的文本是开放的
文本,这种写作的开放性具体表现为不定型和互动性。常规的文学作
品一经印刷发行,就已定型,广大读者读到的也只有同一个版本,要
等到再版时才可能进行修改。但是网络上的创作却是随时可以更动的,
网络作品是电子化的这个特点本身就决定了网络作品有永远的可修改
性,作品永远以草稿的形式存在,网络作者有责任和权利对这些自己
的东西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造。无限度的可修改性会使网络作品在短
时间内失去可靠的文献意义,但是,这也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在各
自的可修改领域中很难发起真正的文章论战,而论战一般只能在BBS
这样的有修改权限制的地方出现。LINUX 软件工程的操作是一个伟大
的创举,一个人做出了内核,然后公开代码让其他人修改和提意见,
接着,更多的人参与进行了功能程序补充,终于把这个系统用网络协
作的方法做成功了。甚至,在操作系统的领域已经对龙头老大——微
软公司——形成了一种很大的竞争威胁。那么,这种操作手段在网络
文学创作上也一样适合,网络协作和可修改性如果可以在某种契机中
得到发挥,那么在网络上出现了一种新形态的文学品种也不是没有可
能。目前,这种操作手段已经有人尝试了,尽管这种尝试在开初的时
候不成熟,但不能否认它是有价值的。比如,花脸道网站的“花脸道
双媒互动小说”(http://www.hualiandao.com:/hld/novel/lianzai.htm),
就是以集体创作接龙、每日更新的方式共同完成一部小说的。
这种众手相传的集体创作似乎让我们依稀回望到了过往的史诗年
代。以众口相传为主要特征的《荷马史诗》、《伊索寓言》其实都是
集体智慧的结晶。民间口头流传的过程是一个去芜存精的过程,这一
时期的文学,所展现的是一个民族的共性;当文学史发展到文人创作
的阶段时,作者的个性就从共性中脱颖而出了;而如今,网络上的联
手创作,是不是又让我们听到了具有融合集体智慧、突出共性的新民
间文学的前奏呢?也许这一天,便会真正到了罗兰·巴特所说的“作
者死了”的年代。
2 、 超文本、多媒体超文本、多媒体是网络文学独具的表达
形式。不过这种尝试还只是一个极不成熟的起步。比如台湾的ELEA玩
的超文本实验,他的《超情书》和《危险》两首诗都是一种不错的超
文本文字实验。《超情书》有较多的人喜欢,也被台湾文学刊物《月
经》所转载。诗的一开始:“早上醒来时把爱情干瘪的尸体放入信封
/傻孩子,你定猜不到/我翻遍多少考虑皮肤才终于闻见/腐臭/然
后我用我们的拖鞋/扑打它/爱情长得真象鱼/羞涩地游到东边/又
游回西边继续手淫”. 其中,“拖鞋”二字用了文本连接,连接到另
外的一段诗里面说拖鞋。 而后面三句用了红色的大字,和前面蓝色
的字体形成对比,表达一种强和警惕的情绪。而《危险》一诗,除了
采取诗本身回环式的超文本连接、字体规定外,还用动画的GIF 安排
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文字意识流过程。超文本文学将因为自身的特质机
制从而实现文字的改革。又比如《若玫文集》就是这样的一个实验,
在九六年完成,以后被很多人所借鉴。她的内容是古色古香的全图片
诗文,配以缠绵温柔的MIDI作为背景音乐,是诗、画、音的多媒体艺
术展示。但这种图象、声音、文字的组合还是粗浅的,无论是从技术
层面,还是从文学本身的层面。
或者有人说,艺术创作和软件工程不同,因为艺术缺乏严格意义
的价值可比性。但是这种看法是基于传统媒体的限制而产生,利用网
络特性,多分支的发展、多连接的表达、多媒体的意境等等这些已经
不乏实验的手段甚至立体的创作这些前所未有的新艺术表现形式,已
经在暗示着一种新的文学革命。
3. 众语喧哗背后看不见的主流、文学的卡拉OK化挣脱了由文
学杂志、文学评论家、出版社、书商等因素构成的传统文学体制的束
缚,网络文学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欢呼雀跃。没有了干预与裁减,网络
写手们似乎可以畅所欲言了。文学应该显现出众语喧哗(raznorechie,
heteroglossia )的勃勃生机。
而我们必须把目光投向网络时代众语喧哗的现象背后。我们将看
到的是强化了的、还是削弱甚至瓦解了的主流意见呢?
在电视传媒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传播学中出现了一个非常有名的
理论:培养理论。其中心思想是:电视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了很大
的作用,它稳定、散布某种社会规范,使人们的意见趋于与主流意见
一致。
在互联网时代,话语权力被重新分配,人们似乎得到了更多的民
主,平民与王孙拥有同等的权力,能在网上畅所欲言,施加自己话语
的影响。但我个人认为,这只是一种虚假的民主。无限扩大的因特网
上,天文数字般的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着,但是所以信息都是由持一
定观点的人或人设计的软件程序输入的。这些信息分布在网络的无数
站点上,敲入关键词后会出现成千上万的网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只能调用主要的,而主要的大型综合网址一般都是各国权力组织的数
据库。因此,网络的交互性究竟赋予了用户多少权力,值得讨论。
而退一步讲,假定网络上不存在任何影响他人的议程设置,每个
自由表达意见的用户绝对没有主动影响他人观点的企图,也会出现
“沉默的螺旋”现象,即:在网络上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
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
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
因此我认为,互联网上的“众语喧哗”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它的
背后是依然强大的主流效果。
那么什么是网络文学的主流意识呢?
网络文学在两个世纪的交叉点上,为精英意识的瓦解有力地推了
一把。网络时代是制造英雄的时代,但也是消解英雄的时代。制造的
英雄是科技英雄、经济英雄,科技和经济是推动网络向前发展的强大
动力,网络时代的英雄们在其中推波助澜。
而对于文学,网络时代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以往振臂高呼、
应者云集的英雄要么大彻大悟地平民化,要么成了独善其身的现代隐
士。这是因为,“大众”的存在,是英雄、权威存在的前提,一个不
被大多数人认同的英雄不是英雄;一个不被大多数人理睬的权威也不
是权威。网络的诞生和普及,以及随之而来的印刷术霸权受到的巨大
冲击,加速了文化“小众时代”的大量。传统的三大媒体都已将传播
策略由广播转向窄播,而被人誉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更是一个
重新分配话语权,消解知识权威与精英的场所。
4. 键盘输入、终结手稿时代互联网时代,电脑写作使敲击键
盘代替了执笔手书,速度的成倍增快使书写具有了某种一泻千里的快
感,思维因书写过慢而受阻的现象也大大地减少了。这使得写作比以
往更接近“心想手书”的同步状态,也使写作者能更好地捕捉稍纵即
逝的意识流;而且,熟练的键盘操作使“手书”成为一种近似于无意
识的行为,(马克* 波斯特的“镜映效果”: 马克·波斯特称这种
现象为镜映效果(mirror effect ),也就是电脑书写类似于一种临
界事件(borderline event),其界线两边都失去了它们的完整性和
稳定性,电脑书写处于划分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界限上。镜映效果使得
书写主体双重化。由此可见,所谓“镜映”,简而言之,就是人类
“在机器可怕的非物质性中认出了自己”,当书写的阻碍趋近于零时,
人们在电脑面前看到的是自己。电脑书写者会发现,机器的能力竟然
与人脑的能力类似,甚至在某些地方已经超越了人脑的能力。)“手
书”意识的减弱,使作者能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心想”上,这样
的写作状态更自然、更真实,并减少了书写意识过强时易造成的理性
对于初始情感的扼杀。当然,这样的写作也存在着缺点,最明显的是:
作者对成文的责任感减弱了。手稿的每一笔都会在纸上留下印迹,纸
张的空间是有限的,增删的空间也是有限的;而键盘上的写作却具有
了极大的随意性:字符可以被随时修改,字段可以整段整段地删除或
者移位。这种不同并不仅仅只是方便了文本修改这么简单。一般而言,
电脑写作容易比手写篇幅来得长,而相比之下的不简炼、欠斟酌也是
其作品目前的一个普遍问题。而且,手稿修改会留下修改前的原文的
痕迹,这使得反复比较成为可能,而电脑写作过程中的修改相对更感
性一些,屏幕上永远留着最近一次修改过后文字的样子,作者很难认
真比较出某处修改了三四遍的文字,到底是哪一遍最好,所以通常只
能凭大概印象。这种区别,对于对语言本身要求较高的诗歌来说,就
尤其明显了。
方块字是象形文字,这种象形文字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形象思
维。而当前大多数的汉字输入法用的是完全拆解了汉字形象的机械编
码的方式,“文学”变成了“WENXUE”,这种文字符号的编码、解码
过程的改变,使中国字本身的形象感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对语音或
者偏旁拆解的强调。这种书写的变化对于思维的改变,是非常缓慢的,
但无疑是存在并积累着的。比如,一位习惯了用拼音输入法写作的诗
人会不会更多地在意诗歌的诵读效果(尽管可能是无意识的)?这也
许有留待近一步研究的余地。
敲击键盘的机械动作对于西方作者来讲是极其平常的事,键盘是
写作的必备工具。从来就没有西方人对键盘写作提出过疑问,并把它
提高到对写作产生观念迁移的高度。而中国不同,汉字是“字”的思
维而不是“词”的思维,每个戳出来的字都伴随有作者对语言形象化
的过程。键盘写作直接摧毁了字的形象,代之以规范化,毫无个性可
言的电脑字体。文稿(以区别手稿)没有了笔意,没有了书法,也就
没有了反复欣赏的必要。“文章千古事”已起不到对作者道义上的约
束。被消解了的写作深度,成为了纯正的语言符号,也许中国人学了
二十多年的后现代写作手法,就在键盘敲击的机械节奏中便实现了。
我们已经没有理由把键盘敲出来的诗稿再称为“手稿”了,一摞
摞压箱底的手稿,此时用一张巴掌大的磁盘便存储完毕。再也没有因
纸张的变黄发脆,而产生的历史感。一切都是不可查的。我们无法研
究作者写作的时间,心境,没有了作品以外再可玩味出的人的东西。
磁盘记录的方式也不可靠,数字化的病毒,人为的误删改都会对诗稿
产生致命的打击。在这种情形下,作者肯定不会有对“手稿”的珍视
态度。上一代人对手稿的态度令人感动,甚至表现出对手稿极色情的
冀望,一种在绝对私人化的时空里对手稿的自我欣赏和幻想。数字化
的文稿丧失了人格魅力,作者同作品之间的关系变得相当简单,没有
了文化上的外延。
方法的不同有时会导致本体的不同。“手稿时代”的严肃的写作
者,大多都珍视文字,勤于探讨一些本质性的问题,比如艺术的本质、
存在的本质、世界的本质等等。而“数字化的文稿”的作者是生活在
虚拟环境中的一代,他们在虚拟的空间用虚拟的身份对话、交流、阅
读、受教育。这种数字化生存往往会使人淡忘对本质之类问题的探讨,
很简单,Byte就是本质,数字就是本质,一个叫比尔·盖茨的人和他
威及全球的公司就是本质。因此,“数字化的文稿”往往会更多地注
重现在时,它们解构历史,甚至漠视文化,使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显得
像一场全民狂欢的卡拉OK.
5. 文稿/磁盘;物质/虚拟如前所说,磁盘取代了手稿,这
是传播技术的一大发展。用传统的概念来讲,一张光盘,具有它自身
的物理和化学构造,而现在它的更重要的因素都不是这些,而是通过
二进位制代码的转换延伸出来的虚拟的“内容”. 这是过去非技术时
代所没有的。以现代语言学的观点来看,它的“所指”是什么?是一
种实体物质呢?还是虚拟影像?语词的差异性原则又将如何面对呢?
虚拟现实(VR)的概念改写了我们很多的观念。更多的事物越来
越深地介入了“虚拟”这一概念,今天,可触摸的或视觉意义上的物
品在全球经济模式中已处于次决定(under-determined)的位置,主
决定!猠termined)的位置已让位于不可见的贸易及流通过程,人们
可以避开物品而从事各种与之相关的活动。那么,我们现有的文学艺
术单概念边界的延伸是否能跟上科技发展带来的这种概念的拓展呢?
在互联网和电视占主流的大众传播时代,我们阅读观赏各种文学
艺术作品,大多是在各种媒体上,很少有机会才能看到“原作”,许
多人永远只能看到“媒体文本”(media text)或“电子文本”,这
是一种当代现象,即第二文本或第N 文本反而变得比第一文本更重要,
“原作”的意义处于次级的位置,而“流通”的意义处于更突出的位
置。现在,大量的读者包括专业读者接触更多的是媒体文本和复烛的
影像,一个事件真正显得重要往往是也是因为媒体的作用,如克林顿
性丑闻事件。这样我们(读者)看到的与原事物有差异的,而由原事
物触发的意义也可能会随媒体的运作过程而发生“质变”.
三、 可能的进一步讨论角度
不管网络文学是否更多是一种游戏性的,至少这的确是文学创作
的一次新繁荣。这里就势必引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网络创作的创
作欲问题。特别是,究竟是什么在唤起人们的创作欲。这不仅包括网
络创作的内容,也包括人们对网络作品的评价、认同等。在这一问题
上,有大量工作可做,比如,考察一些较著名的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网
站上的作品主题分布与沿革,一些著名网络作者的作品沿革,一些连
环网络写作的主题变化,BBS 讨论对网络作者的影响等等。
其次则是考察网络给网络文学带来的新东西以及网络文学写作对
生活的新介入。显然,网络肯定带来了不少新的东西,比如新的语言,
符号,表达方式,生活内容,以及新的等待,新的关于生活的想像或
憧憬等等。这些都是可做专题性研究的。关于网络写作对生活的新介
入,我一无所知,但估计肯定会带来一些生活方式上的变化。
网络作品自身的传播问题,同样相当复杂。建议对传播角色做一
定的区分,比如,商业性网站的编辑,个人网站的编辑,各种松散型
的网络文学社区或论坛的主要参与者,一般的网络文学爱好者,网文
评论和推荐人员,等等,他们在传播网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所关心的
问题、喜好和所起的作用,恐怕都是不尽相同的。将来随着网络版权
和网络发行的完善,问题恐怕还会更加复杂。“沉默的螺旋”之所以
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其实在一般性的人际传播中,这一问题始
终都是存在的),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各种传统权威的被削弱。
然而,正如前面曾提到的那样,这并不等于网络文学作品不能或不会
引起网民的一窝蜂的热点追捧,仅仅可能意味着热点的产生不再简单
地依赖于传统媒体,而呈现更为复杂而偶然的特征,与一般的时尚炒
作有些类似。

“此提纲中部分内容参考听话先生对拙作《网络时代的文学——众语
喧哗背后的传播学现象》一文的批评文字。”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6 21:51:03

--  
中国网络何止是“无文学” 程一牛 ()

这个说法显然过于笼统,但当今中文网络上的确没有严格意义的
原创作品,全是一些不痛不痒和不死不活的呻吟东西,其另类性与新
新性就是毫无文学价值可言。
窥探中国当代整个文艺与学术领域,大抵上是一片死气沉沉而毫
无建树可言,这一状态自自五四以来持续已久,随着经济这一中心主
导时代是世界一切以来,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与学术逐渐沙化的
走势,人们在商业与经济的大潮之中,压根儿没有余力顾及精神趣味
与社会生态的整体发展,甚至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牺牲学术生态和文化
环境来追求经济效益,自然生态环境首当其冲的遭到破坏。
因此,处于这一形势与前景之下,中国文化不可能有良性和根本
的起色,有迹象表明中国文化朝向一个更畸形与恶化的方向步进。所
以,谈互联网上的汉语原创文学不免有些奢侈,连提起互联网在中国
都难免奢谈,互联网与中国人的实际生活还没有太多的联系和作用,
正如“电子商务”概念在中国吹起泡沫之后,随之而来是销声匿迹。
相对而言,网络文学要比“电子商务”要不泡沫一些,至少文学网站
网页上有了一些毫无内容价值的泡沫文字,由此可以虚对虚的反照,
无需什么深入实质性的讨论。如果用“无内容就是它的内容”来形容
网络文学是不为过的。那么多的汉语文学主页,压根儿超出金庸与王
朔当家的局面。
首先应看到的是,文学网站的自身是个空虚的江湖地摊,它缺乏
传统出版界拥有专业队伍和财力资源;其次,网络文学的作家作者不
是饥饿艺术家,没有物质的补偿和回报,往往很难有可持久的写作热
情和精力投入;再次,中国网民普遍是一群失落失意的社会青年,他
们大多是因无聊而聊的网虫, 互联网对于他们而言:只是聊天和找
伴、消遣与交际的工具,通常两者都是满足他们酿造一种虚拟的性爱
与烂漫、娱乐与时尚的生活假象,弥补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
一切。因此,中国网吧已成为一道特殊的社会景观和消费市场。从小
城镇到大都市,网吧犹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皆是;换言之,它象吸血
鬼或毒品一般吞略了广大青年的意志和精力、时间和金钱。这就是网
络和网吧在中国的特色一面;他们中上网聊了几年的天,竟有不知道
互联网还有的无数的信息资源以及其他功能作用和价值。笔者有个经
常上网的聊天的友人,但他了会拼音打字聊天之外,对电脑的一般操
作与运用却一无所知,在他看来,电脑不过是一台聊天的傻瓜机。事
实表明,能利用网络打游戏和交朋友已是中国大多数网民对互联网的
最高利用值了,正如互联网办公在中国只是一种假想而已,中国并没
有因为互联网而减少了大会小会和庞大臃肿的行政队伍,相反的是,
上网工程成了一项劳民伤财的赶时髦运动,不知道浪费了多少设备与
资金。
事实上,中国网民与网络文学没有过多的关系,他们的浮躁不可
能使他们有耐心去网上读书,毕竟我们身处文化沙漠之中,即使大学
生当中难得有几个看非专业之外书籍,中国当代大学生常捧在手里的
是英语考试书籍,要不是拿文凭需要考试的话,他们不会去认真对待
专业课本的。文学在今天是一道精神快餐而已,供那些受过中高等教
育者娱乐与休闲的产品,它必须轻松愉快而又能刺激感官的东西,不
然则无法吸引人们关注的兴趣,也无法略微移转人们对媒体炒作中的
流行时尚、明星偶像的注意力。因此,网络文学首先需要一种引起社
会效应的炒作,无所谓它的实则内容与意义。
众所周知,能够光顾文学网站主要还是青年学生为主,尤其是女
性占相对高的比例。故而,婆婆***心情文学和迷离不清的爱情文
学是网络文学主要成色。通常网络文学不会超越这一界限,也包括当
今出版都市文学也大凡如此。这也是精英文化很失势的原因,文化精
英分子对此大为不满也就不难想象了。强调精英文化的主流性本身就
是一个社会的不幸,表明其社会的总体文化水平与教育程度的不足与
欠缺。中国文化精英分子通常是官封的和体制内的家伙,它与真正的
精英文化的先锋主导作用还是十万百千里的。因此,中国文化精英分
子与大众群体以及边缘分子是格格不入的,这一状态表明中国的精英
文化本身含水分极高。相对而言,网络文学在中国,某种程度上是代
表大众化文学之外的另类文学,而不是主流化的边缘。网络文学是校
园青年的趣味专利,故而能够成为一种貌似极为前卫而别致的时尚,
一旦流行泛滥之后便枯萎凋落,从而又派生出新新之类的时尚玩意儿。
毫无疑问,校园是一个青年令类时尚的发祥地和传染源,它始终置于
大众时尚的前列。
目前而言,中国的所谓网络文学还没有超越校园时尚之外,当然,
它一定程度上也满足那些迈出了校园的社会青年,使他们从校园迈入
社会的断奶期人们,由校园生活与学生时代过渡到现实世界中来,网
络文学园地无疑这一特殊阶层提供了趣味相投的情感地带,同时保证
了受过良好的新型教育阶层得到一种优越感体现与虚荣满足。网络文
学大抵上是这一阶层的心情化与情感化的慰藉物。
笔者曾用“程一牛”笔名在网络放上一些平时写的短小说,至今
唯有《山中异遇》点击超过了上百分,其他的点击率一直不高,好像
最近从没有高升过了。再看别人的点击率那么高,一日便是成千上万,
这使我怀疑自己的文底和才情了,譬如有个叫kiki的女孩,她以《一
个偷吃禁果的女孩》短文,点击一日就上万点,其实是篇毫无内容可
言的东西。我由此产生了以身试法的举动,用一夜功夫敲了《我爱妓
女》《宝贝,你真酷!》两篇小小说,以“马牛”的笔名网投一试,
果然点击积分不同凡响。这使我相信了“中文网络无文学”的说法。
再说,那个我投过长篇的小说的网站,要说他们有多黑就有多黑、多
酷就有多酷:我用好几个月写了一不长篇小说,他们把小说名嵌贴在
页面上一天,不论好歹优劣、长短粗细,凡是投去的原创作品一律一
天而过,此后便有如沉入大海的石子一般无影无踪了,莫非刻意用作
品名或作者名才能搜索到。如此浮躁的文学网站无疑是炮制快餐化网
络文学的始作俑者,他们本身就不知道文学是何物,更不具有胚造文
学的素养,简直是一群急功近利的网上屠夫。
之所以,我认为大谈网络文学是讨之没趣的,尤其对于一个真正
的作家就而更为如此,只能是无聊而聊地凑一个时髦话提而已。尽管
互联网的可利用价值是那么大,但不见得我们可以充分而健全的利用
它,相反的是,它成了我们的文学载入沙漠彼岸的工具。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6 21:51:31

--  
网上自白书 李大卫()

