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诗词语林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38)
----  诗词格律简介[分享][转帖]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38&rootid=&id=7020)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12-1 10:35:00

--  诗词格律简介[分享][转帖]
写在前面:无意中看到这篇文章。文章涉及的内容很多,都很有见地。再三阅读,虽然不全部理解和认同,但不由不佩服作者。文章对喜欢古诗词的朋友,或多或少总有点作用,所以转来客栈。为了方便阅读和兼顾不同的兴趣点,按作者的行文,把文章分成7部分来贴。
出一切法,得一切趣。 
这句话真妙。

诗词格律简介
作者:三江有月

三江好为打油诗,得机缘于新浪城艺术长廊开设三江油铺。开业至今,收到几千首诗词,生意甚好。三江也经常作些评点的工作,和大家交流一些心得体会,朋友们有了些进步,比三江自己写出些自感满意的东西还高兴。 
但经常也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不少挺不错的的诗,但不符合格律,犹如明亮的油中搀杂少许杂质,极为遗憾。 
曾经有几位朋友提出是否可以就此把这格律简单介绍一下,觉得甚有道理。 
为降低三江油铺的收购成本,现把俺的古董格律搬了出来,公布于油铺墙头,成约如下: 

1、诗的分类 
诗的种类分法很多,问题也比较复杂,三江油铺的基本分法是近体诗、古风、杂言、打油诗、词。 
近体诗也叫格律诗,主要指律诗和绝句,分别又分五言和七言。另外还有一种长律,甚至还有一种句句押韵的柏梁体,诗铺都很少收购的,此处暂时不论。近体诗是油铺最重要的生意,其实,一般来说,诗指的就是这个。 
古风,也叫古体诗,原指不受格律限制的诗,(也有五言七言之说的,)但为了与近体诗区别,古风也有一套单独的所谓“格律”。此种诗在油铺的市场比较一般,而且写起来难度较大,我们基本没有收购。 
杂言其实是古风诗的一种,也就是长短句,从三言到十一言,可随意变化,由于其比较奔放,类似散文,由于油铺人手比较紧张,目前基本不开展此项业务。 
打油诗的格律基本同近体诗,由于其市场较大,而且观者踊跃,格律稍宽,故单列一项。当然也有一些古风的打油诗,但读起来不顺,油铺基本不提倡。 
词是一个独立的大户,它有许多的词谱,这也是油铺的主打业务。而且,一般来说,MM们比较喜欢填词。 

PS:油铺应该是三江有月主持的论坛,只是不知道在哪个网站。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12-1 10:35:00

--  
2、格律的定义及其它 
格律是什么?有人说是古人制定的规范,也有人说是镣铐。按三江油铺的理解,它就是一个符合汉语发音和朗诵、吟唱习惯的,前人总结的经验。 
诗最早是唱的,拖长声音摇头晃脑的,煞是有趣,三江原来也学过几日的。今天,已经没人那样唱了,格律更重要的就是为了朗诵的顺畅。 
中国的诗大概是从春秋开始从农民转成了知识分子的一种文化,经过许多年,两晋和初唐的诗人学者也在探索诗的音律,基本总结出了一个有美妙节奏感的东西,并且得到大多数诗人的公认,并写成文字,这就是格律。那以前的东西就叫古体诗(古风)了,从那以后,几乎所有人写诗都遵循这个,当然也有人比较怀古,仍然写些不合格律的东西叫古风诗的,不过此时的古风诗,为了显示其高古,一般就坚决反律句。 
一般来说,符合格律的诗看起来透亮,读起来也清爽一些。了解和运用前人的经验,对自己写诗的功力会有一个极大的促进。在油铺记录之中,还没有哪位当今的诗词高手没有苦苦练习格律的。许多在油铺出没的朋友在经过格律的磨练之后,已经能炼出意境非凡的好诗,成为当今网上古体诗词的好手了;当然也有一些朋友一直抱着律不害意的观念,坚持写所谓“古风”,这当然是他的自由,不过到今天为止,本掌柜也没发现通过这样能写出好诗的,就算意境,也并非如他的追求的那样得到独立提高。那么,我们最起码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经过格律练习是提高写诗技巧的捷径。这大约也是一种经验。 
那么,古人写诗先管格律吗? 
这个问题有两个层面。首先,一般人写诗,总是先有想法,然后炼意,然后选择文体类型,初稿出来,再炼字。到炼意的时候,应该不管格律的,后面就要管了。 
写诗确实不是填空,必须有感觉才写(做作业练习格律除外),但这毕竟是炼意阶段的层次,到了后面,没有不管格律的。 
很多朋友喜欢说李白苏东坡,说起李白的古风和东坡的疏于格律,其实李白就很讲格律,只要是格律诗,几乎没有失律的,根据我的研究,李白在诗人中属于具有很高明的拗救水平的。苏东坡也善于拗救的,这说明他们都是炼字的,非不能格律,而是有时不拘而已。我不相信天才,虽然不用写在纸上如李贺,但脑袋里都是经历了过程的,迟速而已。 
当然,写多了,律句在脑袋里有很深的印象,在加上律句本来就符合语言习惯一些,一次出来的东西就合律,这种情况不少见,但不是天才,而是积累。 
这点今人也可以达到,本掌柜十几年前天天写些无病呻吟的东西,律句倒不生疏,也经常能出些句子不用改就合律,当然也有错的时候。 
还有一个问题:格律可破吗? 
答案是肯定的。律不害意嘛。 
不过,我一直反对拿这话说事。 
一般来讲,破律有个前提,就是破了一定比不破好,有些句子本来就是所谓天成的,念起来也不吃力,再一定要去合律就比较矫情了,另外,有时确实为了意境,选择个别不合格律的字也无可厚非,但一定是找了半天也找不出来别的字代替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我不同意别人讲的:诗没办法改。意思当然不用改,也不能改,但字嘛,有那么多汉字,当然有相当改的空间的。其实我经常看到用最基本的倒置就可以解决的句子,我认为那就是没把格律弄明白。 
所以,我经常说:格律不是不可以破,但必须懂了再破。 
(其实本掌柜也经常破律的,一方面是有些好句子,另外一方面比较懒,不愿花大力气) 
格律经过了许多年,古人的格律今天还能用吗? 
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但个别地方确实有值得商榷的情况,所以本掌柜说,格律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改良的问题。 
下面,本掌柜就简单介绍一下所谓格律,以及本人对格律的一些看法。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12-1 10:35:00

