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诗词语林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38)
----  (欢迎跟贴讨论)什么是诗?什么是好诗?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38&rootid=&id=35454)


--  作者:在人群中
--  发布时间:2003-2-22 15:19:00

--  (欢迎跟贴讨论)什么是诗?什么是好诗?
先摘录三位诗人谈诗的几段文字:

[文摘]诗家论诗

黄亚洲:

诗是象牙搭里的东西,钻进去的人太多,“塔里的女人”就自然成了大超市里的马大嫂们。那份兴高采烈,那份嘲嘲杂杂,很让不懂诗和不怎么热爱诗的人对诗歌避之不及。
不能睁开眼睛,什么都是诗。
呓语是诗,梦话是诗,五更天的磨牙是诗,看见女人眼皮打结巴也是诗,一个字是诗,两个字是诗,三个字更是诗,一把词撒在桌子上叉叉麻将就是诗,骂人放屁也是诗,而且是好诗,诗歌泛化的结果就是----诗歌消失了。没有了,到处寻也寻不见,要动用国际刑警满世界搜了。
现在情况有点转机,诗人队伍开始减员,闻言心里很开心。诗歌刊物卖不动了,送不动了,乃至打烊了几家,真是好事,诗界慢慢像个地方了,露出了一些塔形了,或者只象雷峰塔那样见一个塔基了,这都是叫人嘘一口气的事。
如果由于我的离开而使象牙塔更剔透,我愿意立即跳窗坠塔。我若是不巧坠落在天津小靳庄里,我立即拔去氧气管。
诗是象牙色的。诗没有第二种光泽。就是这样。[摘自《星星诗刊》2002.2]

桑恒昌:

其实,写诗就是胡说八道。我说着这句话的时候,自己也吃了一惊。可细细想想,还颇有理趣。拙诗句:“母亲的黑发/一根根/一络络/在我的头上变白//母亲的眼泪/一行行/一滴滴/从我的眼里流汗。”唐古拉山最早的那滴春水“终于,在太阳诞生的地方/长成大海”可为例证。但是这些错变、扭曲、颠倒时空,以不类为类之等等,必须在真情和诗意的引导和控制下进行,不然,就真的是胡说八道。这句话说了几遍,自己也胆需起来。中国文化传统心态出来作怪,不从先人或者伟人那里找到依据,岂不是妄言之语。依据还真的找到了。那就是曹雪芹的一句话“诗从胡说始。”[摘自《星星诗刊》2002.4]

[此贴子已经被在人群中于2003-2-22 15:18:49编辑过]

--  作者:在人群中
--  发布时间:2003-2-21 15:39:00

--  
林莽

写诗三十余年,一直在思考诗为何物。从学者们的论述中可以找到几十中答案,作为一名写作者,我一直以为寻找自己是最关键的。模仿他人,追随流派也许每个人都会经历,但真正体现一个诗人价值,应该是源于自身生命的感知、体验与领悟后而得到的语言艺术品。
我相信艺术有它最根本的所在,许多艺术因素是随时间而慢变的。即使最为“先锋”的“后现代艺术”,也同样是借助这些因素而达到它的“世俗”性效果的。
一个诗人需要弄清楚自己的所为,他应该知道诗歌的过去和现在。古人云“暗中摸索,不若秉烛”,一个诗人心中的烛火的点燃,会使他的诗歌明亮和透彻起来。
面对诗歌这个古老的行业,那些为时尚写作、为流派和主义写作的作品都是很难长久的,急功近利和过分自信,都是愚蠢的,诗歌需要一颗真诚的心灵。[摘自《星星诗刊》2001.6]


--  作者:在人群中
--  发布时间:2003-2-21 15:46:00

--  
以上是三位诗人的“一家之言”。。。各位诗友对诗歌有什么自己的见解,欢迎在诗谷发贴讨论。。
--  作者:在人群中
--  发布时间:2003-2-21 15:51:00

--  
比如谈谈自己认为“什么是诗?”、“什么样的诗是好诗?”等等。。。
--  作者:水蓝
--  发布时间:2003-2-21 17:36:00

--  
以前以为诗离我很远,在我很绝望的时候,它对我笑了,尽管只是极浅极淡的一抹.

