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散文·小说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15)
----  爱是一种信仰----读《桂英不姓穆》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15&rootid=&id=50423)


--  作者:江月
--  发布时间:2003-5-9 23:00:00

--  爱是一种信仰----读《桂英不姓穆》
  
    
现代社会,一切都蒙上了物质和金钱的色彩,灵魂渐渐麻木。大隐于网的这部长篇记人、叙事散文却深深打动了我,拂去历史的尘埃,看见我们的父亲母亲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从艰苦的岁月中走出来,以一位母亲的生活经历,一个家庭的遭遇告诉我们,爱是一种信仰,支撑着每一位母亲、每一个家庭走过苦难的岁月,在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到爱的幸福,爱的力量。

                           一

《桂英不姓穆》这部长篇叙事记人散文,打印出来有整整七十二页(包括网友的回贴),前前后后反复读了三遍,读到动情处,眼角有泪花闪烁。整篇文章以母亲的成长为清晰的主线,整个家庭跌宕起伏的命运抓住了人心,通篇真实感人,行如流水,语言质朴,有着鲜明的生活气息,真情始终浸透全文,是一篇爱的颂歌。让我们在纷纭喧哗的世界,能安静下来,细细思考平淡生活中不平凡的故事,不平凡的爱。

这篇文章恰到好处的选择了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有关细节真实、生动的描述,娓娓道来,推动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向前发展,虽然写出的是一部家史,却折射出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变化。如对父母“走日本”的回忆,唤醒人们对中国苦难历史的记忆,而且作者也没有流于一般的形式,而是真实的描写了当年发生的故事;对发生在60年代大饥荒的讲叙是通过几个事件来刻画的,特别是对“二姐”遭父亲遗弃的讲叙,让时光倒流,回到了那段悲惨的日子。对于发生在60年代的那个悲剧,让读者有了深刻的感受,那个苦难的年代带给每位母亲、每个家庭的痛楚还隐隐在心头;通过详细的描述母亲、二哥和“我”三人共同编织麻绳的场景,不但让我们体会到了过去岁月的异常难辛,而且不断的感受到文章中处处弥漫着的爱与温情。作者就是通过无数个这样细节的描写,给我们一种鲜明的时代背景,让一篇貌似琐细的往事杂记,有了丰富深刻的社会内涵和严肃的主题。


                          二

《桂英不姓穆》这部长篇叙事记人散文,饱含着感情的光泽,爱的力量,这也是这篇文章魅力所在。

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它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在这篇文章中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父爱的深沉,兄弟之爱的厚重,苦难的岁月中爱支撑着大家共同走过。这样的细节描写有太多太多,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感人肺腑的真挚的感情,如作者“三回徘徊在死亡边缘”的遭遇凸现出母爱的伟大,如“二十三”小节中“我”想接近母亲的那种复杂细腻的心理描述;“三十二”、“三十三”小节中我和“二哥”的矛盾冲突中体现出的兄弟情深,父爱深深等等细节描述,都为此文渲染成一篇充满感情、流淌着爱的极具抒情性的大散文;而且作者不动声色的在文章中揉进去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更加能打动了读者。


                           三
由《散文选刊》选编的《2002中国年度最佳散文》一书中的《2002年中国散文漫谈》中指出“在阅读中,更多的读者乐意看到带有‘事’的作品,这个事就是要写出生活的原汁、生活的实感。”而对一篇散文的容量来说,“大散文”也慢慢大行其道,将《桂英不姓穆》这篇文章定位于长篇叙事记人散文应该是可以的,这样有利我们梳理文章中许许多多的细节,回归到本文真正的主题上来“我就有责任为母亲的一生做点什么”“妈妈,儿不信神——您才是儿的信仰”。 

虽然这篇文章应该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没有能力指出一些什么。在这个由太多的细节构成的文章中,作者行文随意自由,完全是想到那写到那,如果作为一个较正式的文学作品,应该采取一种较严肃的态度,对过于散的部分描述进行整理;文章的后半部分,对历史背景的描述不太深刻、典型,毕竟正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因为社会变革给母亲、家人造成的影响没有深入的写出来。