仿佛一夜之间,又一场文化鼎革已经开始。这个新的征服者,我
把它叫做网络帝国主义。
网络恢恢,疏而不漏。它带着新生力量的贪婪和朝气蓬勃的巨大
干劲,试图把一切现存的文化形式一网打尽。然而这一点恰好表明了
这一新型文化的不成熟性。至少在小说领域中我敢坚持我的判断。
小说作为一种叙述性的文学形式,发端于市民生活的兴起以及随
之而来的说唱艺术的繁荣,并随着印刷业的发展而走向成熟。这一结
论具有某种普适性,在中国在西方都能说明一些问题。小说是一种典
型化、集约化的语言表达形式,强调部分代表整体,如同中心城市不
断向边缘外省辐射它的影响力。它属于城市,而城市又正是代表了一
种集中使用人力及物质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之相反,网络所代
表的文化在精神上是反城市的。它没有中心,分散的发言者互动交流,
因此网络文学,假如网上生活还需要文学参与的话,应该具有非传统
的章节划分方式,更加开放的结构,调用声像乃至气味等多种媒体。
其实在这些方面,小说领域的后现代主义技术革命已经积累了相
当的经验。我想象中的网上表达形式应该类似一种流动的象形文字,
长度上不必受到小说或是电影那样的标准化限制,当然这更多的是一
个经济而不是风格问题。
目前我所见到的网络小说,不论中外,不过是赋予传统的小说一
个新的发表形式,包括由我本人开篇的《网上跑过斑点狗》(据说这
是中国大陆最早的网上接力小说)以及英国人的《病毒攻击》和美国
人的《网上不眠夜》,所以比起一部请书法家誊录过的小说新鲜不到
哪里去。我所期待的是使用网络技术的小说或非小说,而不是网上发
表,或关于网上生活(多属下作的调情)的小说。
这是我的完整作品,首次以比特形式出现在互联网上。当然它们
只是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依照编辑的要求,我将在此提供一份简
单的自我介绍,同时包括了我对自己作品的“网络待遇”的某种期待。
本人历史一向清白,叙述起来难免水清无鱼,乏善足陈。然而,
一个小说写作者,更多关心的是可能乃至一相情愿地希望发生,而不
是实际发生的事情。比如我梦想飞行,我指的是自由飞行而不是乘坐
民航班机,于是便在故事里制造热气球和扑翼机;再比如我养过一只
好玩得不行的猫叫耗耗,希望他能长生不老,就让他去迪斯尼的片厂
当了卡通明星。这些在现实当中有悖常理的事(耗耗已经在去年葬在
了香山),却在一个虚拟世界里成为可能。
所以,我的全部自传就是我的作品本身。这样的自传,记载了我
曾经想做,而又未曾成为现实的事件。
我从小爱看小人书。直到今天读报纸,除了体育版,也是先看里
面的《加肥猫》、《花生狗》或是《加尔文与霍布斯》。那些读物深
刻地影响了我的世界观。我象《动脑筋的爷爷》里,那个喝汽水时把
吸管捏成方形的小无知,专干一些违悖常理的勾当。看《三国》的时
候,我不管谁忠义谁奸佞,谁是儒家谁是法家,我只迷恋马超、周瑜
他们式样花哨的铠甲和兵器。所以象我这种人很难产生什么严肃认真
的文学思想。那些古代诗歌对我来说也只是描画了各种景观,跟日常
的社会生活沾不上边,大家聚在那里喝酒谈玄(要是在今天,他们肯
定整天上网,泡在学术论坛里),事后却找不到公共厕所,只好在陶
渊明王维之流笔下的风景区里面随地大小便。请允许我再次发挥一点
想象,把上述在唐诗意象里面随处便溺的家伙们迁徙到宋朝,聚会的
场所选在一处勾栏瓦肆一类的娱乐场所;典型人物也要典型环境才能
配得上嘛。这时,盛装出场的妈妈桑就会热情招呼客人们,哎呀,几
位大爷,怎么这么些日子都不露面啦?今天来的正好,那位柳三变柳
公子又为我们小玉新填了一首贺新郎,意思也好是声调也好;我把小
玉叫来给几位唱唱?还想唱什么,自己随便点,反正那几首曲子,乐
队也早就熟不能再熟啦;再吃点儿什么?就跟到了自己家里一样嘛……
我最喜欢的是动物,小时候整天用橡皮泥捏一些老虎、长颈鹿和
金鱼什么的,还在钢琴上模仿他们的声音。所以我的后来写作态度很
象经营一家走江湖的杂耍班子。耗耗是我的头牌明星,故事里的姑娘
们都是身穿紧身衣的马戏女郎,把手中的长鞭挥舞得啪啪做响,指挥
大灰熊表演独轮脚踏车技;穿燕尾服的企鹅们站成一排,围观披着嘻
皮长发的狮子钻火圈;而我就是穿花衣戴高帽的红鼻子小丑。有时侯,
我也会让自己换一个角色,比如白衣胜雪的剑客,或是细长脖子爆眼
睛的外星人,就象姑娘们同样可以改扮仙女和巫婆。
我也用这样的眼光看待生活,不要有太严酷的斗争,如果不喜欢
谁,就像《兔子等着瞧》里面那样,给大灰狼施以薄惩,吃一点小苦
头,或者像在球场上,让你支持的球队,比如阿贾克斯,把你讨厌的,
比如国际米兰吧,灌丫一个5 :0 ,事情摆平就完了;千万不要弄的
你死我活的,很不爽。
以前的小说尽管千变万化总是印刷品,里面的人物即使写得不好,
缺胳膊短腿,也会像安徒生笔下那个锡兵,立场坚定地金鸡独立在情
节里。如今要把他们驱赶到英特纳雄耐尔网络里面去,我希望他们能
像水族馆的海洋动物那样,不时在哪位网友的终端窗口露一下脸,而
不要在信息的滚滚电子洪流中,淹没得无影无踪。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6 21:51:51

--  
网络文学能走多远? 袁毅()

21世纪将临的时候,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中心的文化技术
革命,为网虫(作家)们提供了一片无名利、无权威、无体裁的嬉游
之地。站点、链结、搜索、上网、聊天、寻人、学习、游戏、发伊妹
儿、ICQ 、在网上读写、购物、下载和上载软件或网页、展示人文艺
术和商业产品、金融投资和结算,Internet不仅以其功能的全面几乎
覆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产生强烈的影响,更因其迅速、快捷、
直接而成为许多人尤其是青年一代的时尚生活方式。

开放、平等、自由出入、资源共享的网络可以让网上写手们处于
一种三W 状态,即无身份、无性别、无年龄。所有的人在同一个平台
上自由玩耍,相互交流却又各自独立。在这样一个和睦宽容的平台上,
创作者“无评奖诱惑、无评分焦虑、无被拒困惑”,没有天地之分、
没有种族之分、没有高贵与卑微之分,可以极大拓展自己的想象力、
情感空间和生存空间。有人断言,网络文学的勃兴,是新文化运动的
先声,它已经成为一种崭新文明的号角。它不仅会改变文学的载体和
传播方式,还会改变读者阅读习惯;它不会革传统文学的命,但肯定
会引起疗救传统文学很能难改变的陋习与内伤的注意。作者的视野、
心态、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也势必带来语汇、语法、文体的变异。
但它在多大程度上能改变文学自身?比如说,对人文的关怀、对心灵
的探寻、对世界的认识以及情感、想象、良知、语言等文学要素。换
句话说,网络能使文学走多远呢?
王蒙说:“网络改变了文学生产和沟通的过程。”的确,在网上
发作品无需经过筛选、过滤和核对的手续、可以不再需要严格的资格
认证、不受编辑的鸟气,体现着“标准”、“传统”的中间环节、重
重门槛也一概删除,这是令作者和读者们多么欢欣鼓舞的文学狂欢啊!
猛然间你会发现,日渐沉沦的文学青年群落,正在网上成群结队地漫
游、点击!网络写手们自由、开放和绝对自我、无拘无束的心态使得
网络文学作品剔除了纸质文学作品较多的功利色彩和受体制、传媒若
干制约的束缚,从而自由进入文学空间,激活我们创作的速度和想像
力,让文学变成一次真正的心灵历险和人格展示。网络写作最方便的
是发稿容易,传阅迅速,一写好就可以发表,怀才不遇的人最容易在
网上找到突破口,人们从中可以感受到某种个体生命自由自在的挥洒
和自我推销,可以领悟到一个真实鲜活的“我”的生命体验和对爱情、
迷惘、困惑、生存的淋漓尽致的宣泄。据统计,全国已有15000 多个
网站,“上网族”在12.5亿中国人中总数为890 万,平均一个网络仅
600 多个用户。网络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自然要依赖于电脑和网络的普
及,网虫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络文学受众面的多少,从目前
的数量和质量来看,网络文学尚不足以与传统文学分庭抗衡。在网民
这个群体中白领、学生占75% ,其中又以电脑、网络、广告、设计专
业者居多。他们的理工科背景,带来一些有别于纸媒质文学的构词造
句和奇特想像以及大量网络简语和数字信息处理技术的新奇浪漫,但
更多的是处于一种自由性大于艺术性的尴尬状态,某种程度上,网络
文学就像文学的卡拉ok或者像马路边的一张黑板,带有很强的自娱自
乐性质,而并不是一种成熟的文学文本。当下正走红的网络写手如宁
财神、安文、李寻欢、何从、邢育森、安妮宝贝、挪威森林、五朝臣
子、韦一笑、恩雅、花过雨、野麦子、柳五、王小山等,在他们心理
成长的时期,漫画、影视、音乐、服饰和港台快餐文化的多重夹击,
使他们认可了新新人类那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作品中充满了港台式
的伪古典情调、自怜自叹的小布尔乔亚情怀。为适应网络的高频率,
他们采取的写作方式是非线性、破碎、急促、煽情、诌媚、动荡不安,
而这种构思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模式,在网络小说、散文、诗歌、杂文、
戏剧、民俗俚语中蔓延,这种凭爱好、凭激情写作出来的快餐类文章,
充满网络聊天室的气氛,轻松、随意,富含幽默感;多为风花雪月之
作,充斥其中的是小感觉、小情绪、小情节;语句简短,用词粗放,
段落不分,标点符号滥用。由于网络文学刚刚起步,它适合一种在电
脑的屏幕前随时打开随时结束的阅读方式,还没建成一个自律和节制
的让人留连忘返的家园,网迷们在说出他们想说的一切和想真实表达
的那份情怀的同时,也使很多站点沦为废品收购站和公共厕所,水准
不高者或不怀好意者甚至随意大小便。网络文学其实总体水平很低、
文字很粗糙,有许多作品几乎都是同一套路的同义反复,单薄、浮躁
和稚嫩的一堆堆文字垃圾充斥在各个网站里,真正能打动人的、有持
久生命力的优秀之作并不多见,令浏览的读者没有能力去筛选出精品,
这难道不是一个危险的SOS 信号?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网络文学呢?有人说是上传到网上的原创文学;
有人说是写网络生活的文学作品;有人说以网络为载体的文学,包括
电子化的传统文学都是网络文学;还有人认为由上网的人写的,给上
网人看的有网络特色的文字就是网络文学;更有李敖那样绝对的定义,
网络文学是厕所文学。网易在举办“中国网络文学奖”大赛时对它作
了一个界定:“网络文学既不是传统媒体的文学作品电子化后搬到网
上的文学,也不是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WEB 交互作用而创作出来的联
手小说和多媒体剧本。网络文学是一种游历于网络之间的个体生命对
于理想网络的渴望。不光具有感性,又更具有人道主义的精神需求。”
“网络文学因为其自由而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注意力,网络文学使文
学真正成为人学。它完全超越了制度化的藩篱和商业气息,在网上,
作家希望的应该是更多的欣赏而不是更多的稿费。自由、理解、宽容、
共享才是网络文学得以存在的土壤和内在的精神。”这个界定一针见
血地指明了网络文学向民间语文复归的本质,网络文学因其大胆、开
放、自由和新颖,被定位在体制文化之外,它代表了一种使文学重回
民间的潮流和力量。网络通过文字、图象、图形、音频、视频和动画
之间的互动形式来传播、阅读、写作文本,将给文学带来一场媒体战
争。网易所下的这个定义代表了大多数网络写手们的态度和倾向,虽
然它框定了网络文学在网上写作与传播的原创性,但它无疑抹煞掉了
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共存于网上这样一个现实,也割断了与网络时代
来临之前的文明典籍和文学遗产的脐带。事实上,互联网的精神是不
付费的,网络文学也应该没有围墙,它应包括三种姿态,一是以网络
为素材,以网络技术为表现形式,或者以网络语言来描写网民生活的
文学文本,这是纯粹意义上的网络文学,如痞子蔡《第一次的亲密接
触》等;二是将传统纸媒质作品搬上网络,如新近设立的《博库网站》
已经从数百位海内外作家手中获得网上传播的许可证;三是借助纸媒
质成长,而后又触网并拥有自己的文学网站和个人主页,如湖北教育
出版社《网络文学丛书》网罗的8 位新生代作家。我以为,真正的网
络文学与纸媒质文学是相通的、互补的,它应该既有自由的心态,又
有高超的艺术水准,不需要被传统媒介招安,也没必要与传统文学争
名份。从某种意义上讲,生于网络的原创文学将是文学创作新的增长
点。也许过不了多久,网络文学会成为一个逐步消亡的概念。
“谁掌握了信息,谁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这是
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一句名言。人们有理由相信,由于网
络快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网络文学的迅速蔓延
与走红,肯定会推动传统文学的发展与创新。网络文学的命名不论是
狭义的还是广义的,只要它的本质没有降低文学的品位和身份,有较
高的写作技巧、艺术水准和审美价值,那么它就能远播四方,经久弥
香。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6 21:52:25

--  
往深了谈网络写作之意义 宁财神(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没留神,中国电信就步了日本人发明卡拉OK的后尘,
花钱牵了几根线普及了一把互联网,就搞了出许许多多网络作家来,一如早些年满大街比比皆是的
卡拉OK霓虹灯,以前是全民皆卡拉,现在唤作全民皆作家。文笔好的,勤奋点的,多攒点东西到处
一发,俩月就成了名;文笔差的,到处套瓷,求人捧自个儿,估计混久了也能搞点名气出来。有点
思想和见地的,写点文学评论随笔小札,人民称之为文学评论家,没有想法攒不出东西只知道往贴
子上拍黑砖的,骂凶了也能混一“有个性”的叫法。网络大了,什么鸟都有,从早些年的聊天室混
到现如今的各大论坛书库BBS ,来来去去就是那几张老脸,看久了也腻味,就想说道两句,咱们也
浅谈一把,当个小小文学评论家。 早就讨论过网络写作的意义,按我的看法,那东西说白了就跟
唱卡拉OK一样,能自娱自乐就算不错了,谁也别指望能从歌厅里混出个毛宁蔡国庆来,碰上熟人给
鼓个掌回上两贴,还能感动一把,要是运气不济被人拍了砖头当场遭灭,也能促使你进步。拿句流
行的话来说,那叫寻找自我,看看别人眼睛里的自己到底是什么德性。当了一辈子俗人,吃不饱穿
不暖,走哪儿都不招人待见,上得网来,说说感想讲讲故事,还能混成个作家,小妹妹们作崇拜状
给你写信,老爷们儿拍着胸脯管您叫哥们儿,多好,比上歌厅值。怕就怕嗓子不好还就想混迹娱乐
圈的主儿,见天儿期盼着、向往着,谁不让我当歌星我他妈就跟谁急,这种人唤作楞头青,另一说
就是傻*,五音不全里倒也能流露出一股子声嘶力竭的心碎来,且算他沧桑吧。
早些年有句老话“得是你去操文学,千万不能让文学操了你”,这话有道理,以前的作家,都
是受生活所迫,没钱吃饭*急了才跟家码字儿,试想,都混成那操性了,谁还没有点牢骚和见地?
再多思考一会儿,也就发现了终极真理,苦中作乐笑中带泪,思维定式上引发的激荡冲突是最能打
动人的,不是么?这些前辈们高明就高明在,不知不觉中他就操了文学,开了文学的苞还不给双薪
(请允许我不说前辈们的名字,现在爱念叨人名的多了,找本世界名人大全就往上搬,作博览群书
状,恶心的我)。现如今的形势便有些尴尬了,哥几个呼朋引伴攒了俩月工资进包房,信誓旦旦要
找一处女下手,花再多钱和精力也得开上一苞,可问题是,钱没攒够您就想见红?要真有那么多钱,
也不用进包房找处女,您说是吧?最后的下场就是,累坏了身子骨还没开上苞,弄不好再落一身病,
到时候被扒光衣服压在小床上的当口儿,估计您也就能含着热泪叫唤两声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了。
此谓之,被文学操翻了你。
最可爱的就是,一提起网络文学,一堆一堆的高人都悲痛欲绝地称之为“加上网络卖点的琼瑶
小说”,再不就是“变了种杂了交的伪痞子文学”,仿佛不这么总结两句就显示不出他这人特有内
涵特有见解,杞人是真*急了才忧天,可这些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主儿,我就不知道他们忧虑个什
么东西了。把话再说回来,咱们唱咱们的,听不过去您可以掩耳嘛,要不然您就跟咱们讲讲这胸腔
共鸣是怎么个玩法,最烦那帮五音不全还冒充音乐学院青年讲师的主儿,听完歌骂完人他还不买单。
能写是福,省下柳蜜喝酒胡呲蛋扯的时间来攒东西,不管好坏,本身就不易。可写东西毕竟不
是摆菜摊儿,卖光了算完事,这里面有许多讲究。一部受欢迎的网文必须得有以下的要素:先得是
开头幽默,吸引人看下去,再者里面废话不能太多,帮助同志们节省网费,三是最后必须得哭天沫
泪,让读者笑完了还能有点震撼有点共鸣从而误认为自己还算感性,这就是思维空间的好处了,你
没想到的东西读者就能帮你想出来,然后就觉得你有深意,就觉得你这人特高尚特有才华。
这类型的网文,在前一阶段是很受欢迎的,只要段子里能有点插科打浑的东西,再不轻不重骂
几句糙话以示男子气概,就算大家伙没看完,也能觉得这是篇好文章,跟着就到处转贴,跟着就成
名。
也有那些不爱玩文字游戏,就爱深沉就爱思考就爱探索生存之意义的正主儿,辛辛苦苦攒完东
西没人看,(是啊,别说你,连专业作家都在为自己书的惨淡销路痛哭流涕呢),见天儿空有抱负
无人识,以头抢地着慨叹世风日下网人无知,殊不知,这就又中了自己码的暗套儿:你,想玩真东
西,那就奔着传统作家的路上混,大包小包往各大编辑部寄稿子,当然,最后人家用不用你还没一
定,毕竟,现在作家多。这条路太累,然后您就把目光放到网上来,直接一贴省了事,没人搭理您
又叫屈,又想偷懒取巧,又不能接受残酷现实,这算怎么回事儿啊?
我尊敬那些明知道自己不灵但还孜孜不倦地攒东西的人,这就叫执着,歌唱的不好,多练就行,
一首歌唱一千遍我还就不信唱不出点味道来,可就在这勤奋练习的当口儿,又有人说咱们重复,您
道是找三陪呢?见天儿换新歌。风格相同了您又说没突破,风格有变化了您又说没有以前的感觉了,
怎么着都是您有理,我那时候上街买菜就这么讨价还价:菜新鲜了我就嫌它有农药,菜不新鲜就更
不用说了。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作为观者,还应该对网文抱着宽容谅解的态度,毕竟是新生事物,
就算不好,您也得说出个道理来,不要没头没脑上来就喷,那样就有些类似于火暴红小兵:“你丫
就是反动派,甭废话,直接抄家”。 网络写作何去何从,这个话题忒大,现在那帮文豪正紧着讨
论着呢,我就不插嘴了,最后想说一句,在网上写东西,自己看着顺眼,朋友们跟着鼓鼓掌,比什
么都强;要是自己也看不过去,那就干脆别往外发了,省得挨了砖之后独自凄凉。怎么样,我这姿
态是不是特潇洒?搬句诗来: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就是这个意思。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6 21:52:52

--  
网络和文学 陈村( )

电脑的普及、中文输入法的相对成熟为网络上的文学做好基础,在网络还没准备好的时候,文
学就上网了。现在看到的影响大多在阅读方面。网络的快捷和无疆界使得文学的传播获得前所未有
的便利,但网络的浮躁,阅读工具的缺陷,信息的铺天盖地,使得阅读史无前例地不专心。
网络对写作的影响是从“发表”开始的。因为发表的容易实现,引起众人的写作欲望。
写作从一部分人的工作转为许多人的事情。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样的写作成为青春的一种表现,
更多自娱性,更多非专业的色彩,更多一次性消费。
目前我们看不到网络写作对最好的传统文学的冲击,对最好的传统作者的吸引。猎奇和偏爱仍
在起作用。一旦消退,网络写作会还原应有的自然朴素。
一批网络写手在最初的成名之后,似有厌倦。这种状况也许可以理解为目前的网络缺乏传统媒
体对作者强大的物质和精神的支持作用。
有些写手转而热衷于和传统媒体的合作。
从形式讲,目前基本不存在写作的多媒体化,在线写作还很微弱,作者和读者的交互还停留在
事后的批评而未介入写作过程。最不可思议的是,未能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和开明做出艺术性的实
验与探索。
趣味过于单一。虽然刚开始,已能看到商业化的侵蚀。
可以预言,随著法律环境的改善,网络和网站的成熟,网民的成熟,会有更多类型的作者在网
上出现。他们也许会替代目前的农民起义队伍,成为网络文学的主力。
令人不习惯的是,大量的摹仿重复程式化,无信息语言和文字垃圾大量呈现。并有庸俗化,肮
脏化的嫌疑。优秀作品太容易被埋没。
而糟粕与非文学的因素其坚韧顽强如野草,生命力远胜过鲜花。
总的说,我对目前网络上的文学失望,对日后看好。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6 21:53:17

--  
“在场”问题 听话()

关于网络的讨论,抽空写了下面这些东西。文不对题。主要还是
感觉那些问题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只能在现象上打转。以后有时
间再说一个最近想到的个人签名的问题,主要想借这样的题目,讨论
一下,如何才能不把学问做浅。
说点刚想到的东西。
网络的出现确实模糊了真实与想像的界限。不过,这种身份的模
糊并没有取消“在场”的问题。恰恰相反,网络以它前所未有——不
仅是数量的,也包括类型的——的“照面”事件,更为严肃而严重地
提出了“在场”问题。
就以在“论坛心声”出现的事件为例。(注:可参考榕树下思想
频道论坛有关贴子)事实上,在看到帖子的时候,我无法知道,所谓
的自杀宣言,是一种真实的宣告,还是个人游戏的一个部分。(注:
有网友在思想频道论坛张贴了一份自杀宣言)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自
杀行为确实发生了,事后,我也完全可能无从知晓。尽管事件之源—
—不仅是事件的真实性——确实被网络淹没了,然而,“照面”事件
对存在者提出的反应要求却始终存在。
显然,网络中存在着大量此类事件。比如,网上救助,国际纠纷,
比赛是非,社会压迫,……不一而足。说到这里,很容易想到“表态
文化”. 确实,这些事件无疑都在提出道德性的反应要求。网络与日
常生活不同的是,它所出现的道德问题不仅数量多,且性质也严重得
多。
在这一背景之下,个体不得不有所选择地予以反应。而这种选择
本身,不仅首先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道德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
对于那些未被选择反应的道德事件,个体只能以沉默来应对。而这种
沉默就其道德意义而言,无疑必然以一定程度上的自我压迫作为代价。
尽管这未必被导致道德冷漠,但显然,这里肯定存在着自我压迫的机
制与任务。
事实上,威胁还不止这些。比如,有所选择地反应中一定还包含
着一个一致性的问题。且不说对一致性的维护本身可能导致自我的异
化——在表演的层面上的——仅仅是对是否确实一致,以及为何可例
外的自我说明和自我确证工作,就显然极易遭受混乱折磨。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确实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新的“奥斯维辛之后”
问题。这是由“在场”的宿命性所决定的,而这种宿命性在个体“被
抛”或“现身”于网络之际就发生了,无处可逃。
由此似乎也必然会联系到福柯。我自己有一种非常模糊的倾向,
即,尽管福柯对权力与训导的揭示,在性和监狱的领域似乎多少还缺
乏足够的说服力,但这一问题似乎反倒在网络中更为本真地出现了。
当然,网络中出现的这一问题,更多是基于关系(或主体间性)的,
而并非来源于权力。
也并非没有一点合理化的线索。或许出路仍在于理性的完满上。
关于这一点,我现在写着的东西中,会有一些相关的说明。实际上,
这点想法和对《刺猬的温顺》的想法一样,都是写这篇东西的副产物。
这里仅匆匆带过。当然,从伦理学的角度还可以对网络中的“在场”
问题做更为全面或深入的分析,有心的朋友可从事之,我现在确实没
有时间。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6 21:53:49