诗歌的颜色比阳光灿烂,比黑夜幽深,在这里,你永远看不到尽头------前面或后面.

诗歌是胡说,但必须是以情意为前提.离开了这点,诗歌就成了无疆之马,前无去路后无归途.

就想到这些,暂停.


--  作者:在人群中
--  发布时间:2003-2-22 10:29:00

--  
[诗人论诗]

翟永明:

诗歌于我一直是个人内心的宗教。如同中国古典诗人一样,我写诗也是为我心中的某些人写作,所谓的“知者”,所谓的“无限的少数人”。
写作,尤其是写诗,于我来说是一桩快乐的事。
对我来说80年代的写作。90年代的写作,2000年以后的写作,在与现实发生关系的程度上是一样的。
我不喜欢追问诗歌未来的命运。诗歌自有诗歌自己的命运。[摘自《星星诗刊》2002.7]


--  作者:慢三
--  发布时间:2003-2-22 22:10:00

--  
所有的文字都是诗
所有用心去写的文字都是好诗
--  作者:在人群中
--  发布时间:2003-2-23 12:48:00

--  

 

[转载]“诗意大抵出侧面” 
--谈捕捉和经营意象的有效途径 

作者:孙光宣 

  清人吴乔说:“诗意大抵出侧面。”看来,“诗出侧面”不失为一条成功经验。抒情诗和散文(此处指广义的散文,包括小说、报告文学等)相比较,不能不受到篇幅的限制,如果说散文长于铺陈,那么,诗歌就贵在简约;散文可以描绘客观对象的方方面面,把对象的各种形状和姿态尽收眼底,诗歌则要求选择某个独特的角度,达到以少胜多、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总之,诗歌不能像散文那样直说,不宜从正面发起“强攻”,最好是从侧面“出击”,通过有限的意象,在读者头脑中营造广阔的联想空间。 

  试以三首不同题材的唐人绝句为例,看看前人在“诗出侧面”时是如何捕捉意象的: 

  杂 诗 
  王 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来未? 

  这是一首抒发乡思的小诗,看似朴实如话,不加修饰,其实亲切隽永,颇耐人咀嚼。诗的前两句在相同的位置上两次出现“故乡”一词,即此一端,就可看出诗人乡思之切已经到了按捺不住的地步,还有,句中加上“应知”二字表明了什么?原来,这既是诗人对来人(“君”)的预期,又是唯恐来者对“故乡事”关心不够、知之不深而设定的自慰之辞,我们不难通过这样的词语窥见诗人那种热情急切小心翼翼的神态。后两句是诗人对来客的提问:家里那株寒梅是否已经开放?按理说,故乡之事可问可说者何止千百,大到山川田园,具体到亲戚故旧,以至于一斋一室、一桌一椅,无不萦回于诗人脑际,为何单单拈出“寒梅”这个意象,须知这正是虚实结合的巧妙构思,“寒梅”是实的,清香扑鼻,雅逸脱俗,启人遐想,而隐藏在“寒梅”之后的故事却被诗人“虚化”了,可能是“寒梅”为诗人亲手所栽,几度春秋,几番花开,凝结着诗人不少心血;可能是诗人当年同家人靠着“绮窗”(雕着花纹的窗户),共赏“寒梅”,留下了难忘的情景和不尽的话语;也可能是“绮窗”、“寒梅”连接着诗人一番独特的经历和心头的秘密……此诗只问不答,正是为了尽可能多地拓宽读者想像的空间,收到虚实结合、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再看一首宫怨诗: 
  宫 词 
  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唐人表现宫怨的诗恐怕数以千计,此诗却别具一格,引人注意。它和一般宫怨诗不同的是:第一,其他宫怨诗都把目光集中于某个女性形象,抒发美人的孤苦迟暮之感,此诗却以两个美人作伴并立在“琼轩”(华丽的长廊)前的画面,这一来会不会冲淡了宫怨诗那种特有的浓重的孤独感?读者不妨先想一想。第二,其他宫怨诗或描写宫女彻夜难眠之苦,或直陈君王情谊之薄,总之都充满了哀怨的言词和氛围,此诗却欲说还休,把美人要说的话留给读者去想象。第三,最巧妙的是诗人在繁花、“琼轩”组成的华丽背景面前,突出了“鹦鹉”的意象,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鹦鹉学舌,人尽皆知,但无论如何不会向君王去告密,此诗却偏偏通过鹦鹉意象作出了近似荒诞的夸张,如此一来,宫内禁锢之严、压抑之重,以至于人人自危、防不胜防的情景就尽在不言中了。 

