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湖湘文化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3)
----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3&rootid=&id=29868)


--  作者:任守愈
--  发布时间:2003-1-16 19:39:00

--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我在上大三时,学校给我们开了“公共关系课”。开课的老师很注重实际,所以多以授课与学生讨论为主,我们多讨论怎样融入社会这个问题。在轮到我发言时,我说有两个原则:一是求同存异,一是和而不同;在让我总结时,我用了孔子的话:“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等到毕业时我又用了这些话。我是这样想的,人组成社会,这个“人”是普遍性的概念,不是具体的哪个人,对于具体的人来说,他(她)相对于社会来说还是很渺小的。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是客观的,人对社会有促进作用,但它有个前提就是先要融入社会,并不是社会来迁就你。对于一个人来说,社会上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有不适应的地方,要除了他就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了。社会对个人而言,它整体的进步会对个人的发展有好处。 
    大家说只是说的好而已,当然我明白这个很难做到的。前两天我又与一位学兄说到儒家的这个“乐”字,从儒家的“乐”中而言,他主要是注重道德修养的,蒙培元先生在《儒家论“乐”》中说:“孔子认为,道德上的充实,才是真正的快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在学习中探求人生意义,增强人格力量,这是一种真正的快乐,这种快乐是物质享受所不能得到的,以为它是内在的,属于自己的,具有真正价值的,只有仁、知之人才能作到。”我理解这个只是一个初步的表象的东西,实质上的“乐”不在这里。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仁者是个智者,这个在《论语》中孔子论述过,这里提到的“乐”多是一种心态,这个心态道德修养越高越好。前几天,看牟钟鉴先生的书,说孔子的仁是个情感问题,是很有道理的,实现仁也从道德修养入手的。要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就要这种心态,在静中求索,也正是程颢所说的:“静也定,动也定。”(《定性书》) 
    求同存异这个好理解,人总有所缺陷,别人的意见也有很好的,要择其善者从之,另外这样与人的冲突少,便于进一步交往,也有利于进一步探讨问题。和而不同,就不好说了。张载在《正蒙》中说:“仇必和而解。”冯友兰先生在他的《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部分阐发了这个思想,传统的辩证法第一位的是“和”,“对立”是第二位的,与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是不相同的。这个“和而不同”,就是要强调共性,求传统辨证法中的“和”。我在读冯先生的书时,认为这个共相与殊相就是共性与特性问题,与《易传》中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一样的。这里理解“和而不同”也这样,如果说求同存异是从表象上方式上说的,那么和而不同就是从抽象意义讲的,和而不同就是想要从一类事物的共同性质上去研究,找东西。 
    我常常想,这个学问是越学越有味道,越让人割舍不掉,明显存在一个互补的问题。人与社会也一样,我上学是多做班上事情的管理,虽然因为人的想法不同而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管理起来并不是很顺手,但是当与同学们关系融洽了,就会在以后的事情接触上越来越好,你尊重大家,大家也尊重你,当然有些人是不会太在乎你的,由于接受教育的修养不同,所以也会差别的。这个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是有相似性的,人能去追求道,那么道对人的修养以及其他都有促进作用,它们不是隔离的,而是互补的,但前提就是人对道先要逐渐的修行,而后道才会对人有促进作用。孔子为什么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我看就是这个意思,孔子与道已经融为一体了,它的最终结果也就是道学家说的“浑然与物同体”了。 
    我现在的水平,不止是很难达到“浑然与物同体”,而且更本上达不到,所以只能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至于道对我而言互补的作用也谈不到。之所以提出来,是想将这个不成熟的想法拿出来,与大家讨论讨论。 

--  作者:flyfree
--  发布时间:2003-1-16 23:00:00

--  
人才是最重要的!!!!
--  作者:相忘于江湖
--  发布时间:2003-1-23 11:14:00

--  
道弘弘道人,弘道人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