--  
艺术媚俗化的社会风险 程一牛()

1 、中产阶级社会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基准以及根源与矛盾资产阶
级情调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积极的,当它成为一种社会主流势
力之后,它就必然霸道的成为一股破坏暴力。众所周知:中产阶级是
一个只懂得快感不计后果的社会群体,或者说,这是一个具有强烈生
存欲和强大的破坏力的社会群体。
2 、当代文艺媚世媚俗化的客观成因当代文艺象中世纪文艺所有
偏失犯错误,前者是臣服于封建宗教势力之下,而或者则是它附庸于
大众社会和商业制度之下,它文艺除了取悦和献媚于大众社会之外,
恐怕就一无是处了。
3 、文艺的双刃作用艺术家是符号的发明者,也是人类文明的缔
造者,否则就更谈不上工具的制造。但悲哀的是:他们可能充当了断
送人类命运与前途的掘坟人。
总 论
二战之后,世界趋向一个中产阶级平民化发展,首先在工业发达
的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流核心的社会;以致现代国
家的民主、民权、民生、民意驾驭国家之上;使得社会的制度、文化、
技术领域都服从中产阶级这一中心。表面上,大众化文艺主潮是时代
与世界的一种进步;或者说民主制度与平民主义的一大胜利,打破了
过去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中心主义的种种神话;特权阶级与专职集团
的垄断。矛盾的是:文艺由于过于服从大众势力和世俗价值,不但使
文艺丧失了作为社会进步与健康的制导作用,同时成了纵容中产阶级
的破坏力的帮凶作用。
事实上,不论是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平民社
会,总体上是很不成熟和很不健全的,其自律意识和自为能力仍然存
在诸多分缺陷和不足。换言之,中产阶级和平民社会强烈的生存欲和
膨胀的消费欲,往往是不计后果和不惜代价的,甚至无所谓世界末日。
有迹象表明:当代政治、文化、科学是极端中产阶级化或者平民主义
化,其突出的功能满足中产阶级和平民社会的意欲、目的、嗜好、趣
味。“投民所好”构成一切社会活动的存在意义,也衡量一种政治、
文化、技术的成功与好歹的基准。因此,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经济性和
商业化的时代,这种单向的极端走势是中产阶级和平民社会的意欲在
作祟。
问题是——谁来约制和关照平民中产阶级的前途?谁来制导可持
久的世界公共秩序?如果文艺上一再地献媚、纵容、妥协于这些只懂
得快感而不顾后果的平民中产阶级,那将意味着世界丧失最后的一道
虚拟的警戒线。可以预知的是,在平民中产阶级彻底胜利的最后时刻,
哪必将是世界末日的同时。 过分实在的生存欲和物质欲已经是一
种威胁人类整天存在的破坏力了。而在发展中社会的大众文化更是一
团泡沫,他们盲目的追求和向往一种虚幻的生活方式或超前的消费生
活。这种畸形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主要源自小资产阶级意识和发
达社会的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基准以及其根源与矛盾
在工业革命和社会城市化尚未成长壮大之前,世界各社会大体上
一种葫芦型结构:贵与贱、富与贫的两极化。中间地带的颈子阶级微
不足道。自从19世纪以来,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越来越粗壮起来了,
从而形成了橄榄形的社会结构。首先在工业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里,中
产阶级愈来愈不可一世和如日中天;他们的趣味、意愿、目的、取向、
动机构成现代世界的价值制衡力。加之现代国家机器对中产阶级价值
和趣味的纵容鼓动,大大促进了人们的物化意欲和小资产阶级情调的
空前膨胀,同时又缺少一个有效的关照与矫正的机制,从而增高了世
界与未来的潜在风险程度。
当前中产大众阶级的自觉意识、自为能力、价值取向、审美趣味,
存在着许多弊端和缺陷;其意识的历史局限性和价值的物化恶习性触
目皆是,这两点可以构成中产阶级的文化劣根性。由于中产阶级缺乏
独立而自主的价值原则和理想目标:其传统的行为态度和观念意向,
相对受制了社会互渗与集体习惯的左右。众所周知:中产阶级是一个
只懂得快感不计后果的社会群体,或者说,这是一个具有强烈生存欲
和强大的破坏力的社会群体。
另一方面,中产阶级是一个相对勤奋努力、务实强干、踌躇满志、
野心勃勃、妒嫉好强、攀比成性、势力势利、嫌贫爱富、攀上欺下、
喜乐无常的怪胎阶级。他们的价值观念直接来源于对权贵与富有阶层
的模仿和抄袭,其精神和文化品味比较情趣化、直观化、通俗化、实
用化、物质化、娱乐化,附庸风雅和盲从时尚也是中产阶级最热中的
能事。
总之,中产阶级势力势利的市侩习性使其一切种种的优点和美德
变得黯然失色。
当然,人普遍存在着欲望。但是,中产阶级的欲望与实际相不适
合的矛盾是最严重突出的,刺激中产阶级的勤劳和精干的不是饥饿和
压迫,而是永无止境的占有欲和私有欲,其中包括他们处于社会互渗
价值中的自我实现。确切的说:出人头地和嫉妒争强可能构成中产阶
级的竞争意识和生活动力。
当代世界是一个朝向资本主义化和社会商业化中心急剧转移的时
代,这些都是中产阶级形成与壮大的必然结果。中产阶级的极度强烈
的生存欲和私有欲,是决定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方兴未艾的内在动力。
中产阶级的欲望、趣味、价值、意向由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断得到充实
和膨胀,同时使得资本主义精神、文化、制度得到肯定和升值。因此,
资本主义的价值和中产阶级的趣味,如感染源一般如火如荼和势不可
挡,对于发展中社会有着可望不可及和难以抵制的诱惑。而这一切又
是透过物质来表现中产阶级的生活品味的,它无疑意味着一种毁灭性
的世界社会危机即将降临。
可以说,中产阶级的意识趣味是比较实际而物化的,只懂得快感
而无所谓持久的幸福。其次,中产阶级有着盲从的习惯和传统,他们
的价值意向不是独立自觉的,与其自身几乎是不相适合的,他们的价
值取向是直接对富裕与权贵的一种模仿。随之而来的矛盾是,现实世
界只能容许一小部分的富有阶级和特权阶级拥有一定自由的空间和所
耗的资源,但是,绝对经不起整个中产阶级过上恐龙般的生活消耗。
事实上,中产阶级所有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标准是一种绝对性的物质活
动;也是一个不见棺材不掉泪的阶级。
当代文艺媚世媚俗化的成因
当代文艺的媚俗媚世化,是人类社会进入极度意欲物化的结果。
尽管表面上是一种经济商业化的延伸。一个不容忽视的时代事实是:
在政治与法律的纵容、宗教与道德的妥协、技术与文化的刺激之下,
中产阶级大众社会的种种欲望和需求愈来愈膨胀发作和肆无忌惮起来,
其历史恶习性和文化劣根性也越来越合情合理合法了。 讨好中产阶
级已经构成文艺自身生存下来的唯一法则,而其主动的原始职能和独
立的社会价值已不复存在。
艺术家显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但他们完全地服从商业机
制和大众趣味;不仅违反了自身的社会角色与社会职责,同时制造了
人类集体自杀的意识可能。因为,文艺不单纯是娱乐与消遣的社会工
具,更是一种虚拟的警戒线和意识的制导器,如果它彻底的丧失了独
立自为的建设性的社会价值和意义,那么这把双刃刀将制导毁灭的
“凶器”.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对中产阶级的纵容和鼓动,以及中产阶级
膨胀的物化欲望支配下,凡是不能适应商业社会的效益与利益的原则
的事物,就必然消亡。只要吻合大众的趣味与情调的文艺促成流行时
尚和商品价值。正如一些通俗文艺家们都自称为“娱乐圈子”人士,
这一定位是非常确切的。因此,文艺也本能地朝向一个媚世媚俗的主
潮流向发展;而独立价值和原始质味将不再,并变相成“投众所好”
的文化贩子,兜售着引人自杀的毒药。
一个不争的事实,精神对人类幸福程度构成主导地位已远远超过
了物质,尤其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更为突出,因其制度、价值、审美
都倾向效益与利益的目的;如富有与成功构成人的性感、智慧、尊贵
的审美象征;因此都有理由、有权利去争取成功,而成功的背后就是
一种破坏力。这里必须指出,因生理所需的物质资料相对容易满足和
饱和;因精神性驱使所需的奢侈性生活却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空穴。尤
为一个高度工业化与商业化社会,追求效益和效率变成一种普遍的社
会原则和异化人性的本能;包括对人文科学被混化渗透,无论科学还
是艺术,它变成了一种物欲与功利的延伸物。人文科学绝对服从大众
趣味和商业机制,使得通俗文艺极端霸道,抑制了整个人文科学的批
判职能和制导作用,这无益世界乃至中产阶级自身的健康发展。
文艺的投降缴械,并越来越缺德缺理地极高扬中产阶级的物欲化
的价值观和势利化审美观的媚俗化。完全无视能源的匮乏、环境的破
坏、生理的异化、精神的空乏、人性的物化、价值的偏失、人际的紧
张、怨恨的激增等等一系列世界性社会危机。
通俗文艺占绝对性的主导地位对精英社会构成巨大冲击,尤其在
那些民众素质与自为能力相对薄弱的发展中社会,知识分子尚未完成
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却被通俗文艺推到的边缘的
阴沉角落。如有英雄无用武之地和生不逢时之感,由此出现了二十世
纪末文化精英纷纷缴械投降的壮烈景观,下海从商是他们向大众社会
作出一个妥协姿态。
然而,遗憾的是没有人这么做,当代文艺象中世纪文艺所有偏失
犯错误,前者是臣服于封建宗教势力之下,而或者则是它附庸于大众
社会和商业制度之下,它文艺除了取悦和献媚于大众社会之外,恐怕
就一无是处了。
文艺的双刃作用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政治、宗教、科技、道德、法律向中
产阶级和经济中心一边倒的情境下,文艺面临自身存在也自然不甘落
后地媚世媚俗起来。文艺家的人格、个性、良知、智慧被降到最低限
度。文艺变得“有奶便是娘”,学术思想越来越服利不服理的境地。
无论怎样,矫正和拯救工业化和商业化的世界危机是后精英时代
的重大任务。
作为一个有尊严、有人格、有良知的文艺家是不会随大流的。文
艺一直是矫正和扭转历史的开路先锋,其批判精神、想象激情、创新
思维和终极关照,一直是确保人类社会健康而持久的文化基础。在资
产阶级尚未壮大之前的封建黑暗时代,文艺一直在为大众社会呐喊和
助威。而今天,物质异化的中产阶级大众社会已成为不计后果的破坏
势力,它已重的威胁到人类整体命运。因此,对中产阶级大众社会的
批判和矫正已是时代文艺的首要任务。
艺术家是符号的发明者,也是人类文明的缔造者,否则就更谈不
上工具的制造。艺术家的想象能力、超前意识、敏感嗅觉、独立个性、
创意欲望,始终都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之源头。即使昏暗不明和荒唐不
经的作品,它多少都预兆着明天的现实社会。正因为艺术家作为符号
的发明者和文明的缔造者,但悲哀的是它可能充当了断送人类前途的
送葬人和掘坟人。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6 21:54:27

--  
访谈摘要 宁肯()

下面是《武汉晚报》记者袁毅前不久对我的一个访谈,部分涉及
了网络与文学,提供给你参考吧。
袁毅 你对当下网络文学现状满意吗?能够与传统文学相比肩的
网络文学有没有一个衡量尺度?是什么标准?据我所知许多传统作家
对网络文学不屑一顾,甚至称之为厕所文学或垃圾文学,你怎么看?
宁肯 前不久我在接受湖南电广传媒《I T 中国》电视采访时谈
到这个问题,我不太习贯镜头,晃得我语无伦次,但我还是表达了这
样的观点:所谓网络文学,早期特征比较明显,随着写手成份的复杂
化,比如大量的处在上升期但还没什么名气的传统作家登录网上,网
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越来越难以区分。目前的网络文学在我看来大体分
为两类,一类是BBS 上的文学,俗称贴子,像黑版报一样,什么样文
字都可以往上贴,许多成名网络写手都在此起家。当然也有不少人称
BBS 上的文学为厕所或垃圾文学,的确有这种表征,但这种一概而论
的说法除了反应出论者的愚蠢,也表现出论者(多为传统作家)自身
的恐惧——BBS 是未来文学无比广阔的温床,是一种无所不包的亚文
学,没有这样大量的亚文学(民间)的存在,文学只能是少数人的专
利,势必造成文学的萎缩。另一类是一些大型文学网站或网络杂志,
比如榕树下、橄榄树、新浪、网易上的原创文学专区,这些地方的文
学作品由于有一定的筛选工作,很多作品是严肃而优秀的创作。特别
是橄榄树,橄榄树作为网络文学中一块纯文学的园地,其文学创作水
准不用说堪与传统文学杂志上的文学比肩,甚至超过了后者,国内任
何一个大型权威的文学杂志都无法与橄榄树所具有的自由与探索精神
相比。但橄榄树的访问量像传统纯文学杂志的阅读量一样,数量有限,
大体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但它的存在却是至关重要的。
袁毅 听你说在写《蒙》时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省却了不少收
集素材的时间,这跟传统写作很不一样,能否具体说明一下?
宁肯 《蒙》涉及了很多领域,有些是我熟悉的,有些是太熟悉
的,有些完全陌生,比如有关“行为艺术”我完全不了解,但作品必
须涉及,到图书馆查,作笔记就太费劲了,现在我在网上一搜索这四
个字,有关这方面的情况应有尽有。还有摇滚、朋克,我泡过北京一
些酒吧,看过一些演出,有一些直感,但很不专业,一些基本术语都
不掌握,同样一搜索,下载了尽20万字的资料。摇滚乐是《蒙》的重
头内容之一,光凭下载资料不行,还得泡在网上,我在一些摇滚论坛
或站点跟踪泡了好几个月,网上有演出消息还去看演出,去过多次北
京著名的“忙蜂酒吧”,完了上网听网友们评论。网上网下尽半年的
互动,使我获得了丰富的感性与理性的知识,这同时也是对马格后来
作为一个另类歌手的构思过程。互联网上的资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
之不完,对于一个有创造性想象力的写作者来,无疑是不可或缺的。
袁毅 在新浪网上有一个新浪专栏作家年展,其中有许多作家比
如吴亮、棉棉、赵波、张颐武、焦国标、南琛、猪小猪、等开有专栏,
你也在新浪网上开了一个专栏:《陌生人》。你是如何看待传统作家
和网络作家触网开专栏的?
宁肯 一些熟悉的名字和一些不熟的名字放在一起,这就是网络,
网络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它显示了一种成熟的现代人际关
系。……
袁毅:在《当代》署名天空所写的编者按语中称“《蒙面之城》
不仅全面超越了以痞子蔡为龙头的‘亲密接触’阶段,就是与成熟的
文学载体登载的成熟作家的成熟佳作相比,也毫不逊色。
“在我的印象中,网络写作整体水平不太高,《蒙》与蔡智恒、
宁财神、李寻欢、邢育森、安妮宝贝、心有些乱等写手的写作追求有
什么不一样?
宁肯:所谓超越了以痞子蔡为龙头的“亲密接触”阶段,在我看
来,你提到的上面这些写手甚至一上来就超越了痞子蔡。像宁财神、
安妮宝贝,仅从他们个性化的语言面貌来看已非痞子蔡可比。文学首
先是语言的艺术,痞子蔡的语言除了明快,可以说毫无特色,他的故
事除了煽情没提供任何尖锐或异质的东西。至于说到我与安妮宝贝或
宁财神有什么不同,我想主要是作品体现出的生活积累上不同,我比
他们大,经历的多,但这绝不是优势。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6 21:54:47

--  
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 陈思和()

《复旦学报》2001年1 期刊登陈思和《试论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
征及其当代性》,作者认为,90年代文学是“无名”状态下的文学,
它表现为各种文学思潮和另类写作现象多元共生,逐鹿文坛,谁也占
据不了主导性的地位。90年代文学思潮正是通过多种冲突并存的形态
来达成多元化发展趋向,从而改变了80年代文学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模
式。
但90年代文学并没有超越“五四”新文学传统,它只是20世纪文
学史发展过程中“共名与无名”状态多次循环的又一次再现,无名状
态每次出现的时间都很短暂,无法真正显现其较为持久的艺术特征。
因此,90年代文学很难成为现、当代文学的分期。“当代”不应该是
一个文学史的概念,而是一个指与生活同步性的文学批评概念。每一
个时代都有它对当代文学的定义,也就是指反映了与之同步发展的生
活信息的文学创作。它是处于不断变化不断流动中的文学现象,过去
许多前辈学者强调“当代文学不宜写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6 21:57:41

--  
书本的终结与文字的开始 雅克·德里达 卢德平译 (世纪中国)