--  
3、平仄、韵和对仗 
说到诗的格律,总是要提到三个基本方面:平仄、韵和对仗。 
对仗原对仗也叫对偶,(独立出诗外就叫对联,)就是把同类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一般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同时相同位置不能有重字,平仄要求相反。这其中也有不少工艺分类,只是写诗的一门单项技术,后来就象小品从戏剧中分离出来一样,成了对联这样一个专业,很多朋友是这方面的爱好者。写诗的对仗,总体比对联稍松,也就是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等内容,其中,最后一个词中用得多一些。对仗的问题,此处不作详论。 
平仄从字面上比较好理解,所谓平,就是读起来没有升降的,阴平阳平,基本上是汉语拼音的一二声,所谓仄,读起来有升降或者短促,就是上去入,上去基本是汉语的三四音,入音比较复杂。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一类是以塞音t,p,k收尾,另一类是以喉塞音收尾。在闽南语和粤语中,还完整地保留着这四种入声,在吴语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收尾了。以t,p,k收尾的入声,并不真地发出t,p,k音。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气爆破出声。在入声中,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 
入音的问题可能是学古音的最大障碍,主要今天的普通话中基本没有入音的,我们能够看到的,就只有通过学习平水韵部来熟记或者查找了。 
从朗诵的角度,我个人认为在炼诗的时候应该取消入音,直接按照汉语拼音来区分平仄。 
韵是诗的基本要素之一,在诗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开始,诗就必须押韵。所谓韵,基本上等于汉语拼音的韵母,古代有官韵,读书人出诗得去查书,那书的名字就叫《平水韵部》。大致是这样的: 
古人在唐以前把音韵分为206个韵部,它结合了中国许多地方的方言,后来到了广韵时候,已经精简为106个了,这和后来的平水韵部基本一致了。 
平水韵是元人根据前人的韵书删编的,反映的唐代人的口音,是当时皇帝颁布的,由于当时考试要考炼格律诗,要是各地的诗匠由于口音不一致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争执,所以结合各地的口音弄了这么一个平水韵,一直到今天还在用,可谓千年不废。由于当时江南一带的经济比较发达,诗匠比较多,所以照顾的成分多一些,(估计不会有行贿的问题)。入音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南方人的口音造成的。 
平水韵总共106韵,其中,平音30,上音29,去音30,入音17韵, 
由于诗一般用平声,(不含词),所以简单介绍一下平韵。平音共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平声和下平声,各部的韵目如下(每韵的第一个字):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 
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 
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有的人喜欢用平水制诗,这当然没有问题,不过要注意古今韵不可通用,不然就太不伦不类了。 
由于读音的变化,到今天许多音变化甚大,也有不同的韵读音已经一样了,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油铺认为,还是用今音比较符合朗诵的习惯,主要按照汉语拼音办事,特定情况也允许个别旁韵(即:相近的韵)。 
不过,针对平水韵的完整和系统,今韵还是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没有一套系统的理论,目前,主要有两种派系,一种是从用中华诗词学会曾经搞的诗韵新编,另外一种是用完全汉语拼音。 
诗韵新编有些不今不古,保留普通话中已经不存在的入音,却又同时分到其他韵上去了,许多韵上也有一些问题。 
完全用汉语拼音目前也有相当的市场,我以前也是这样给大家推荐的。但后来发现一些问题,觉得到底如何使用今韵,确实制订完整的细则。现在把我这些日子思考的一些东西和大家说一下,供大家参考。 
韵分平仄,以汉语拼音的声调为准,12声和轻音为平,34声为仄; 
主要根据韵母区分韵部,考虑声母对韵母的影响,考虑汉语拼音发音归位的问题。那么,韵将分为如下韵部: 
麻:韵母为A的字 
波:韵母为O以及没有韵头的E。所谓没有韵头,就是指ME、DE、TE、LE、GE、KE、HE、ZHE、CHE、HE、ZE、CE、SE这几个读音,从汉语拼音的读音看,除了MO以外,前列其余几个声母和O单独在一起拼音的字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而读音上GE这样的发音基本上和O更类似,所以,我认为,这几个读音本来就是发O音的,应该归为一部。当然,如果有朋友认为,歌单独作为一个韵部,俺也不是太反对; 
皆:韵母为IE、UE的字; 
支:汉语拼音为ZHI、CHI、SHI、ZI、CI、SI、RI的字,他们基本读声母的本音,韵母没有发音,但由于ZI、CI、SI的发音还是相对有一些不一样,也可以单独作为姿的韵部; 
齐:除支、姿韵以外的不含韵头的韵母为I的字; 
儿:韵母为ER的字,这个韵有无法使用的嫌疑,但如何处理这些字,我还没有想到办法; 
微:韵母为EI以及带韵头的韵母为I也就是韵母为UI的字,其实,UI的读音本来就是UEI,省略了而已。 
开:韵母为AI的字。 
姑:韵母为U,韵母读音为屋的字 
鱼:韵母为U(有点)或者说V,韵母读鱼的字,主要有LV、NV、YU、JU、QU、XU。有人认为这姑鱼两个韵应该合并,我不特别反对。 
侯:韵母为OU以及IU的字,其实,IU就是IOU的缩写。 
豪:韵母为AO 的字; 
寒:韵母为AN的字; 
痕:韵母为EN的字; 
唐:韵母为ANG的字 
庚:韵母为ENG,且声母不是B、P、M、F、W的字 
东:韵母为ONG以及韵母为ENG且声母为B、P、M、F、W的字,从读音看,BPMFW和ENG结合的时候,ENG本就应该读ONG的音。 
民:韵母为1N的字; 
青:韵母为ING的字 
(我提出的这种韵的分法,并没有得到任何方面的认可。它主要涉及到一个汉语拼音原音归位的问题,这种提法到底有无生命力和理论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由于我对汉语拼音音律变化也不是特别了解,只是提出这么一个思路而已,但我以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当然,也也有人提出写诗用词韵,我个人感觉不是太妥,因为它并没有解决读音变化的问题,但也不反对。 
词的韵比较宽一点,原来也有一本书叫《词林正韵》的,讲的就是词的韵,基本上是把平水的韵综合了一下,平仄音共规定了19个韵部。其中,阴平阳平自然通韵,上去音也通韵,入声韵独立,不可通押,这样的话,总共是33个韵,1—14平仄各一个韵,15—19入声韵。(附词韵简编电子版) 
当然要是用今音的话,油铺建议取消入声。但关于普通话是否有入声,象皮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我忽然发现了一个更另人不可思议的现象,那就是其实普通话里也有入声。只不过这个入声我们根本不去想它罢了。大家可以比较一下“知识”和“时间”这两个词,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把前一个“识”(古入声字)字念得很短,如果你把它念长了,肯定怪怪的。而“时”字不管你拉多长也不会有那种怪的感觉。这样的例子很多,差不多我们已经习惯了汉语词汇中的音变和长短音变化,而老外们严格按照我们的汉拼学出来的汉语大家就往往觉得很怪。这就是因为我们的汉拼方案中只有音高而忽略了一个音长的问题。如果我们用音标来表示汉语,那就是我们忽视了汉字中的长元音和短元音,虽然汉语音的长期变迁,我们普通话里已经没有了过去的入声字了,但这些字的短促发音习性还是有很多顽固地坚持了下来(大家可以自己找这样的入声词来反复吟念自然就会有更深的体会),这样我们再来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前面说的打拍子,就会发现,其实有入声字的地方其实一个字不足半拍,只有四分之一拍,其余的四分之一拍往往给了另一个字了或者干脆又有一个四分之一拍的休止符。这样一来,我们的一首乐曲旋律中也就有了更多变化气象,听起来就更悦耳了。 
我认为,象皮的看法有他的道理,值得再想想,而且,常用的入声字在普通话里发音也经常短促一些。关于填词入音的问题,下面再说。 
俺个人认为,词韵可比诗韵更少一点,在前述各韵中,波歌、支姿齐儿、姑鱼、痕庚民青(或者区分前后鼻音)各组之间还可以继续通押。 
韵的问题就讲到这里,本掌柜认为,就算用今音入韵,还是需要适当学习平水韵的,毕竟,格律诗歌目前主要的优秀作品都是用平水韵的,学习了平水韵,才能揣摩古人作品的韵律美,更好地为提高炼诗技巧服务。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12-1 10:36:00

