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湖湘文化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3)
----  我对孔子的几点认识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3&rootid=&id=38043)


--  作者:任守愈
--  发布时间:2003-3-6 20:03:00

--  我对孔子的几点认识
近来一直在看《论语》,顺便也看各方家的《孔子传》等,加之我自己认为对孔子学说还有些认识,所以在这里说上几句。 
  《史记·孔子世家》中载:“孔子为儿嬉戏,尝陈俎豆,设礼容……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俎豆是古代祭祀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礼容是当时士大夫的礼仪形式,从司马迁的记载看,孔子从小注意的是“礼”,为什么这样说哪?《论语》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这个就是说葬礼,要慎重对待,《乡党》中所记载的孔子的行为就是当时士大夫所应当遵守的礼仪。在儒家看来从人生下来,到死亡,都要遵守礼仪,而且都要很慎重的对待。所谓“逍遥于门”,实际上就是司马迁理解孔子到这个时候已经作到了“海阔天高任我飞”的地步了,也就是“从心所欲不逾距”。我认为司马迁所载的这些话可以与《为政》中孔子所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相结合在一起,纵观孔子一生,他是从学礼、懂礼、实践礼到识仁、知仁、成仁的过程,他对曾子和子贡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的就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而“仁”道是在他三十到四十间所抽象出来的,到七十左右才成仁的。说到这些就要说到孔子为什么这样了。 
  《孟子·尽心下》中说:“春秋无义战。”这个是有道理的。我们常说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了,社会进步了,这些都与战争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战争是推动这个发展的直接原因,从这一点上来说是有意义的。但是从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来说,就是无义的。据《春秋》记载,春秋三百年间大下战争有483次之多,期间诸侯国数量急剧减少,战争使得人民伤亡无数,曹操在官渡之战后感慨:“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说在这里也不为过。这正是孔子东游列国的原因。孔子东游列国向诸侯国君讲的是仁的政治学说,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氏》),而当时大的诸侯国想称霸,小的诸侯国想强大,法家开始逐渐走上政治舞台,开始了“王霸”之争,到孟子时愈演愈烈。这是孔子为什么不受欢迎,屡遭挫折的主要原因。“子之所慎、斋、战、疾。”(《述而》)《卫灵公》中载: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孔子是反对过激行动的,反对对人民有害的事的,他希望人人都能维护礼法,有颗爱人之心。 
  这并不是说孔子是守旧的,孔子认为社会是变化的,所以礼法也在变化。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孔子说现在他认为周礼比夏商礼好,主要在周礼对夏商礼有所损益,而后世的礼哪?必将对周礼进行损益,这就说明孔子认为现在是变革期,对礼要有所损益,才能适合社会的需要,但是对礼的损益,他主张是慎重的,就是中庸的原则,不要过犹不及。对这个原则到底要达到什么程度哪?这个标准就是他后来发现的“仁”。礼自周公倡行而大盛,他的儿子将礼带到他的封地鲁国,后世一直流传,所以有孔子儿时“尝陈俎豆,设礼容”之事,实际上周公的礼也是延续原始思想的。 
  周公的礼是对上古风俗、礼仪的系统化处理。殷商人是和信鬼神的,从甲骨文中的记载可以看到,殷商人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一些鸡毛小事都要通过占卜来决定。从人的思想观念上还是从政治上考虑,周公一反殷商人的思想,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地位,强调尽人事的重要性。这个思想形成以后,随着人们对自然社会的进一步改造,礼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左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礼,经国家、定社稷、利后嗣也”(《隐公十一年》); 
  “礼,国之干也。”(《庄公二十三年》); 
  “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 
  这样可见周公制定的礼,到这个时候已经完全取代了过去天命鬼神的主导地位,成为国家的大法,所以徐观复先生在《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中指出:“在过去,监察人的行为,以定人的祸福的是天命,是神;现在则不是神,不是天命,而是礼。”在这样的思想发展状况下,孔子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他从礼的角度反思,从学礼、懂礼、实践礼,在重重困难,处处挫折前,他认识到还有更高层次的,就是“仁”。 
  孔子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学什么哪?一是典章制度,“君子博学于文”(《雍也》),文献典章制度是礼的一个重要内容;二是人在社会社会中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这里有正名思想,其中有等级思想在,还有一些民风民俗,日常行为规范等等。礼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而学习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孔子认为有三种人,他们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他认为一种人生下来就知道,这样的人孔子认为少见,而且他也认为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者,“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他认为他是第二种人,“困而知之”的只能是实用主义者,虽然比“困而不学”的强,但主要是为了自己,境界不高,所学有限。在孔子的教育主张中要求因材施教,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实际也是对自己学习礼的经验总结。在学习礼的过程中,孔子已经将它作为体验生命意义,人生价值的一种独特方式,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乐”字。“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同上)这就是周敦颐让二程所找的孔颜乐处,周敦颐并不是让他们找出这几句话,是要他们“寻孔颜乐处”。宋明道学家注意人的“气象”问题,尤其是先儒大师的,活着的时候能感受到他们的“气象”,死去能从他们的著作中体验得到。在“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也不改其志,到老不知死而知生,这是精神上的乐的境界,这样的人不是与世无争,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实现他们的道。故而程颐说颜回所好学的是道(见程颐《颜子所好何学论》,《二程遗书》)。 
