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湖湘文化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3)
----  [原创]光阴的故事征文{我的醴陵焙肉}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3&rootid=&id=7864)


--  作者:湘天一叟
--  发布时间:2002-12-5 21:39:00

--  [原创]光阴的故事征文{我的醴陵焙肉}
那年在西双版纳,父亲回乡探亲,带回一箱子油黑发亮的东西。在西双版纳长大的我,根本不知这为何物?守在这只薄薄的箱子边,我有些发呆,父亲回趟老家,万水千山的,就带这东西,真有些搞不懂。望着箱子,一种失望的感觉挥之不去。
父亲经常出差,从来不带东西回来给我们吃。那时的小孩,家里有大人出远门回来,不望有玩的穿的,就望能有吃的东西。我想,这次怕也不会例外了。
父亲似乎读懂了我的心情,既不安慰我,也不呵斥我,只是在那风尘仆仆,爬满倦容的脸上,闪过一丝极其得意,极其开心的一笑。当时,我以为他是在笑我的失望。
吃中饭前,家里来了好多客,差不多都是醴陵的老乡。大家都不顾父亲的疲劳,缠着他问这问那。父亲也不厌其烦地一一解答。末了,父亲说;“等下都吃了中饭走,有好东西吃呢。”说到这,父亲神采飞扬。
母亲在厨房炒菜,只觉得在叮叮当当的响声中,有一股异常的香味扑鼻而来。这香味,不同于百花香,也不同于百果香,更不同于平时的饭菜香,让人闻了直流口水。
“这是什么香?”我好奇地问。
“哈哈哈!”父亲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其他人也跟着笑了。
我有些莫名其妙。“是好东西吧?”父亲问我。
不久,母亲端来一碗香喷喷的菜,我看那形态,肯定是猪肉无疑,但怎么会香得这么特别呢?当时才满十岁的我,是怎么也想不到的。平时又不是没吃过猪肉,也是母亲炒的。
这碗肉不是新鲜肉,切得也不同往常,每片都有三四指宽,一指厚,而且碗里不见有水,瘦肉绛红,肥肉通明,肉皮微黑带黄,肉上除非了红色的辣椒粉,就是青青的大蒜叶,别无他物。看着这我叫不上名字的肉,奇香从碗里升腾,口水从我嘴角滴沥。
这餐饭我吃了几碗,我不记得了,只记得我边吃饭,两眼就直盯着这只装肉的碗不

放,恨不得喉咙里也伸出筷子来,那样子,贪婪得无法形容.直到今天,我仍改不了的这副吃相,大概就是那一次定型的,要在往常,这一副贪婪的吃相坐在客人面前,肯定会受到父母的呵斥,甚至驱逐离桌.但是,这一次,他们没有,却让我贪婪的吃相,发挥到了极致。
吃完饭,我发觉自己胀得不行,就一直没有离座。母在收拾碗筷,客人们则随父亲到了客厅,客厅离厨房不远,时不时听见客人们说;“谢谢!”
我摸着圆滚滚的肚皮问母亲;“这是什么肉啊?这什好吃?”
“这是醴陵焙肉,在老家,每年立冬之后,家家户户都要焙这种肉,把大块的猪肉
用盐腌起来,等过了十天半月,就挂到柴火灶上,让烟火慢慢地熏焙,时间一久,肉就变黑了。来了客人或自己什么时侯想吃,就斫一坨下来,洗干净,蒸一下,再切成片炒,就这样边熏边吃,可以吃到来年的三四月呢。我也试过,在这里是做不出来的,看你这副吃相,什么时侯硬要带你回醴陵让你吃个饱。”母亲边收拾碗筷边跟我说着。我也就知道了,在那个遥远的醴陵,出产这种特别香特别好吃,而其他地方又做不出的特产——焙肉。
“爹不是带了一箱子来了么,每天一碗,起码吃得一个月。”我兴奋地说。
母亲没有回答我,到灶间洗碗去了。
坐了一阵,觉得舒服些了,就来到客厅,想看看那一箱子焙肉。客人都已走光,就剩父亲坐在椅子上抽烟。我往箱子里一看,大吃一惊之后,忍不住鼻子一酸。
木箱里,就剩巴掌大一快焙肉。
二十几年过去了,现在,我已是一家三
星级宾馆的厨师,山珍海味吃了不少,但我深深怀念的,仍是我的醴陵焙肉。


--  作者:flyfree
--  发布时间:2002-12-5 23:42:00

--  
流口水拉!!!!!!!
--  作者:江月
--  发布时间:2002-12-6 10:20:00

--  
呵呵,为何叫“醴陵焙肉”呢,应该就是湖南腊肉。

小时候,家里从夏天起就留着桔子皮,花生壳,莲子壳,立冬之后,从自由市场买回来带皮的长条肉,用盐、味精、酱油腌一个晚上,随后挂起来风干,冬至的时候再从外弄回一些锯未屑,混着桔子皮,花生壳,莲子壳,在一个破铁桶的下面放上几块木炭,用破竹帘之类的围成一个小小的圈子,把肉、鱼放在里面进行烟薰火烤,一般是当天下午就透出桔香、鱼肉香,昭示着春节临近了,过年的喜悦都会浮在脸上。同样的节目,在左邻右舍之间,一个接一个上演,腊肉的香味在小巷一直要飘到临近过年的几天。

自家薰的腊肉肥而不腻,咸淡适中,闻着淡淡的桔香、烟气,想起,就象回到了小时候,昏黄的白炽灯下,餐桌上能有一碗青辣炒腊肉,一家人都其乐融融,和谐的笑声一直保存到今天,偶尔坐在家中亮丽的餐厅中,对着满桌的饭菜,瞧着窗外冷寂的夜色,没有雪花,也再没有了满巷的腊肉香。


--  作者:易扬
--  发布时间:2002-12-6 11:25:00

--  
那时侯的肉确实比现在香。
  这篇透着浓浓人情味的散文读的人实在辛苦,一边要擦掉落键盘上的口水一边打字真不容易。
  一叟极力刻画出“醴陵焙肉”的美味和自己的馋相,却同样强烈的透出一股浓浓的人情味,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这样一箱肉也要叫来亲朋故友分享,正是作者真实的表达。不然“父亲”是不会让儿子在众人前那样放肆大吃的。
  
   有些感觉:
   知道一叟是国学大家,所以就想国学的风格和散文的风格似乎大相径庭,而古典散文和现代散文也不尽相同。所以感觉这个文有些细节多了些严谨,和一叟那些国学文章确实有些相通,可能这是两者应有的差别吧。放在散文里或许不太合适。
  只是个印象。
  因为首先我不懂国学,其次对散文也是外行,只是感觉而已。
--  作者:月满拦江
--  发布时间:2002-12-6 13:14:00

--  
欢迎
祝贺
理性文字

--  作者:葱妹
--  发布时间:2002-12-10 23:14:00

--  
我觉得是腊肉的样子哦。很香的肉,很美的散文!
--  作者:月影云裳
--  发布时间:2002-12-12 22:36:00

--  
哇塞,看了就想吃,不好意思,我要不顾形象的大流口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