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湖湘文化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3)
----  鸿鹏诗话-4[原创]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3&rootid=&id=34224)


--  作者:鸿鹏
--  发布时间:2003-2-15 12:04:00

--  鸿鹏诗话-4[原创]

1、菜花:“莎士比亚早就把诗人、情人、疯子归为一类人,顾城、海子的死,现代派、后现代派诗人的作秀,更是加深了人们这种误解。这类诗人,能进而不能出,是诗走偏锋、智慧不够、心智发育不平衡的表现,只是少数,虽不足以代表全部,但确实发人深思。 飞雨用诗来说诗人,有创意,有深意。”
鸿鹏:这其实牵涉到了诗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什么是诗人?他和非诗人有什么区别,什么是诗人的诗歌,什么是非诗人的诗歌,承认诗人和一般的人的区别,但诗人和人又不能绝对地分离,这也是辨证的观点。诗人往往是有强烈诗歌情绪的人,情绪化倾向非常严重,并且善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对真实的现实往往更喜欢用诗意的感觉来看待,或者是超现实的体验。它的缺点是往往只知出世而不知入世,总想把现实中体验到的片段作为永恒来定格,所以容易与现世产生深刻的矛盾。诗人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就会逐渐剑走偏锋。过去的诗人同时或多或少都是哲学的,这正好弥补了诗人天生的不足,中国哲学十分讲究出世和入世的关系,现在这方面的教育似乎是少多了。 
 中国古代有一个画家,也是数度想自杀未成,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绘画,我常叹息李贺早亡,而李煜却是被人害死的! 

2、诗人的强烈特性是,要把他感悟的美丽的东西用独特的方式保留下来,想使其变的永恒,固执地把它当成真实的感觉去体验,这与现实变幻的世界和不断发展的现实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往往不可调和。所以,在古代学习哲学是对诗人最好的补充,诗人有宗教一样的狂热和痴情,而中国哲学往往把超现实的感悟融入一种现实的体验中,他们对国家和君王的忠心,对修身和治国平天下的信念,都带着宗教的狂热,用在伦理中,甚至要求妇女足不出户,烈妇不事二男。当然这是负面的,我们要学习那些正面的,既能出世也能入世,要学会处理诗歌的情绪和理想,在现实中正确解决这种矛盾。我们要以现实为重,一切理想都尽量要为现实服务!