  在学习中他也经常反思,上面已经说道,孔子认为礼是可以改变的,那么什么东西不能改变,或是依什么来改变,这就是“仁”。孔子说他“四十而不惑”(《为政》),杨树达先生《论语疏证》中按:“孔子四十不惑,尽知者之能事也。孟子四十不动心,尽勇者之能事也。孔孟才性不同,故成德之功也异矣。”孔子到了四十就不疑惑了。《中庸》说:“思修者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者不可以不知人。”“知人”就是对人所以为人有所理解,有所体会,就可以对自己自觉,有了这种自觉就可以不疑惑,孔子从六岁起开始学礼,到了34岁整理完鲁国现存的礼乐经典,长途跋涉来到东周洛阳问礼于老聃。据《史记》载,二人在交流中相当客气,也互相赞誉对方,这说明孔子到34岁,天下有的夏商周的礼,都被他学完了,四十岁左右,其“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人生信念更加趋于坚定,在实践礼中体悟到人生的真谛,从中抽象出“仁”来。 
  孔子在《论语》中回答弟子问仁的很多,但多是因材施教的,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这一句历来受到诸家学人的重视,为什么哪?这个“爱人”不只是要爱自己,还要爱别人,强调“推己及人”,“己欲达则达人,己欲立则立人”(《雍也》),也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认为这些是最为精华的,其他的都是对这个解释,是从不同侧面来讲的。“仁”有两个要求,一个是人要自觉,一个是要从乐中来。 
    孔子说:“我未见有好仁者,恶不仁也。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不使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里仁》)“好”字和“恶”字的分的清楚,一个“好”字便道破“好仁者”为仁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恶”字哪?说明其没有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能力而言,没有不足以为仁的人,关键在有没有主动性、自觉性。孔子认为仁者是不受外界诱惑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关键在自觉性上。同样他认为,仁者之为仁是自觉的,他就与仁同在,永不分离。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就是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行仁。在《子罕》和《宪问》中孔子都提到“仁者不忧”,前面也说到儒家“乐”的问题,这里说“仁者不忧”就是要说,在他们看来仁者已经能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寻求到自己的目标了,所以仲弓问仁时,孔子说:“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 
  说道这里,要提到礼与仁的关系。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颜渊曰:“请问其目。”“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为什么要说这个哪?孔子自认识是学而知之的,所以他认为要通过对自己的私心杂念的克制,以礼法来约制自己才能达到仁。这里的礼是通过改造的礼,而不是什么旧礼。上面也提到行仁要自觉,为什么还要用礼来制约哪?其实孔子认为成为“仁人”是要一个过程的,对于他最得意的弟子颜渊也不得不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至于其他人则时间就会更短,如果能使自己的为仁,成为自觉的,那他就是仁人了。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为政》)这里孔子讲学、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距,就有仁和礼在内。七十以前的不断修行,要以礼克己而达到仁;七十以后,修行达到一定境界,从本心出发,所有的言行都符合仁的标准,这是对礼的一种超越。这表明人开始学习道理时,尚要以礼来约制,但达到道德的至高境界,人就不必以礼来约制了,他的行为便是礼。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艺,游于礼”,(《述而》),学于诗,实际就是他的学道经验。这样才能在学习生活中,有了方向,总的方向就是“道”。有了方向,去追求,就有所得,守住这些东西,就是“德”,便是“仁”,也就达到完全的人格目标。除此之外,还要加上一些文艺活动来辅助,使其能轻松有兴致。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也是这个意思。如果照着这样的路径走下去,孔子认为就可以“从心所欲不逾距”了。 
  孔子不仅仅将他的道德修养提高到仁的高度,而且还要将它实践到政治上。他的这个思想可以概括为三点: 
  一、正名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孔子的理由是名分不正,说出话来就不顺;说出话来不顺,事情就做不成;事情做不成,礼乐就兴不起来;礼乐兴不起来,刑罚就不能得当;刑罚不能得当,人们就会连手足都不晓得安放在那里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出个名分,事情才可以处理得当。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渊》)君是君,民是民,不正名是不行的。 
  二、惠政 
  举贤能,行仁政。这里要求贤能的是要通过教化来治理国家,孔子反对利用武力。这不仅要对人民教化螟害要对君主等也教化,孔子倡导的政治关系是一种道德教化关系,他并不是要君主们放弃自己的权力,也不是要开启以权利、利益要求为主的民智,而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这种道德教化要放在治理民众的政治核心位置。而且他也强调君主自身的修养和道德品质在政治中的重要地位,使他所具有的修养和品质在政治管理上体现出来,惠施于民。 
  三、大同境界 
  孔子畅想今后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任何差别的,在《先进》中孔子说,“吾与点同”,照我的理解,曾点描绘的就是一个大同世界,老幼无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社会。 

  我自己认识也就这样多,对于一些问题,我也不是很明白很多,请大家指正。


--  作者:鱼儿小小
--  发布时间:2003-3-13 13:56:00

--  
可否放入专区呢?现在我可是没有心情读这个(这是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