苏格拉底,他这人不写作。
——尼采

不管如何考虑这一课题,“语言问题”从来就不简单地是众多问
题中的一种。但它也从未象现在这样侵入到大部分形态各异的研究之
中,以及大多数异质的话语之中。也就是说,它在意向、方法,及意
识形态方面表现得形态各异和异质。“语言”一词本身的贬值,还有,
当它凌驾于我们之上时,所暴露出的松散的措辞,廉价的诱惑,对时
尚的被动屈从,以及先锋意识,换句话说,也即无知,都是这种效果
的明证。“语言”符号的这种膨胀,等于符号本身的膨胀,是一种绝
对的膨胀,是膨胀本身。不过,就其某一侧面或阴影而言,它本身仍
然是符号:这一危机也是一种征兆。尽管本身如此,但它似乎还表明,
某一历史- 形而上学时期,最终必然决定语言的全部有争议的领域。
这样做,不仅是因为所有那些想摆脱语言功能的想法,最终发现仍然
束缚在这种作用之中,而且是因为,出于同一理由,语言本身面临着
生死存亡的威胁。它在无限度的淫威面前表现得孤立无援、随波逐流。
当界限似乎消失,不再自信时,当不再越过其无限所指而有所包容和
保证什幺时,又被拉回到自身的无限状态。
纲要
经过一种缓慢的运动,几乎难以觉察其必然性,至少几个世纪后,
才趋向于,并最终统括在语言这一名称之下;由此,这种东西开始让
自己转变成,或至少统扩在文字这一标题下。根据一种几乎感知不到
的必然性,看起来,文字的概念,不再指一般意义上的特殊、派生、
辅助的语言形式(无论理解成交际、关系、表达、意指、意义,还是
思想的构成形式等等);也不再指外表,以及主要能指成分的无关紧
要的重合物,即能指的能指。它由此才超越语言的范围。就这一词的
所有意义而言,文字包括语言。不是说,“文字”这个词不再指能指
的能指,而是说,看起来奇怪的是,“能指的能指”不再用于界定偶
然的重合,以及等而下之的二级性;相反,“能指的能指”描述了语
言的运动:可以肯定,就原始的形态而言,确实如此。但人们对此已
经表示了这样的怀疑:其结构可以表达成“能指的能指”的原始状态,
而在生成的过程中,掩盖和消除了自己。那幺,所指总是作为能指而
发挥作用。看起来,可以归咎于文字的二级性本身,它一般影响到全
部所指,而且是在一进入角色时,就已经对它施加了影响。没有一个
所指能逃避,哪怕会重新捕获,构成语言主体的那种意指功能。与文
字的到来同步的,是这种功能的来临。今天,这样的功能正得到承认。
它消除了人们由此认为能调节符号的能指过程的那种界限。同时,引
申出全部令人信任的所指。它削弱了所有堡垒,所有监管着语言领域,
却超出其范围的屏障。严格讲,这相当于破坏“符号”这一概念,及
其整体的逻辑性。无疑,并非偶然的是,当语言概念的延伸模糊了界
限时,大有席卷一切之势。我们将看到,这种席卷之势和模糊之举,
具有同样的意义,属于同一现象。似乎是,西方的语言观,在今天,
体现为原始文字的伪装或掩饰。超越其暧昧性,超越言语和语言僵化、
有争议的对立,就以下情况而言,确实如此。也即归因于语音或词汇
的产生过程,归因于语言、语音、听觉,归因于声音和气流,归因于
言语的种种因素。这样的认识,较之在转变成这样的认识之前,视文
字为“口头词汇的简单的替代物”(卢梭)的观点,显得更触及到问
题的本质。文字从来就不是简单的“替代物”,也没有必要马上就建
立一种有关这一“替代物”的新的逻辑。不过,这种迫切性,将进一
步引导我们读解卢梭。
这些伪装,并不是人们或钦佩或感到遗憾的历史偶然性。它们的
变动绝对是必然的,其必然性不能通过任何其它的陪审团来判决。语
言ii的优势不取决于什幺可以回避的选择。它对应于经济的时机(不
妨说到“历史”和“生命”或“自我关联”)。通过语音的物质载体,
来“听(理解)自己说话”这一体系,必然在整个时间长河中支配着
世界史,甚至孵化出世界观,也即世界起源说。它来自于世俗与非世
俗、外部与内部、观念性与非观念性、普遍性与非普遍性、超验与经
验等等之间的差异。2 上述语音物质载体本身,体现为非外部、非通
常的,因此是非经验、非偶然的能指。
伴随着某种不正常或根本上靠不住的成功,这种运动,就其最终
目标而言,趋于将文字局限在次要或辅助的功能上:完全呈现(向自
己呈现,向所指呈现,向另一面呈现,是一般呈现主题的状况)的通
篇发言的译者、语言服务的技术师、发言人、发言原稿的译者,都尽
量免于翻译。
语言服务上的技术:我不是在乞灵于一般的技术精华。它不仅是
我们所熟知的,而且会有助于我们理解范围狭窄,在历史上确定了的
典型文字观。相反,我相信,有关文字的意义和起源的质疑,先于,
或至少跟有关技术的意义和起源的质疑,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为什幺
技术概念从来就无法简单地用来阐明文字概念的原因所在。
因此,似乎是,我们称作语言的东西,其起源和起点都不过是一
个瞬间,一种基本而又确定的方式,一种现象,一个侧面,一种文字。
好像它成功地使我们在历险(就冒险本身而言)的过程里忘记这一点,
甚至故意迷惑我们。从各方面说,这是一段相当短暂的冒险。它和这
样的历史融合在一起:这一历史几乎三千年来都与技术和以语词为中
心的形而上学相联系。看起来,它正接近于自身的衰竭,处于书籍文
明衰亡的背景之下。这不过是众多事例之一,对此已有很多论述。它
尤其是通过图书馆的痉挛性扩张而体现出来的。表面上看起来相反,
书籍的这一衰亡无疑宣布(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宣布)言语(所
谓完美言语)的死亡,以及文字史,也即作为文字的历史所发生的新
变化。不过,是距几个世纪之遥宣布这一点的。我们必须根据那样的
尺度来进行估算,同时要注意,切勿忽视相当异质的历史延续性所具
有的属性:加速过程如此,其确定性的意义也如此。因此,在根据以
往的节奏加以仔细的评价时,人们可能会犯同样的错误。“言语的死
亡”,在这里当然是一种隐喻说法。在谈到某种东西消失前,我们必
须考虑到言语的新状况,也即在某一结构中所处的从属地位,而不复
是君临者。
这样断言,文字概念超过,并且包容语言概念,当然蕴涵着有关
语言和文字的定义。如果我们不打算证明这一点,那幺就会屈从于刚
刚提到的膨胀运动。它接受了“文字”这一词,不过不是偶然的。事
实上,在一定时间内,处处借助于手势,出于深层次的必要动机,而
说到语言时,人们以此表达行为、运动、思想、反思、意识、无意识、
经验、情绪等等。这里,动机的退化,与其说暴露其来源,不如说,
更容易遭到人们的责备。现在,我们谈到“文字”时,倾向于表达较
此更多的内容:不仅指字面上的象形或表意文字的物质形态,而且指
使之成立的整体特征。而且,超越能指表面,还指所指这一侧面本身。
因此,我们说到“文字”时,是指一般意义上文字形成的全部要素,
而不管它是否属于字面的意义。哪怕它在空间里的分布对语言的规则
而言隔隔不入,也是如此。比如电影、编舞,当然还有图形、音乐、
雕塑这样的“文字”。iii 人们可以说到体育文字,还可以更有把握
地说到军事或政治文字,当然这是考虑到今日支配着这些领域的技巧
而言的。所有这些描述,不仅是与这些活动相关的二级标注系统,而
且包括这些活动本身的实质和内容。也正是在当代,生物学家们联系
生物细胞内最基本的信息过程,来谈及文字和程序。最后一点,不管
有没有基本的界限,遗传程序所涵括的整个领域,将属于文字领域。
如果遗传学理论本身要摒弃所有形而上学概念,那幺它必须保存文字、
痕迹、字符(墨迹),或形符的概念,直至本身的历史形而上学特点
暴露出来为止。这里所说的形而上学概念,包括有关灵魂、生命、价
值、记忆的观念,直到最近,这些都是机器和人赖以分开的标志。甚
至在确定为人或非人之前,字符或形符就如此称谓这样的要素,即一
种不能简单划一的要素。这里,“人”是指伴随着所有归于人的区别
特征,及其蕴涵的整个意指系统。不管理解成媒介,还是不可还原的
原子,这种元素都是一般意义上主要综合的对象,是人们告诫自己不
要在形式而上学的对立系统之内加以界定的成分,是人们因此不应称
作一般经验的现象,也就是说,是一般意义上的意义来源。
这种状况已经明确宣布。为什幺今天它仍然处于被人如此理解,
并当作事实的模仿这样的阶段呢?这一问题会导致无穷无尽的分析。
让我们简单地选择若干出发点,引入一些有限的评论。我将集中精力
于此。我提到过理论数学。它的文字从来没有和语言产品有绝对的联
系。这样的文字不管理解成可感的图形[书写的方式](而且已经预
设着形式的某种同一性,也即某种观念性,它使如此容易得到承认的
“可感能指”观原则上变得荒谬),还是理解成所指的理想综合,或
在另一平面上的运作印迹;或者说,不管它是否更深入地理解成从一
个平面向另一个平面的过渡,都可作如是观。在实行所谓的表音文字
的文化里,数学不复是一块飞地。关于这一点,所有研究文字的历史
学家都有提及。他们同时还考虑到字母文字的不完备,但这种文字经
历的时间如此之长,以至成为最方便,“最富有智能”4 的文字。这
块飞地还是这样一个地方:这里,科学的语言实践,内在地,越来越
深刻地挑战表音文字的理想,及其暗指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本身),
尤其是,有关“知识”v 和“历史”vi的哲学观念。这是一种与此有
深刻联系的概念。不过,在它们共同发展的某一阶段,分离特征或对
立关系将它们彼此区别开来。历史和知识总是被确定成(不仅在词源
上或哲学上)为重新露面而经过的迂回路线。
但是,超过了理论数学,情报检索的“实用方法”的发展,大量
拓宽了“信息”的可能性,以至它不再是语言的“书面”翻译,而是
某种可以完整地保留在口头上的所指的移植。它与留声机的普及,以
及其它保存口头语言的手段密切相关。这里所说的其它手段,是指在
没有说话主体出现的情况下,也能发挥功能的那些手段。这种发展,
与人类学和文字史的发展相配合。它告诉我们,表音文字,尽管是西
方世界的形而上学、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奇迹的伟大媒体,也在空
间和时间上受到局限。甚至当我们将其规则强加于避开不用这种办法
的文化区域时,也表现出自身的局限。但是,控制论与文字的“人文
科学”这种并非偶然的结合,引起了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
能指与真理
“合理性”这一词,由于本句末尾所要提出的理由,应予抛弃。
它支配着文字,被如此夸大和推向极端,表明文字已不再发源于逻各
斯。进而言之,它引发了对所有起源于逻各斯的意指方式的破除,不
过,不是拆除,而是疏浚。特别是有关真理的意指方式。关于真理的
所有形而上学论断,甚至包括海德格尔提醒我们注意的那种超越形而
上学本体论的论断,与逻各斯的实例,或者说,与逻各斯谱系内的理
性思维,在不同程度上密切不可分割。不管是在哪种意义上进行理解,
都是这样:在前苏格拉底或哲学的意义上,在对上帝的无限理解这一
意义上,或者说,在人类学的意义上,在前黑格尔或后黑格尔意义上。
在逻各斯内部,与语音的原初、基本的联系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这一点容易证明,我在下文也要尝试作这样的证明。正如多少含蓄地
确定的那样,语音的本质与思想内部的精神因素密切相关。这种要素
作为逻各斯,与“意义”相关,并且产生、接受、言说、“构成”意
义。如果对亚里士多德来讲,“说出的词是心理经验的符号,而书写
的词是说出的词的符号”(《解释论》1 ,16a ,3 ),那幺,这是
因为声音,即第一种符号的生产者,与心理之间存在着一种根本、直
接的邻近性。
第一种能指,并不简单地是许多能指中的一种。它指谓“心理经
验”,而“心理经验”又借助自然的相似性,去反映或映照事物。在
存在与心理,事物与情感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转译关系,或自然的
指谓形式。第一种规范,与自然、普遍的意指秩序直接相关,并且是
作为口头语言而产生出来的。书面语言会确立这些规范,同时将它们
和其它规范连接起来。
虽然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使用同样的文字,所有的人也不拥有相
同的言语声音,但语音作为基本符号(semeiaproto )所表示的心理
经验,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这正象我们的经验充当事物的影象那
样。(《解释论》1 ,16a ,着重号系引者所加)能自然而然地表达
事物的心理情绪,构成了一种普遍的语言,它还能自我消除。正是在
明朗化的阶段,亚里士多德才将它不带风险地省略掉。5 在每一种情
况下,声音都最接近于所指,而不管它被严格确定为含义(思想或生
命),或比较宽泛地确定为事物。所有能指,当然首先是书面能指,
涉及到将声音与心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情况;或者说,涉及到所指
含义的思想,并且确实也涉及到事物本身,不过,这些都是派生性的。
不管是以我们刚才提到的亚里士多德方式,还是以中世纪神学的方式,
也即将“res ”确定为源于“eidos ”,那幺,逻各斯里所包含的有
关意义的思考,或关于上帝的无限理解vii ,都可以作这样的认识。
书面能指总是技术性和代表性的。它没有任何独断的意义。这一派生
过程正是能指概念的起源所在。符号的概念,总是在自身内部蕴涵着
能指和所指的区别,即或象索绪尔所主张的,它们被简单地区分为同
一页纸的两面。这种观念仍然保留在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之内。这
里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也是一种语音中心主义:声音与存在,声音与存
在的意义,声音与意义的观念之间存在着绝对的邻接性。黑格尔很明
确地证明了,声音在理念化过程、概念的产生,以及主体的自我呈现
时,所表现的奇特优势。
这是一种理想的运动。这里,通过声音,那种貌似简单的主体性,
有形事物的灵魂,才得以表达出来。正如眼睛感知事物的形状和色彩
那样,耳朵也在一种理论的方式上接受东西,并由此允许客体的内在
性转变为内在性本身(《美学》第3 卷,法文本,第16页)……相反,
耳朵,由于感知物质的内部振动的结果,因此必须把自己置身于和客
体的实际关系之中。结果,客体不再是安眠着的物质形式,而是能体
现出灵魂本身的首要和更加理想的活动。(第296 页)对声音所作的
一般论述,对语音(phoné)更加有效。通过语音,也就是,通过聆
听(即理解)自己说话这样一种不易分析的系统,主体才可以影响自
身,并在概念性的成分上与自己发生联系。
我们已经有一种预感:语音中心主义与这样的历史决定论相融合,
也即视存在的音义为一种呈现。同时,与根据这种普通的方式,在内
部架构体系,从而形成历史序列的所有下位决定论,也结合在一起。
这里,事物作为“eidos ”呈现于视觉,作为物质/ 本质存在而呈现,
作为现在或此刻的时点而在时间上呈现。它是我思故我在,意识、主
体性的自我呈现,是他物与自身的共同呈现。它是自我的意向现象的
主体间性。如此等等。因此,逻各斯中心主义佐证了将实体的存在确
定为呈现的观点。这样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在海德格尔的思想里,并
非完全付诸阙如。就此程度而言,在本体论神学的时代,在呈现的哲
学内部,也就是说,在哲学本身的范围内,它仍然容纳那种思想。这
大概意味着,人们并未离开能描述其结局的那个时代。对于我们而言,
要作出确切的判断,既属于,也不属于这一时代的运动。这显得过于
微妙,并且这方面的幻觉也显得太容易了。
逻各斯时代将文字如此降格,把它看作中介的中介,并认为它处
于意义的边缘。能指和所指的区分就属于这一时代。这种将其“平行
性”分离开来的做法,还有,不管程度怎样轻,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的
外在性,也属于这一时期。这一附属物是在历史上建构起来的,并且
受到分级处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区别,以深刻、含蓄的方式,归属
于形而上学所包括的整个时代。同时,以更加明确、更加系统的表述
方式,归属于基督创始说和基督无限论盛行的狭隘时期。当这些学说
将希腊观念体系的资源据为己有时,明显表现得这样。这样的附属特
征,是基本的,不可还原的。如果不将其形而上学的学术来源连根拔
起,人们就无法保留斯多葛学派的便利或“科学真理”,以及此后中
世纪有关能指物(signans )和所指物(signatum)viii的区别。遵
循这一根源的,不仅近是可感和可知之间的区别,这一点已充分说明。
同时,还包括所有发生制约关系的成分,即整个形而上学。最谨慎的
语言学家和符号学家,都将这一区别普遍视为不证自明的真理。甚至
那些相信其著作的科学性诞生于形而上学寿终正寝之时的人,也这样
认为。
例如,正如现代结构主义思想明确认识到的,语言是一种符号系
统,而语言学属于符号科学或符号学(semiotics )(即索绪尔所说
的s émiologie)的一个重部分。中世纪有关符号的定义——“aliquidstatproaliquo”
——又被复活,而且是作为依然有效和能产的定义提出来的。因此,
一般符号的构成性特征,以及特殊的语言学符号的标志,就在于所具
有的这种双面特性:每种语言符号都可以二分,而且包括两个侧面,
即可感和可知的;或者换句话说,即“能指”(signans )(索绪尔
所说的signifiant)和“所指”(signatum)(索绪尔所说的signifi
é)。语言符号(以及一般符号)的这两种成分必然相互预设和规定。
但是,其它许多暗藏的积淀物,也依附于这种形而上学- 神学根
源。符号学,或者更专门地讲,“语言科学”,如果不考虑到可感与
可知之间的差异,就不能由此保持能指和所指的区别这样的符号观。
同样,如果不更加深刻,更加含蓄地借助同一标记,保持对所指的参
照,就无法维系能指和所指间的区别。这里,所指在“降格”之前,
在放浪于下文所说的可感物的外在性之前,能“出现”于悟性的范围。
作为纯粹悟性的外表,它涉及到直接关联的绝对逻各斯。这种绝对的
逻各斯,在中世纪的神学里,表现为无限的创造主体性:符号的可知
外表仍然面向词,面向神的面部。
当然,这不属于要对这些概念加以“驳斥”的问题:这些概念是
必要的。至少现在,没有这些概念,任何东西都无法想象。它首先可
以证明,思维的观念和形态表现出系统化的历史一致性。而人们常常
相信可以把它分割开来。符号与上苍诞生的地点和时间相同。符号的
纪年基本上是神学的。大概它永远不会终止。不过,其历史的完结已
经被勾画出来。
因为这些概念对于解开其所属的传统不可或缺,所以我们不应该
倾向于放弃它们。在完结阶段,通过间接、危险的运动,这些概念时
常冒险倒退回所解释之物。有必要围绕这些批评性的概念设置一些审
慎、深入的话语,用以标明其有效性的条件、媒介及局限,从而严格
指谓与机器之间的密切关系。这里,机器的解体,是它们所容许的。
在同一过程里,还可指谓那一裂口,由此越过完结阶段,窥见那无法
名状的微弱之光。符号的概念在这里是典型的。我们刚刚标明其形而
上学的属性。不过,我们知道,有关符号主题的学说,大约一个世纪
之久,都是一种传统的痛苦劳作。它声称要把意义、真理、呈现、存
在等等从指谓的活动中撤除出去。正如我刚才所做的,如果认为所指
和能指之间的区别,或一般的符号观念值得怀疑,那幺必须明确说明;
无论它先于、外在于,还是高于符号,这都不是根据现有真理的例子
去这样做的问题;也不是根据涂抹掉的差异来这样做的问题。完全相
反。我们被这样的事实弄得无所适从。在符号的概念里,在现成的哲
学史之外,存在或发挥作用的现象,仍然由那一历史从系统和谱系的
角度所决定。也就是在那里,概念,还有,首先其解构的作品,也即
其“风格”,本质上仍然面临着误解,得不到认可。能指的外在性,
就是一般意义上文字的外在性。我在下文要尽量表明,在文字以前,
不存在任何语言符号。ix没有那种外在性,符号的概念就会沦于衰亡。
因为我们的整个世界和语言会与之一道崩溃,也因为其证据和价值,
在一定的派生阶段,维系着不可分解的一致性,所以说,就某一时期
断言有必要“过渡到他物”,甚至于
处理掉符号,处理掉这一术语和概念,会显得多幺愚不可及。要
能适当地理解我们这里所描述的状态,人们就必须以崭新的方式来理
解“时期”、“时代的终结”、历史谱系学“之类的说法,而且必须
把它们清除出所有的相对主义。因此,在这一时期内,阅读和书写,
即符号的生产和译解,也就是,通常作为符号编织物的文本,把自己
局限在次要的等级里。它们以真理为先导,或者说,在内部,由逻各
斯的要素所形成的意义,已经位居前面。甚至当事物,即”所指物
“,与造物主上帝的逻各斯不直接关联的时候,所指在任何程度上,
都和一般所说的逻各斯(无论有限还是无限)直接相关,而与能指,
也就是,文字的外在性间接相关。这里,所指物是以所说/ 所思的意
义立论的。当事情向另一方向发展时,则是因为某种隐喻的中介悄悄
进入这一关系,模拟了直接性。费罗留斯(278a)x 区别开体现灵魂
或真理的文字与所谓低劣的文字(字面意义和日常意义上的文字,也
即”空间“里的可感文字),还特别提到中世纪的自然之书和上帝的
文字。在这些论述里,所有那些充当隐喻的成分,都证实了逻各斯的
优先性,并因此奠定了文字的”字面“意义:指称能指的符号本身,
同时也指称一种永恒的真理,也即在接近当下的逻各斯时永远具有所
论述的真理。必须注意的矛盾现象是,自然和普遍的文字,可理解和
非时间的文字,是借助隐喻来命名的。可感、有限的文字被说成字面
意义上的文字。这样认为,是立足于文化技艺、神工鬼斧的侧面。它
是人为的程序,是偶尔具现的诡计,或者说,是由有限的生物之灵施
行的策略。当然,这一隐喻仍然难以理解,在这里,文字的”字面
“意义被当作第一隐喻。”字面“意义,是这种学说的坚持者所没有
考虑到的。因此说,这不是把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颠倒过来的问题,
而是将文字的”字面“意义确定为隐喻本身的问题。
在《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一书的精彩章节“书籍的象征”之
中,E ·R.柯尔求斯运用大量的例子,描述了从费多留斯到卡尔德隆
的发展、变化过程,甚至提到由于“书籍新获得的地位”(法译本第
347 页)而导致的“完全相反”(第372 页)的情况。但是,看起来,
不管这种修正事实上显得如何重要,却掩盖着其间一条根本的延续性。
正如反映柏拉图有关灵魂的真理的文字那样,在中世纪,它也是在比
喻意义上理解的文字,也就是说,是一种自然、永恒、普遍的文字。
它体现为:所指的真理体系,因其尊严而得到承认。在费多留斯那里,
有一种衰落的文字一直与此对立。这种比喻的历史有待编写。这种比
喻将一种天意或自然的文字,与人为、劳作、有限、人工的文字,系
统地对比起来。正如下面的引文所表明的那样,仍然需要对这一历史
过程的各个阶段作严格的表述。同时,仍需要通过各种修正,来遵循
上帝之书的主题(自然或法则,确切而言,是自然之法)。
拉比·埃利泽说:“如果所有的大海都盛满墨水,所有的池塘都
栽满芦苇;如果天空和大地都是羊皮纸;如果所有的人都在实践书写
的艺术,那也不会穷尽我所掌握的‘摩西五书’。差不多就象在大海
里蘸上一笔,只会弄出一点儿水,上面的做法不会使摩西五书减少什
幺。7 加利略:”它(自然之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
在休谟的《人类理解论》一书里,德米亚以自然宗教的名义,这
样说道:“这一卷有关自然的论述,包含着大量无法解释之谜,它远
远超过可理解的论证或思辩。”
邦涅:“对我来讲,可以假定,地球是上帝赋予的理智的一部分。
它远远高于我们的作品,供我们阅读。这里,人们可以深入钻研能显
现上帝超人智能的各种名目繁多的事物。这看起来更富有哲学意味。”
G.H.冯·舒伯特:“这是由图形和象形文字构成的语言。它是至
高无上的智慧之神启示人类时使用的语言。它在诗歌的粗俗语言里也
可以发现。在最卑微和最不完备的方面,与其说它是催眠的散文,不
如说是更象梦的隐喻说法。我们不明白,这样的语言是否属于上流地
区的真正催眠的语言,我们也不懂,当我们以为自己醒着的时候,是
否陷于千年的沉睡,或至少可以说,是否置身于梦之回声。这里,我
们仅仅感觉到神之语言的几个孤立、模糊的单词,就象一个睡觉的人,
隐约感到周围的谈话声那样。”
雅斯贝尔斯:“世界是他物的手稿,无法进行普遍的解读,而只
有存在本身能够破译。”
首先,请勿忽视,在有关同一隐喻的种种论述之间,存在着深层
次的差异。在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讨论的历史上,最具决定性作用的
分水岭是这样的时候:与自然科学同步,绝对的呈现被当作自我呈现,
被当作主体性。它处于17世纪伟大的唯理主义盛行之时。自那时起,
对衰落、有限的文字的谴责,采取了另一形式。这正是我们赖以生存
的形式:将受到斥责的非自我呈现。因此,“卢梭时代”的典型性,
开始被人解释,这一点我们下文还要论及。卢梭提到了另一种呈现模
式,因而重复了柏拉图的做法。这是在多种意义上,在可以感知的我
思故我在的状态里的自我呈示。同时,它身上还记载着表达天意法则
的铭文。一方面,有代表性的,衰落的,次要的,设定好的文字,就
是字面意义和严格意义上文字,在《论语言的起源》一书里遭到责难。
(它“消磨”言语。从书本上来“判断天才”,就象“从尸体上临摹
人物画像”,等等。)xi一般意义上的文字是死的字母。它是死亡的
载体,消耗了生命。另一方面,在同一命题的另一侧面,也即比喻意
义上的文字,则是自然的,天意的,有生命的文字,受到人们的尊敬。
它高贵地等同于价值的起源。作为天意法则的良心之声,它相当于心
灵、情感,等等。
《圣经》是所有书籍中最崇高者,但它毕竟是一部书。不是在零
零星星的几页文字里,人们就会找到上帝的法则,而是在人类的心灵
里才能找到。这里,是神之玉手在屈尊写作。(《威尼士书简》)。
如果自然法则仅仅刻写在人类的理性之中,那幺它无法指导我们
的多数行动。它是以涂抹不掉的文字雕刻于人的心灵………………它
在那里向人呼吁(《战争的状况》)自然的文字和声音,与呼吸直接
联系在一起。其本质不是书写学或神灵术。它是神圣的,非常接近于
信仰表白的内在神圣之音,也近似于人们返回自我时聆听到的声音。
这里,天籁完全、真实地诉诸我们的内在感觉。“我越是返回自我,
越是向自己咨询,就越发能读懂写在自我灵魂中的这些词。这是合情
合理的,人们也会由此觉得幸运。我不是从更高的哲学原理出发来推
导这些规则。我是在心灵的深处发现这些词的。它们是自然用文字书
写的,没有任何东西能涂抹掉。”声音和文字的先验一致性是预先规
定的,对此,我们有很多话要说。言语的主要部分是文字,原因在于
它是一种法则,一种自然法则。在自我呈现的比邻关系里,最初的词
被理解成他物的声音和戒律。
因此,存在着一种既好又坏的文字:刻写于内心和灵魂深处的神
意铭文,既完美又自然。背理和诡谲的方面是技巧,被流放于身体的
外部。在柏拉图的模式里,这一点得到很好的修正:文字既是灵魂的,
又是身体的;既是内部的,又是外在的;既是良知的,又是激情的。
原因在于,既有一种灵魂的声音,也有一种身体的声音。“良知是灵
魂之音,激情则是躯体之音”。人们必须经常返回“自然之声”,即
“自然的神圣之音”。它与上天的铭文和规范融合在一起。在这里,
人们一定会遇见自己,并在符号的内部展开对话。他在纸面上讲述和
回答自己。
仿佛是,自然已经在我们面前展示其壮观,并且为我们提供了思
考的文本……因此我把所有的书都合上。只有一本书在我们面前打开。
它就是自然之书。从这本伟大而又崇高的书里,我学会了怎样迎合和
崇拜它的作者。

