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戊戍
-- 发布时间:2003-5-19 23:44:28
-- 《通天连列传》(局部)[原创]
 解剖说明一 以上这传文章的显现,就是我中华民族的汉学文章;就是我中华民族最早的文 化基础;就是我中华民族先祖们的智慧;就是我中华民族最早的汉学、经学、国学; 就是我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其历史要远远超过埃及的金字塔;其中的科学理论基 础要远远超过金字塔建造的科学理论基础。《通天连列传》之中的全部理论基础, 不是现在英国的剑桥、牛津,美国的哈佛、耶鲁等国外大学教学理论的总和能相比 拟的。 解剖说明二 表达《通天连列传》之中的理论,包括中国汉语在内的所有语言“失效”,即 《通天连列传》的理论无法用语言表达;包括中国白话写作在内的所有文字失效, 也就是说全世界还没有哪一种文字能对《通天连列传》之中的理论进行书面写作表 达。 对《通天连列传》中的理论能够编写出分解理论论文的文字体系,当今世界仅 仅只有中国的繁体汉文字体系“图式”书面写作法有效。中国汉字的图式书面写作 法历史以来被称为汉学的“经学”,同时也被称为中国的“国学”。使用汉字的 “字音”进行写作,历史以来将其学称为汉学的“俗学”。这一汉学学法不能称为 中国的国学。 解析说明三 我们中华民族的远古先祖在最早期采用第一代汉字体系,一次性编写出来的象 《通天连列传》这样的各种理论书传,整整是八十传。在中国历史上采用中华第三 代汉文字对这八十传文章编写出理论论文的仅仅只有周文王姬伯昌一人。姬伯昌编 写的八十传理论论文是:坎传、震传、巽传、离传、乾传、坤传、艮传、兑传…… 大过传、后传、闵公传、桓公传、文公传、隐公传、定公传、哀公传、宣公传、 公传、昭公传、僖公传、庄公传、陈公传、襄公传、卫公传、成公传、郑公传。以 上这八十传文章就是周文王采用中国第三代汉文字的书面“图式”写作法规对远古 先祖的第一代汉文字体系文章的“论文”。这八十传论文就是闻名遐尔的《周易》。 可惜周文王编写出来的八十传论文早已失传了四传,失传的是“ 公传、陈公传、 卫公传、郑公传”。根据对历史资料的查实,这四传文章失传的年代应在周成王至 周宣王之间的年代。《周易》的成书时间为公元前一千一百一十五年。《归藏》在 《周易》之前。《连山》又在《归藏》之前。 解剖说明四 作为汉学学者,对于学习中华汉学首先有一个正确的“学道”。不要将编写 《通天连列传》的那些文字说成或看成是什么“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河图、洛书、 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十翼、彖传、象传、卦气、男人的阳具 女人的阴门……”等等,这些东西都是中国历代俗学学者搞出来的一些旁门左道、 歪理邪说的东西。不论是哪一位汉学学者,只要你沾上这些旁门左道、歪理邪说, 就会葬送你的终生。在下在以前的帖子中说过,中国历史上的孔仲尼、孟轲、吕不 韦、王弼、魏征、袁天纲、白居易、邵雍、刘牧、程颐、程灏、朱熹、范仲淹、朱 升、顾炎武、清代编撰《康熙字典》的三十位翰林大学士、清末民国年间的章太炎、 康有为、梁启超……等都没有受到过汉学经学的教育,因此在下只能称他们为白话 学者。近现代的白话学者如胡适、鲁迅、郭沫若、柳亚子、钱玄同、陈独秀、马一 浮、金景芳、李学勤、朱伯昆、吕淑湘、南怀瑾等也没有受到过正统的经学教育。 如郭沫若,从他编写的《十批》来看,他不仅不能阅读中国的经学文章,即使是清 代以前的俗学书传、俗学文章也不能通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