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湖湘文化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3)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3&rootid=&id=49853)


--  作者:任守愈
--  发布时间:2003-5-7 15:16:00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昨晚又看了央视"我们众志成城"专题晚会……近四月以来,"伊拉克"逐渐被"非典"所代替,医护人员与他们的家属们令人感动着。像我这样学习古典哲学的人,在大家看来好像"不食人间烟火",从来不谈社会热点、国家时政。记得去年年末有位网友写了一篇《老夫子与小美人》的文章,文章写的很有意思,其中也谈到了我-老夫子的那一类。事实上,我们这些人也不是不关心社会热点、国家时政,是因为有些问题不好说,也说不清楚。写这个帖子使我想到很多很多,虽然我这里并没有发现一例,常言道:"防患于未燃,"也要思考的。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在"非典"威胁到我们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前些日子《人民日报》上刊登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张积慧护士长的《护士日记》,平实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又一个可亲可敬的人物形象。昨天晚上,明星们朗读那一封又一封普通平常又蕴涵着伟大民族精神的信,便使我想起了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马振彪老先生注:"循天理而不循人欲,是为自胜,天欲则刚","健者天之本体,行者天之妙用"。(《周易学说》)马老先生用天理人欲来解释这句话,仍然是宋明理学家的解释,不过这个"自胜"说的好,恰好是他说的下句"行者天之妙"。孔颖达注曰:"君子自强不息,此以人事法天。"(《周易正义》)说到底就是人要尊从"天"的意思。"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道"是永恒的,主宰着天地万物,是天地万物运行的法则,人要通过不断学习、实践、修身、养性,来把握这个法则。在寻求这个法则时,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孔子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这种乐观精神的再现,正是人"自强不息"的典型表现,孔子也曾经说过:"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可见他认为认识是可知的。在迎战"非典"当中,医护人员迎难而上、救死扶伤的乐观精神,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马振彪老先生在注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时,说:"唯厚德能承载天下之物","君子能容物,以其德厚如此也。"(《周易学说》)古人常用"德"来衡量人。具体的来说,厚德载物就是以宽厚的态度兼容不同的事物,也即以和为贵的兼容精神。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是多样性的统一,也有团结一致的意思。听说很多医学专家提出"不要诺贝尔奖,不要专利,不要论文"的口号,正是"和"的再现,放弃一己之私,投身到抗击"非典"的战斗,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体现了他们的爱人精神。
      认识到"非典"的可知性,勇敢地乐观地面对;放弃一己之私,投身到为人类健康而斗争的队伍中,正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现在有句政治口号,也是我们要遵循的,叫"众志成城,和衷共济"。如果把广大医护人员的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不正是"众志成城,和衷共济"吗?看到青年学生乐观积极的状态,看到广大市民献血、捐赠等,我们面对"非典"应该做些什么呢?肯定的是弘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众志成城,和衷共济,乐观向上,战胜威胁我们以及家人的病魔。
      "况我国民族,值贞元之会,当绝续之交,通天人之际,达古今之变,明内圣外王之道者,岂可不尽所欲言,以为我国家致太平,我亿兆安地立命之用乎?"这是冯友兰《新原人》自序中的一段话。正值国家危难之际,冯先生等虽非立马疆场,但也思创建新的思想体系而奋斗。"昔西伯拘羑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迁说的这些事,只是个人发愤而做的,如果一个民族发愤而为,是怎样的结果哪?卜式,汉朝一位牧羊人,值国家危难之际,两次为抗击匈奴捐出全部家产。后来,东南有战事,上书汉武帝请求率诸家子弟共赴国难,汉武帝下旨说他"义形于外"。(见《史记·平淮书》)西南联大的校歌中有这样一句"中兴,需人杰",就是需要德才兼备的各种人才。在"非典"仍蔓延于中华大地之时,需要民族发愤,人才辈出,需要淳朴的爱国情怀。
       谁都知道,在全国四千例"非典"患者中,有一部分是医护人员,在没有研制出"非典"特效药的情况下,死亡率还是存在的。孔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他认为不知生,来问死是毫无意义的。鬼神问题,在儒家是很少说的,他们倾向于既有既无之间,不承认死后问题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庄子认为:"死生,命也;其有夜里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庄子·大宗师》)生死如昼夜,都是自然而然的。墨家是信鬼神的,但也提倡薄葬。扬雄总结了各家生死问题,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说:"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法言·君子》)生是重要的,死并没有什么。司马迁的"人纵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少安书》)这句话说的好,但也是"生"而已,不是谈"死"的。邓练贤在临终前念念不忘的是将病情写给主管医生,用生命写下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样的人是超越生死的人。一桩桩一件件告诉我们"非典"并不可怕,怕的是心死。
      "仁者,爱人。"(《论语·颜渊》)这句话说的很高明,也有很深的意义。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可以说是对这"爱人"精神的一种很好的解释。《周易大传·系辞上》说:"生生之谓易。"生而又生,生生不已,即是变易。人的爱人精神互相传递,不但可以改变人的品质,将之扩大,正是孟子说的"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孟子·尽心上》)人与动物之所以有区别就是因为这个爱人精神。上海卫视做了一个公益广告,告诉人们有许多人用一双双手清理街道,车站消毒;也有许多退休的老先生,老太太走上街头,扛起消毒桶,投身到公益劳动之中;更不必说广大医护人员,军队中的医护人员了!
     面对"非典",我们弘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面对"非典",我们保持平常心态;面对"非典",我们共赴国难;面对"非典",我们做超越生死的人;面对"非典",我们乐观向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面对"非典",我们众志成城,和衷共济;面对"非典",我们多付出一点爱心,送去一份祝福!
--  作者:江月
--  发布时间:2003-5-8 21:58:00

--  
看任守愈的文章,非心静方能细细读过,穿过满屏书香,窥见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仁者,爱人。"(《论语·颜渊》)这句话说的很高明,也有很深的意义。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可以说是对这"爱人"精神的一种很好的解释。”

很喜欢这样的解释,原认为中国人是少爱的民族,孟子说过,“恻隐之心,仁也。”这个仁原来认为是一种侧隐之心,一种悲悯情怀,特别是现在,“爱”已沦为一种口号,一种形式,“热爱”之类的口号下面让我们更加远离真情,没有了人情味。文章这样解释“仁”,应该是爱的一种具体描述,也是一种呼吁,让远离我们多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仁”、“义”、“礼”、“信”快快回归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来。

“大爱无言,大道无形”,大爱与天道互为一体,如果缺少一种大爱的精神,则有违天道,必遭天谴。

喜欢读任守愈的文章,常常要反复多读几遍,仿佛闻到久违的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