(待续)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6 21:57:59

--  
书本的终结与文字的开始 雅克·德里达 卢德平译 (世纪中国)


苏格拉底,他这人不写作。
——尼采

不管如何考虑这一课题,“语言问题”从来就不简单地是众多问
题中的一种。但它也从未象现在这样侵入到大部分形态各异的研究之
中,以及大多数异质的话语之中。也就是说,它在意向、方法,及意
识形态方面表现得形态各异和异质。“语言”一词本身的贬值,还有,
当它凌驾于我们之上时,所暴露出的松散的措辞,廉价的诱惑,对时
尚的被动屈从,以及先锋意识,换句话说,也即无知,都是这种效果
的明证。“语言”符号的这种膨胀,等于符号本身的膨胀,是一种绝
对的膨胀,是膨胀本身。不过,就其某一侧面或阴影而言,它本身仍
然是符号:这一危机也是一种征兆。尽管本身如此,但它似乎还表明,
某一历史- 形而上学时期,最终必然决定语言的全部有争议的领域。
这样做,不仅是因为所有那些想摆脱语言功能的想法,最终发现仍然
束缚在这种作用之中,而且是因为,出于同一理由,语言本身面临着
生死存亡的威胁。它在无限度的淫威面前表现得孤立无援、随波逐流。
当界限似乎消失,不再自信时,当不再越过其无限所指而有所包容和
保证什幺时,又被拉回到自身的无限状态。
纲要
经过一种缓慢的运动,几乎难以觉察其必然性,至少几个世纪后,
才趋向于,并最终统括在语言这一名称之下;由此,这种东西开始让
自己转变成,或至少统扩在文字这一标题下。根据一种几乎感知不到
的必然性,看起来,文字的概念,不再指一般意义上的特殊、派生、
辅助的语言形式(无论理解成交际、关系、表达、意指、意义,还是
思想的构成形式等等);也不再指外表,以及主要能指成分的无关紧
要的重合物,即能指的能指。它由此才超越语言的范围。就这一词的
所有意义而言,文字包括语言。不是说,“文字”这个词不再指能指
的能指,而是说,看起来奇怪的是,“能指的能指”不再用于界定偶
然的重合,以及等而下之的二级性;相反,“能指的能指”描述了语
言的运动:可以肯定,就原始的形态而言,确实如此。但人们对此已
经表示了这样的怀疑:其结构可以表达成“能指的能指”的原始状态,
而在生成的过程中,掩盖和消除了自己。那幺,所指总是作为能指而
发挥作用。看起来,可以归咎于文字的二级性本身,它一般影响到全
部所指,而且是在一进入角色时,就已经对它施加了影响。没有一个
所指能逃避,哪怕会重新捕获,构成语言主体的那种意指功能。与文
字的到来同步的,是这种功能的来临。今天,这样的功能正得到承认。
它消除了人们由此认为能调节符号的能指过程的那种界限。同时,引
申出全部令人信任的所指。它削弱了所有堡垒,所有监管着语言领域,
却超出其范围的屏障。严格讲,这相当于破坏“符号”这一概念,及
其整体的逻辑性。无疑,并非偶然的是,当语言概念的延伸模糊了界
限时,大有席卷一切之势。我们将看到,这种席卷之势和模糊之举,
具有同样的意义,属于同一现象。似乎是,西方的语言观,在今天,
体现为原始文字的伪装或掩饰。超越其暧昧性,超越言语和语言僵化、
有争议的对立,就以下情况而言,确实如此。也即归因于语音或词汇
的产生过程,归因于语言、语音、听觉,归因于声音和气流,归因于
言语的种种因素。这样的认识,较之在转变成这样的认识之前,视文
字为“口头词汇的简单的替代物”(卢梭)的观点,显得更触及到问
题的本质。文字从来就不是简单的“替代物”,也没有必要马上就建
立一种有关这一“替代物”的新的逻辑。不过,这种迫切性,将进一
步引导我们读解卢梭。
这些伪装,并不是人们或钦佩或感到遗憾的历史偶然性。它们的
变动绝对是必然的,其必然性不能通过任何其它的陪审团来判决。语
言ii的优势不取决于什幺可以回避的选择。它对应于经济的时机(不
妨说到“历史”和“生命”或“自我关联”)。通过语音的物质载体,
来“听(理解)自己说话”这一体系,必然在整个时间长河中支配着
世界史,甚至孵化出世界观,也即世界起源说。它来自于世俗与非世
俗、外部与内部、观念性与非观念性、普遍性与非普遍性、超验与经
验等等之间的差异。2 上述语音物质载体本身,体现为非外部、非通
常的,因此是非经验、非偶然的能指。
伴随着某种不正常或根本上靠不住的成功,这种运动,就其最终
目标而言,趋于将文字局限在次要或辅助的功能上:完全呈现(向自
己呈现,向所指呈现,向另一面呈现,是一般呈现主题的状况)的通
篇发言的译者、语言服务的技术师、发言人、发言原稿的译者,都尽
量免于翻译。
语言服务上的技术:我不是在乞灵于一般的技术精华。它不仅是
我们所熟知的,而且会有助于我们理解范围狭窄,在历史上确定了的
典型文字观。相反,我相信,有关文字的意义和起源的质疑,先于,
或至少跟有关技术的意义和起源的质疑,融合在一起。这就是为什幺
技术概念从来就无法简单地用来阐明文字概念的原因所在。
因此,似乎是,我们称作语言的东西,其起源和起点都不过是一
个瞬间,一种基本而又确定的方式,一种现象,一个侧面,一种文字。
好像它成功地使我们在历险(就冒险本身而言)的过程里忘记这一点,
甚至故意迷惑我们。从各方面说,这是一段相当短暂的冒险。它和这
样的历史融合在一起:这一历史几乎三千年来都与技术和以语词为中
心的形而上学相联系。看起来,它正接近于自身的衰竭,处于书籍文
明衰亡的背景之下。这不过是众多事例之一,对此已有很多论述。它
尤其是通过图书馆的痉挛性扩张而体现出来的。表面上看起来相反,
书籍的这一衰亡无疑宣布(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宣布)言语(所
谓完美言语)的死亡,以及文字史,也即作为文字的历史所发生的新
变化。不过,是距几个世纪之遥宣布这一点的。我们必须根据那样的
尺度来进行估算,同时要注意,切勿忽视相当异质的历史延续性所具
有的属性:加速过程如此,其确定性的意义也如此。因此,在根据以
往的节奏加以仔细的评价时,人们可能会犯同样的错误。“言语的死
亡”,在这里当然是一种隐喻说法。在谈到某种东西消失前,我们必
须考虑到言语的新状况,也即在某一结构中所处的从属地位,而不复
是君临者。
这样断言,文字概念超过,并且包容语言概念,当然蕴涵着有关
语言和文字的定义。如果我们不打算证明这一点,那幺就会屈从于刚
刚提到的膨胀运动。它接受了“文字”这一词,不过不是偶然的。事
实上,在一定时间内,处处借助于手势,出于深层次的必要动机,而
说到语言时,人们以此表达行为、运动、思想、反思、意识、无意识、
经验、情绪等等。这里,动机的退化,与其说暴露其来源,不如说,
更容易遭到人们的责备。现在,我们谈到“文字”时,倾向于表达较
此更多的内容:不仅指字面上的象形或表意文字的物质形态,而且指
使之成立的整体特征。而且,超越能指表面,还指所指这一侧面本身。
因此,我们说到“文字”时,是指一般意义上文字形成的全部要素,
而不管它是否属于字面的意义。哪怕它在空间里的分布对语言的规则
而言隔隔不入,也是如此。比如电影、编舞,当然还有图形、音乐、
雕塑这样的“文字”。iii 人们可以说到体育文字,还可以更有把握
地说到军事或政治文字,当然这是考虑到今日支配着这些领域的技巧
而言的。所有这些描述,不仅是与这些活动相关的二级标注系统,而
且包括这些活动本身的实质和内容。也正是在当代,生物学家们联系
生物细胞内最基本的信息过程,来谈及文字和程序。最后一点,不管
有没有基本的界限,遗传程序所涵括的整个领域,将属于文字领域。
如果遗传学理论本身要摒弃所有形而上学概念,那幺它必须保存文字、
痕迹、字符(墨迹),或形符的概念,直至本身的历史形而上学特点
暴露出来为止。这里所说的形而上学概念,包括有关灵魂、生命、价
值、记忆的观念,直到最近,这些都是机器和人赖以分开的标志。甚
至在确定为人或非人之前,字符或形符就如此称谓这样的要素,即一
种不能简单划一的要素。这里,“人”是指伴随着所有归于人的区别
特征,及其蕴涵的整个意指系统。不管理解成媒介,还是不可还原的
原子,这种元素都是一般意义上主要综合的对象,是人们告诫自己不
要在形式而上学的对立系统之内加以界定的成分,是人们因此不应称
作一般经验的现象,也就是说,是一般意义上的意义来源。
这种状况已经明确宣布。为什幺今天它仍然处于被人如此理解,
并当作事实的模仿这样的阶段呢?这一问题会导致无穷无尽的分析。
让我们简单地选择若干出发点,引入一些有限的评论。我将集中精力
于此。我提到过理论数学。它的文字从来没有和语言产品有绝对的联
系。这样的文字不管理解成可感的图形[书写的方式](而且已经预
设着形式的某种同一性,也即某种观念性,它使如此容易得到承认的
“可感能指”观原则上变得荒谬),还是理解成所指的理想综合,或
在另一平面上的运作印迹;或者说,不管它是否更深入地理解成从一
个平面向另一个平面的过渡,都可作如是观。在实行所谓的表音文字
的文化里,数学不复是一块飞地。关于这一点,所有研究文字的历史
学家都有提及。他们同时还考虑到字母文字的不完备,但这种文字经
历的时间如此之长,以至成为最方便,“最富有智能”4 的文字。这
块飞地还是这样一个地方:这里,科学的语言实践,内在地,越来越
深刻地挑战表音文字的理想,及其暗指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本身),
尤其是,有关“知识”v 和“历史”vi的哲学观念。这是一种与此有
深刻联系的概念。不过,在它们共同发展的某一阶段,分离特征或对
立关系将它们彼此区别开来。历史和知识总是被确定成(不仅在词源
上或哲学上)为重新露面而经过的迂回路线。
但是,超过了理论数学,情报检索的“实用方法”的发展,大量
拓宽了“信息”的可能性,以至它不再是语言的“书面”翻译,而是
某种可以完整地保留在口头上的所指的移植。它与留声机的普及,以
及其它保存口头语言的手段密切相关。这里所说的其它手段,是指在
没有说话主体出现的情况下,也能发挥功能的那些手段。这种发展,
与人类学和文字史的发展相配合。它告诉我们,表音文字,尽管是西
方世界的形而上学、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奇迹的伟大媒体,也在空
间和时间上受到局限。甚至当我们将其规则强加于避开不用这种办法
的文化区域时,也表现出自身的局限。但是,控制论与文字的“人文
科学”这种并非偶然的结合,引起了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
能指与真理
“合理性”这一词,由于本句末尾所要提出的理由,应予抛弃。
它支配着文字,被如此夸大和推向极端,表明文字已不再发源于逻各
斯。进而言之,它引发了对所有起源于逻各斯的意指方式的破除,不
过,不是拆除,而是疏浚。特别是有关真理的意指方式。关于真理的
所有形而上学论断,甚至包括海德格尔提醒我们注意的那种超越形而
上学本体论的论断,与逻各斯的实例,或者说,与逻各斯谱系内的理
性思维,在不同程度上密切不可分割。不管是在哪种意义上进行理解,
都是这样:在前苏格拉底或哲学的意义上,在对上帝的无限理解这一
意义上,或者说,在人类学的意义上,在前黑格尔或后黑格尔意义上。
在逻各斯内部,与语音的原初、基本的联系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这一点容易证明,我在下文也要尝试作这样的证明。正如多少含蓄地
确定的那样,语音的本质与思想内部的精神因素密切相关。这种要素
作为逻各斯,与“意义”相关,并且产生、接受、言说、“构成”意
义。如果对亚里士多德来讲,“说出的词是心理经验的符号,而书写
的词是说出的词的符号”(《解释论》1 ,16a ,3 ),那幺,这是
因为声音,即第一种符号的生产者,与心理之间存在着一种根本、直
接的邻近性。
第一种能指,并不简单地是许多能指中的一种。它指谓“心理经
验”,而“心理经验”又借助自然的相似性,去反映或映照事物。在
存在与心理,事物与情感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转译关系,或自然的
指谓形式。第一种规范,与自然、普遍的意指秩序直接相关,并且是
作为口头语言而产生出来的。书面语言会确立这些规范,同时将它们
和其它规范连接起来。
虽然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使用同样的文字,所有的人也不拥有相
同的言语声音,但语音作为基本符号(semeiaproto )所表示的心理
经验,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这正象我们的经验充当事物的影象那
样。(《解释论》1 ,16a ,着重号系引者所加)能自然而然地表达
事物的心理情绪,构成了一种普遍的语言,它还能自我消除。正是在
明朗化的阶段,亚里士多德才将它不带风险地省略掉。5 在每一种情
况下,声音都最接近于所指,而不管它被严格确定为含义(思想或生
命),或比较宽泛地确定为事物。所有能指,当然首先是书面能指,
涉及到将声音与心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情况;或者说,涉及到所指
含义的思想,并且确实也涉及到事物本身,不过,这些都是派生性的。
不管是以我们刚才提到的亚里士多德方式,还是以中世纪神学的方式,
也即将“res ”确定为源于“eidos ”,那幺,逻各斯里所包含的有
关意义的思考,或关于上帝的无限理解vii ,都可以作这样的认识。
书面能指总是技术性和代表性的。它没有任何独断的意义。这一派生
过程正是能指概念的起源所在。符号的概念,总是在自身内部蕴涵着
能指和所指的区别,即或象索绪尔所主张的,它们被简单地区分为同
一页纸的两面。这种观念仍然保留在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之内。这
里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也是一种语音中心主义:声音与存在,声音与存
在的意义,声音与意义的观念之间存在着绝对的邻接性。黑格尔很明
确地证明了,声音在理念化过程、概念的产生,以及主体的自我呈现
时,所表现的奇特优势。
这是一种理想的运动。这里,通过声音,那种貌似简单的主体性,
有形事物的灵魂,才得以表达出来。正如眼睛感知事物的形状和色彩
那样,耳朵也在一种理论的方式上接受东西,并由此允许客体的内在
性转变为内在性本身(《美学》第3 卷,法文本,第16页)……相反,
耳朵,由于感知物质的内部振动的结果,因此必须把自己置身于和客
体的实际关系之中。结果,客体不再是安眠着的物质形式,而是能体
现出灵魂本身的首要和更加理想的活动。(第296 页)对声音所作的
一般论述,对语音(phoné)更加有效。通过语音,也就是,通过聆
听(即理解)自己说话这样一种不易分析的系统,主体才可以影响自
身,并在概念性的成分上与自己发生联系。
我们已经有一种预感:语音中心主义与这样的历史决定论相融合,
也即视存在的音义为一种呈现。同时,与根据这种普通的方式,在内
部架构体系,从而形成历史序列的所有下位决定论,也结合在一起。
这里,事物作为“eidos ”呈现于视觉,作为物质/ 本质存在而呈现,
作为现在或此刻的时点而在时间上呈现。它是我思故我在,意识、主
体性的自我呈现,是他物与自身的共同呈现。它是自我的意向现象的
主体间性。如此等等。因此,逻各斯中心主义佐证了将实体的存在确
定为呈现的观点。这样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在海德格尔的思想里,并
非完全付诸阙如。就此程度而言,在本体论神学的时代,在呈现的哲
学内部,也就是说,在哲学本身的范围内,它仍然容纳那种思想。这
大概意味着,人们并未离开能描述其结局的那个时代。对于我们而言,
要作出确切的判断,既属于,也不属于这一时代的运动。这显得过于
微妙,并且这方面的幻觉也显得太容易了。
逻各斯时代将文字如此降格,把它看作中介的中介,并认为它处
于意义的边缘。能指和所指的区分就属于这一时代。这种将其“平行
性”分离开来的做法,还有,不管程度怎样轻,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的
外在性,也属于这一时期。这一附属物是在历史上建构起来的,并且
受到分级处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区别,以深刻、含蓄的方式,归属
于形而上学所包括的整个时代。同时,以更加明确、更加系统的表述
方式,归属于基督创始说和基督无限论盛行的狭隘时期。当这些学说
将希腊观念体系的资源据为己有时,明显表现得这样。这样的附属特
征,是基本的,不可还原的。如果不将其形而上学的学术来源连根拔
起,人们就无法保留斯多葛学派的便利或“科学真理”,以及此后中
世纪有关能指物(signans )和所指物(signatum)viii的区别。遵
循这一根源的,不仅近是可感和可知之间的区别,这一点已充分说明。
同时,还包括所有发生制约关系的成分,即整个形而上学。最谨慎的
语言学家和符号学家,都将这一区别普遍视为不证自明的真理。甚至
那些相信其著作的科学性诞生于形而上学寿终正寝之时的人,也这样
认为。
例如,正如现代结构主义思想明确认识到的,语言是一种符号系
统,而语言学属于符号科学或符号学(semiotics )(即索绪尔所说
的s émiologie)的一个重部分。中世纪有关符号的定义——“aliquidstatproaliquo”
——又被复活,而且是作为依然有效和能产的定义提出来的。因此,
一般符号的构成性特征,以及特殊的语言学符号的标志,就在于所具
有的这种双面特性:每种语言符号都可以二分,而且包括两个侧面,
即可感和可知的;或者换句话说,即“能指”(signans )(索绪尔
所说的signifiant)和“所指”(signatum)(索绪尔所说的signifi
é)。语言符号(以及一般符号)的这两种成分必然相互预设和规定。
但是,其它许多暗藏的积淀物,也依附于这种形而上学- 神学根
源。符号学,或者更专门地讲,“语言科学”,如果不考虑到可感与
可知之间的差异,就不能由此保持能指和所指的区别这样的符号观。
同样,如果不更加深刻,更加含蓄地借助同一标记,保持对所指的参
照,就无法维系能指和所指间的区别。这里,所指在“降格”之前,
在放浪于下文所说的可感物的外在性之前,能“出现”于悟性的范围。
作为纯粹悟性的外表,它涉及到直接关联的绝对逻各斯。这种绝对的
逻各斯,在中世纪的神学里,表现为无限的创造主体性:符号的可知
外表仍然面向词,面向神的面部。
当然,这不属于要对这些概念加以“驳斥”的问题:这些概念是
必要的。至少现在,没有这些概念,任何东西都无法想象。它首先可
以证明,思维的观念和形态表现出系统化的历史一致性。而人们常常
相信可以把它分割开来。符号与上苍诞生的地点和时间相同。符号的
纪年基本上是神学的。大概它永远不会终止。不过,其历史的完结已
经被勾画出来。
因为这些概念对于解开其所属的传统不可或缺,所以我们不应该
倾向于放弃它们。在完结阶段,通过间接、危险的运动,这些概念时
常冒险倒退回所解释之物。有必要围绕这些批评性的概念设置一些审
慎、深入的话语,用以标明其有效性的条件、媒介及局限,从而严格
指谓与机器之间的密切关系。这里,机器的解体,是它们所容许的。
在同一过程里,还可指谓那一裂口,由此越过完结阶段,窥见那无法
名状的微弱之光。符号的概念在这里是典型的。我们刚刚标明其形而
上学的属性。不过,我们知道,有关符号主题的学说,大约一个世纪
之久,都是一种传统的痛苦劳作。它声称要把意义、真理、呈现、存
在等等从指谓的活动中撤除出去。正如我刚才所做的,如果认为所指
和能指之间的区别,或一般的符号观念值得怀疑,那幺必须明确说明;
无论它先于、外在于,还是高于符号,这都不是根据现有真理的例子
去这样做的问题;也不是根据涂抹掉的差异来这样做的问题。完全相
反。我们被这样的事实弄得无所适从。在符号的概念里,在现成的哲
学史之外,存在或发挥作用的现象,仍然由那一历史从系统和谱系的
角度所决定。也就是在那里,概念,还有,首先其解构的作品,也即
其“风格”,本质上仍然面临着误解,得不到认可。能指的外在性,
就是一般意义上文字的外在性。我在下文要尽量表明,在文字以前,
不存在任何语言符号。ix没有那种外在性,符号的概念就会沦于衰亡。
因为我们的整个世界和语言会与之一道崩溃,也因为其证据和价值,
在一定的派生阶段,维系着不可分解的一致性,所以说,就某一时期
断言有必要“过渡到他物”,甚至于
处理掉符号,处理掉这一术语和概念,会显得多幺愚不可及。要
能适当地理解我们这里所描述的状态,人们就必须以崭新的方式来理
解“时期”、“时代的终结”、历史谱系学“之类的说法,而且必须
把它们清除出所有的相对主义。因此,在这一时期内,阅读和书写,
即符号的生产和译解,也就是,通常作为符号编织物的文本,把自己
局限在次要的等级里。它们以真理为先导,或者说,在内部,由逻各
斯的要素所形成的意义,已经位居前面。甚至当事物,即”所指物
“,与造物主上帝的逻各斯不直接关联的时候,所指在任何程度上,
都和一般所说的逻各斯(无论有限还是无限)直接相关,而与能指,
也就是,文字的外在性间接相关。这里,所指物是以所说/ 所思的意
义立论的。当事情向另一方向发展时,则是因为某种隐喻的中介悄悄
进入这一关系,模拟了直接性。费罗留斯(278a)x 区别开体现灵魂
或真理的文字与所谓低劣的文字(字面意义和日常意义上的文字,也
即”空间“里的可感文字),还特别提到中世纪的自然之书和上帝的
文字。在这些论述里,所有那些充当隐喻的成分,都证实了逻各斯的
优先性,并因此奠定了文字的”字面“意义:指称能指的符号本身,
同时也指称一种永恒的真理,也即在接近当下的逻各斯时永远具有所
论述的真理。必须注意的矛盾现象是,自然和普遍的文字,可理解和
非时间的文字,是借助隐喻来命名的。可感、有限的文字被说成字面
意义上的文字。这样认为,是立足于文化技艺、神工鬼斧的侧面。它
是人为的程序,是偶尔具现的诡计,或者说,是由有限的生物之灵施
行的策略。当然,这一隐喻仍然难以理解,在这里,文字的”字面
“意义被当作第一隐喻。”字面“意义,是这种学说的坚持者所没有
考虑到的。因此说,这不是把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颠倒过来的问题,
而是将文字的”字面“意义确定为隐喻本身的问题。
在《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一书的精彩章节“书籍的象征”之
中,E ·R.柯尔求斯运用大量的例子,描述了从费多留斯到卡尔德隆
的发展、变化过程,甚至提到由于“书籍新获得的地位”(法译本第
347 页)而导致的“完全相反”(第372 页)的情况。但是,看起来,
不管这种修正事实上显得如何重要,却掩盖着其间一条根本的延续性。
正如反映柏拉图有关灵魂的真理的文字那样,在中世纪,它也是在比
喻意义上理解的文字,也就是说,是一种自然、永恒、普遍的文字。
它体现为:所指的真理体系,因其尊严而得到承认。在费多留斯那里,
有一种衰落的文字一直与此对立。这种比喻的历史有待编写。这种比
喻将一种天意或自然的文字,与人为、劳作、有限、人工的文字,系
统地对比起来。正如下面的引文所表明的那样,仍然需要对这一历史
过程的各个阶段作严格的表述。同时,仍需要通过各种修正,来遵循
上帝之书的主题(自然或法则,确切而言,是自然之法)。
拉比·埃利泽说:“如果所有的大海都盛满墨水,所有的池塘都
栽满芦苇;如果天空和大地都是羊皮纸;如果所有的人都在实践书写
的艺术,那也不会穷尽我所掌握的‘摩西五书’。差不多就象在大海
里蘸上一笔,只会弄出一点儿水,上面的做法不会使摩西五书减少什
幺。7 加利略:”它(自然之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
在休谟的《人类理解论》一书里,德米亚以自然宗教的名义,这
样说道:“这一卷有关自然的论述,包含着大量无法解释之谜,它远
远超过可理解的论证或思辩。”
邦涅:“对我来讲,可以假定,地球是上帝赋予的理智的一部分。
它远远高于我们的作品,供我们阅读。这里,人们可以深入钻研能显
现上帝超人智能的各种名目繁多的事物。这看起来更富有哲学意味。”
G.H.冯·舒伯特:“这是由图形和象形文字构成的语言。它是至
高无上的智慧之神启示人类时使用的语言。它在诗歌的粗俗语言里也
可以发现。在最卑微和最不完备的方面,与其说它是催眠的散文,不
如说是更象梦的隐喻说法。我们不明白,这样的语言是否属于上流地
区的真正催眠的语言,我们也不懂,当我们以为自己醒着的时候,是
否陷于千年的沉睡,或至少可以说,是否置身于梦之回声。这里,我
们仅仅感觉到神之语言的几个孤立、模糊的单词,就象一个睡觉的人,
隐约感到周围的谈话声那样。”
雅斯贝尔斯:“世界是他物的手稿,无法进行普遍的解读,而只
有存在本身能够破译。”
首先,请勿忽视,在有关同一隐喻的种种论述之间,存在着深层
次的差异。在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讨论的历史上,最具决定性作用的
分水岭是这样的时候:与自然科学同步,绝对的呈现被当作自我呈现,
被当作主体性。它处于17世纪伟大的唯理主义盛行之时。自那时起,
对衰落、有限的文字的谴责,采取了另一形式。这正是我们赖以生存
的形式:将受到斥责的非自我呈现。因此,“卢梭时代”的典型性,
开始被人解释,这一点我们下文还要论及。卢梭提到了另一种呈现模
式,因而重复了柏拉图的做法。这是在多种意义上,在可以感知的我
思故我在的状态里的自我呈示。同时,它身上还记载着表达天意法则
的铭文。一方面,有代表性的,衰落的,次要的,设定好的文字,就
是字面意义和严格意义上文字,在《论语言的起源》一书里遭到责难。
(它“消磨”言语。从书本上来“判断天才”,就象“从尸体上临摹
人物画像”,等等。)xi一般意义上的文字是死的字母。它是死亡的
载体,消耗了生命。另一方面,在同一命题的另一侧面,也即比喻意
义上的文字,则是自然的,天意的,有生命的文字,受到人们的尊敬。
它高贵地等同于价值的起源。作为天意法则的良心之声,它相当于心
灵、情感,等等。
《圣经》是所有书籍中最崇高者,但它毕竟是一部书。不是在零
零星星的几页文字里,人们就会找到上帝的法则,而是在人类的心灵
里才能找到。这里,是神之玉手在屈尊写作。(《威尼士书简》)。
如果自然法则仅仅刻写在人类的理性之中,那幺它无法指导我们
的多数行动。它是以涂抹不掉的文字雕刻于人的心灵………………它
在那里向人呼吁(《战争的状况》)自然的文字和声音,与呼吸直接
联系在一起。其本质不是书写学或神灵术。它是神圣的,非常接近于
信仰表白的内在神圣之音,也近似于人们返回自我时聆听到的声音。
这里,天籁完全、真实地诉诸我们的内在感觉。“我越是返回自我,
越是向自己咨询,就越发能读懂写在自我灵魂中的这些词。这是合情
合理的,人们也会由此觉得幸运。我不是从更高的哲学原理出发来推
导这些规则。我是在心灵的深处发现这些词的。它们是自然用文字书
写的,没有任何东西能涂抹掉。”声音和文字的先验一致性是预先规
定的,对此,我们有很多话要说。言语的主要部分是文字,原因在于
它是一种法则,一种自然法则。在自我呈现的比邻关系里,最初的词
被理解成他物的声音和戒律。
因此,存在着一种既好又坏的文字:刻写于内心和灵魂深处的神
意铭文,既完美又自然。背理和诡谲的方面是技巧,被流放于身体的
外部。在柏拉图的模式里,这一点得到很好的修正:文字既是灵魂的,
又是身体的;既是内部的,又是外在的;既是良知的,又是激情的。
原因在于,既有一种灵魂的声音,也有一种身体的声音。“良知是灵
魂之音,激情则是躯体之音”。人们必须经常返回“自然之声”,即
“自然的神圣之音”。它与上天的铭文和规范融合在一起。在这里,
人们一定会遇见自己,并在符号的内部展开对话。他在纸面上讲述和
回答自己。
仿佛是,自然已经在我们面前展示其壮观,并且为我们提供了思
考的文本……因此我把所有的书都合上。只有一本书在我们面前打开。
它就是自然之书。从这本伟大而又崇高的书里,我学会了怎样迎合和
崇拜它的作者。

