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湖湘文化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3)
----  读《近思录》——《近思录》梗概及其研读方法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3&rootid=&id=7390)


--  作者:任守愈
--  发布时间:2002-12-3 13:28:00

--  读《近思录》——《近思录》梗概及其研读方法

    我手里有《近思录》快半年了,但是没有好好读过,最近我突发其想,想系统的学学理学,于是选择了《近思录》。 
  以前读《近思录》并没有读朱熹的序和吕祖谦的序,只是从这翻到那,并没有循序渐进的读。今天我仔细看了看,就《近思录》的产生,内容梗概和读书方法谈谈我的浅见。 
  《朱熹序》中说:“淳熙已末夏,东莱吕伯恭自东阳,过予3寒泉精舍。”也就是宋孝宗淳熙二年夏,吕祖谦从东阳来到建阳看望朱熹。此时的朱熹正值母丧在家守孝,这段时期学术界称之为寒泉著述时期。在这个时期朱熹编写和整理了许多著作,并且为《四书集注》的写成奠定了基础。这一阶段朱熹研读了周敦颐,二程,张载四人的著作,并对其中有特殊贡献的篇章进行了注解,就在这个时期,他抬高了周敦颐的地位,确立了宋理学从周开始的内在逻辑,将《太极图说》《通书》以及张载的《西铭》放到了一定高度,巧妙地将无极、太极之说与二程的性命学说贯通融会。《朱子语类》说:“具于《太极》一图,《通书》之言,皆发此图之蕴,而程先生兄弟及性命之际,亦未尝不因其说。”一下子把宋代理学的源头从二程推到濂溪。 
  钱穆先生《朱子新学案》讲:“当时儒者多议两书,妄肆诋诃,此辈亦是理学门中人也,知有二程,不知有周、张,二程所说则是,周、张之说则非。朱子之表彰周、张,实为朱子学术在程门传统下一打转手。”这个“两书”就是指周的《太极图书》和《通书》,至于张载的《西铭》,二程这样赞过:“《孟子》之后,只有《原道》一篇,其间言语固多病,然大要尽近理。若《西铭》,则是原道之祖宗也。”所以不是说《西铭》,但是二程对张载的关学也进行过攻击。钱先生用这个“大转手”,我是这样理解的,从寒泉精舍这一时期,朱熹的学说思想已不固定在二程上,而是更广阔地吸收四子的思想精粹,开始建立自己的体系,但是只是对二程的超越,还没有达到理学的集大成者的地步。 
  恰好在朱熹整理四子之书的时候,另一位理学大师吕祖谦来了。朱熹和吕祖谦、张拭三人并称,他们之间有很深的学术渊源,在学习二程学说和继承二程学说上不遗余力。因此,经过二人十余天的整理,选编,编成了理学的启蒙读物《近思录》。 
  “近思”一词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对于“近思”的一般理解为:“近思于己所能及之事”,“不弛心高远,就其切近者而思之”,“所谓能近取也。”等等。程伊川答弟子问:“或问:‘如何是近思?’曰:‘以类而推。’”说的明白一些就是从自己身上日用常事出发去思辩,是要循序渐进地来思考问题。这样《近思录》就是朱熹所说的:“缀取其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以为此编。”是希望从日用常事,从自己自身做起来得大体,体验大体。朱熹极赞成程颐对“如何是近思”的回答:“程子说的‘推’字极好”,“以类推类者,如修身之推齐家。齐家推之治国,亲亲推之而仁民,仁民推之而爱物之类,只是从易晓这推将去,一步又一步,若云去寻,则不切于己。”这样的“以类推类”,就是《大学》。里的“三纲八目”,它的终极就推到儒家的至高点“仁”上,便应证了二程认为的“近思”是有关儒家“仁”学宏旨的说法。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我看和程 朱的这种理解分不开。对于人而言,经常的反思,如曾子的三省,对于提高认识,增强实践能力很重要,很关键。我强调在学习儒家哲学后,怎样指导实践,主要是个“想”字,这个想就是这个意思。 
  朱熹还认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此四者皆学问思辩之事,未及乎力行而为仁也。”强调“力行”二字。他的弟子叶采在诠解《近思录》卷五“克治”时说的很分明:“此卷论力行,盖穷理既明,涵养既原,及推于行己之间,尤当尽其克治之力也。”这样《近思录》不仅要“思”,而且要“力行”。朱熹与陆九渊鹅湖之会时,进行过先学习还是只要实践的争论,会后朱熹冷静地思考,认为先学习,但也要实践。虽然朱熹的一生是学习多于实践的,但是他也在实践,在他任地方官期间,还是对儒家的一些主张进行了实践。我见过朱熹上孝宗皇帝的奏章,其不乏可行之策,证明朱熹还是注重时间,从实际出发的理学大家。尽管人们常说理学误国。我自己认为这是学习理学的人没有学好,一是只是学不做,二是没有学到实质,望文生意。这样进行实践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朱熹在《近思录》中认为不能知识“光说不练”而是学了要用,在用中体会。 