--  
4、律句 
音韵的问题解决以后,应该说,写诗字的问题解决了,下面说说句子。 
写古体诗,有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律句。很多朋友按照规定的字数写了一首诗,本掌柜在评点的时候说,这个不是律句,那个不是律句。于是有人就以为这三江油铺是个黑店,克扣顾客的油钱,这实在是天大的冤枉。 
其实,诗词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就是律句,特别是格律诗和词,说格律诗词符合吟唱和朗诵习惯,指的就是这个律句。严格一些说,缺乏律句的诗可以不叫它诗了。 
可以这样说,一些不屑格律的朋友深恶痛绝的就是这个律句了。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些朋友深恶痛绝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吧。 
诗词原来其实是宜唱的一种文体。当今也要能够大声地读出来才对。如果一首诗不能够作到读起来“上口”的感觉,那么,无论你如何强调它意义的重大也不能称其为一首好“诗”了。 
 汉语是单音节的语言,因此自然不能如西洋语一样有天然的音律错落和节奏来。所以目前汉语歌曲也就大多不如西语歌曲那么娓娓动听。(无论我具有多么狭隘的民族自尊,并且根本听不懂西语,我也不能不承认我很爱听西文歌曲这一事实。而且一听到中文翻译过来的西文歌曲,就大倒胃口。)好在我们并不需要沮丧,因为汉语的其他优点比起这一“不足”来其实就根本算不了什么。(相反西人人一生中嘴部要多作出多少运动才能说出和我们同样的意思来。)我们的老祖先也不是傻子,分析一下汉语的高低声律变化后,早就总结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通过音韵变化显示美感的诗的语言艺术,从而在他们之前就创造出了完全不同于西文诗歌的诗歌形式。我们没必要担心老外们听不懂中国诗,他们想欣赏他们就学汉语好了。我想因为我不懂西语,我也永远不会去欣赏西文诗,反正我也不看中国人翻译的那一套。 
这里多说两句,听懂西文诗歌的朋友讲,其实西方诗歌也有它严格的格律的,比如说十四行诗,其排列以及韵的规定比我们的古诗有过之而无不及。西方诗歌传到中国,用起了中国语言来表示,继承的是它的表现手法,而废除了格律(这是没有办法的,因为汉字根本就不可能用它原有的格律),但没有创造新的格律标准,连韵都可以不押的,这在形式上和分行的散文之间缺乏标志性的分野。从诗歌是一种韵文的角度来说,新诗确实没有解决是不是的问题。所以,我有一个可能极其荒谬的念头,就是汉语新诗有一天也会根据汉语的语言特点创造出它独有的格律来。相信目前写新诗的朋友在写的时候感觉新诗比古诗更难一些,因为除了诗感以外,很难有别的标准,所以我特别佩服写新诗的朋友作的所有的探索。 
回过头来我们瞧瞧律句吧。律句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家经常见到的七言和五言的律句,格律诗和词中都要用到的,格律诗里基本都是这样的句子;另外一种就是其它字数的律句,主要用于词,比较常见的是4个字和6个字的。 
我们从常见点儿的七言开始(五言也一回事儿,不过少两个字一个拍子,不过本掌柜更喜欢七言一些,刚好所有的格律书讲的都是五言,本掌柜就开个坏头),绝对标准的律句就就四个句式。大致是这样的:(由于本掌柜年纪大些,打字速度又慢,本文就用1代表平,2代表仄,3代表不拘平仄) 
1122112 平起仄句 
1122211 平起平句 
2211122 仄起仄句 
2211221 仄起平句 
不管哪个句式,都有四个节奏(也可以叫三个节奏,把三字尾当成一个节奏—三字尾的问题,下面单独有说明),前面每两个字一拍,最后三个字和休止符号算两拍,最后的三个字就叫三字尾,有一个单独的字是半拍(不是前面那个字就是最后那个字),另外两个字是一拍,加上一个休止符,也算半拍。合起来就是四个拍子一句话,和打拍子似的,前一个拍子的声调高了,后一个拍子的声调自然就低下去,反之亦然,这样错落有致的排列,朗诵起来当然会特别的有韵味,也有音乐的感觉。这在律句中叫句内对。 
三字尾当中,一般来说,第七字都是有基本规定的,所以古人在制订和总结格律的时候,把第七字独立出来,和休止符构成一拍,那么前面两字自然构成一拍。 
因为每拍节奏的重心往往落在了246字上,所以我们经常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所以我们写诗时要特别留意一下这每拍的第二个字。只要把这个字吃住了,一般来说节奏也就有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第七字的平仄往往是固定的,第六字的平仄却跟第二字一样,经常会碰到67两字的平仄一样的情况,那么这时候第五字就不能不论了,继续不论的话,就可能形成三平调或者三连仄的情况,比如1122111,和2211222就是这样的,这当然有背“对”的原则,所以,这时候,第五字就一定要选择同67字不同的平仄。 
接下来说一下孤平的问题,孤平这个说法,在唐朝时候到底有没有我们现在确实无法考证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唐朝的诗人在写格律诗的时候,几乎没有犯孤平的问题,有人作过考证,《全唐诗》中只有两个句子是有犯孤平的嫌疑,第一是“出关送故人”第二是“百岁老翁不种田”。 
 所谓孤平,字面的意思就是全句除了韵以外只有一个平音字,书上也是这么介绍的,但这种定义其实不太准确和容易造成误会,实际情况或者通常的说法只有一种情况,大家记住就是了:所谓孤平,就是指后五字是21221的句子。象22211这样的句子当然就不能算作孤平了。 
当然,有些学究根据从日本传回来的书上记载,提出“两仄夹一平”也是孤平,所谓两仄夹一平,就是指后五字为32212的句子,但这样的句子在《全唐诗》里比比皆是成句,不足采信。更有甚者,目前部分台湾人认为任何情况的单平都是孤平就更显得迂腐和无聊了。 
讲了这么多,大家应该对律句有个基本的概念了吧,一般来说,符合这个规律的句子我们称它为律句,不符合这规律的,我们就叫它“拗句”,(从这个拗字上,可以看出,古人认为不符合这样规律的句子是比较拗口的。)但如果有些字上面严格的控制,这诗作起来不是困难重重了,真的象填空了。当然不必有这个忧虑,有个拗救的说法,就是为了解决这问题的。拗救分为两种,一种是本句自救,另外一种是对句相救。这里就说说律句的拗和本句自救。 
所谓拗救,就是此地当平而仄或者当仄而平,换个平仄不拘的地方补上一个应当的平或者仄字,以满足应有的韵律感。 
作为律句来说,书上总写着这样一种拗,叫它小拗或者半拗,然后说可救可不救,大致是这样两种情况,3132212和3211121,主要是针对三字尾中头一字的,其实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第一个就是前面讲的所谓严派孤平,第二个是严格派提出来的两平夹一仄的“孤仄”。既然说可以不救,那么说明它本身就应该是成立的,当然,要救的话,我也不反对。我想,大家知道这样的句子有人会说你是小拗,但也不会说你格律错了就行了,当然,仔细揣摩起来,半拗确实有那么一点点不畅的感觉。 
有一种格式,通常被大家称为特殊格式,从唐朝起诗匠们就喜欢用这格式,这就是3211212句式。按照前面讲的,这句子的标准结构应当是3231122,诗人们把56两字的平仄换了个位置,可是突破了246分明的说法。其实,这就是本句自救的一种形式,大家记住就可以了,当然,这里要提醒注意的就是,一旦56字换了,那么3字就不再可平可仄了,而一定要用平音字。为什么呢?大家可以看一下,3221212,特别是后面21212的句式,其节奏高低长短的快速转换确实有些不符合音律美的。 
那么,接下来又得说孤平了,从前面俺举的唐诗当中的句子可以看出,那两个句子确实有孤平嫌疑,第一个出关送故人,出字平水为仄音,肯定是孤平了,不过,那书里有这样一个小注:送一作逢。如果这样,这句子就没有什么问题了;第二句百岁老翁不种田的不字在这里应作仄读,但不字确实也有平的说法,估计作者有些口音问题,算作平的话,这句也就没有问题了。 
 那位说了:你们看看,刚才那两句转眼就说没问题了,这个三江掌柜肯定晕晕乎乎的,别不是昨晚喝多了。当然不是,这里就涉及拗救的问题了。 
我们写诗,经常在碰到3211321句式的时候,第三字又必须用仄,找了半天也找不到替代的字,而孤平又是律句的大忌,难不成不写了?其实,古人也遇到过这问题,他们就想了个救的办法,就是在第五字上把一般来说是仄的(按俺前面说的,可不论的)字换成平音字补过就是了,这样,这句就成了3221121,这就叫救孤平。 
五言的句子只能是在这个位置救,21121,那么七言的呢?1221221算孤平吗?有朋友说:俺都用了3个平音还说俺孤平,实在是比窦娥还冤啊! 
但俺也没有办法,按照通常的理论,这样的句子还是叫孤平,因为大家认为,七言是五言头上加两个字,论的只是第二字,第一字永远不必论。 
你说冤吗?本掌柜也是叫冤的。其实这个问题确实也有过争论,但最终敌人占了上风。 由于俺们这一方没能在《全唐诗》中找到足够说服力的一些成句来说明这问题,(哪位朋友要是找到了一些,可以贡献出来,俺们一起再找敌人理论去,)只好任他们猖狂。 
当然,1221221算孤平是有道理的,我们知道,拗救是先拗而后救,还没拗就去调整,自然起不到效果,而后面拗了,却又没东西可救了。 
说了半天孤平,那么孤平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值得如此关注。 
我们知道,平声字的音长比仄声字要长一些,而且是可以更加延长而不影响调值的,一般平声音后是不容易出现顿音的(那样读起来也很不像话)。而仄声字则不然,它是不能延长的,读起来一般总是会伴随着休止顿音出现的(大家可以自己读一下试试)。如果我们把五个字的音长总记为3拍的话,那么,标准律句11221三个拍子可以看作:11两个字是一拍满,22两个字是一拍不足(不足部分有休止符来完成,一般来说在这样一个有规律的拍子后增加多长的休止顿音大家凭经验是完全可以把握得住的,并不是很难的事),1最后一个字单独一拍。这种拍子打起来很容易,也很舒服。如果首字变成了仄声,成了21221,那么我们打第一个拍子的时候就很不容易打好,因为我们很难调整好到底要把第二个字的平声延展多长才能补上那一个细小的节奏差(因为两字要连读,所以我们一般不能靠在第一个仄声字后加休止停顿的办法来补救,我们的这个平声延长往往就只能凭惯性来控制音长,很难精确),如果我们不加补救的话,那么到最后一个韵字的时候,就会稍微提前了那么细小的一个几分之一拍(听起来就像是有了杂音),前面出句不入韵的情况下,我们一般可以不那么要求合拍精确,但是在对句入韵的时候,这样小小的偏差就听起来很难受了。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古人对“孤平”要深恶痛绝了。 
我们认为,这些已经实现了本句自救的句子都可以称为律句,或者叫律句的变格吧。 
好了,格律诗的律句讲完了,下面再复习一下所有成立的七言律句: 
3132312 
3132211 
3231122或者3211212 
3211321或者3221121 
原来才这么一点呀,就算是这样,大家也完全可以不必记的,掌握了上述规律,律句也简单得很。 

