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湖湘文化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3)
----  城市与农村(三)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3&rootid=&id=51117)


--  作者:阿三
--  发布时间:2003-5-13 15:06:17

--  城市与农村(三)
“人家哪是陈世美,而是‘城市美’!”

八十年代,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口号下,城市再一次显示了它相对于农村来说,更为高级的文明阶段。许多时候,城市即现代化程度的象征,而农村,则意味着传统、保守、甚至落后。城里人是比农民更享有“特权”的人群,他们领工资、吃商品粮,受教育和娱乐、生活的条件都比农村优越。于是,很多农民,产生了奔赴城市的梦想,而户籍制度,却将他们牢牢束缚在了土地上。生而为农民,便成了一种命运。

不过,农民的这种失落感在文学中并不是一下子说来就来,一开始文学对城乡的想象还延续着50—70年代的惯性。《陈奂生上城》的开头“漏斗户主陈奂生,今日悠悠上城来”,可见心情还是不错的,虽然在招待所遭受的委屈多少让他清醒了一些,但整个作品的喜剧情调却冲淡了这种冲突,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让陈奂生的心理恢复了平衡。

而痛感这种不平衡的却是稍后的高加林,在《人生》中这个农民的儿子,不甘心象他的父辈们一样,“一辈子当土地的主人”,一心要凭自己的奋斗,远走高飞,但几番起落,他最后还是扑倒在了黄土地上。高加林其实是不同于一般农民的。他念过高中,有点文化,在村里当过教书先生,会写文章,他甚至“已经有了一般人们所说的知识分子的‘清高’”。有意思的是,八十年代文学作品里,那些一心奔赴城市的农村青年,大都能写会算还很聪明,学什么会什么,比一般农民更易出人头地。贾平凹《浮躁》里的金狗,也和高加林一样,会写文章,结果到商州州城报社当了记者,做了城里人。郑义《老井》里的巧英,高中毕业后回村搞科学种田,把个老井村镇服住了。她还只身坐火车到北京去见世面,顺便请教了北京的某个农科专家。 那个时候,“文化”,的确是农民迈进城市的一块敲门砖。文学作品里,一些农村青年正是通过考大学才脱离土地,来到城市的。有意思的是,这些人学的大都是文学。陈可雄、马鸣《杜鹃啼归》里来自农村山区的“我”,和陈建功《飘逝的花头巾》里那个来自四川江边小镇的沈萍,考取的都是大学的中文系。

“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爹娘是不敢忘的,但相好就不一定了。《杜鹃啼归》里的“我”虽已为人夫人父 ,在大学里却难以抵挡新的恋人的火热情感,差一点抛弃了农村的妻,幸亏那位恋人读过邓友梅的《在悬崖上》,在最后关头“悬崖勒马”,服从了道德戒律,放“我”回到农村的妻身边。事实上,文学作品中,那些怀有城市梦的农村青年,往往都有着两个恋人,在感情上面临着选择。一个是乡土气的,温柔体贴,善良朴实,含蓄痴心,可惜大字不识;另一个则有城市风度,热烈开朗,奔放浪漫,或性感,或富有才情。作家这么设置,隐约可见男人的性幻想,所谓“下得厨房上得厅堂”,鱼和熊掌兼而有之。另外,就像常用的文学套路,爱情的选择就是道路的选择一样,它与奔赴城市的梦想密切相关。城市风度的恋人其实是城市诱惑的象征,她的吸引力有着一股邪恶的味道,不可把握,变化无常。乡土气的恋人则代表着土地,一往情深,是胸怀城市梦想的那些农村青年的“本”或“根”。所以,当他们移情城市风度的恋人时,不光农民们要骂“卖了良心”,就是他们自己内心深处,也常常涌起自责。最后,他们往往还是选择了乡土气。这既是良心和同情心的驱使,也实在出于无奈——试想,高加林若不是有人告状被重新打回了农村,不就和他的县城恋人一起飞到更远更大的南京城里去了吗?而《人生》和《杜鹃啼归》、《在悬崖上》一样,使男人作出选择的并非他内心的道德力量,而是某种外在的不可抗拒的因素,使得城市恋人背离,失去了一方之后,他们才不得不投向另一方。这正象《杜鹃啼归》里人们对“我”的一句评价一样:“人家哪是陈世美,而是‘城市美’!”一切的一切,或许与爱情并无多少关系,与他们的“城市梦”却息息相关,而城市恋人的背离也正意味着“城市梦”的破灭。尽管八十年代的文学作品里,农村和城市的冲突常常被表述为传统和现代、愚昧和文乡村明的冲突,那些敢于背离传统,向往和追求现代文明的“城市美”们,却往往是悲剧的角色,这就可以见出当时作家的情感倾向:传统固然终将被抛离时代前进的飞轮,但它是多么值得人们留恋啊,如同那些“城市美”的农村恋人们,个个都“像金子一样”美好。

有意思的是,十几年之后,农村的“金子”成了“大奶”,不日终将成为“糟糠”;城市的恋人做了“二奶”,不日也终将被下一个“二奶”替代。女人们按男人的欲望各就各位,男人们也终于可以心安理得地做“陈世美”了——其实是比“陈世美”还美——应该说像那个“韦小宝”,他享受的可是鱼和熊掌兼得的艳福。不过,此时的城乡差异已经与传统/现代的冲突没多少关系了,城市的欲望法则征服了每一个人,不论他来自城市还是乡村。


--  作者:大隐于网
--  发布时间:2003-5-13 20:31:23

--  
还有。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3-5-17 23:10:44

--  
大部分我看不懂,但很有味道
--  作者:水木冰心
--  发布时间:2003-5-25 21:26:42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