  从整体而言,是这两条。具体而言,《近思录》共十四卷,《朱子语类》载吴振录一条就讲了这个问题:“《近思录》逐篇纲目:一道体,二为学大要,三格物穷理,四存养,五改达迁善、克己复礼,六齐家之道,七出处进退辞受之义,八治国平天下之道,九制度,十君子处事之方,十一教学之道,十二改过及人心庇病,十三异端之学,十四圣贤气象。”钱穆先生对这条记载提出意见:“不知在何年,只举《近思录》逐篇纲目,却不再下语。其义何在,大可疑,或是记录忽略了朱子当时所说,反把逐篇纲目下,乃成全无意义。”那么束景南先生在《朱子大传》中分析地就很好了:“全书总分四部分,第一卷论太极之理的本体论和性论;二至四卷论敬知双修的认识论与修养论;五至八卷论大学之道;九至十四卷杂论儒家之学。概括了四子的政治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反老佛异端思想等,具体而微地构造出了以实用伦理人生哲学为核心的二程理学体系。”不过我看是将二者结合起来比较好,前者细,后者粗,要明白一点《近思录》虽是四子之言,但他的编写融进了朱熹的思维水准,不只是简单的资料汇编。实际还是哪个《近思录》正是浓缩了古圣贤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要,和《大学》中的三纲八目相对应,这一点朱熹说二程的“以类而推”为证。 
  接下来我谈谈《近思录》的读书方法。读《近思录》我认为主要是循序渐进、整体把握、反诸六经三点。在谈这三点之前,我先谈谈为什么要编写《近思录》和读《近思录》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朱熹和吕祖谦为什么要编写《近思录》,朱熹在《序》中说的很清楚:“惧夫初学者不知所入也。因缀取其关于体而切于日用着,以为此编……以为穷乡晚进有志于学,而无明师良友以先后之者,诚得此而玩心焉,亦足以得其门而入矣。”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惟恐初学者不知所为,而从其他方面入手不得其门;二是指导那些有志于学,但是又苦无良师的人学习。但是应该注意一条就是读了《近思录》只是入门而已,还要返回头来学习四子全书,因为读《近思录》不能等同于读四子全书,掌握不了四子的思想,这一点应该注意。 
  我谈谈怎样读《近思录》。 
  1、循序渐进。吕祖谦在《序》中说:“循是而进,自卑升高,自近及远,庶几不失篆集之指。”按照他的要求是要循序渐进的,反对好高务远,如果这样只能是“流于空虚”。但是有一点就是《近思录》并不好读,尤其是将“义理之学”放到前面,反而没有后面的好学,吕祖谦认为这样才能将“义理之学”作为指导,免得使后面的有失偏僻。朱熹也接受了他的这个建议。但是朱熹又说如果读不懂第一卷,就读第二卷,三卷,还是要循序渐进的,除了第一卷,仍不失是这种方法来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有了第二点了。 
  2、整体把握。《朱子语类》中说:“仔细看来看去,却自中间有个路陌推寻。通得四五十条后,又却只是一个道理。”又说:“看《近思录》,若于第一卷未晓得,且从第二卷,第三见看起,久久后看第一卷,则渐晓得。”这样说的明白,还要从整体上来把握,第一卷不好读,也要读,而且是读了其他几卷后再读第一卷,可见它是个完整的统一体。钱穆先生说:“《近思录》所收各条,有当会通观,有可分别观,有当放宽看,只看其理所在,有当切近看,针对自己的病痛用功,所以其事若易而实难。”这个“只看其理所在”后加上个“整体把握”就好多了。 
  3、反诸六经。朱熹晚年认为先粗识得《四书》,再看《近思录》,从《近思录》而后到四子全书。朱熹还说:‘《近思录》好看。四子,六经的阶梯;《近思录》,四子的阶梯。“这样说来学习《近思录》后,读四子全书,还要再到六经上,这样来理解四子的思想,而后创建自己的理论。
--  作者:迎风飞扬
--  发布时间:2002-12-4 23:28:00

--  
这么多讲究呃 :(
--  作者:南石
--  发布时间:2002-12-5 19:48:00

--  
任大人,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