再简单说一下其它形式的律句。两字一节且两节的平仄相对或者三字尾的语言结构基本都是律句,单数字的句子,五言和七言的前面已经说过,三字尾性质的也算律句,九言以上的极少,有的话,也基本中间有个顿号的。双数字的句子,一般就没有三字尾的问题,都是2字一节组成的,相邻的节点平仄相反(对)。 
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就经常使用律句,比如四字成语,绝大多数不是3132结构就是3231结构。再比如很多朋友的网名也是律句,就算是那个号称不要格律也可以写好诗的澹台秋水,就也不自觉的用了一个律句作为名字。更有趣的是,很多时候,大家会不自觉的把一些东西改造成律句,比如本掌柜的诗弟新绿叶书,这名字本来不是律句,因为这名字是一三结构的,用新修饰绿页书的,但大家就无意把新绿和叶书分开来读,并且简称新绿了;还有天涯的斑竹种桃道人,他的诗写得非常好,却取了个非律句的名字,实在读起来不爽,但穷哥们都是具有创造力的,大家聊天说起种桃道人的时候,一般会这样的:“种桃老道如何如何,哦,就是那个种桃--道人” 
从这些可以进一步论证,律句最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的。就算格律是镣铐,这镣铐还是带上舒服些。 
炼词的时候,由于涉及韵的问题,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313212或者321121之类的句子,那么,这算律句吗?说老实话,我不知道,但我认为应该算,请大家关注第五字。但这种情况主要是六字句以上的。 

关于律句,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带领字的律句,其实就是前面一个字(一般是去音字)打头,后面跟着一个单数字或者双数字的律句,这当然要算律句,制作词的时候会经常碰到这样的句子。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12-1 10:36:00

