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湖湘文化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3)
----  视角魔方:谈徐志摩陆小曼[原创]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3&rootid=&id=35075)


--  作者:二泉
--  发布时间:2003-2-19 17:09:00

--  视角魔方:谈徐志摩陆小曼[原创]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讲的是春天在山里玩得忘了早晚,逾期不归。如果你还想和春天有个约会,就上山,上山,爱去吧。我曾玩笑地把每句削掉两个字,变成“人间芳菲尽,山寺桃花开,常恨春无觅,不知此中来。”且不管改得格律大坏,意思的改变,倒真的让我吃了一惊。诗由原来的赏玩春天变成了看破红尘要斩断慧根了。视角稍为换一下就全不是那么回事。
   《人间四月天》我没看过,我对电视剧兴趣不大,但我仍是这样开了头。
   不喜欢徐志摩的诗,觉得甚至不如林徽因的来得蕴藉有致一些,但我仍是来写写他。
  
   徐志摩是热心追求真幸福,真生命,真恋爱的典范。与陆小曼的这些纠葛是足够后人瞻仰一番了。现在我拟转换下视角来审视一下这对小夫妻。
  
   徐在追求陆小曼时曾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的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得到了欢天喜地,得不到就怨天尤人,志摩大才,也未能免俗。后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八字真言颇多人引用。从语义分析,这话很有点问题,如果真的相信命的先天注定,则得与不得,都是命运,不得时埋怨命运,得到了自然应该感恩才对,而不应仅满足于一个“幸”字。可是真正感恩的人太少,幸福着时真正感恩的人更少。更多的人是遭遇不幸以后,才知道感恩的,不过“感”的意思仅是“感觉”、“感到”而已,而不是血肉鲜活的“感激”、“感动”。人们多在回忆中度日。
  这话本可以表述成:“得之,我命;不得,亦我命”或“得之,我幸;不得,我不幸。”不过诗人可不会满意这种表述的,即使如我,我只限于说风凉话时才这样说说而已。
  
   胡适解释徐的单纯信仰:“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这个概括是对的,但若以此来为徐的誉毁推脱,显然又有了偏颇,有点志摩中心说了。把自己的生命和前途,寄托在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上,而“爱,自由,美”又由一个美艳的女子来象征。在志摩是浪漫是理想是诗情,而在陆小曼的原丈夫王赓却活该是冤大头。王赓是注定不能抱着这种单纯信仰的了,要不然两人都把这种信仰寄托在同一个女子身上,这杯羹就很不好分。大不了两人都骑士一番,一场决斗,这样我们的志摩诗人也就有几分危险。
  
   徐和原配张幼仪离婚后,通信更勤,感情更好,徐坠机后,哭倒在他灵前的,除了陆小曼,也还有一个张幼仪。这我们倒可以用他的理想来套:因为重新获得了自由,这爱,也便长久起来了。
   问题是,徐和陆的优化重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重蹈了覆辙。重组前,两人心急火燎的,感情红红火火,志摩身在欧洲却心怀祖国,雁书频传。小曼身羁汉营也时羡鸿鹄之高翔。结婚后,好象风景少了不少。徐只好安慰自己,是“春倦”。一阵迷茫下来,徐跑到北京去拼命上课挣钱。小曼则留在小海继续她的戏剧人生,时而去压压戏轴,时而和翁瑞午并卧一榻吞吐祥云。冷眼看去,徐志摩这时与王赓的当年也并非没有一点相似。徐力邀小曼北上,小曼哪里理他?弄到后来,徐由“春倦”之后,又开始感到一丝“秋凉”了。
   好在徐及时坠机,挽救了他们的爱情。小曼此后虽继续着和翁瑞午的亲密接触,但毕竟惦记着为徐出个《全集》什么的并不懈为之奔走。虽然后人又要把《徐志摩全集》没有出成归罪于陆的不自量力,可是,从爱情的视角上看,我们真不能为此去责怪她什么了。
  
   由此再来翻捡徐的单纯信仰:“爱,自由,美”。发现那实在是难以兼容的三件物事。圣*太克絮佩里在童话《小王子》里,给爱下了一个神准的定义:“爱是驯养。”这意味着,爱和自由总是矛盾的,爱就是互相攥着对方的那颗心!退一万步来说,爱至多也是格律诗,你有才,就到那格律里去自由吧。
   可惜时代赋予志摩的使命是写自由诗,虽然他也按西方的规矩格律过,但他的自由的追求,总是溢出了爱的范式。
  
   结局就是:去死吧!
  
  


--  作者:劲龙吴靖
--  发布时间:2003-2-19 17:30:00

--  
不错,推荐到红网首页。
--  作者:喝喝
--  发布时间:2003-2-19 18:05:00

--  
“爱和自由总是矛盾的,爱就是互相攥着对方的那颗心!”

我似乎明白兰结婚前夜地那句话地意思了,不管结婚与不结婚都是不负责任地。我了解她,她喜欢自由,和我一样喜欢自由。我自由,我快乐!

这篇文章很喜欢看,虽然我和你对徐志摩地诗持有异议,我喜欢徐地诗。

顺贴战记之乱弹

12/10/2001
  
前几天看到一个同学的一篇文章中说:“得之,谓之幸;不得,谓之命。” 
  
想起很多年前,老师给我们讲红楼梦时,告诉我们,小林同学前生其实是一个绛珠仙草,恰逢干渴缺水,奄奄一息。这时正担任仙界的神瑛大士的小贾同学路过,睹之不忍,就到河边提了一桶水,浇了一下小林,小林MM方才得活。当时小林同学就发下一愿,以后定当报答小贾先生的这桶水。 

这一桶水,就是这么一桶水,林黛玉用了自己整整一生的眼泪,去报答了贾宝玉。直到凄雨中,迎娶薛宝钗的琐呐声传到湘潇馆中,直到一篇篇诗稿被火焰吞噬,直到吐出最后一滴的鲜血,那眼泪,还没有流尽。 
  
寒塘度鹤影,冷月葬花魂。 
  
“得之,谓之幸;不得,谓之命。” 

人生中,聚少离多,欢少哀多 
  
命。 


--  作者:二泉
--  发布时间:2003-2-20 12:05:00

--  
谢谢两位呵
--  作者:布衣
--  发布时间:2003-2-20 12:35:00

--  
这篇不错,结局更好

--  作者:一蓑烟雨
--  发布时间:2003-2-21 15:53:00

--  
是很好。随感觉流动,指哪打哪,同时又行文自在流畅,所以虽然文章并不全是围绕着“这对小夫妻”,却几乎不叫人感觉到散乱。

--  作者:云淡珠灰
--  发布时间:2003-2-22 14:12:00

--  
好文章,好见地。
--  作者:心舞
--  发布时间:2003-2-22 14:52:00

--  
共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