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湖湘文化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3)
----  网络文学不能取代传统文学(旧帖)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3&rootid=&id=5899)


--  作者:布衣
--  发布时间:2002-11-25 9:02:00

--  网络文学不能取代传统文学(旧帖)
——四辩的总结陈词。

诺查丹玛斯在《诸世纪》中预言1999年将是世界末日,他失败了。与诺查丹玛斯不同,对方辩手带着一种梦幻的、催眠式的吁求与呐喊向我们预约一个未来——网络文学将君临天下。 

未来是这么好预约的吗?宋江说,我只是想给兄弟们有一个好的归宿。归宿呢?呵,他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子、踩着兄弟们的血尸等待着朝庭的招安。那么对方辩手又是怎么向我们预约的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对方辩手的精彩辩论。 

与其说是辩论,不如说他们是在论。他们有着强烈的说话欲望,而不考虑观众与对手的反应,象柏拉图描述的那个“洞穴世界”中的人们,只看得见自己的影子(与灯有关?一笑)。又象是在卡拉OK的包厢里自娱自乐。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二辩三辩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职责,都在进行着一辩相同的工作:立论。 

本来辩论是你来我往的争论,而经由他们的失误,事情已经变得相当明朗了。连他们自己都觉得他们的一辩已经失败,从而二辩与三辩就自乱阵脚。这就象是一群同伙,其中有一人已经撒了谎,而其他的人为了弥补与掩盖这个谎言,于是不得不继续撒谎,无穷无尽。——当一辩的立论失败时,这也不失于一个弥补的策略。 

那么,他们的立论站得住脚吗? 

我很怀疑他们的一辩二辩三辩是没有经过商量与讨论而匆忙之中各自出战。以至于他们各自的许多观点都无法一致: 

“以电脑文本为纸媒作文并在网站社区论坛以bbs的方式发帖的文学模式统称为网络文学(红楼梦等载留到黄金书屋的不属此列)”——对方一辩踏雪待寻眉对网络文学的定义。 

“其实网络文学既不是传统媒体的文学作电子化后搬到网上的文学,也不是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Web交互作用而创作出来的联手小说和多媒体剧本。网络文学是一种游历于网络之间的个体生命对于理想网络的渴望。不光具有理性,又更具有人道主义的精神需求。”——对方二辩对网络文学的定义。 

对方二辩是陈述重复,还是有意转移?要么他就是根本没看懂他们的一辩说的是什么,要么他就是在怀疑他们的一辩的表达能力。 

呵呵,再来看看他们的三辩的立论,“感谢反方同学对我方的大力支持!他们把大部份精力花费到论证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是多么相似上去了,使我们不用再花精力去向大家证明:网络文学已经具备了传统文学所有技能”——从这句话时,我们看到,他是承认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是相似的。(既然相似了,还谈什么“取代”啊?!)。 
再来回味一些对方一辩的一段话:【“将来”可以是明天的太阳八点钟照在窗台上,也可以是永远的永远。说网络文学将取代传统文学就如同说“一个人的喷嚏将掀起太平洋上的惧风”以及“飞行器将会取代自行车成为每人便捷交通工具”一样。 这些都是完全可能的,虽然你现在在笑。】——他自己也知道,这样的立论站不住脚。他无法去辩证的论述将来发生的必然性,就将这样的未来蓝图美景无限期的往后推。不要笑!他是在学洪秀全呢,洪秀全声称自己是见过上帝的,当别人问他,上帝是什么样子的?他说,以后你们也会见到的。(当然是死后,这话洪秀全不好明说,我代他说了。) 

关于对方的立论,我们的二辩chinablue已经作了精彩的驳论,可惜他们的三辩置我们的二辩的驳论于不顾,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是赞同我们二辩的言论——由此证明,他们的立论完全是失败的。在此,我就不再浪费网络资源,引发各位的视觉疲劳症了。 

下面我再陈述一下我方的观点。 
我方认为:网络文学将不会取代传统文学。 

我方一辩边民已经作了精彩的论述。而对方的二辩,除了在开始的时候,铿锵有力地喊了几句口号外,后面的文字都是在立论。(呵,让我想起了一部影片中的一个镜头:牵一头驴子出来,长嘶一声,然后拉了一堆稀屎。那个镜头很美。) 

对方二辩反驳无力,跑去当了一辩。我方三辩也就只好跟着当一回二辩,打打太极拳,用一招“鲍丁解驴”,怡人一笑。 

为什么网络文学将不会取代传统文学,除了边民的论证,以下几点,也可以作为我方有力的证据: 

1.“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就是这棵大树的分枝。”——对方二辩的原话。显而易见,既然是一棵树的两个分枝,又何来“取代”一说呢? 

2、【“网络不能代替文学”(耸耸肩)我们同意,当然不能。……而他们的核心“文学”是不变的。】——对方三辩的原话。呵呵,非常感谢对方三辩。这句充分证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核心是不变的。他很聪明,他的话与《美国读者》的董事长汤姆.理德在2002年4月20日的一次回答读者的提问的说法暗合。汤姆说,文学的核心是灵魂,而不是载体。 

当理论与理论碰撞,我们永远只能揪对方的小辩子。那么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 

1、 上海卫视在今年六月(由香港凤凰卫视台转播),曾对网民作过一次读书调查。数据表明,仅仅只有13%的人,在网上读书。大部分人还是喜欢拿着书本躺在床上就着温馨的灯光来读自己喜爱的书籍。(呵,对方的论坛叫“灯下”文字,是不是也有这一层意思啊?)被调查的网民反映,在网上读书,一是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二是面对没有经过筛选的泡沫文字不知所措。三是就算是找到了自己喜爱的作品,也是打印出来,慢慢欣赏。 

对方一辩宣称“传统文学的基本载体,就是书籍。在数字化时代,文学书籍会大量消失。围绕书写文字形成的几千年的社会学体系即将土崩瓦解”。这样的言论在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2、 中青论坛曾作过一次网上调查,对你影响最大的两本书。调查显示最喜欢阅读的书藉,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平分秋色。而进入排行榜的书藉中,没有一本是现行的网络文学作品。 

正如纸张的出现,只是加快了文化的传播与知识的普及一样(提醒对方一辩翻看中学课本历史书:四大发明的意义),网络的出现,只是让我们更快的获得信息,给文学的存在提供了一种新的载体。宣告一个时代的终结,我们无法用形式上的变革来作为评判的标准。在网络三分天下的今天(chat、bbs、game)、在“喜新厌旧”的网络世界里,更多的人们钟爱淡纸飘墨香的温馨气氛。书本不仅仅只是文化的载体,还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粮食。 

对方辩友说,传统文学终将消亡;尼采说,上帝的精神死了。呵,不要学尼采,尼采他疯了。 
  
网络文学将永远不会取代传统文学。同志们,不要以为穿上一件小马褂就能宣告冬天的到来! 


--  作者:易扬
--  发布时间:2002-11-25 14:22:00

--  
两者靠的再近,也是平行线。刚看到的。
--  作者:南石
--  发布时间:2002-11-25 17:11:00

--  
暂时只是多元化。
--  作者:昕风
--  发布时间:2002-11-26 11:09:00

--  
其实这是个大染缸。混合起来就成了现代文学。
--  作者:白牙齿
--  发布时间:2002-11-26 21:30:00

--  
呵呵。现在才看到。

呵,这砖文让我一边看就一边想笑。拍人的同时又有几分诙谐。


--  作者:阿伦史丹奴
--  发布时间:2002-11-27 21:30:00

--  
取代也罢,不取代也罢,就像易扬所说,两者是不能合二为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