--  
5、格律诗 
律句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诗的结构了。 
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格律诗都是律句的集合,那么是否是随便把律句凑足了数字就算成了呢?当然不是,连续4个8个或者更多的3132211或者其它的律句连在一起肯定只能让人倒胃口,排列组合上当然就应该有其相应的规则。 
这规则有个名称,叫“粘对”(粘字读音是NIAN),不符合这规则的就是失粘失对。 
格律诗的句子成双数出现。每两句合在一起叫一联,所谓对,就是一联中间的两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反;所谓粘,就是相邻两联之间相邻的两句第二字的平仄相同。如此周而复始,排多长都没有关系的,两联的叫绝,四联的叫律,再长就是长律了。大家可以看到,平仄在诗中是交错的,一联内可以这样概括: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而相邻两联的平仄也是交错的。这样错落有致的排列读起来想不顺口都有些难度了。 
在一联之内,前面的那句叫出句,后面的那句叫对句,一般情况下,出句都是仄收的律句,对句都是平收的律句,需要押韵,但首联有些特殊情况,它的出句也可以是平收押韵的律句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有第一句,甚至只需要知道第二字的平仄,一首诗的格律就可以弄个差不多了。 
先从律讲起,七言的叫七律,五言的叫五律,这是格律诗的最主要品种,特别是七律,几乎是评价一个诗人水平的标志。它的四联都有自己的名称,12句叫首联,34句叫颔联,56句叫颈联,78句叫尾联。 
律首联的出句最后一字可以平,也可以仄。一般情况下,七律首句用平押韵的多,五律用仄的比较多,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形成这种原因的原因我想主要是七言长一些,诗人想一上来就抓住品诗人的思路,不然,到了第十四字的时候,读诗人不免会有些走神;而五言由于比较短小,一般用字立意都比较冷峻,不会太担心人家跑掉的。 
律的中间两联一般需要对仗的,也有连尾联一块对的,也有只有一联对仗的,但说到律,大家都认为中间两联要对仗,其中,颈联的标准要求会更高一些。 
通常的说法是,律有起承转合,通常就是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尾联合。于是就有人以为这和我们说的八股文差不太多,其实不然。这并不是绝对的,起承转合是必须的,只有这样,诗才不至于意境单调,但到底在什么地方起承转合,并不一定就拘泥在每联的结尾和开头了。 
好了,先就简单介绍到这里,我们还是回到基本的格律上,还是用七律来作比方。 
首句也只有两种情况,平起和仄起,那么,七律实际上只有两个大类,先说平起,当然有押韵与否的区别,押韵的是3132211,不押韵的是3132312,这里补充说明一句,律如果首句押韵,一直以来有首句押邻韵的习惯,大家知道就可以了。 
首句是否押韵和以下的平仄没有什么影响,第二句对,平仄就是3211321,当然还有救孤平的句型。 
颔联出句粘,3231122当然也有3211212的特殊句型,对句对,3132211,到这里,大家可以发现,这个跟首联用韵的格律是一样的。 
继续粘对,颈联出句3132312,对句3211321或者3221121;尾联出句3231122或者3211212,对句3132211。可以看出,这和前一个四句循环的格律基本一致。 
仄起的情况也差不多的,大家可以根据粘对的道理把四联的平仄都基本确定下来,试试看吧。 
五律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只要把所有句型头两字去掉就是了,不再赘述。 

下面说说绝句,绝句也叫律绝,当然同律一样,有五绝七绝之分,也有首联押韵与不押的区别。一般来说,大家都会这样说绝句的:绝句是律诗的一半,可以是前半截,也可以是后半截,也可以是首尾联。这样说的原因主要就是为了区分是否首句押韵,是否对仗。其实,更容易理解的说法是,律绝是两联律句构成的,首句押韵与不押都是可以的(一般七绝押韵的多一些,但一般不可用邻韵,五绝不押的多一些),没有对仗、任意一联对仗或者两联都对仗也都是可以的。 
如此说来,这绝句的格律就相对比较简单一些,由于对仗的不确定性,写起来也比较灵活容易一些,章法上更宽松一些。由于绝句往往是一念的东西,起承转合也可以,没有这些,仅仅造一个景也是可以的。 
所以本掌柜一向推荐朋友们从绝句开始,特别是比较自如轻快的七绝。 

说到这里,有的朋友会问,掌柜前面说了半天拗救,听说这拗救最显示水平,还不快快说来,莫非想藏私不成? 
当然不是,而且说句实在话,本掌柜一向对拗救不太敢兴趣,虽然对拗救的一些东西还是知道一些的,但从来没有认为拗救是水平的表现。一定拖到现在才说,不过是想让大家把前面的内容看完,确实了解了格律诗之后再介绍的。 
关于拗救,本句自救已经说过了,我们就在说说对句救,说到这里,再给大家一个和前面不太一样的概念,就是小拗的问题,我们现在说,三字尾的首字是要论的,或者112,或者221(其它情况本来就要论的),由于我们现在对格律已经比较清楚了,所以就把那小拗也姑且作为拗句对待,因为这是拗救的基本立论,不然,本掌柜就没法继续往下说了。 
所谓对句拗救,就是出句是个拗句,那么我们把对句也搞成拗句,以调和出句的平仄不和谐。这样,虽然在一句内有些问题,但在一联内总的平仄还是和谐的。我们大家也都知道了,联也是格律诗的一个重要的计量单位。 
首先说那个半拗,3132112的句型我们给弄成了3132212,前面说过,它可救可不救。那么要救的话,又当如何呢?很简单,我们在对句相同位置上应当用平音字的地方补上一个仄字。看看对句是什么?原来是3211221,由于1字不论,3字本就当平,不然就犯了孤平,所以,我们只能在相同位置上下手了,于是,这一联就成了:3132212,3211121。大家发现了没有,我们在这里用上了第二个半拗。当然,3132212,3221121这样的组合也是问题不大的,因为我们已经把最可恶的孤平给救了,这点小问题就由它好了,这就是可不救。但也有人讲,这是既本句自救,又对句相救,一字两用了。 
另外还有一种拗救,就是通常所说的大拗救。大家看这句,3132122,这句连246分明都打破了,也能救吗?当然可以。那么怎么救呢?大家还记得上面的平收半拗句吗?就是用它救,我们出句6字当平而仄,那么在对句5字上当仄而平,于是,本联又成为这样的情况了3132122,3231121,同样道理,5字起到了双重功能。很多格律书上都是这么写的, 但本掌柜这里再告诉大家一个令你瞠目结舌的情况,那就是,就算这样,也完全可以不救。清人李少鹤《拗法谱》:“拗中拗下中一字不救法——仄仄平仄仄(第一仄字平亦可),平平仄仄平(次句照常)。”其下按语说:“此拗法初盛(唐)已间有之,中晚(唐)尤多,若贾长江‘身爱无一事,心期往四明’(《宿姚合宅寄张司业籍》)等不可枚举,惟国初时此拗法未甚明耳。”查贾岛诗集可知,五律出句这种32122句型的十余处,其对句不救的,就有六处之多,当然虽然不救的也不少,但看起来相救的还是要更多一些。 
普通的格律书上的拗救就这么多了,但实际情况还有一些拗句处理的问题。 
就象前面所说的大拗句,3132122,要是再进一步,把三仄也犯了,成为3132222,这样还能救吗?书上说是可以的,依然采用我们那屡试不爽的3231121,更有甚者,贾岛那斯也有两次居然连救也不曾救的,到这里,本掌柜都准备把俺的格子丢地下去了。当然,在这里,我相信贾岛是破律,不能代表别的什么。 
我决定不继续往下说了。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格律书都是清朝或者更后的人整理出来的,唐人的诗句中的拗到底遵循个什么规律我们已经不知道了,说了很多最终都是难以服众的,也可能会混淆视听。但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出句一般会要求松一些,对句相对严格一些。但除了孤平以外,所有的拗句都是因为三字尾的问题。 
这里,我们又回到最初关于律句的介绍,既然三字尾头两字中在实际使用中哪个字为重,拿字为轻实际上根本不确定,我们人为的将三字尾割裂为二一结构,本身还是跟实际的语序有不同的时候。查了一些唐朝的诗歌,里面对三字尾的格律也有特别放松的时候,就连对句也经常有三字尾大拗的情况。为此,本掌柜曾经写过一首七绝来实验三字尾的,是这样的: 
钓趣 
不履不衫日微红, 
腰间系酒作渔翁 
茅竿随意丢石上, 
钓罢江风钓山风 
我构思这首诗的时候,最先大约是这样的:不衫不履日微红,系酒腰间??(做渔)翁,随意茅竿丢石上,江风钓罢钓山风。想了半天,不得其字,就想破律算了,突然心中一动,看到所有的三字尾实际都是一二结构的,于是,试着把那堆倒装的句子全部改了回来,一朗诵,感觉居然颇为通畅。 
大家可以发现,这里面一句律句都没有,也没有形成任何的拗救,(当然,第一句只是在第六字上“救”了一下孤平。) 
从这里,我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古人是否在三字尾上本来就是综合考虑的,并不拘泥在六字上对,换句话说,只要56两字中有一字和4字相对了(即平仄相反),并且不形成三平三仄(三仄实际上也是有个别例句的)就认为是律句呢? 
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大家可以发现,格律顿时变得极为简单。这样,对古体诗歌的推广也是大有好处的。 
但这些也是说说而已,目前阶段,大家还是只能按照书上说的去作。 
我们还要看到,无论哪种“拗救”,古人其实都是不得已而用之的,我们决不能为了“拗救”而“拗救”。要知道,在任何时刻下,能不拗我们就尽量不拗。经过“拗救”的格律诗仍然是只占古人全部近体诗的绝对少数,而真正的只拗不救的“格律诗”就更是微乎其微了,我们就认为它破律好了。 
其实,只要你能真正看到这里并自如掌握,有的时候就算出了一些律,本掌柜收诗的时候也不会因此过于降低诗的品质的。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12-1 10:37:00