(待续)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6 21:59:17

--  
书本的终结与文字的开始(二)
好的文字总是可以理解的。之所以被理解,是因为不得不理解它。
在自然或自然法则里,不管是不是创造物,都首先是在永恒的呈现中
被人们思考的。因此可以说,是从整体的角度理解的,也即把它看作
包含在一卷书或一本书之内。书的观念,就是有关整体性的观念。除
非由所指构成的整体性先于能指,并且统辖其书写形式和符号,进而
在观念的形成上表现出独立性,否则,能指的整体性就不算是整体性。
书的概念一味指涉整体性,但与文字的含义风马牛不相及。这是神学
和逻各斯中心主义所施行的百科全书式的保护法。其目的在于防止文
字上的混乱,减轻格言式的能量;还有,正如我下文准备界定的,是
为了消除一般意义上的差异。如果把文本和书分开的话,那幺我想说
的就是:正如目前在各个领域所发生的情况那样,书的解体,剥去了
文本的表层。这种必然的暴行,相应于几乎同样显得必然的乖戾之举。
书写的存在与存在的书写
形成西方传统,并使之延续下去的令人信服的证据,可以叙述如
下。所指的秩序与能指的秩序从来就不属于同一个时代,而充其量是
一种暴露出细微差异的逆反或平行的状态。这里所说的差异,在时间
上是短暂的。符号必定是异质的统一体,因为所指9 (感觉或事物,
直觉或现实)本身不是能指,而是痕迹:无论如何,就痕迹一词的意
义而言,不是指,通过与潜在的痕迹发生联系而形成的那种状况。所
指的真正本质是“显示”。它具有接近于作为语音(phoné)的逻各
斯这一优势,而这一优势是显示的优势。当人们问道“符号是什幺”
时,这就是不可避免的反应。也就是说,当人们质疑符号的本质时,
就是这种反应。符号的“真正本质”只有根据显示才能确定。人们绕
不过这种反应,除非对问题的形式本身提出挑战,并开始认为,符号
是那种名称欠妥的现象,但也是唯一能回避哲学上的一条由来已久的
问题的现象:“……是什幺?”
尼采将解释、视点、评价、差异之类的概念推向极端;对于在西
方历史上一直困扰着哲学的所有“经验”,或非哲学的主题,也作同
样的处理。他并且认为,这些因素不过是哲学领域所出现的一些不可
避免的弱点。尼采远远不是简单地(正象海德格尔所期望的那样,与
黑格尔一道)停留于形而上学内部,而是将能指从依存性或衍生过程
里解放出来。这是相对于逻各斯,及其相关的真理概念而言的,而不
管它是在何种意义上理解的基本所指。对尼采来讲,阅读,进而书写
有关文本,是“原始”的操作(我把这一词放在括号里,是出于下文
将出现的理由)。它们并不是首先转写或发现什幺;就这一意义而言,
上述现象才能成立。因此,它们不属于逻各斯的原始要素和呈现形式
里有关所指的真理。这里的真理,表现为toposnoetos ,神意的悟性,
或理所当然的必然结构。为了把尼采从海德格尔式的阅读中拯救出来,
看起来,我们首先没有必要一味恢复或阐明那些尚不算幼稚的“本体
论”。这里所说的“本体论”,是由深层次的本体论直觉构成的。它
们与一种原初的真理,即隐藏在经验主义,或形而上学文本的外表下
面的所有的基本特性,相一致。对尼采思想的致命之处,不能误解太
多。相反,人们必须强调某种实际上的“幼稚性”。它不越形而上学
一步;如果不做以下工作,也无法从根本上批判形而上学。也就是说,
以某种方式,在文本的一定类型或风格上,来利用这样的命题:它们
是放在哲学资料之内阅读的;换句话说,根据尼采的误读或未读方法,
这样做,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天真之举”;它是表达某种绝对
附属物的非连贯性符号。因此,与其让尼采免除海德格尔式的阅读,
倒不如听凭他遭受这样的误解,并毫无保留地认可这样的误解。以一
定的方式,在这样的程度上,尼采式的言论,其内容因存在方面的问
题而丧失;这时候,其形式才重新获得绝对的奇特性。也正是在这里,
其文本最终乞灵于不同类型的读解,也即更忠实于书写类型的读解。
尼采写了他所写的东西。尼采写下了那样的文字,并且首先是他自己
的文字。这些文字起初并不隶属于逻各斯和真理,而是出现于我们必
须解构其意义的时期。在这一方向上,海德格尔的思想才能恢复,而
不是放弃逻各斯和真理。这两种东西都是典型的“基本所指物”。也
只有在这一点上,由于不同的读解,尼采的排除一切之举,才显得武
断;并且,象所有相反的情况那样,变成声称要推翻的那座形而上学
大厦的俘虏。这里的“超验”所指(一定意义上的“超验”,正如中
世纪的超验成分ens ,unum,verum ,bonumxii,据说属于“基本所
指物”),由所有的范畴或既定的指称方式所蕴涵。它也是由所有的
词汇和句法成分所蕴涵的,因此可看作包含在所有的语言学能指成分
之中;当然,不能把它们与其中任一能指等同起来。只有通过每一能
指成分,才可事先理解它。同时,不能将其还原为如此规范它的所有
划时代的决定。因此,可以说,它翻开了逻各斯的历史,本身却只有
通过逻各斯才得以成立。也就是说,在逻各斯之前、之外,它什幺也
不是。存在的逻各斯,即“依从存在之音的思想”,是符号最初,也
是最后的手段;它反映了能指物(signans )和所指物(signatum)
之间的差异。应该用一种超验的所指去表示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某种场合,是绝对和不可还原的。关于存在的思考,即作
为对超验所指的思考,首先体现于语音,体现于语词性语言之中,而
这一点绝不是偶然的。声音是听到的(理解的),这无疑是称作良心
的因素,因绝对抹檫所指,而最接近于自我。纯粹的自然作用必然具
有时间的形式。它不从自身之外,即从客观世界或“现实”中,借用
任何辅助的能指,也即任何外在于其自发性的表达实体。所指从自身
内部自发产生,但作为所指的概念,则产生于观念性或普遍性的要素;
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经验。表达实体的这种非世俗特性有助于形成这
一观念性。在声音中抹檫能指这样的经验,不单纯是许多幻觉中的一
种,实际上是有关真理的观念能否成立的条件所在。不过,我拟在其
它地方加以阐明,它在哪些方面显得自欺欺人。这种幻觉表现为真理
的历史,不可能这样快地消失。在这种经验的终结处,词(mot )是
作为所指与声音,概念与透明的表达实体赖以形成的基础,以及不可
分解的统一体而存在的。就其最大限度的纯粹性而言,同时从其可能
性的条件着眼,这种经验可视为“存在的经验”。“存在”这个词,
或在任何程度上,不同语言里指示存在意义的单词,与其它词一起,
都属于“基础词”(Urwort),也就是说,是保证存在类的词能相对
于其它所有单词的超验词。在所有语言里,它都是事先这样理解的,
这也恰恰是《存在与时间》一书的开卷部分所言。只有这种事先的理
解,才可能超越所有局部的本体论和形而上学,从而将一般有关存在
意义的问题置于悬而未决的状态。这是向哲学提出来(例如,在《诡
辩学派》xiii那里),并得到哲学接受的问题。海德格尔让形而上学
史面对这一问题,并对它反复进行申述。海德格尔常常提醒我们,存
在的含义既不在于“存在”这一词,也不在于存在这一概念。不过,
那一含义不是语言,更确切地说,不是有声语言之外的什幺东西。如
果不能说与某一特定的词或特殊的语言系统结合在一起,但至少也与
一般意义上的语词潜力相关联;换句话说,与不可还原的简明性这样
可能的状况相联系。因此可以认为,只能在两种可能性之间进行权衡。
(1 )现代语言学,即关于意指方式的科学,尽管打破了词汇的统一
性,并与所谓的不可还原性相决裂,仍然能够处理“语言”问题吗?
海德格尔对此大概存有疑虑。(2 )相反,难道不是所有那些成分,
作为思维,在深层次上发挥中介作用吗?或者说,在有关词汇研究的
传统语言学里,涵括了关于存在的问题,而人们不正是这样悄然行事
吗?之所以默默无闻,是因为这样一门语言学,不管是自发性的,还
是系统性的,总是有必要共享形而上学的前提。两种东西依据于同一
基础。
勿容赘言,权衡不可能如此简单。
一方面,如果现代语言学依然完全局限在古典观念论的范围之内,
如果说它特别幼稚地使用存在这一词,及其所预设的全部意义,那幺,
在这样一门语言学里,打破一般所说的词汇统一性的因素,就不再能
界定为本体论科学或局部的本体论。按照海德格尔的问题模式,它从
《存在与时间》的开头部分起,就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有关存在的
问题与有关存在这一词的预先理解,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前
者不能还原为后者。由于这一点,致力于分解该词内在统一性的语言
学,事实或原则上,只需要提出有关存在的问题,以界定其领域和依
托的秩序。
不仅仅其领域不复简单地是本体论的,而且对应于此,本体论的
疆界也不再是局部性的。我在这里对语言学阐述了一些观点,或至少
对语言学内部所展开的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正由于这样一门学科,
对所有研究,难道不都可以作如是观吗?这样说,是出于这样的理由,
并严格基于以下的意义;语言学最终会特别有利于解开关于本体伦,
也即关于存在的基础概念词。在语言学领域之外,也即在心理分析的
研究里,这种突破,目前看起来最有可能得到推广。
在这一突破严格限定的空间内,这些“科学”不再由超验现象学
或基础本体论的问题所支配。大概可以说,根据《存在与时间》一书
中所提问题的次序,把胡塞尔的现象学推向极端,那幺,这种突破不
属于科学本身。同时,看起来,在本体论领域,或局部本体论内产生
的东西,公正地讲,也不属于这些领域,相反,会返回到有关存在的
问题本身。
海德格尔向形而上学提出的正是有关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还
有关于真理、意义及逻各斯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断思索,尚未恢
复自信。相反,它转移了对自身深度的信心。作为有关存在的意义的
问题,这一点比常常所相信的更加困难。当我们面对有关存在的全部
决定,来考察这一状况时,当我们破除了本体论的安全性时,这样的
思索,如同大部分当代语言学,有助于打乱存在意义的统一性,换句
话讲,也即词汇的统一性。
因此,在唤起“存在之声”后,海德格尔回想起,它是缄默、无
声,不谐和、不成词的,原本就是不成音的!猧eGewahtderIautlosen
StimmeverborgemQuellem)。
xiv 原始的声音是听不到的。在有关存在的原初意义与词之间,在意
义和声音之间,在“存在之声”和“语音”之间,在“存在的呐喊”
和分节明确的语音之间,存在着某种断裂。这样一种断裂,同时证实
了一条基本的隐喻,并通过加重其隐喻性的分歧,而使之变得可疑。
它诠释了海德格尔对于显现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模糊认识。
它既包容在这里面,又超出其范围。但不可能将二者分割开来。超范
围之举,常常又由于不够限度而畏缩不前。与我上文所建议的情况相
反,务请记住,对海德格尔来讲,有关存在的含义从来就不简单和严
格地是“所指”。这一词未经使用,也绝非偶然。这意味着,存在避
开了符号的运动,这一命题可以作为古典传统的重复,而得到同样充
分的理解,并可视为对专门的或形而上学的意指理论的警告。另一方
面,无论是在经院学派、康德,还是黑格尔所说的意义上,有关存在
的含义,在字面上,既不是“原初的”,也不是“基本的”,更不是
“超验的”。将存在还原为“超出”实体范畴,开辟了基础本体论,
但这不过是必然而又暂时的片刻。从《形而上学导论》开始,海德格
尔就自动放弃了本体论计划,乃至这一词。对存在的意义的必然、原
初和不可简化的掩饰,在“显现”的盛行期间,显得神秘化;舍此则
无存在之历史的退缩。当然,这里所说的存在的历史,是地地道道的
历史和存在的历史。海德格尔所坚持强调的存在,只有通过逻各斯才
能产生,在逻各斯之外什幺也不是;还有,存在和实体之间的差异—
—所有这些都说明:根本上没有任何东西能避开能指的运动,说到底,
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差异什幺也不是。有关超范围之举这一命题,不过
没有综合到周密的论述里面,它冒着阐明畏缩之举本身的风险。因此,
人们必须依据有关存在的问题而行事,正如海德格尔本人所指明的那
样。同时,还要立足并超越本体论神学,以便对那种奇怪的无所谓状
态进行严谨的思考,从而对它作出准确的定位。海德格尔偶尔提醒我
们,在语言学和西方哲学史上,以一般的句法和词汇形式确定下来的
“存在”,并不是基本和绝对不可简化的所指;它依然植根于语言系
统和在历史上确定的“意指方式”。不过,人们奇特地把它尊奉为具
有显露和掩饰的双重品性。当他请我们思考一下“现在直陈式的单数
第三人称”和“不定式”的“优势”时,尤其如此。西方形而上学,
由于把有关存在的含义局限在显现领域,因而是作为语言形式的支配
物而产生的。12质疑这一支配物的来源,并不等于将某种超验所指具
象化,而是相当于,对构成我们的历史,并产生超验性现象本身的因
素提出质疑。海德格尔还在《论存在》xv一书里提出过这一问题。在
那里,他出于同样理由,认为“存在”一词只有打上叉号才能解读
(KreuzweiseDurchstreichung )。这个删除符号“不仅仅是表示否
定的符号”(第31页),而且这一删除是标志着一个时期终结的文字。
随着它的笔画,某种超验所指物,其显现状态被抹檫了,但依然清晰
可读。涂抹掉仍然可读,毁弃掉仍然可见的,就是有关符号的观念。
由于它界定了本体论神学,即有关显现状态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形而
上学,所以,这最后的文字也是最初的文字。
不是在海德格尔迈过的条条道路上,而是在其地平线上,才可以
说,存在的意义不是一种超验或跨时期的所指(纵然它总是掩盖在有
关时期里),而在真正听不到这一含义上,已经是一种既定的能指痕
迹。认识到这一点,就等于肯定,在存在- 本体论差异这一决定性的
概念里面,所有没有想到的东西一下子都消失了。“实体与存在”,
“存在的和本体的”,“存在- 本体论的”,在原初的风格上,就差
异而言,都是派生性的。至于我后面准备称做差异的东西,则是一条
经济学概念,它指区别/ 延滞方式的产生过程。存在- 本体论差异,
及其立足于“Dasein的超验性”的依据(Grund )(VomWesendesGrundes,
第16页)xvi ,绝对不是原初性的。差异本身可能更“原始”,但人
们不再称之为“起源”或“根据”。这些概念基本上属于本体论神学
史,属于行使抹檫差异功能的系统。不过,只有在一种条件下,在最
贴近自身的时候,才能这样认为。也即人们在取消有关决定之前,一
开始就将其确定为存在- 本体论差异。体验那种取消的决定,其必要
性;施行文字的诡计,其必要性,都是不能简化的。一种没有得到强
调的艰苦思维,由于大量感受不到的沉思,必须肩负起我们所提的问
题的全部重负。这样的问题,我拟暂时称之为历史的。有了它的帮助,
我们此后就能试图把差异和文字联系起来。
这些思想(这里指尼采和海德格尔的思想)的迟疑不决,并不是
一种“不连贯性”。这样的摇摆,适用于所有后黑格尔学派的尝试,
以及两个时期之间的过渡。解构的运动不是从外部摧毁结构。除非栖
居于那些结构,否则这样的解构运动既无可能,也不会奏效,更不会
有确切的目标。可以说,是以一定方式栖居,因为人们总是有所栖居。
进而言之,当人们不再怀疑这一点时,才算得上这样。必然从内部操
作,从旧的结构里借用所有的策略和经济上的颠覆手段,即从结构上
借用它们,也就是说,不能把它们的因素和原子孤立开来。正因为如
此,解构的事业在某种程度上,总是受到自身工作的束缚。这就是在
同一栖居处的另一领域里着手相同工作的人满怀热情指出的情况。在
今天,没有什幺做法比这范围更宽。人们应该可以将其规则形式化。
黑格尔已经纠缠在这种游戏里。一方面,他无疑概括了整个逻各
斯哲学。他把本体论确定为一种绝对的逻辑学。他把关于哲学的全部
界定都归拢为显现。他赋予显现以现时末世论,即以无限主体性的自
我接近为特征的末世论。出于同样的理由,他不得不贬低文字,或将
其降格。当他批评莱布尼兹式的特点,即悟性的形式主义和数学的象
征主义的时候,他作的是同一姿态。他以合理或明智的抽象性,谴责
逻各斯为游离于自身之外的东西。文字是对自我的遗忘。正是这种外
在化,即内在记忆的反面,或者说,“回忆”(Erinnerung)xvii的
反面,掀开了精神史的一页。正因为这一点,费多留斯说,文字既是
记忆术,同时也是遗忘之力。自然,黑格尔对文字的批评仍然停留于
字母上。作为表音文字,字母同时更缺乏独立性,更令人不屑一顾,
更显得次要(“字母文字本身就是符号的声音。”)因此,它由符号
之符号构成,但它又是最好的文字,即思想的文字。它在语音之前实
行过抹檫,正由于此,它推崇语音能指的理想内在性;借助于所有这
些因素,它把空间和视觉成分加以升华;由于所有这些情况,它才成
为历史的文字,成为在其话语和文化里与自身相关的无限精神的文字:
因此,学会阅读和书写文字,应看作是掌握无限的文化的一种手段,
而这一点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这样一来,将自己从具体的可感物
疏离开来的心理,就把注意力转向更具形式特点的时刻,即华丽的辞
藻及其抽象成分,从而从根本上有助于奠定并净化主体的内在性基础。
在这一点上,它就是其它类型的文字的Aufhebungxviii,尤其是
象形文字,以及前面以同一姿态批评过的莱布尼兹式的文字。(Aufhebung,
或多或少含蓄地,几乎算作是所有文字史的主要概念,甚至今日亦然。
它是有关历史和目的论的概念。)事实上,黑格尔继续写道:“后天
养成的习惯压抑了字母文字的专门性。这一点体现为:由于视觉的缘
故,它似乎是从听觉到达表现方式的一条迂回路线,并使之成为服务
于我们的象形文字;当我们运用它时,无须有意识地思考声音。”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黑格尔才赞成莱布尼兹对非表音文字的赞扬。
莱布尼兹曾经说过,这种文字甚至能让聋哑人去写。
黑格尔还说:将字母文字转变成象形文字;通过这种实践,并且
只有通过这种做法,才能保存xix 由此获得的抽象天赋。除了这一事
实,对象形文字的解读本身,则是聋子式的阅读和哑巴式的书写。可
听的或时间的,可视的或空间的,每一种都有其合适的基础,而且首
先具有同等的价值。但在字母文字里,只有一种基础;它遵循特殊的
关系,也即可视的语言只有作为符号才与可听的语言相联系。理智通
过语言直接、无条件地表达自己。(出处同上)文字本身,在不表音
的时候,所暴露的是生命。它同时威胁到呼吸、精神,以及与之在精
神上相关的历史。它是这些东西的终端、限度,是其麻痹的状态。在
字母的重复中,它使呼吸变得急促;它阉割或僵化了精神的创造性;
在评论或注释方面,它局促和狭小的空间,为少数势力所保留。在存
在的形成过程里,它是死亡和差异的原则。它之于言语,就象中国之
于欧洲一样。“象形文字只适用于有关中国精神文化的诠释之学。此
外,这种文字只由极少数人维持,这些人垄断了精神文化领域……
就象中国文化一般表现出的那样,象形文字需要哲学来作诠释。”
(出处同上)如果不表音的时刻威胁到自我在呼吸中所显示的精神历
史和生命的话,那幺这是因为,它威胁到实在性,也即关于显现和存
在(ousia )xx的另一形而上学名称。首先以实体词的形式,非表音
文字将名词区分开。它描述的是关系,而非名称。名词和词,也即呼
吸和概念的统一性,在纯粹的文字里被抹檫掉了。在这方面,莱布尼
兹的学说,象中文在欧洲一样,让人困惑不安:“这种状况,即对象
形文字的表现方式的诠释,使得莱布尼兹错误地选择这种文字,而非
字母文字;这就和一般所说的语言的关键之处,即名词,发生了相当
的矛盾……分析上的这些差异,还会导致另一种书面上的实体词。”
绝对知识的地平线,在于涂抹逻各斯里的文字,恢复存在的痕迹,
重新拥有差异,从而实现我在别处14称作适度形而上学的东西。
不过,黑格尔以这一视野思考的全部内容,除了末世纪,都可重
新读解为对文字的思索。黑格尔还考虑到不可简化的差异。他把思想
恢复为关于符号的有效记忆。正如我在别处想说明的,他在哲学,即
苏格拉底式的思辩中,又引入了书写痕迹的根本必要性,而对此,人
们总是认为没有也行。书本的最后一位哲人,同时也是文字的第一位
思想家。
注释:1 ,说到基本的文字,在这里不等于肯定事实的年代优先
性。那种争论众所周知:正如米切尼诺夫·马尔,以及此后洛科特卡
所断言的,文字“先于表音语言”吗?(《苏维埃大百科全书》第一
版所提出的结论,此后遭到斯大林的驳斥。
2 ,关于这一论争,参见V.伊斯特林的“语言和文字”,《语言
学》第35期,第60页。这一争论也是围绕P.凡·金涅根所提的论点而
形成的。
3 ,有关这些命题的讨论,参见詹姆斯·佛伍里埃《文字的历史》
第5 页及以后章节)。我拟在下面阐明这一争论的术语和前提何以可
疑的原因。
4 ,我要在《声音与现象》(巴黎,1967)一书里更直接地论述
这一问题。(大卫·阿里森英译本,西北大学出版社,1973)。
5 ,例如,维纳在抛弃“语义学”的有生命与无生命的对立,并
认为它们过于粗俗、过于一般的同时,仍然继续使用象“感觉器官”、
“动力器官”之类的说法,以修饰机器的有关部件。
6 ,例如,参见《文字与人类心理》第126 页,第148 页,第355
页等。从另一角度,请参考罗曼·雅可布逊《普通语言学论集》(尼
古拉·鲁威法译本,巴黎,1963,第116 页)。
7 ,这是由皮埃尔·奥本克阐明的(《亚里斯多德著作中的存在
问题》(巴黎,1966,第106 页以后)。在某种挑战性的分析过程里,
对此我很感激,奥本克评论道:“在其它著作中,可以肯定,亚里斯
多德把语言和事物之间的关系说成符号。‘我们不可能讨论事物本身,
但我们可以取而代之,将其名称用做符号。’由心理经验构成的中介,
在这里受到压抑,或至少被忽视,但这种压抑是合理合法的,这是因
为心理经验在功能上如同事物,事物也可直接用来替代它们。另一方
面,人们无论如何不能用名称替代事物。”(第107-108 页)罗曼·
雅科布逊:《普通语言学论集》,法译本,第162 页。关于这一问题,
也即关于符号概念的传统,以及在这一发展过程里索绪尔的创造性贡
献,参见埃德蒙·奥梯格《话语与符号》(奥比埃出版社,1962),
第54页之后。
8 ,系埃谬尔·勒维纳斯在《艰难的自由》一书中所引用(巴黎,
1963),第44页。
9 ,我想在别处展开这一论点。〈《言语和现象》〉通过简单地
颠倒过来,这一点并不意味着能指是基本或原初的。能指的“原初性”
或“优先性”可能是一种站不住脚的说法;它旨在逻辑里面非逻辑地
建立起合情合理毁坏掉的东西。能指按理讲,从来不会先于所指。在
这种情况下,它不再是能指,而“指称的”能指也不再拥有可能的所
指。用这种毫无可能的方法宣布的思想,并没有成功地将后者涵括其
中,因此应该以另一种方式来加以陈述。如果不把符号的观念置于可
疑的状态,显然就不可能这样做。“关于……符号”也总是隶属于这
里所讨论的情况。因此,在临界处,这种思想可能会摧毁围绕符号的
概念组织起来的整个系统(能指和所指,表达和内容等等)。
10、《什幺是形而上学?》后记(法兰克福,1960),第46页。
(大卫·克雷尔英译本,收于“基础文丛”(纽约,哈勃和罗威出版
社,1977)。对声音的坚持支配着《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有关“良心”
(Gewissen)一词的分析(第267 页以后)。11、参见“语言的本质”
和“语词”,收于《通向语言之路》(普林根,1959),彼特·赫兹
英译本(纽约:哈勒和罗威出版社,1971)。
12,《形而上学导论》法译本,第103 页。所有这些都指向在定
性有关存在的希腊文经验及解释时所面临的情况。如果保留关于存在
的惯常解释,那幺“存在”一词就是从引导我们悟性的视线的统一性
和确定性中获得意义。简而言之,我们是通过不定式来理解实体词
“Sein”的,它又依次与“is”和我们所描述的多样性相联系。有定
和特殊的动词形式“is”,即现在直陈式单数第三人称,在这里,有
着优异的品位。我们理解“存在”,不是参照“你是”(thouart ,
youare),“我是”(Iam )或“他们可能是”(theywouldbe ),
尽管所有这些成分,如同“is”,代表着“tobe”的动词屈折形式……
不知不觉地,仿佛不可能有任何别的东西,我们仅仅是通过“is”向
自己解释不定式“tobe”的。
13,“因此,‘存在’具有上文所指的意义,让人想起希腊语里
有关存在本质的观点,因而也让人联想到某种确定性;它不是从某处
偶然降临我们身上的,而是自古代就支配着我们的历史存在。对于
‘存在’一词意义的界定,使得我们的追寻一下子变得明朗化了,也
就是说,反映了我们隐藏着的历史来源。”当然我应该引用在结论处
包含这些话的整个分析过程demStatarischen ,古德语词。迄今为止,
人们动辄将它翻译成“不动的”或“静止的”。参见让·吉勃林《宗
教哲学讲义》法译本(巴黎,1959)第255-257 页。
14、“呼吸的言语”,参见《文字与差异》(阿兰·巴斯英译本,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8)。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6 21:59:49

