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散文·小说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15)
----  一首浅唱低吟的亲情之歌--《桂英不姓穆》读后感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15&rootid=&id=54451)


--  作者:戊戍
--  发布时间:2003-5-28 20:14:08

--  一首浅唱低吟的亲情之歌--《桂英不姓穆》读后感
一首浅唱低吟的亲情之歌
--《桂英不姓穆》读后感

好久不读长篇。如果不是要还大隐的文字债,也许我还不会勉强自己去读一个长篇的。
然而,当我看了开篇以后,我不得不承认:这篇文字抓住了我。
也许是有太多相似的经历,也许是我太熟悉与他相似的家庭氛围,所以我不断地在他的文中寻找自己从前的记忆。
这篇文章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真实、纯朴。几代人的悲欢离合,就在这平实无华的娓娓道来中不着痕迹地展开,让你为他哀叹,为他开怀。
我想,在这里讨论它的文体已经是多余的了。
《桂》文中所记叙的事件,与我知道的家族历史惊人的相似。从“走日本”(我们叫“跑日本人”),到外公招入赘女婿,从母亲的“非转农”到重新回城拉板车、搓麻绳,从幸运的“满崽”到“虎口余生”的“超然”(我弟弟的名字),从吃肉渣的大隐到一天半碗油炒饭的戊戍(因为营养不良,我成了邻里街坊头痛的夜哭郎,为此我老爸经常是抱着我在街上转悠半晚上)......
因此,当我读到“外公......他是一个我难以忘怀的慈祥的老人,每次我放学进屋,老人无一例外的背对着我进来的方向--后来我才领悟到老人的良苦用心:他用心地等着这一刻,用心地背对着我,不露声色地送给我一次次偷袭成功的快乐,......”时,我又能重新感觉到曾经远去的祖父的慈祥;当读到“小小税干的厉害”时,如同又见我家老弟的童年,而在“硬骨头老二”的身上分明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用两个晚上读完《桂英不姓穆》,给我的感觉是众多的人物和事件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家与亲情。
在《桂》文中,我经常可以看到和睦、活跃的家庭氛围,如:
——母亲为人多妙趣,如今她说话成了这样,全家不但没有体会到危险和尴尬,反而引得大家竟相摹仿,笑声不断,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全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快乐时光。
——每当二哥与大家为敌的时候,我们姐弟几个总是乐于为二哥的雀斑查找原因。
在《桂》文中,又可以处处可以看到作者细密的内心世界,特别是第二十三节中“找妈妈”那一段细致的描写,把一个想妈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展示得一览无遗;而对母亲送的棉被的处理的描写,用“我的母爱是大号的,就像这床棉被。我想如此厚重的母爱,在我居住的城市里也许找不到同样的尺寸”几句就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感悟。
要说《桂》文的不足,我认为第五十一、五十二节显得有些累赘,它影响了第五十节与五十三节的联系,如果把这两段要交待的事安排到前面的章节中,我感觉会比较好,这样的结尾就比较自然和连贯了。
这样的文章,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是爱看的吧?我想。


--  作者:大隐于网
--  发布时间:2003-5-28 21:23:24

--  

先收,再读。


--  作者:大隐于网
--  发布时间:2003-5-28 21:39:11

--  

“我认为第五十一、五十二节显得有些累赘,它影响了第五十节与五十三节的联系,如果把这两段要交待的事安排到前面的章节中,我感觉会比较好,这样的结尾就比较自然和连贯了。”——忙中出漏,为了补救,是临时塞在这里的。一眼识破,厉害!

 戊戍兄,有空你也写写吧,你应当写得更好,我也毫无疑问就是你的知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5-28 21:39:10编辑过]

--  作者:戊戍
--  发布时间:2003-5-28 21:44:59

--  
呵呵,我可没大隐这般功力。为了上面的几个字,偶已经抓掉几把头发了。。。
--  作者:大隐于网
--  发布时间:2003-5-28 23:42:39

--  
以下是引用戊戍在2003-5-28 21:44:59的发言:
呵呵,我可没大隐这般功力。为了上面的几个字,偶已经抓掉几把头发了。。。

掉几根头发怎么了?不过是九猫一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