--  
6、词: 
后期词受格律诗的影响极大,里面律句很多,所以有人把词叫做“诗余”。 
词的种类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大致说,60字以内的(标准是58字,呵呵,太绝对了)小令,60—90字的中调,90字以上的就是长调了。词有词牌,这就是词的格式,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每个词牌都有它的词谱,照谱制词就是遵循它的格律。 
关于词韵,词押韵和格律诗有一些区别,词除了平韵外,还有押仄韵的,还有平仄通押的;词还可以换韵,平音仄音本身换,平仄之间也有换的。 
用今音填词,唯一的问题就是入声的问题,很多词谱上注明:例用入声,比如满江红、忆秦娥等等,这些词牌用普通仄音填的话,还确实会有不那么畅快的时候。我想,有两个办法解决,第一是凑合一下算了,第二是干脆用古韵。当然,谁要想到了好的办法,一旦行之有效,本掌柜一定积极使用。 
词的平仄找词谱就行了,没有词谱照别人词填制的时候,参照律句的规律就很少会错了。 
词的对仗比较自由,只要两句字数一样,就可以用或者不用对仗,即使是对,和格律诗也有区别,不一定平仄相对,也可以同字相对。 
词韵、平仄和对仗都是从格律诗的基础上加以变化的,因此,要研究词,最好先研究格律诗,格律诗研究好了,词就容易懂了。 
那么,词谱这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情?这个说起来话就比较长了。 
词和诗一样,是具有格律规范的韵文的一种。词虽号称诗余,其实最初和诗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她的母体除了文学以外,还有音乐,所以她的格律具有比较特殊的形态。 同时,由于其多为长短句,且间有拗句,读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韵。 
宋以前的的格律就体现在各种词牌的曲谱,填的词其实就相当于今天的歌词,写得好的比如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要是有排行榜的话,一定长期占据靠前的位置。那时侯的词谱一般都有入仙吕宫或者黄钟宫、中吕宫等字样,这就是标明它用什么调子唱的,估计不会是目前那些歌星唱的“明月几时有”的腔调,或者应该更美一些才对,但估计也美不到什么地方去,我们还是不要追寻原来的腔调比较好,就象高山流水一样成为一种传说吧。 
简要介绍一下词的古乐律,这里先有一个宫调、词调的概念问题。词源于"燕乐",一个个词牌就是一首首旋律,我们要根据旋律的特点来组织文字,达到音意和谐。反过来就是说一般情况打什么样的诗选择什么样的调。 
先说一下宫调的概念,宫调是"乐律"的概念。我们古代老祖宗没引进老外的1234567前,把这七个音分别表示成: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这七个音只有音高,没有绝对音高,但相邻两音的距离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我们确定了第一级的音高,其他各级的音高也就都确定下来了。这个绝对音高的标准古人用"律"来确定。古人有"十二律",分别是: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以上为阳六律,简称律)、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中吕(以上为阴六律,简称吕),就和我们现代人用的C大调、D大调、E大调等等完全类比(至于哪个对照哪个,是否完全对照,这是音乐界一直争论的问题)。十二律由低音到高音次序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每一律都有七音,就叫"宫",宫音分别乘十二律,得到十二宫(黄钟宫、大吕宫、太簇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这六音分别乘十二律,得到七十二调(黄钟商、大吕商......黄钟变徵、大吕变徵......),十二宫加七十二调得到八十四宫调。这就是宫调律吕的基本概念。当然八十四这个数字太恐怖了,古人实际根本没用到这么多的宫调。燕乐只用了二十八调,这是因为燕乐以琵琶定音律,而琵琶只有四根弦(也就是四个律),凌廷堪《燕乐考原》记载这二十八调分别是:宫声七调、商声七调、角声七调、羽声七调。事实上这二十八调大家也远没有完全使用,南宋时,张炎《词源》所列的只有七宫十二调,即:"七宫者:黄钟宫、仙吕宫、正宫、高宫、南吕宫、中吕宫、道宫也。十二调者: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歇指调、越调、仙吕调、中吕调、正平调、高平调、双调、黄钟羽调、商调也。"(这里宫调名字和前面讲的八十四宫调名字有些不同,这是传统的俗名,而不是正式的学名) 
词牌既然是一首"乐曲",当然也就有宫调所属了。熟悉"词"的人应该会知道"大晟词"的概念,喜爱音乐的宋徽宗曾经创立了"大晟府",专门制作新乐,并把它命名为"大晟乐",他任命的"大晟府"负责人就是著名的词匠周邦彦,周邦彦也不负重托,除了会集词人乐师,讨论古音古调外,还搞出了很多很多慢、引、近、犯的词牌来,后人依其体格填的词就叫做"大晟词"。应该说"大晟词"就是最正宗的经"官方认定"的"东京标准词"了。宋徽宗有感于全国的音律不齐的混乱现状,专门命工匠铸成几十套"大晟钟"(每套钟基准音高都是黄钟宫,完全相同),发送全国各个州府,做为标准音律定音,真正实现了全国都是同一种声音,这样就能保证一首乐曲能够不走样的在另一个地方演奏。通过实际测量的目前国内出土的全部十几套"大晟钟"的音高,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大晟钟的基准音高全都是C大调的1音(可见,古代音律实际上和现代西洋传过来的音律没什么区别)。也就是说所谓的黄钟宫就是我们现在说的C大调。这为我们后来破译"白石工尺谱"提供了直接的物证(遗憾地是,这些破译出来的谱子完全破坏了我们对于词曲的所有美好遐想,就好比我们如果真的克隆出一个杨贵妃出来,大家可能就会惊异于她其实只不过是一个胖妞罢了,丝毫也赶不上现在的漂亮MM可爱)。 
现在再来说说词调,词调就是一首首具体的乐曲的歌谱。每个词调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往往只属于一个宫调,但也有分属几个宫调的),词调必须依据宫调来定律。不同的宫调有不同的情感气氛。这道理大家只要想一想就明白了,我们不能在办丧事时演奏高亢的旋律,也不宜在办喜事时演奏低沉的旋律。古人听着词调的旋律来谱入文字,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词"。这样创作出来的歌词也就不可能脱离了旋律所表达的情感。这种听曲填词的办法,也导致了不少"一调数体"的现象。这是因为在同一个曲子下,只要唱起来协合,适当变化句式是完全可以的。甚至某些字句的伸缩也完全不影响演唱的效果。这就是同一词牌除了有各别平仄不同的变化外,还经常会有不同的字数变化的原因(这些字数变化一般总在几个字之间,相差无几)。有一些同调名而体例句式相差甚异的词牌,这往往是曲调也发生了很大了改变(或节奏放慢,或节奏变快,或增加新声,或减少旧韵等等),不能把它们等同于同一首旋律了。后人听不到词调的旋律了,就按照前人的词作逐字对照,制成词谱,成为和音乐完全脱离的文学形式,标明词调的名称仅仅就是说明是采用了哪一种特定的句式和格律要求作的"文学艺术",而不是真的让大家再去找那个谱去唱出来了。 
明白了宫调、词调的概念后,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词牌的不同音乐表现力,使填出的词更好地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不过由于"燕乐"的年久失传,作为一种演奏时的记谱符号,再标明宫调已显得不太必要,后人填词只是为了"文学创作",所以很多人就从来也不考虑宫调一类的事情了。尽管如此,因为词调从宫调而定律,本身就已经带有了种种乐曲情绪的限制,只要我们仔细分析了前人的词调,一般就能正确分析出该词调所适于表达的某种情感。所以,我们即使不知道宫调,只要深入研究了某一个词牌的较早期始创"词"的文辞特点,就能了解到该词牌的正确声情特点了,从而按照这种正解的理解来指导我们写作。当然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一些宫调的基本知识,更有利于我们按内容需要选择词牌填写。 
前人论南北曲的著作中,总结了南北曲各个宫调一般表达的感情,虽然其中的宫调和宋代"燕乐"宫调有些不同,但其中源流是一脉相传的,可供我们填词时作参考,当然也不一定绝对依从的,兹列如下: 
仙吕宫--清新绵邈 南吕宫--感叹伤悲 中吕宫--高下闪赚 
黄钟宫--富贵缠绵 正 宫--惆怅雄壮 道 宫--飘逸清幽 
大石调--风流蕴藉 小石调--旖旎妩媚 高平调--条拗滉漾 
般涉调--拾掇抗堑 歇指调--急并虚歇 商角调--悲伤婉转 
双 调--健捷激袅 商 调--凄怆怨慕 角 调--呜咽悠扬 
宫 调--典雅沉重 越 调--陶写冷笑 