--  
“墙”的隐喻 songhualin()

“墙,垣蔽也”. 墙标示出了我们所能达致的空间范围,它把都
市和乡村,把“城里人”和“乡里人”分割开来。古代的城墙,不仅
是一道自然存在的和人们心理上的屏障和依赖,还具有更多符号学上
的意义。它不仅是控制人们自由流动交往的工具,还是一种国家威权
的隐喻和象征。《三国演义》中关羽关云长之所以要“过五关斩六将”,
就在于有关口,有城墙它无法通过;京剧中伍子胥过昭关为什么急得
一夜白了少年头,就在于昭关是“关”,有城墙有城门有人把守。所
以古人描述战争失败常常说“城破”两个字,实在是传神之笔。自己
曾经在有“石头城”美称的南京生活了七年,那有“聚宝盆”之称的
世界上最大的城门中华门,那雄浑伟岸的紫金山天堡城,还有如缎带
般包裹着南京城的蜿蜒曲折的星罗棋布的城墙,每每让人领略到历史
的苍凉和凝重。而南京的城墙,依然没有能够抵挡住来自墙外的攻击,
东晋灭吴,王睿水师挺进,于是“千垂锁链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厚重的城墙,没有能够阻止天京的沦陷和曾国藩的进扎;更没有能够
阻止六十多年前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城墙,真的象它看上去那么有
用吗?
在乡土中国,在“初民的社会”可以说是没有墙的;直到今天,
中国的许多乡村特别是北方乡村还存在相当数量的非正式制度,村子
里依然有德高望重的长者,依然有一个个大的或小的院落,茶余饭后
会有老汉悠闲的抽着旱烟,年轻和不年轻的妇女说着家常里短。这里
不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而是所有的乡土新闻、闲散碎语,
都会如生了飞毛腿般的速度传遍整个村落。在这里,人们缺少受保护
的隐秘的独立的个人空间。而且人们常常生于斯,长于斯,终老于斯,
约束人们的不是法律不是正式的制度,更多时候是一种相互间的默契
和认同,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对方就在这里,“他跑不掉的”,
对方要是违约“以后就没法在这里混了”. 用时下流行的经济学术语
说,双方不是“一揽子买卖”,而是“重复博弈”,这就保障和促成
了双方之间的信誉机制。
随着文明的演进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当城市产生之后,同一座城
市的人事实上就成了“同城兄弟”,成了一个共同体,一个共同的
“圈子”,它们要阻止来自墙外的危险、欺压和侵略。中国古语说
“兄弟于墙而外御于侮”,尽管墙内注定不是“铁板一块”,但是面
对“外来人”侵略的时候,还是更多时候表现出惊人的团结一致和同
仇敌忾的。所以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筑城墙,河北邯郸有赵王
城,易县有燕国故城,山东临淄有齐故城等;秦始皇筑万里长城,后
来历代修缮完善,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穿行在北中国的崇山峻岭间,
试图以屏蔽当时的匈奴,后来的鲜卑、突厥、鞑靼等族的进攻。在欧
洲的中世纪,德意志、法兰西领土上分立的公国和领主,也使得他们
在城池上筑起了一道道高墙。
今天的我们更多面对的是工业化时代和都市生活,生活在上海,
每每望见的都市的五颜六色的霓虹,是林立的高层建筑;上下班每每
要么忍受那缓慢如蜗牛的公共汽车车速,要么要骑着自行车在车辆的
洪流中巧妙的闪转腾挪迂回前进。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熟人社
会进入陌生人社会,都市里不再有有形的墙,但我们每个人都在有意
无意的建构无形的心灵之“墙”,我们对待人会更谦虚更彬彬有礼,
却也更不“实在”;我们会面对更多不速之客,面对更多素昧平生的
竞争对手、商业伙伴,我们会一面微笑着倾听对方的长篇大论,一面
心里却在想“根本不是这么回儿事”;我们无法对他们抱以“同情的
理解”,而是加以更多审慎的怀疑和反诘。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筑墙,尽管都市那每一扇窗每一盏灯下都在演
绎一段美丽的家的故事,尽管今天人们可以通过“伊妹儿”使得天涯
变咫尺,但更多时候咫尺却成了天涯,在同一片屋檐下比邻而居的邻
里,住了几年依然形同陌路;你可能可以娓娓讲述美国总统大选亚洲
金融风暴的始末缘由,苦思冥想还是记不起对门芳邻的姓氏。单元楼、
防盗门、保险锁和可以从内向外窥视的“猫眼”,保障了个人和家庭
的安全和幸福,却筑起了心灵上和实体上的一道高墙。
但我要说的是,“筑墙”折射出来的恰恰是社会文明结构的演进,
人类可以更理性的把握认识自己。电视剧中常常把上海的老百姓塑造
成多少有点贬义的“小市民”形象,批评他们喜欢筑墙,喜欢精打细
算,“门槛精”,“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但换个角
度思考,这何尝不是社会的进步。西谚“好篱笆带来好邻居”(Good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rs),中国的《诗经·郑风》中则说“无
逾我墙” ,这都说明通过“筑墙”可以实现产权明晰界定,让我们
明了权利的范围与边界,促使我们不仅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权利,更要
尊重他人的权利。这背后隐现的正是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苏醒和“公
民社会”(civil society )的勃兴。
同时,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许多奇怪的悖论。我们之所以筑墙,
就在于我们害怕自己的权利被无端的侵害,我们于是给自己套上许多
有形和无形的枷锁和约束,但“人生活在枷锁中,而无时不向往自由”,
我们依然渴望真诚渴望沟通交流,但我们又害怕伤害。我们在筑墙的
同时,无时无刻不在拆墙。虚拟网络社区之所以火爆,论坛、聊天室,
这些一度被认为不入大雅之堂的词汇逐渐走入字典走入人们的生活,
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可以绕过防盗门保险锁,飞越万水千山,走入千家
万户,为我们提供最为快捷直观的即时性、互动性交流,而它作为文
本化的文字和符号的交流,它一般不会给你带来实质性的伤害,带来
的更多是发自内心的愉悦。互联网络成为拆除心灵之墙的一种经济的
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诚如舒国滢先生所言,筑墙或拆墙,影响着法律和制度的风格和
式样。我们要警惕“墙”的“作茧自缚”和“自我强化”(self-enforcing)
的效应,它屏蔽了你的视线,让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让你留
连墙内的风景,却对墙外的世界置若罔闻。中国人每每以龙的传人而
自豪,正如电视剧《永不瞑目》主人公肖童常常提起的那句话“上下
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中国人有着浓重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自豪感。
故而中国人每每喜欢从古典的经史子集中去寻求论证当下制度的合法
性,就连“戊戌变法”也是“托古改制”. 但制度究竟是从“老祖宗”
那里传来的,还是从“洋人”那里舶来的,这并不重要,要紧的是实
效。这时我们所能做的,更多是拆除这心灵之墙,“放宽历史的视界”,
实现一种开放式的阅读,阅读墙外的风景,阅读秩序,阅读传统,建
构未来。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6 22:00:19

--  
二十世纪欧美文论名著博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1月第一版 章国锋 王逢振 主编( )

编者序

……所谓“文化研究”或“文化科学”。这种研究方向从人类文
化学和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将一种文化的整体看作一个“大文本”,
强调其“可读性”。这个文化文本应该被理解为一个复杂的“意义载
体”,每时每刻都通过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遗产和现实写作、人际交
往和各种传播媒体,发出相互关联却又彼此差异甚至对立的“意义信
码”,潜移默化地影响、制约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通过“事实的
虚构化”(即现实作为素材进入各种文本,特别是文学艺术文本的写
作)和“虚构的事实化”(即各类文本对于现实的观察、解释和思考,
包括文学文本的虚构,渐渐成为生活现实)生产着一种文化类型的存
在历史和现实。……文学艺术不再是孤立的研究对象,而被放到社会
文化的大背景中去考察,被看作一种文化整体的组成部分,以及诸多
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文化现象中的一种。文艺研究已演变成“文化
理论”。这应当看作西方文论当代转型的一种重要标志。

……20世纪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严肃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
化与大众文化的矛盾和冲突。由于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和信息科技
的迅猛发展,一种以大众消费为目的,以科技为其生长和传播手段的
“后工业文化”、“后审美文化”急剧膨胀和扩张,而以“文字文化”
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收到严重挤压。各种各样以新兴传播媒介……为载
体的“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消遣艺术”逐渐取代传统的高
雅艺术形式……成为当前社会文化结构的基本成分和大众文化消费的
主体,可复制和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取消了建筑在“原作”之上的艺
术作品的“一次性的、独一无二的存在”。怎样认识这一文化现象,
如何看到严肃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评价并解决二者之间的对立与
冲突,成了当今文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许多人开始探索当今文化
结构所发生的变化,以及新兴高科技媒介的引入对文学艺术产生的影
响,一些文论思潮如文化社会学(布尔迪厄)、文艺媒体学(卢曼、
施密特、基特勒等)也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P1~4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6 22:00:51

--  
悟空今何在 今何在访谈录 张翼轸()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
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随着《第一次亲密接触》在
大陆的火热,越来越多的网恋小说的诞生,网络文学简直成为了网恋
小说的代名词。知道笔者看到了这句话,看到了这篇小说,笔者才相
信网络文学继《第一次亲密接触》之后的第二部经典性的作品终于诞
生了。如果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经典性更多的在于它的历史开创
性的话,那么《悟空传》的经典性则完完全全来自于小说的本身,在
于它对于网络小说题材的开拓。……
一、关于您本人。
问:请问您的真实姓名,年龄,如果您愿意告诉读者的话答:我
是77年生的。真实姓名不重要,公司里也都是喊网名。
问:您的笔名——今何在的来源,是否有什么典故答:随手翻书
找的词,来自滕王阁序。
问:据我所知,您现在在一家游戏公司供职,能否简单谈一下是
哪家公司,从事的是哪方面的工作。
答:现在在卓越数码公司担任游戏策划,所参与制作的图形MUD
《不灭传说》很快将面市了。
二、关于《悟空传》问:《悟空传》中的很多东西(特别是人物
设定)和《大话西游》中十分类似,当时写作的时候是否有所参考,
对于《大话西游》您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答:心里早就有了自己的一种西游,那时还没有看过大话,但上
网时大话西游已经很流行了,所以没法不受影响,干脆连女主角的名
字也用的和大话一样了。
问:当初是怎么会想到写《悟空传》的,最初时的构思是否和现
在我们看到的作品一致。
答:最初根本就没有成形的构思。是看了央视的新西游之后觉得
失望,西游仅仅是一个打斗的闹剧么?一时兴起就写了点发在网上,
当初没想过更多,就是好玩,但很多朋友让我写下去,就有一搭没一
搭的这么写下来了,乱是难免的,因为从来也没打过草稿,都是现打
现编的。
问:《悟空传》在中间曾经重新写过,当时是怎么考虑的?有许
多人更喜欢改写前的版本,作为作者你自己是如何看待的答:写到中
间的时候因为很随意的缘故,所以根本也不知道后面会写些什么,但
那时网上已经越来越多朋友关注了,他们不满意我这样草率,于是我
又把中间悟空与紫霞那一段重写,但有人喜欢改之前的,有人喜欢改
之后的,这也正常。其实我一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写出一个紫霞,
其实我是反感让孙悟空谈恋爱的那一类人,可能是因为网上有个紫霞,
可能是因为大话的影响太大,一时好玩就写了,总之也能看出当时写
的太随意了。
问:《悟空传》被称为《第一次亲密接触》后网络文学的又一经
典作品,那么对于《第一次亲密接触》你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答:不敢妄称什么经典,其实我从前是很狂的一个人,越是称经
典的东西越是什么网络名家越不放眼里,正所谓我是文盲我怕谁?但
现在大家对悟空传这么捧场,我反而有些底气不足了:)在网上也不
敢见谁拍谁了,就好像孙悟空本是一妖精,突然发现自己有成佛的希
望,难免就没有战斗精神了。所以也就不给痞子蔡下狠手了,我觉得
《第一次》和《悟空传》写的一样烂:PPP 都是网上的即兴之作,一
时灵感大发作自己也不知咋回事就写出来了,但如果这人认真去为写
作为名利而去写,可能反而就失去灵气了。其实我说的是我自己,不
过痞子蔡好像也有这危险,《雨衣》我看了开头感觉他在模仿从前的
那个他但已经力不从心了。
问:悟空传》是否有考虑过出书,如果有这个计划,那么大致会
在什么时候呢?
答:我知道网上看着不错的东西一旦印成铅字就感觉不对了,就
好像现实中的某些大作到了网上却没人搭理一样,网上网下的阅读心
理是不不同的,一个追求第一句话就吸引读者的眼球,每五百字就来
一悬念;而另一个要求耐读耐把玩,最好不要把文字整的太容易明白。
但我还抵挡不住出书的诱惑的,不出意外《悟空传》会由光明日报出
版社出版,大概一月份就出来了。我没做多少修改,基本保持网上原
貌,大家可以拿去解剖拍砖全随便吧。
问:在就悟空传的之后,您还有什么新的作品吗?如果有,在那
里可以找到?
答:报歉,目前还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我写东西都很随意,
有不少构思都没有认真去写。因为业余写时间也不是很足。在龙之天
空等地儿有专栏,但里面没什么货色。
问: 这次参加第二届榕树下的网络文学比赛,您有何感想?
答:我最大的目的就是想亲身经历一下这种网络与现实撞击的时
刻,看看普通网民和专业作家合作评文学最终能产生什么。能有这样
机会见到许多平时难以得见的网友真是好,这是最重要的,所以感谢
榕树下把大家聚到了一起。虽然我拿了奖,但我想奖项不能证明什么
高低。
目前网络文学还处在一种尴尬的状态。什么样的文学才叫网络文
学呢?连个明确的定义也没有。把网络文学单独拿出来设个奖,意味
着设立了另一种标准。网络文学的意义应在于对传统文学传播方式的
冲击,在于它无拘无束,藐视一切的破坏力,但目前网络文学的评奖
和文学爱好者大奖赛并无多大差别,不能体现网络的自有的观念。尽
管有人在很努力的促进网上写手与现实的融合。但在传统的价值观来
说,还没有能让传统作家评委们真正震动的作品。
在网络的价值观来说,没有新的能冲击现有文学格局的东西。一
个字,都还太嫩(这是一个字嘛?)。我们都太年轻。希望将来没有
网络文学这种叫法,因为那时任何文学传播都已离不开网络,你只在
网下写作就好比抽屉文学:)不再有专为网络设的大奖赛,也再没有
什么网络作家(颁奖晚会上的一个小品生动表现了网络作家们在现实
作家们前的心虚)。现在网络作家这个词和当年弼马温这个词是同样
极有创意的。它是个几品官呢?要么做齐天大圣,明正言顺去当作家,
要么就回网上做个自在的妖精,只图自在快活,不想成佛成仙。这是
网上写手的两条路,现在许多人正在网络与现实的分岔口徘徊,要成
仙就不能再在网上见佛杀佛,见祖灭祖的任意胡为。可若离开了网络
和网民的支持他们往往就失去了原本的力量源泉,那力量之源是自由
不羁的心态。网络时代真正到来时,不再有文学圈,人人都有话语权
(也就是人人都没有),你可以写作为生,但不再有作家称号来区分
码字的贵族与平民,大众决定一部作品的生存与传播,那是文学回到
老百姓手中的时刻。
三、关于未来问:您今后是否还会写类似《悟空传》的小说,甚
至把写作作为您的职业取向呢?
答:我想以写作为职业是很累的,太功利性了,我现在除了帮公
司写写游戏脚本外,业余写东西只是图自己好玩,不会给自己定一个
标准比如要发表要文以载道什么的。所以水平也时好时烂全看当时的
天气了。
问:对于您现在的工作,您未来有什么打算吗?
答:我很喜欢能发挥创造力的工作,做游戏策划就是这样一个工
作,我现在最想的是多学点,多赚点经验级,然后升级……怎么说着
说着又玩起游戏来了:0
问:既然您在公司中担任的是游戏策划的工作,那么是否考虑过
把《悟空传》改编成一个游戏呢?
答:有人和我提起过,这关系到一个游戏这种形式究竟能不能很
好的传达文字作品的内涵的问题。很多由武侠小说改编的游戏只剩了
一个情节的外壳而已,不能再重现人看小说时的感受。目前还没有这
样的计划。不过如果给我这样的机会我会尝试的。
问:作为一名游戏策划人,对于《仙剑奇侠传》这样的经典游戏
您是如何评价的呢?
答:仙剑的成功在于它创造了一种经典的RPG 的模式,到现在都
很难超越。但我觉得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故事打动了许多人,
它创造了一种仙剑的文化。一个成功的游戏就应该是有着文化内涵的。
让人在游戏之外还能去讨论它。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6-16 22:01:50

