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湖湘文化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3)
----  拯救与沉陷-----读布衣的《记忆在青苔深处》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3&rootid=&id=48631)


--  作者:珠儿
--  发布时间:2003-5-1 11:34:00

--  拯救与沉陷-----读布衣的《记忆在青苔深处》

人的终极是死,所以可以说人生来就是残缺的有病的。所以自己得给自己不断治病,要不就没了生存下去的理由了。很奇怪每人可能都会有些自己不同的耳目。一些耳目让你不断质疑,一些耳目为你开解。自己说服了自己,也就有了生存下去的理由和勇气了。
                                        ____题记

读布衣的《记忆在青苔深处》,个人感觉这是一个拯救与沉陷的故事。

麦子、清心与我是经分裂的三位一体。一个是看似平静却陷入在混乱中的自己,即麦子。一个是旁观冷静的自己,即我。清心穿插于其中,是架通麦子与“我”之间的媒介,是这两者交流、对话、抗衡的媒介。把他单独剔出来,只是为了叙述更方便。可以近似于说清心即是“我”,“我”担负的使命就是让麦子清心。
这三人有两种力量,麦子是沉陷的,我与清心是拯救的。两种力量始终是抗衡的。起先两者看似有着同呼共吸的隐秘的精神默契,但随后每次交锋,拯救的力量显然步步弱于沉陷的力量。比如“我很怕麦子又会提出“你是说不要怀疑虚构”之类的问题,转了话题问他。”这一节“我”就开始在回避麦子对记忆的质疑;“我正为自己这段话而感到得意时,麦子突然笑了起来。这种笑在宁静的夜晚,象马路上忽如其来的刹车声,令我感到刺耳而难受。我压制自己的怒火,对麦子说道……” “麦子的这几句话,象一把锥子一样扎在气球上,我泄气了。” “我”就这样节节溃败,由一个平静的聆听者而变得恼怒,由一个开蒙揭翳的医生身份变得在表面上比麦子还焦躁。拯救与沉陷的力量对比至此越来越悬殊,拯救愈来愈无能为力,所以只得无奈地找到一个开解的借口,说我只是一个刚刚入读心理学的研究生。“我”不能替麦子指出一条释放疑惑的出口,所以麦子只能以死亡的形式释放自己,燃烧自己。

麦子为何会死,除了力量对比外,还有主人公所处的背景的问题。咖啡馆里淡的吊灯与灯罩内的红蜡烛使人处于一种梦幻,这样的空间,显然太迷离太单薄。而透过玻璃看世界是静止的,孤立的,是被割离的,模糊不真切的。这样的背景是不能安抚麦子内心的焦躁不安的,也注定麦子只能陷入自我挣扎中,游离的眼光找不到一个可以着落的实处,也就没有停留的理由。而“我”受制于这样一个狭小暧昧的空间,也开不出药方,只能束手无策地眼睁睁地看麦子沉陷到底走向死亡。
曾经看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史一见到地坛便觉得:“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大家都知道,史在二十岁时下肢瘫痪,正是青春韶华,自是苦不堪言,精神几处于崩溃状态。而史有幸的遇到了地坛,地坛给了他丰厚的馈赠。在地坛看似沉寂荒凉幽深中,他观察,他聆听,他感受,他思索,感动于一种醇厚沉重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地坛夕照下的残垣断壁的沧桑,宇宙的广博,历史的凝重,岁月的无情,让他感悟到个人的微不足道,对衬之下个人的痛苦只是偶然的,也是没什么份量的。宁静的力量使不幸获得了解脱,灵魂得到了归依。读他的文字让人镇定。
其实麦子也清醒地找了些生存的理由。比如:“我们都是孩子,都是自然的孩子。”如果这个理由,有一个如地坛般的背景以麦子的心智是可以悟道的,也就不会死了。然,困在玻璃隔就的一片迷离灯光中的咖啡馆里,这个理由过于堂皇过于平板过于薄弱。所以最终说服不了麦子。他只有死路一条。