由于旧谱纷纷零落,南宋末年时候这词人们就慢慢不会唱了,有记载的词谱曲谱越来越少了,最终几乎灭绝。元明时节,要唱的流行歌曲就只有那些元曲了。 
元曲本掌柜没有研究过,大致来说,很多东西和词是一样的,但由于当时蒙古人得了天下,老将军们决定写些东西让别人唱(功成名就后写文字,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但由于文化不高,于是文字浅白了,还有许多俚俗的语言,有时候会多一些或者少一些字。当然,那么难的入音问题自然是不能论的,平仄音也有不计或者通押的时候。这个跟我们前些年见到的老干体道理是一样的。本掌柜曾经看到报刊上发表的老干体,曾经以为中国现在没几个人会写诗,后来上网了,才发现错得厉害。 
闲话不提了,继续 。 
一直到明清之交,有一群文人不甘词的没落,就根据宋词发展了体现四声的平仄词谱,明末出现了第一本词谱《诗余图谱》,后来又纷纷出现了一批词谱书籍。到了康熙年间,出现了第一本汇总性的书籍《词律》,随后,朝廷也组织了一帮人整理了《钦定词谱》,这两本书有相当的权威,对清朝的诗词复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词也由原来倚声填词变成按谱填词了。 
直到今天,中华诗词学会的老爷子们还以这两本书和现代龙榆生先生的《唐宋词格律》为词的典籍和依据。 
因为炼词只要还是靠工具书,所以简要介绍一下主要使用的词谱工具书 
本掌柜手头拥有过的列有词谱的书籍不多,专门的词谱书更是少,有时候需要用又查不到的时候只好翻开俺家里那套《全宋词》找几首同牌的来拼词谱。 
我十几岁的时候在学校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本破旧古老的《白香词谱》,就一口气借了两年多没还,幸好不是什么热门书籍,也无人查找。在看到这本书以前,填过的几首词都是从别人的句子中度出来的,那时也不知道律句和词的关系,可不敢轻易错出一处的。看到这词谱,顿时觉得填词轻松异常(好大的口气),也干过依次而来,一天一词牌的“光辉业绩”,当然这些所谓词几乎都是无病呻吟的东西,早付之一炬了。 
《白香词谱》是清朝编辑的一本词格律基础读物和工具书,书中录常见词牌100个,每词牌一体一例。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是一本不错的启蒙工具书,但用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一些问题,首先是词牌太少,许多常用的词牌比如钗头凤、八声甘洲等就没有录入,而且录入的部分也只选择一体,变体基本没有考虑,同时对许多可以变化平仄的地方也没有说明,还有个别词牌选用的是不太常见的格式,比如一剪梅用的就是不太常见的句句押韵的格式。这样,白香词谱作为常用工具书来说,确实过于单薄了。 后附电子版《白香词谱》。 
龙榆生先生的《唐宋词格律》其实是先生在大学讲课的讲义改编而成,该书收录词牌153调,超过白香词谱一半多,而且对词牌的常用变体做了一些说明,确实是一本上佳的简易选本,我原来手头一直没有这本书,只是原来看过一段时间,直到去年在北京买到一本,现在随身带着,闲暇翻阅一下。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还是发现这本书还是有不少问题的,虽然俺是个后生小子,对龙先生的学问和把那四大本东西整理成一个简洁实用薄本子的功德也敬仰得紧,但还是认为先生那书虽瑕不掩瑜,毕竟那书是从讲义转化的,因为是讲义,所以在编辑的过程中,并没有特别的严谨,或者这学问还做得不够。 
从我的感觉,目前大家常用的词牌应该在300个左右,在数量上看,本书还是缺乏了一些,经常也会有不够使的感觉。 
还有一些更严重的问题,这本书有1/3左右的词牌仅是某一首词的平仄直译,几乎不能使用,比如那240字的莺啼序,居然连一字也不肯通融,实在不讲道理;同时,许多可平可仄的地方没有继续的进行研究,要不太紧,比律句还严格,要不太松;甚至出现了一句连续6字均是可平可仄的,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子,象这样的句子,其实就是律句,或者平起,或者仄起,但句内还是要对的,或者平平仄仄平平,或者仄仄平平仄仄,只能是一种,而不是随意,其它字数很多情况也是这样的,引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然,就可能出现别人说出律还振振有辞的事故了;另外,书中对拗句也缺乏必要的标识,让人觉得比较为难。可以这么说,龙先生这本书里对每个词牌应该再仔细的增加一些说法,结合宽严有度的原则,找出拗句的地方并加以标识并讲述拗句的特征和理由,其余地方完全可以根据律句的要求掌握。当然龙先生要授课,也许时间不够,但其他的前辈没有这么做确实是个遗憾。 
我知道中华诗词学会曾经搞个一个词谱新编,收录的词谱多一些,达到400左右,应该可以满足要求了,但没有仔细研究过,不敢多说。 
不过,有一本龙先生的书一般时候还是够用的,我曾经根据《全宋词》对其中几个词牌自己进行了试验性的度谱,正体和龙先生书中基本相同,除了前面讲的那个可平可仄的问题以外,其余比龙先生的稍宽。那确实是一个艰苦的工作,一个常用短令词牌就需要半天以上的时间才能整理出个大概,看来忙碌的我是没有时间做这事情了。其实,朋友们也完全可以这样做,解决一些龙先生书中没有录入的词谱问题。 
最后,说一下那两部大部头,四本一套,《词律》列825调1600多体,但解说比较少,《钦定词谱》更权威一些,共计826调2306体,不过,里面也还是有不少的问题。同时,这两套书中间也有不少打架的,毕竟,大家都是把自己对唐宋词的格律理解说出来罢了,也不一定就是跟皇帝有关的就正确的。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所谓词谱也不是绝对的,更何况,很多词谱都有很多变格的,比如临仙,变格就达20种左右,说明宋人根据音乐而来的要求并不严格。 
其实,词的句子分为两种。律句和拗句,词的大部分句子都是律句,常见的词牌基本都是律句,它主要涉及字数、句子的组合、领字的使用、音韵的变化等方面和格律诗不一样。但也有一些词牌,拗句比较多一些,这些拗句就是词牌的特点,这些还是需要遵守的。 
关于炼词的格律要求当宽还是当严,两种说法都有,严的一派认为,它比格律诗更严,相同的五(七)言句子,只要不犯孤平,首(三)字可不论,但词中经常要论的,我猜想这和句子经常没有对句调节音长有关;宽的一派认为,很多规矩都是后人加的,变格的多只是后人把宽里面杜撰出许多学问来。 
在这里,我赞同宽严结合,跟词牌特色有关的要严,跟特色无关的就宽。可惜我没有时间去逐个研究词牌,也只是一说而已。 
最后,再说一点别的情况,很多高手写词,明明是律句的地方,还非要写出合乎平仄但又不是律句的句子,错了吗?当然不是。大家知道有这样一种用法就是了,没有达到拙的境界还是不要学习的好。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12-1 10:37:00