3、鸿鹏:有了盛唐的强盛和繁荣,才有了唐诗的成就和辉煌。如今我们的时代处在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中,时代呼唤着新的文明和思想,就象战国时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样,现代化的中国也肯定会产生新时期的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诗人的。而诗歌必将成为先驱。。现代的诗歌已经萌生了这种趋向。虽然朦胧诗、先锋派、印象派没有形成真正的影响,但这种思想和文化超前的意愿已经体现。正是诗人们的一种超前的一种感悟,也是思想界的一次大解放。朦胧诗、先锋派、印象派对于新诗的形式方面的探索是有成绩的,它对更复杂、更高雅、更经典的新诗的形成必将产生良好的试探作用,它的明显的缺陷是脱离中国诗歌传统和审美意识,想另劈新途!不注意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不注意诗歌的完美意境的表现。
   靝一 :因此,根植于外来翻译诗文的中国的现代诗,也许在表现技巧、内容方面能获得相对的营养(在不考虑历史文化与诗词关系的情况下),但却很难把外国诗的那种特殊的节奏移植在自己的语言内部。中国的某些现代诗歌无疑在极力地避免(甚至是轻视)与传统诗文的特殊节奏(汉语文言、诗词经过两千年的努力所达到的那种完美的节奏感)发生接轨现象,摸索着一种属于自己时代的应有的节奏,但遗憾的是,通往成功的漫长隧道的前方至今还看不到光明的预兆。     我以为,通过东西·新旧之间的不断交流,新的、真正能体现、代表时代的诗体早晚会得到确立的。
菜花:长远来讲,仍然是新体诗前途更广,旧体诗必将淘汰 ,   从自然界看,发育过于成熟、达到烂熟地步的生物,就已经青春不再,活力日减。从艺术形式上,也是如此。旧体诗过于烂熟,从诗歌语言到诗歌形式,已经容不下新东西了。比如电灯、电话、汽车、摩托、石油、天然气、计算机、蕊片、报纸、杂志等凡是工业文明形成的词语(更不用说方程式、黑洞、病毒、分子链等科学词语),都很难入农业文明时期的旧体诗,勉强用了,感觉就像打油诗,味道就不正宗。旧体诗可以说朝庭,不能说中央政府;可以说云雨,不能说性爱;可以说战斗,不能说打架;可以说长矛,不能说导弹。越是当代现代生活中常用的事物,旧体诗越是无力表达。旧体诗精妙的语言、成熟的范式,却不能直接用于新生活、现代汉语,十分可叹。     目前新诗的混乱,标准的缺失,原因很多。     有正常因素。处于拓荒期、成长期的事物,总是要经历一个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从外界而来的东西,总是先是生吞活剥后再融汇贯通,由西方横向移植过来的现代主义诗歌,总是要经历一个与传统相融的时期,更何况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也是个变化十分快速的东西,也未定型、成熟,读者寥寥(引叶汝琏《法国现代诗歌漫谈》“然而诗歌现状的不景气却是显而易见的:上世纪末(指十九世纪末)以来诗就脱离了读者,其后,距离越加扩大;除开二战期间,诗一度欣欣向荣,那种兴旺,今天评家甚至认为也是有疑问的。不过,诗的确与读者从此中断了联系,以致今天,读者既然少,为经济效益不高的诗作服务的出版家当然就更少,诗评家也随之少而又少。”)。     有不正常的因素。低素质的、不仅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而且对叶芝、艾略特、奥登等西方现代派诸大师(此三位大师都绝对深入古典诗歌,先是古典大师,然后再有突破成为现代派大师的)诗歌也仅一知半解,隔着文化背景和语言隔膜,只学得他们的皮毛(前两天在杜甫草堂就见到一个专攻现代主义新诗的,连什么国家才有桂冠诗人、艾略特的生平都未搞清,就在大谈特谈艾略特)却拎着他们的鸡毛当令箭的众多现代诗作者,生吞存在主义,活剥超现实手法,未张口先作结舌状、嗫嚅状、喃喃状,未提笔先作痛苦状、孤独状、野兽状,未老先衰,概念先行,未感性先理性,丑状不一而足,搅得现代诗潭一潭混水。却又不知自己的无知,一味狂妄,“狂妄和任意发展的结果是什么,是人们的无限的厌恶和屏弃。”倒找钱都没人看新诗。     但新体诗经过阵痛,经过扬弃,经过整合,通过化古而不是为古所化,通过化西而不是为西所化,回归到现实之中,与传统文化衔接上,为人民大众所认可,必然能写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篇章。有一天,用于少儿启蒙的,会是新体诗;旧体诗只是用来应酬和即景的,不再有这么大的市场;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多人去浪费精力去写已无创新余地的旧体诗,不自量力欲与唐诗宋词比高低;而把精力用于创作新体诗,开拓这块荒地遍野、题材无限的园地。 

鸿鹏:自然英雄所见略同。

3、菜花:前两天在杜甫草堂就见到一个专攻现代主义新诗的,连什么国家才有桂冠诗人、艾略特的生平都未搞清,就在大谈特谈艾略特。
“九七年,《微型小说选刊》第九期发表了《小说家是这样走上诗坛的》一文:讲述了一位小说家到处寻找自己那几十篇小说题目的目录时,却收到报社寄来的被称之谓《一首超先锋的佳构》的“诗作”,题目为《目录》——疯子/ 我不想和你过不去/ 从窗户上跳下去/ 楼梯口没有灯光/ 我不知道我是谁/ 作协是卖什么的/ 书的悲剧……原来小说家把目录错寄给了报社。这则《目录》后被数十家一流诗刊转载,小说家就成了当年的十大桂冠诗人之一。”
鸿鹏: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一个有诗歌传统,以诗国自居的国家,竟被一群这样的领头羊给领入了一个不毛之地。想起了红军在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路线引导下,一味崇苏,机械地套用国外的所谓高深的理论,几乎使红军全军覆没。

4、“三笑”诗成,子建说:“一笑时天使之神光,二笑时爱神之箭已在弦上,三笑时君之心竟在何方?”