这篇文章还留下了很多伏笔,如“那是一个隆重而悲哀的葬礼。子孙们哭得很伤心,最伤心的要数村里的老人们,这让我觉得很惊异。姐是知情人,一句话就把我点醒了——但是我不会说下去了,即使……我只想说,从此我对日本鬼子的恨恨得那么具体,恨得那么铭心刻骨。”,这些都让人心痒痒的,想知道下文,应该在后面有所提及,让读者放下这颗已被提前的心。

爱是一种信仰,一种力量。“世上有虔信者,就必定有奇迹。”爱的呼唤,在天空永远回荡:

“妈妈,儿在家乡的最高处,为您祈祷为您祝福向天发愿向您请求:
妈妈,您能不能不走——不要走!”

母亲会永远在我们的身边,爱会让奇迹发生。


--  作者:蝉衣
--  发布时间:2003-5-10 11:16:00

--  
看完了大隐的小说,心里有些痒痒,似乎有些什么东西想要爬出来,落笔时却一个字也抓不住,觉得自己真是笨笨的。江月姐的笔触动了我心中的那根弦,应该就是这种感觉吧。原谅我的笨拙。嘻嘻
--  作者:大隐于网
--  发布时间:2003-5-10 12:51:00

--  
江月的体裁定位让我的心里稍微安定了些,“长篇记人、叙事散文”,呵呵,会有很多人喜欢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5-14 11:56:59编辑过]

--  作者:湘天一叟
--  发布时间:2003-5-10 13:46:00

--  
我没有看过被评的原作,不敢妄言。但此评论的行文让人倍觉枯燥,大话套话一堆。
--  作者:江月
--  发布时间:2003-5-10 13:59:00

--  
以下是引用湘天一叟在2003-5-10 13:46:00的发言:
我没有看过被评的原作,不敢妄言。但此评论的行文让人倍觉枯燥,大话套话一堆。

的确如此~~~谢谢湘天一叟。

[此贴子已经被江月于2003-5-10 13:58:38编辑过]

--  作者:人晕亦云
--  发布时间:2003-5-10 14:03:00

--  
我觉得评论还不错嘛。说出了自己的感觉。。
--  作者:谢宗玉
--  发布时间:2003-5-11 9:16:00

--  
好评!
想不到江月还写评论呢。
--  作者:走向共和
--  发布时间:2003-5-11 16:32:00

--  
定位太滑稽,不能因为它写得不够完美而否定其属性。
不知大隐是否成名,也不知其今后会不会大红大紫。地位的走向与文章密切相关。
作为一部给儿孙的家史是非常出色的,作为一篇小说则稍显不足。结构呆板,时代感不强烈。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刻板地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情节,适当采用倒叙插叙来突出时代特征。作为一篇回忆录来说,时代特征的渲染也许比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安排更加重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5-11 16:31:30编辑过]

--  作者:已失
--  发布时间:2003-5-26 16:28:00

--  
以下是引用走向共和在2003-5-11 16:32:00的发言:
定位太滑稽,不能因为它写得不够完美而否定其属性。
 不知大隐是否成名,也不知其今后会不会大红大紫。地位的走向与文章密切相关。
 作为一部给儿孙的家史是非常出色的,作为一篇小说则稍显不足。结构呆板,时代感不强烈。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刻板地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情节,适当采用倒叙插叙来突出时代特征。作为一篇回忆录来说,时代特征的渲染也许比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安排更加重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5-11 16:31:30编辑过]



不知道兄台是上哪要了这段文学评论套到这篇帖子上来的,请问,你所谓的定位带滑稽是怎么个滑稽法,文学上的滑稽和生活上的滑稽有何不一样,最想问的。倒叙插叙来怎么突出时代特征?这是我最后问的
--  作者:大隐于网
--  发布时间:2003-5-26 20:24:00

--  

呵呵,这里也有论战啊


--  作者:葱妹
--  发布时间:2003-5-27 19:31:00

--  
没想到月姐的评论写得不错哦,真是多才多艺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