--  
7、其它形式的诗 
古风诗通常的说法是除了押韵以外不受任何格律的束缚。当然,这是后世的一种说法,到底古代是否有它自成体系的格律,我们都已经不知道了,当然,本掌柜是相信它有的。 
它可以用仄韵,还可以用旁韵。长诗可以换韵。 
本来古风诗的平仄没有规定,但唐宋以后的诗人在写古风诗的时候,为了显示其高古,尽量避免律句,故意基本使用拗句,即没有粘对,多使用三平调,三仄音等等,总之一句话,格律诗批判什么,它就干什么。 
同时它的对仗极其自由,不讲究平仄和同字可以入对。 
很多朋友有个习惯,拿了一首不管格律的东西就叫古风,也有的朋友喜欢写长的,更是几乎不写格律诗词。 
我认为这不是好事情。 
首先,古风在唐朝以后就没有什么好作品了,原因是什么?因为古风作为一个类别,早已经不能和格律诗相提并论,而唐以后,为了显示高古,几乎走到了律诗的对立面。我尝试过写古风,反律诗的格律确实很别扭,没有那种高古意境的东西几乎都无比别扭,而时代的发展,又有几人能有两晋初唐的心情呢? 
至于说拿着不合格律的东西就叫古风的,我认为是对自己写诗不负责任。 
古风,作为诗人来讲,是必须要写的,因为那是积累和突破的途径,但目前网络上,能够具备写古风实力的,我看不超过10人。 
我想,作为我们这些写诗的爱好者,我们就叫诗者吧,最好有以下的观点。 
不要拿什么东西都当古风。 
写好了律诗以后再考虑古风比较好。 
杂诗也是古风的一种,句子长短不论,三至十一字均可,但本掌柜对她一窍不通,这里就不说了。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形式的律和绝,比如仄韵,比如六言体,总体来说,只要保证是律句,符合对粘的原则,一般情况下也可以认为是格律诗的,但这样的诗确实相当少见。 
搞笑诗也叫打油诗,其实是格律诗的从风格上区分出去的一类,格律参照格律诗,但可以稍稍放宽一些的,有时也可以仄音入韵的。它用字总体比较白话一些,以搞笑为目的的。 

后记: 
关于诗的格律终于写完了,现张贴,公之于众。 
这篇东西中引用了相当数量的象皮的文章,在构思过程中也得到伯昏子、JILI的指教,在此一并谢过。 
下面,再补充说几句关于格律的看法。 
任何规则都有它的灵活性,诗的格律也不能例外。处处拘泥与格律,反而有可能损害了诗的意境。格律是为诗者服务的,不能无止境地让心情迁就格律。 
但是,由于我们实际上都是学习写诗,还很少有可以突破格律的意境的东西,就应该以格律为标准,而不能以突破束缚为借口,完全不讲韵律和平仄。要是写出没有格律的所谓“格律诗”或者“词”,那就名不副实了。 
旧体诗的好处在于它的音韵优美,而不在于字数的固定。只知道凑足字数,那就象古时候三江的那个买珠子的老乡做的事。 
当然,还有一些话,大家记在心中就是了: 
油铺墙上一边贴着这诗约,另外一边有八个大字。 
出一切法,得一切趣。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2-12-1 10:42:00

--  
回一个贴先。

“出一切法,得一切趣”,耐人寻味。
无论怎么理解,都不是提倡不依韵不守律。这八个字,有两个重点词,一个是“一切”。另外一个是“出”。或者有人说,出,不就是破么?是,出就是破,但出,是从哪里出去呢——出的前提就是入!如果没有入,谈什么出呢?


--  作者:lagen4936
--  发布时间:2002-12-3 10:41:00

--  
最不耐烦读长帖子的,一直耐着性子读完了。真的不错!有前人的,有自己的,而且言之凿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