5、“桃花雨”诗成,中有“让她沉醉了, 眠在这江南水乡的花树下, 不再为我伤情!” 。
菜花语我:“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紫筠诗云:“我醉了  ,醉倒在撒满桃花影子的那一年!”
鸿鹏答曰:“酒后所鞭非名马,情多每累真美人”。

6、山中的野花开了,她应是为知己开的,真的,我是这样想的。花也是有生命的,否则,她为什么在春天开放呢!东风是不是媒人,这我说不上,但我看花的时候,好象花也在看我。那浓艳的杏花,桃李芬芳,一片一片的、黄黄的油菜花,就象含羞的少女,还有那不知名的花,都在默默地绽放着笑脸。她们不知为谁开放,又为谁飘落,啊!在雨后,一片片落红成阵,她们一定是又为知己香消玉损的! 

“踏青” :你约我踏青看油菜的花黄 ,春天里,来到了入画的山乡,你家的小院,就在那青山中叠嶂 ,我等你在村头的那棵老树旁! 
不用那样仔细地对镜梳妆 ,记着穿上那件绣花的衣裳 ,千万别把你家的小花狗带来 ,它对我总是汪汪、又汪汪---

7、“冥冥之中有一种热切的期盼,期待风雨之夜有人如期而至叩响心之柴扉,那一刻,多年的苦楚化作热泪,那流之不尽的是缘份对上苍深深的感念!”
    "我来了,似风中的女神,美丽而自由,携带田野花草的芳香,托起蓝天云霓的问候。 我来了,我是春雷震荡,惊蛰万物;我来了,我是夏雨磅礴,自天而降,浇灌大地。 我来了,象春花的笑脸,似天堂的彩虹。我来了,我在披着星光与你唱歌跳舞。 我来了,------我的女神!"

8、中国哲学既是“出世”的,又是“入世”的。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它:“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反映在 文化传统上也是如此,中国的诗歌传统是现实主义占主流的,但诗歌这种文学艺术的境界常常是超现实的理想境界,这是一种对立的统一,这是中国哲学精神在诗歌领域的反映。同时,它又为哲学家、思想家提供了一个极其丰富的想象空间,这就是为什么儒家的经典里要习修“诗经”的原因,也是中国诗歌传统在文学和文化方面占据重要历史地位的原因所在。

9、在中国传统的思想家那里,十分注意诗歌方面的修养。儒家的经典中就有诗、书、礼、乐几个方面,诗经是重要的经典之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他又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充分肯定了诗歌在思想教育方面的意义。


10、反观新诗,似乎想要摆脱现实主义的传统,却又不能体现能被大众接受的那种出世的哲学精神,这就形成了与传统很深的代沟,也是弊端的所在。“现在有的朦胧诗歌脱离现实、诗意离奇、令人揣测,与大众读者相隔距离太远,读后不解其意,不入其境,都是些微忽飘渺的“先锋幻想”(也许作者自己都弄不懂)的诗歌。那些根据印象推测,也未必能理解作者意图、根据象征性思考也未必能理清思路的诗歌,完全失去了诗歌现实、美感作用”。这在诗人内部已经形成混乱,连诗人群体都不能相互理解自己的作品,如何让人民群众去欣赏、去阅读。这种脱离与古诗的高雅完全是两回事,言之无物,剥掉最后一层皮后还看不到珍宝,谁会去理我们的诗,谁会在乎我们的声音。无论再“先锋”、再“印象”,不和我们这块土地上的文化和文明结合,一直超然于物外而没有根底,终究是不能成功的。


鸿鹏  2002年10月3日 编辑于郑州


--  作者:珠儿
--  发布时间:2003-2-15 13:19:00

--  
好一个认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