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湖湘文化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3)
----  三言征文:质疑中国现代教育现象之一-孔乙己的后人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3&rootid=&id=7576)


--  作者:易扬
--  发布时间:2002-12-4 14:13:00

--  三言征文:质疑中国现代教育现象之一-孔乙己的后人
中国现代教育现象之一-孔乙己的后人

 一日晚上10点多正在家闲坐,一个老朋友打电话来,二话没说问到:快,帮忙做道应用题:庙里有100个馒头,其中大和尚一人吃三个,小和尚三人吃一个。问有多少大和尚多少小和尚。
 此时我正有些迷糊,弄清是谁后又让他说了一遍题,于是更糊涂了。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轻描淡写的说用XY一带不就结了,还至于大晚上电话救火。
 老朋友和我一样没受过什么教育,嗐了一声说:这是我家小子的作业,现在还没完成呢。实在没办法才好问你,省得孩子又说我们两口子是文盲了。
 我想笑却没笑出来。老朋友早婚早育,孩子已经上了二年级。这题要是课外练脑到也没什么,却正经八倍是习题册上的应用题。苦笑之余,只好对朋友说这就难办了,除非挨个用数字去碰。
 朋友不再多说放了电话,估计是找别人去了。我呆坐了一会儿心里却越发不是滋味。去卧室看看已经酣睡的儿子一副无知无觉的样子――他才不到5岁,在幼儿园还没有这个哥哥的烦恼,却也快步入学校,不禁心疼起来:现在的孩子真不容易啊。
 不禁想起前阵子看的一个文章:一个美国妇女忽然发现自己的小女儿把一个圆圈读做英语的“O”,于是大为惊异,经查是幼儿园老师教给孩子怎么读的。这位妇女立马把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老师扼杀了幼儿自由思考的天性,本来可以象面包圈游泳圈的一个圆圈,现在对孩子只是一个字母“O”了。
 这案子对国人固然是荒诞不经难以想象,在美国也算新闻,却偏偏得到了法官的支持,最后妇女被判美元多少百万元。
 对比那个美国妇女,我们的家长未必不知道孩子的天性有多可爱多可贵。可谁会真的去想古人所谓的“启蒙”,究竟是启人性之蒙还是文字教条之蒙呢?
 过去在外面读书的时侯才15岁,家里老爷子就说“你得学好,你现在就是个软乎乎的状态,放到圆圈里就是圆的,放到扁的就是扁的了。”现在想来老人的话总是有理。孩子们再有天性,动静之别,却终究还是先入为主被动学习最甚的阶段。过早的文化教育并非恶事,可如果在一道小小的应用题上大做文章,却真是摒弃了孩子自由的思想,把他们硬推倒解答这样无聊的问题上来。
曾经有个学生考地理,考题让画出正确的地球位置,他挪动了太阳的位置让试题合理。最后却被无情的判错。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一个或许能成为天文学家的孩子就这样被“标准”扼杀了。他还敢去自由的想象天空上那些星星吗?如果标准足够权威,那么或许会出现更多个布鲁诺,那时将不再是一道试题,一届升学率的问题了。
这些软中带硬的引导却非暂时的,孩子们到了小学中学大学,便没机会摆脱这样的框框。虽然学问有严谨性,可却需要自由的思想去挖掘研究,试想,爱迪生就算数理化学的太好,看到电池碳棒放电只管找出原因,然后满足一下得个什么什么奖而已,那我们的孩子恐怕现在还被书前的油灯熏的鼻孔漆黑呢;又假如比尔盖茨每天被中国这般的教育桎梏拖累,还会有今天的微软垄断吗?他固然是给了美国的教育机制一计巴掌,相比我们落后的样子,不是更大的讽刺吗?
 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要抛开自己的天性,为了应和老师家长,去学美术音乐,去上特长班,数奥班。尽管小学的这些东西其实是随着孩子的发育自然学会的,幼儿园以及小学教育应该是教给孩子一种学习的方法和秩序。用几个大和尚小和尚这样的题目来糟蹋孩子可怜的小脑袋瓜儿,真不知道是谁的主意。
 老师或说:我们也是随行就市,全国都这样。减负只是空话,谁敢真减便一没了生源,二没了效益。所以我们再辛苦,也不会放弃这样的教育。而家长也多知道孩子的辛苦,却也会因为某个学校没有加课而让孩子转学。社会已然变成了这个样子,个人谁敢用孩子的一生去说明什么呢?
 无奈才最可悲。或许英语该学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美术音乐可以陶冶性情,可那些和尚的问题能带给孩子什么呢?这样的例子并非小学才有。而且,就算名正言顺的高级课程微积分之类,在毕业考试之后还有用吗?可要真是一个陈景润这般人物,恐怕别的课程都不用学了,语文英语也都没了用处。这是教育之本吗?
 孔子说因材施教。那时侯他只管教一门功课到也简单,现在的学生难比颜回了。颜回被孔子因材施教,现在的孩子却被装到所谓“酱缸”里一勺烩,捞出来后早没有了自在清新的味道。
 孔乙己该算个文人了,根本不去想明太祖始做八股的初衷,只管熟读圣贤书,虽朝思暮想的考取了也不过是娶妻荫子一等事情,却也有了“报效朝廷”的机会。于是简单一个回字学的滚瓜烂熟。虽然生活不如现在的人,所受教育却丝毫不差:八股文便如现在学生的试题,标准答案只有一个;回字的写法便如和尚的问题,不管你怎样算出来,究竟只是75个小和尚与25个大和尚。难不成还能多算出一个尼姑吗!