  再来看一首边塞军旅诗: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志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的别称,当时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附近耸立着不少烽火台。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动荡不安,驻守“受降城”一带的将士长期得不到替换和还乡,此诗所表现的正是“征人”的厌战思乡之情。前面句用对句的形式写景,显得极其苍茫悲凉:夜深人静,皓月当空,远处烽火台前的沙地像堆积着耀眼的白雪,近处受降城外像笼罩着凛冽的秋霜。置身于如此辽阔僻静的境地,怎能不引发战士绵绵不断的思乡之情?当然,光是这样的环境描写还是不够的,试想边地夜景,哪一天不是如此?于是诗人从登城时听到的幽怨的芦笛声中,敏锐地抓住那支“芦管”,犹如神秘的魔手一挥,促使所有战士统一行动起来:全都仰首远望,苦苦思念家乡。当然,这是诗人的想像之景,虚拟之景,并不一定是诗人实地亲眼所见,但不管怎样,诗人扣住“芦管”这个意象所生发出来的情景,一个“尽”字所包含的意味,已足够摄人心魄的了。 

  再来看看新诗创作的情况。五十年代前期我国曾兴起过植树造林的热潮,和那些正面描绘植树大军雄壮气势的诗作不同,有一首从侧面写出的抒情诗至今仍脍炙人口: 

  运杨柳的骆驼 
  公 刘 
  大路上走过来一队骆驼, 
  骆驼骆驼背上驮的什么? 
  青绿青绿的是杨柳条儿吗? 
  千枝万枝要把春天插遍沙漠。 
   
  明年骆驼再从这条大路经过, 
  一路之上把柳絮杨花抖落, 
  没有风沙,也没有苦涩的气味, 
  人们会相信:跟着它走准能把春天追着。 

  按理说,载送树苗的运输工具多种多样,此诗却把其他运输工具统统撇在一旁,独独牵出了一队骆驼,真是奇妙无比。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在人们心目中向来是干旱、荒凉的象征,现在忽然让它和绿色、树木结缘,这不是巧妙的“逆向思维”是什么?不正可以由此有效地激发读者的兴趣?更妙的是诗人并不满足于让骆驼在植树期间一闪而过,而是执意要骆驼等到明年树木茁壮时再来走上一趟,诗的结尾写道:“人们会相信:跟着它走准能把春天追着。”好一个“相信”和“准能”,诗人的感情如此热烈,语气如此恳切,人们还能不相信骆驼就是春天的使者吗?请看,“骆驼”这个中心意象发挥了多大的作用!顺便说一下,此诗在遣词造句方面也很有特色,如委婉的设问句的使用,“骆驼骆驼”、“青绿青绿”、“千枝万枝”三组叠词的安排,都使此诗增色不少。 

  有人也许会问:著名诗人公刘当然深谙侧面描写、捕捉意象之道,其他诗人诗作又怎样呢?让我们来看一首并未知名的诗人的作品: 

  手 杖 
  杨孟芳 
  那天,我告别家乡, 
  送给母亲一根手杖, 
  它支撑起母亲的生活, 
  寄托着我无限希望。 
   
  它弯着头向母亲鞠躬致敬, 
  哦,那是我留给母亲的形象; 
  它直着身子“笃笃”地走路, 
  哦,那声音立刻传到我耳旁! 

