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湖湘文化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3)
----  从视角的转换谈江月的小说《邂逅》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3&rootid=&id=6975)


--  作者:布衣
--  发布时间:2002-11-30 20:27:00

--  从视角的转换谈江月的小说《邂逅》
帕西·路伯克说“小说写作技巧中最复杂的问题,在于对叙事观点——即叙事者与故事的关系——的运用上。”

这里说的叙事观点即是小说视角的演变——小说中人称的应用与转换。一般而言,常用的小说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三人称又被称之为“全知叙述”,在小说中运用得最为广泛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第一人称,被称为“自传体叙述。” 比较复杂的,还有同一篇小说中,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视角的转换。

而小说中的第二叙事人称,在国外和国内,都是一个引起争论的问题。不过,也有一些作家,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如林斤澜的小说《酒言》、刘心武的小说《楼梯拐弯》。在这样的作品中,实际上是“我”与第二人称“你”的对谈。由于有了“你”,就似乎把读者也拉到了席上,使叙事的语气显得更为亲切一些。  

再来看看江月的《邂逅》。小说中,我与“你”的重逢,就是采取的小说中少见的第二人称的叙事方式。这种以叙述人称,本身就带了一种感情倾向。一个“你”字,让读者仿佛觉得遇到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也仿佛让读者听到了某种难以违抗的“命运安排”。

在这种感情倾向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情感封存多年后的无奈。——“珊珊,真的是你吗?”你抢先一步,握住了我在半空中的手,厚实的手掌温暖如往昔,旋即你马上放开,任我的手垂在空中,过路的风抢先一步把刚刚的暖意带走。—— 一幅淡淡的带着浅浅苦涩的景象就徐徐拉了开来。没有叹息的声音,却实实地落在了心里。

无疑,江月在采取这种叙事方式的同时,笔调也是极尽的客观与淡然。——你眯着眼睛稍许仰着头,专注着在光束间浮动的尘埃,不再看我一眼,神情一如当年你离开我时的那种倔强,十多年前的你我随时光飞速倒转,立于光缕之中,“永远在一起”的呢喃,随风又回荡在空空的心房。——这种淡然与人称感情的倾向的不相称,恰恰可以勾勒出“物事人非事事休”的无奈、矛盾、淡然的心态。没有写实的心理描写,却将这种心态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了。

有些情感,是不宜直接表达的。面对面的叙述,就有了欲说还休的意味,就有了内心里隐藏的情感张望。

通读这篇小说,流畅的线条,淡淡的笔墨,人物、地点、场景的自然交待,心情故事通过第二人称与第一人称的相遇徐徐展开:叹息与无奈的故事隐在了邂逅的背后。感情如冬天的落叶,在某一个角落随着风起时才悄悄的张望,旋即被人遗忘。

当然,这篇小说也有一些缺点。譬如,对话中的语言太过散文化,让人感觉缺少一种生活气息。

作为小说,无疑,江月在小说视角转换这一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有意义的探索与尝试。本篇评论旨在与大家探讨小说艺术中的某一方面。希望大家能写出更好的小说来。


--  作者:江月
--  发布时间:2002-11-30 20:36:00

--  
谢谢布衣的评论~~那篇文章只是深夜郁闷后随手临屏而写,也没有任何修改的。
--  作者:凤凰
--  发布时间:2002-11-30 22:28:00

--  
月姐加油。再写美美的小说出来哟。和和。
--  作者:珠儿
--  发布时间:2002-12-2 12:29:00

--  
我也来谈谈人称,见笑了。
第一人称直接剖析自我心灵,由于深入到内心深处,因而十分真切感人;采用第三人称,这种客观化的、冷静的抒写,实际上还是寄托了自我的情思,但经过非自我化的形式,就使情感的喷发得到控制,显得更含蓄内敛。采用第二人称就把特指的“你”和泛指的读者感受包含到文中来了,如果用来抒情的话,效果很好的,能把读者一下带进去,融为一体。我记人时特别爱用第二人称,以达到用情动人的目的。
一篇文章中常常变换着人称,在几种人称的又联系又区别的流动中,就能不断地发展与深化着情思。
每种尝试都是有意义的,月,你给我们也有了一个启示,  做文章如做人,不要拘泥才好。

--  作者:一蓑烟雨
--  发布时间:2002-12-2 14:24:00

--  
布衣和珠儿,江月的文字我没看到,但两位的评解让我受益,我在这方面是一无所知。谢谢。

--  作者:雨夜昙花
--  发布时间:2002-12-3 11:05:00

--  
呵呵,我与烟雨兄一样,谢谢布衣与珠儿姐。:)
我就不懂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