--  
榕树下:把所有利润吃透 张翼轸()

“做到最好的,然后逐步渗透扩张到所在行业的上游中游和下游,
把整个行业的利润吃透”,这是笔者在和榕树下的总裁朱威廉交流了
半个小时之后对于榕树下经营理念的一种感悟。最初之所以要采访朱
威廉,是因为榕树下最近以六位数美金的价格收购了面向高校的门户
网站“下课了”(Classover ),但是当被告知榕树下自创立之后总
共投入了117 万美金,而如今每个月的收入达到400 万人民币,今年
的总收入预计将达到4000万,明年的总收入将超过一个亿的时候,笔
者发现,如果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榕树下的此次并购活动的话,那么
未免太过于短视了,所以笔者临时将采访的内容改变成对于榕树下这
个文化品牌经营企业(而不仅仅是一个网站)的经营及获利思路的剖
析。
——题记在一个多月之前,笔者曾经以《刀剖榕树下》为题写过
一篇分析榕树下经营的文章,当时笔者以为已经很大胆的把榕树下的
经营思路勾勒清楚了,但是在深入地和朱威廉交流之后,笔者发现自
己还是低估了朱威廉和他的榕树下。笔者在《刀剖榕树下》中很大胆
的预测过,榕树下将要比新浪、搜狐、网易这三大门户提前盈利,但
是笔者发现自己错了,因为榕树下已经盈利了,而且收回所有的投资
也在可预期的短时间实现。笔者在《刀剖榕树下》中将榕树下的业务
划分成了五块,但是笔者发现自己又错了,把业务平行的划分为五块
的确可以大致的描述出榕树下的大概来,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却是无法
真正的道出榕树下的经营理念来,原因很简单,榕树下的运营并不是
一个平行的结构,而是由一个核心因素不断递归的衍生出新业务的网
状结构,那张网才是榕树下经营思路的精髓。而用文字尽量真实的再
现那张网,正是本文的一个主要目的。
网的核心:网络文学在上文中,笔者曾经说过,那是一张由一个
核心因素不断递归的衍生出新业务的网,而那个核心业务就是榕树下
的网络文学(用朱威廉的话来说,应该称之为文学在网络)库,或者
说是一个文学类的垂直门户。虽然依靠这独特的投稿制度,依靠着作
者无偿让度作品的代理权和发表权,榕树下不需要像其他的门户那样
为自己的内容的获得付出不菲的代价,但是和所有的门户网站一样,
纯粹的这块业务是不能获得收益,特别是在整个榕树下网站没有任何
商业广告的情况下,但是这确实整个榕树下事业的基石。没有这个部
分,朱威廉也许仍旧能够靠着他的脑子赚到钱,但是却绝对不会有今
天的榕树下,因为榕树下最初的以及最主要的所有盈利业务都是在这
个网络文学库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分支一:出版发行图书出版是榕树下未来几年中利润来源的一个
重要来源,也是这张经营网中的一个分支,不仅仅重要,而且是最漫
长的一个分支。对于这一块的获利,朱威廉没有丝毫的回避。图书出
版的收益今年将占到榕树下所有收入中的40% 即1600万,明年将继续
成长,占到总收入的50%-60%.图书出版的确是一个拥有丰厚利润的行
业,但是榕树下出版的那些书籍真的能够赚那么多么吗?这是笔者很
自然的一个疑问。朱威廉用两组数据打消了笔者的疑问:第一、榕树
下现在的书籍出版和出版社已经有了约定成俗的规矩,那就是所有的
图书印刷量最低就是2 万册。市场中那种1 万甚至5000册试探性的出
版榕树下是不会接受也从来不考虑的。第二、榕树下的优秀作品选已
经先后出了三辑,第一辑已经再版了8 次,第二辑也已经再版了3 次。
虽然有着相当不错的现状,但是朱威廉还是很清醒的意识到了榕
树下图书出版这一块有着三个重要的隐患。最重要的也是最迫切的隐
患便是榕树下出版的书籍题材上的单一,虽然榕树下已经是全球最大
的中文原创作品网站了,但是目前推出的图书题材还是受到网络文学
的影响,局限在网恋小说和普通的现代生活作品中。这类题材固然现
在很受欢迎,但是读者总有看厌的一天。为了避免这一天的到来影响
到榕树下的图书出版业务,朱威廉和他的榕树下已经开始大规模的拓
展出版的题材,根据朱威廉的透露,在两个月之内,由榕树下出版的
品种众多的口袋书将大规模上市,图书的题材从现代言情、侦探推理、
科幻武侠甚至时下最红火的漫画无所不包。对于这次题材上的开拓,
无疑朱威廉是十分得意的,“你知道吗?就连上海最好的一批漫画作
家都是我们榕树下的签约作者”,朱威廉的确可以得意,因为至少从
行动上来看,榕树下的图书出版已经由纯文字进军到在大陆方兴未艾
潜力无限的漫画市场,这一步跨的的确够快够大。至于行动是否能够
转化为最后的结果,这就完全有赖于出版人员的眼光了。榕树下的出
版一直比较顺利这很大程度上和出版的书籍较少,每一本都花了较长
时间的策划不无关系。一旦大规模推出书籍之后,是否依然能够保证
出版的书籍都是佳作至少不是庸品呢?一旦出现重大恶俗的图书出版
(这在爱情、武侠科幻类图书中很容易出现,而且已经成为了社会媒
体关注的现象),短期的市场损失倒是小事,但是做坏了榕树下的品
牌,那对于榕树下今后的出版事业就是重大的影响了。 至于另外的
两个隐患:没有自己的出版社以及还没有囊括最优秀的作品同样也没
有难倒朱威廉,反而为榕树下的图书出版业务衍生出了两个新的子业
务。 榕树下没有自己的出版社,这似乎已经是目前朱威廉心中的痛
了,他不无遗撼的告诉了笔者榕树下在图书出版中的一次失误:没有
能够得到今何在的作品《悟空传》的出版合同。“《悟空传》是在我
的不断督促之下写出来的”,朱威廉对于这一点似乎十分得意,但是
那种得意却转眼即逝,“当我拿着《悟空传》去找我们榕树下所有的
签约出版社的时候,竟然没有一家是愿意出版的。当我做尽努力,好
不容易说服一家愿意出版的时候,今何在却已经在三天之前和光明出
版社签约了。对于这一点,我至今还觉得很遗憾。”但是在中国现有
的体制下,短期内便拥有自己的出版社还是一件痴人说梦的事情,所
以朱威廉把目光投向了杂志。同样是出版物,杂志有着固定的周期,
每个月都会有一笔不小的现金投入,而且拥有者更大的自由度,从某
种程度上可以解决没有出版社的缺憾(自从几年前《中国作家》以增
刊的方式出版了《马家军揭秘》之后,杂志书籍化或者说用杂志来达
到书籍出版的目的便不再是闻所未闻的事情了)。榕树下自己的杂志,
刊号和相关的业务正在磋商之中,不出意外的话再一两个月之后就会
面世,朱威廉向笔者透露道。对于这一点,笔者丝毫没有感到意外,
因为榕树下早先出版的三本榕树下优秀作品选的策划便更多的是按照
一本杂志的规模来进行的,拿图书的出版来作为杂志策划的练兵,如
果此后没有杂志的跟上反而会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不然的话,榕树下
长期以来坚持制作《榕树文摘》和《印象无限》两份电子杂志岂不是
在进行公益事业?如果笔者的估计没有错误的话,曾经为美国的《读
者文摘》提过建议书的朱威廉会把《读者文摘》和中国本土的《读者》
作为他潜在的竞争对手。那么榕树下的杂志前景如何呢?这除了依赖
于榕树下的宣传推广以外,杂志的定价、定位、内容取舍休戚相关,
如果榕树下能够请到一位杂志的运作高手的话那么估计问题不大,否
则的话,压力不小,毕竟要每个月让读者乖乖掏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情。
原本以为榕树下杂志的出版意义就仅限于此,但是在接下来的交
谈中却发现朱威廉的目光早已注视到了更远的地方。就在杂志策划的
同时,榕树下已经开始依托上海总公司和北京、重庆、广州三个分公
司在四个大城市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发行渠道(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二
渠道”)。用自己的发行渠道来发行自己的杂志,这便是朱威廉随后
要做的事情。对于榕树下能否成功的建立起自己的发行渠道,笔者没
有丝毫的怀疑,这对于其他的人也许是全新的领域,但是对于朱威廉
而言却不过是重操旧业。不要忘记了,朱威廉在榕树下之前,他以3000
美金创办1400万美金出售的联美广告公司正是以DM(邮政广告)起家
的,朱威廉本人更是被称作了中国的DM之父。而DM和发行渠道有着太
多太多的类似,在这一块业务上朱威廉驾轻就熟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
的。建立了发行渠道之后呢?朱威廉想到了更远,不但要用自己的发
行渠道来发行自己的杂志,还要用自己的渠道来帮助其他那些发行工
作做的差劲的杂志来打开市场。“我为了自己的业务建立了一条高速
公路,那很好。但是如果能增加一个收费站,同时为其他的企业服务,
那么更好”,朱威廉打比方形容道。的确,在渠道建立之后,向其他
企业开放那是边际成本相当小而收益却不小的一件业务,何乐而不为
呢?
榕树下已经出了不少好书,但是没有能够囊括更多的好作品,这
是榕树下图书出版方面第三个隐患。对于这个隐患,在自身无法解决
的情况下,榕树下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向社会征集书稿。在征
集启示发布的两天之后,榕树下便收到了500 多部10万-30 万的作品。
榕树下下一步的工作就是从中挑选出优秀的作品,而后纳入自己的出
版计划之中。“短短两天500 多部10万-30 万的作品,也就是1 亿字
的作品,我们榕树下根本不可能内部消化掉,所以我们还需要扩大队
伍,联合更多的出版社来消化他们。”,朱威廉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似
乎是在抱怨,但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欣喜,毕竟有活干有钱赚总是好的。
如果榕树下这一步顺利走好的话,那么榕树下就将由自有作品的出版
转变成他人作品中介代理的角色,而由代理带来的潜在利润也将成为
榕树下出版业务进一步扩张的基本保障。
既然已经进入了长篇作品的代理,那么对于榕树下而言顺便进入
同样巨大而又十分类似的电视剧脚本市场便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了。
如果你自己观察的话便会发现,年初一步在国内反响相当不错的室内
情景剧《网虫日记》的脚本部分便是由李寻欢和宁财神参与完成的,
而李寻欢和宁财神正是榕树下的高层经营人员,这次脚本的参与并不
仅仅是他们的个人行为,而是榕树下进军脚本市场的一次尝试。一方
面代理他人的长篇作品,一方面再从中寻找受到市场欢迎的作品把他
们改变成电视剧或者电影脚本,再把他们卖给制片商,一篇作品一鸭
两吃,的确是相当不错的生意。
榕树下网络文学库中作品的数量已经达到近20万篇了,固然每年
出版书籍出版杂志可以消化掉不少,但是和巨大的库存相比,还仅仅
只是冰山一角。为了能够消化更多的作品,使巨大的库存物尽其用,
榕树下便开展了版权交易的业务。将作品库中的作品授权给传统媒体
使用,然后在传统媒体支付的稿费中收取15% 作为代理费用。对于版
权代理之一块,朱威廉表示榕树下目前每个月可以收到的版权代理费
用在5 万左右。不要小看了这5 万的收入,反映到具体的文章上就是
每个月上百篇几十万字的发稿量。虽然带来的收入是有限的,但是随
之而来的影响力却是不容忽视的。当然,影响力本身并不值钱,如何
能够把影响力顺利的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收入,那还需要榕树下的市场
人员煞费苦心。否则的话,长此以往,版权交易将成为榕树下的鸡肋
业务,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分支二:电台宣传花了很大的篇幅来描述榕树下的文字业务这一
块,但是不要忘记了,榕树下是立志成为一个榕树下超媒体平台的,
电台节目同样是他们很重要的一块业务。根据朱威廉透露的数据,目
前榕树下签约的电台共有37家,覆盖的人群达到1 个亿。不仅仅如此,
现在还有更多的电台希望能够购买榕树下的节目,榕树下对此已经设
立了审核的制度,必须根据对方电台的受众和大环境才决定是否通过
贴片广告的方式出售节目给对方。这一块业务,榕树下每个月的收入
在40万左右,一年就是500 万左右。而榕树下为此付出的成本仅仅是
电台节目低廉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制作费用,如果计算投资收益率的话,
那么这应该是榕树下最为赚钱的一块业务。如果能够继续把这块业务
继续做大的话,那么对于榕树下总体投资收益率的进一步提高将会做
出不小的贡献,更重要的是,1 亿人群的覆盖量本身便已经是一个不
可小觑的宣传力量。
没错,广播节目每天1 亿的人群覆盖量衍生出了榕树下另一块相
当重要的业务——宣传。无论是为榕树下企业自身的宣传还是为其他
客户进行宣传,这对于广告行业出身的朱威廉而言,都是在熟悉不过
的业务。当然,拥有了如此巨大的宣传力量之后,朱威廉绝对不会把
整个宣传业务简单化,而是会用他的宣传力量来做更大的事情。韩寒
的一本《三重门》能够卖到五六十万册靠的是什么?还不是媒体对于
他的炒作,朱威廉在掌握了广播节目每天1 亿的人群覆盖量难道就不
会利用他来塑造出榕树下的韩寒类似来?谈到这里,朱威廉又不无惋
惜的提到了今何在,“今何在的《悟空传》绝对是经典的作品,但是
他的书却卖的很一般,为什么,出版社的宣传工作没有做好啊!如果
利用我榕树下的电台节目来进行宣传,那么结果绝对不会是这样”.
对于这一点,笔者同样没有怀疑,在这个大众已经习惯于媒体造神的
时代里,榕树下掌握了如此巨大的宣传力量,真的造出一两个大众英
雄或者热门人物来也没有什么奇怪的,陆幼青不就是一个很近的例子
吗?当然,造星也是一把双刃剑,造的好财源滚滚,过度了的话那么
恐怕在这个传媒已经引发信任危机的时代会引起读者的反感,特别是
榕树下那些普遍比较厌恶商业化的文学爱好者们的反感,如果文学圈
和IT圈的媒体再加入近来煽风点火的话,那么恐怕会直接影响到榕树
下三年来建起起来的相对比较公益的形象,这对于时下的榕树下品牌
可能会是致命的。这一点,是广告人出身的朱威廉必须要考虑的。
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勾勒榕树下的这张经营网,虽然笔者一直在努
力的去再现真实中的那张经营网,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有意或者无疑
的忽略掉某些业务是在所难免的,但是笔者相信,上面描述的还原度
应该能够超过百分之八十。当然,还原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从还
原中找出榕树下经营并且盈利的精髓理念来才是,而这在三大门户亏
损不止,盈利日期由2002年到2003年一拖再拖甚至面临摘牌的今天,
无疑是具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为什么赢利?
对比着三大门户们和榕树下的经营思路,笔者突然想到了程序设
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营企业和设计程序是极其类似的,程序的
正常运行就类似于企业的顺利运转,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于程序而言
是通过一段段的功能代码来实现的,对于企业则是通过一个个的业务
来实现的。如果这样类比的话,那么目前许多网站的经营者就仅仅只
是一个初学程序设计的外行,冒冒然的便设计了一个大的程序,而发
现缺少了什么的时候又随随便便的写了一段新的代码段,发现了什么
问题的时候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却修改她,而这样做唯一的后果
便是最后程序Bug 不断,始终无法进入理想的状态下。而榕树下的经
营却让笔者联想到了著名工具软件Norton Command作者的编程理念:
先写一段核心的程序,在确保这段代码没有问题已经工作的很好的情
况下,再在这段代码的基础上去建构第二段代码,这第二段代码同样
功能不要太复杂,代码也不用太长,但是同样要保证这段代码运行的
绝对正常。如此反复递归,确保每一步都是成功的,从而做到最后的
结果也是成功的。从系统论的角度而言,也就是尽量减少考虑的因素,
使得情况能够得到比较完美的控制。朱威廉和他的榕树下正是这么做
的。从最初一年半的时间里独自运作榕树下把他做到国内甚至全球第
一的中文作品原创网站,然后在国内第一的基础上再做网络文学的出
版,然后同样也做到了网络文学出版的前茅。现在再在这个的基础上
做网络文学的杂志出版,如此递归,反复利用自己具有的领先优势来
帮助自己下一步动作的完成,逐步逐步的扩张,通过每一步都成功来保
证企业整体的成功。在这个逐渐的扩张过程中,朱威廉的头脑始终很
清醒,在上一步没有做到最好的时候,可以去考虑下一步,但绝对不
可以贸然去实施第二步。这一点,朱威廉的两次判断给了笔者留下了
很深的印象。第一次是在谈到进军脚本市场,笔者很自然的便询问道,
那么是否会进一步进军电视剧的制作市场呢?朱威廉的回答是很果断
的“不会”,至于理由,他表示在脚本市场榕树下做的还不算成功,
《网虫日记》虽然反响不错,但是实际收益并不理想。在没有把脚本
这一块做大之前,不会轻易进入下一步的电视剧市场。第二次则是当
朱威廉提及时下有很多茶坊、酒吧、书店在冒用榕树下的注册商标和
Logo进行经营活动的时候,笔者同样很自然的问起榕树下是否会借此
机会进入到榕树下经营场所的授权业务中去呢?得到的回到再次是果
断的“不会”,对此的解释,朱威廉表示考虑过这个业务,但是在榕
树下这个品牌价值没有进一步提升的前提下,也不会贸然进入下一步
的授权市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同时又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这就使
得朱威廉和他的榕树下在经营上没有犯什么大错误,而这带来的结果,
便是榕树下利润的最大化。
把利润吃透任何资本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但是社会分工的出
现使得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不可能,因为你只能做自己最熟练的那
一块业务,而放弃相对不熟悉的业务。但是对此,资本是不会满意的,
所以才会出现了包罗万象的通用集团的出现,从上到下尽可能的获得
整个行业的利润,榕树下现在在做的也是同样的事情,这一点在榕树
下经营网的书籍- 杂志- 自有发行渠道- 公共发行渠道的主线中可以
看的很清楚。杂志本身的确可以赚钱,但是不可避免的杂志必须让利
于他的发行渠道,否则杂志就卖不出去了,而发行渠道也一定赚钱,
而且赚的不会太少,否则做渠道的人就少了,所以朱威廉要自己做发
行渠道,把原来让度出去的利润又再次的夺了回来,接此来实现利润
尽可能的最大化。而这对于榕树下这样的网站而言便是极其重要的,
在网站收入相对较少的情况下,那么只有尽可能的进入行业的上中下
游,使原来让度的利润回到企业来,借此来实现利润的获得,而这是
我们那些死抱着网络广告不妨的巨头们所值得学习的思路。
朱威廉毫不隐瞒的表示过,榕树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有更多的
大动作。的确,面临着WTO 的进入,国外包括时代华纳、新闻集团、
贝塔斯曼这些传媒巨头或明或暗的进入,榕树下必须有大的举动,否
则面对对方压倒性的优势,就只有死或者降两条路可走。那么榕树下
又会有什么新的举动,又会在现有的经营网上衍生出什么新的业务呢?
笔者比拭目以待!

沾点边的都转了,晕!


版权所有: Inncn.Com 一个人客栈 旧事回顾 联系:小刀
页面执行时间:1,214.84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