  许是作者要离家外出读书,或是到外地去工作,总之是非离开家乡那方热土,非离开慈祥的母亲不可了。眼看母亲已进入老年,步履不如从前那么灵活,应该送一件什么礼物给母亲好呢?作者左思右想之后,终于决定送上这根手杖。也许有人会说,一根手杖能值多少钱?有什么可以津津乐道的?这就错了。作者说这根手杖“支撑起母亲的生活”,“支撑”二字用得多好!它既是对手杖具体功用的“实”写,也是对母亲得以健康地快乐地生活的“虚写”,可谓虚实兼备,情理交融。 

  诗歌第一节比较平实,作者意在交代,让读者了解她和母亲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有无这个交代是大不一样的,没有这个交代,读者就会莫名其妙;有了这个交代,读者就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果然,到了第二节,作者就实现了大胆的升华,手杖的上端呈弧形,作者竟然想像那是她自己弯着头向母亲鞠躬致敬!古往今来描写手杖的文字多矣,可是从未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倘非情深意切,何以臻此?这还不算,作者又从手杖的下部是笔直的形状出发,不说母亲走路,而说手杖走路;不说自己远离了母亲,而说母亲的举手投足都萦绕于自己胸中,回响在自己耳旁,真是孝思不匮,亲情长存,令我们过目难忘! 

  可以断言,此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作者捕捉了“手杖”这个意象,免得花费许多笔墨,从正面对亲情作详尽的描绘。 

  从古到今,从著名诗人到一般诗歌作者,都告诉我们“诗出侧面”是有普遍意义的。清人吴乔在阐述“七绝”一类短诗的艺术特点时曾说:“七绝乃偏师,非必堂堂之阵,正正之旂,有或斗山上,或斗地下者。”“偏师”的提法极好,我们也不妨把它看作对“诗出侧面”的一种生动诠释。 

 
 



--  作者:在人群中
--  发布时间:2003-2-25 20:37:00

--  
[诗人论诗]

张新泉:

多年来,在诗歌这条路上,我一直是即兴而行,没有时间观念,也没有计划和目标,属于那种胸无大志的懒散者,所以走得很慢。

前面有很多人,或结伴疾行,或呼啸前往,沿途都能看到他们丢下的东西:几扇雕花窗格。一堆笨重的鞍具。祖传的诨名。粗俗的情歌……等等。这些东西还留有他们的手温,他们的凝视,说明他们对此也有过兴趣,由于前面的惹眼事物太多,他们顾不过来,就顺手扔掉了。

多年来,我所干的事,就是将路上的这些东西拾起,吹去浮土,反复擦拭,继而久久端详,电光火石般被其原在的古朴、丰沛和鲜活所震惊,意外地发现它们竟具有和我的心灵相同的资质,是我乐意倾力抒写的母题。

也许诗歌原来就无法快……   [转载自星星诗刊2003.1上半月刊]


[此贴子已经被在人群中于2003-2-25 20:37:09编辑过]

--  作者:呼吸困难
--  发布时间:2003-2-27 22:21:00

--  
“一个字是诗”,经典,想起有一次和同学爬山到最顶,我就“啊”乐一声,哈哈。。他们都说是一首美妙无比地诗。。。笑倒乐。。。喝喝

久违乐,熊师父:)


--  作者:迎风飞扬
--  发布时间:2003-2-27 23:06:00

--  
这个 我还没有想过
--  作者:轻抚你的脸
--  发布时间:2003-3-1 12:45:00

--  
我来学习的,这问题对我来说超超超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