--  作者:雨夜昙花
--  发布时间:2002-12-4 14:46:00

--  
好!
--  作者:水木冰心
--  发布时间:2002-12-5 13:21:00

--  
很好!
--  作者:边学边写
--  发布时间:2002-12-6 15:49:00

--  
不禁想起前阵子看的一个文章:一个美国妇女忽然发现自己的小女儿把一个圆圈读做英语的“O”,于是大为惊异,经查是幼儿园老师教给孩子怎么读的。这位妇女立马把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老师扼杀了幼儿自由思考的天性,本来可以象面包圈游泳圈的一个圆圈,现在对孩子只是一个字母“O”了。
 这案子对国人固然是荒诞不经难以想象,在美国也算新闻,却偏偏得到了法官的支持,最后妇女被判美元多少百万元。

好!


--  作者:珠儿
--  发布时间:2002-12-6 16:28:00

--  
大家回帖约好了一个字?呵
好!

--  作者:水木冰心
--  发布时间:2002-12-7 15:09:00

--  
那个妇女当时还讲了一个故事,还记得吗?因为那个故事的原因,她赢了官司。
谁找来那个故事看看,最好。
--  作者:骆驼,
--  发布时间:2002-12-7 22:35:00

--  
可惜现在的老师都是这样交的
--  作者:布衣
--  发布时间:2002-12-8 11:25:00

--  
易扬兄:两处小错误
1、“孔子说因材施教。那时侯他只管教一门功课到也简单,现在的学生难比颜回了。”孔子的因材施教,这个材不是教材的材。
2、八股文始于元朝,不是明太祖

瑕不掩玉,瑕不掩玉


--  作者:易扬
--  发布时间:2002-12-8 18:07:00

--  
呵呵,布衣兄指教的对。

 “因材施教”是拼音里的词组,就手用了,其实我也不太清楚应该是哪个。
  八股文始于明朝是我从《儒林外史》看来的,朱元璋会见王冕,王冕有此一说,并谓朱元璋八股文之弊病。故写做始于明朝。
  后查资料,都说是明,清的科举制度。或许布衣兄是指八股文最早出现的朝代吧?那就是我写的不够清楚。文中的意思是转指“八股文的科举制度”。
  有失严谨了,嘿嘿。

[此贴子已经被易扬于2002-12-8 18:07:59编辑过]

--  作者:布衣
--  发布时间:2002-12-8 20:20:00

--  
易扬兄: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就是那个十年之内就将大好河山断送掉的隋炀帝,此人文治武功非同凡响,可惜刚愎自用。科举制度的盛行,应归功于唐朝的武则天。科举制有利有弊,不能一笔抹杀。而八股文,是科举制的一种考试形式,始于元朝,兴于明朝。在隋唐以前,中国的人才录用是以“德”为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