麦子为何会死,没有一份清澈的爱升华的爱也是一个原因。麦子向“我”回忆、自省时,从始至终弥漫着沉郁淡漠的人生况味,表面是平和而又无可无不可的,但实质是恼火的。他恼火于世界的虚无,恼火于找不到自己存在的证据,恼火于不能为别人所认识。
在我看来麦子在情感中也是处于混乱中的。他一方面曾以为那些可能喜欢上他,或者他喜欢上的女人可以印证他的存在,也就是他不曾被人忽视。另一方面他又觉醒于这种喜欢(注意不是爱)只是似有似无的或者说是臆想中的“假爱情”,女人们在记忆上不能与他同一,让他更加质疑记忆与时间,个人与情感的存在,让他对女人们失望倦怠。星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女人,她只是那些面目模糊的女人的代表。她只在麦子的复述中,清清爽爽出现过一次。星的的眼神,手握茶杯的细节历历清晰。或许这只证明麦子曾经相信过爱情,曾经以为爱情的力量可以拯救他。暧昧的喜欢只是一瞬的光亮,它终是照不进灰尘落落的心灵。
虽然小说里并没交代麦子性格的形成,但让人觉得麦子是自负的,同时也是自卑的。自负是因为聪明而又有内涵,自卑是因为他不知道他真正想要什么,他只是想要验证自己的存在以及不被忽视。
结尾,说星的电话号码是空号。表明了那些女人不过是虚幻的海市蜃楼,也表明了麦子的沉重,他怀疑所有的一切,甚至世界的真相。
让我们再回到史的《我与地坛》,除对地坛的感悟外,还有一条线,那就是史与地坛相关的人。伤心而坚强的母亲在不伤及儿子自尊的情况下小心看护他。残疾的儿子活下去了,健康的母亲却死了。一对风霜雪雨相扶相持散步的夫妇;一位唱歌的小伙子,一个运气不佳的长跑者;一对采摘灯笼花的兄妹,可爱美丽的女孩竟有天生的残障;还有饮酒的老人、捕鸟的汉子等等。面对这些人,面对生活无处不在的机趣,史看取世界的目光越来越温柔和悲悯。爱更多的,爱一切,清澈地爱,让史获得了身心的健全,从身体的残疾的苦难中解脱出来了。
这让我想起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其中给兆和的信。时常会细细述说岸边的风景如何如何美,夜色如何如何美,船人又如何如何淳厚,这一切让他的心温柔而又宁静,这时他确定他有些懂这世界了,也就让他欲落泪地要爱了这世界上的人事了。
只有体悟到平凡的一切,琐碎的一切都是充满了深情与意味的,才会爱了这世界也爱了所有人,也就有了镇定的力量。而那几个面目模糊的女人是不能拯救麦子的,麦子困在这样的氛围中,因为他的洞察力,虽然领会到一些关于宿命关于生存的启示,但这种启示同时也压迫着他。有句话我不得不想起:看不见而信的人是有福的。麦子深沉的痛苦在于他的看得见,而事实上他又找不到一条从内心通向广阔的外部世界的路,也没有合适的人能助他走出内心的世界,也没有契机让他将模糊的喜欢提升为爱。所以他只能死。

读这篇小说更多的是让我不安。但值得欣喜的是我还是发现了麦子重生的希望。
麦子这个意象在被广大诗人们用得泛滥成灾后,不屑于媚俗的布衣仍坚持拿这个意象作为主人公的名字,我想布衣是舍不得“麦子”特有的内涵及隐喻。还有比麦子比粮食更质朴更本真的东西吗?从这个名字我看到了麦子重生的希望。从咖啡馆走出,从玻璃内模糊世界走出,踏踏实实地做一棵庄稼,与庄稼为伍。大地无需洞察,也无需印证,生成自然呈现。朴安生活,扎根生活,不仰视也不俯视,也就能获得回归重生的力量。


--  作者:珠儿
--  发布时间:2003-5-1 11:38:00

--  
因个人能力所限,读不到之处和误解之处肯定会有很多,还请布衣及赏脸看帖的人见谅。
--  作者:三叶四叶草
--  发布时间:2003-5-1 13:08:00

--  
很好,喜欢看这篇,那个深处得记忆我只是快速实的扫描乐一下,喝喝,很多文字我都是不喜欢看得。。。虽然不知道写什么东西,不过看乐珠儿的这篇,够乐。。。。

晕。。。今天得水够多乐,走人。。。。。


--  作者:蝉衣
--  发布时间:2003-5-1 16:28:00

--  
那么透彻地看透布衣?所有的人在希望别人的了解的同时却也不希望能被人看透。呵呵,站在布衣旁边没有沾到鸡腿香的珠儿小姐,你呢?谁能明白你?
--  作者:珠儿
--  发布时间:2003-5-1 16:36:00

--  
喝喝:谢谢你喜欢。
蝉衣,注意一下麦子只是一个小说中的虚拟人物,不是布衣。我分析的只是麦子。呵呵。



--  作者:阿三
--  发布时间:2003-5-1 18:10:00

--  
讲沈从文那段好。
--  作者:阿三
--  发布时间:2003-5-1 18:16:00

--  
但关于麦子,却比较复杂,当然有安朴生活,坚实的意思。但同样也会有躁动、不安定的元素在里面的,比如梵高的画什么的。
--  作者:雨夜昙花
--  发布时间:2003-5-1 19:03:00

--  
呵呵
好!
--  作者:一蓑烟雨
--  发布时间:2003-5-19 13:49:00

--  
附和阿三一下。
另:“只有体悟到平凡的一切,琐碎的一切都是充满了深情与意味的,才会爱了这世界也爱了所有人,也就有了镇定的力量”。佩服这一句。

--  作者:欢乐书生
--  发布时间:2003-5-19 19:52:00

--  
珠儿,我觉得布衣都没有你想得深入,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