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湖湘文化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3)
----  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3&rootid=&id=28564)


--  作者:任守愈
--  发布时间:2003-1-9 19:53:00

--  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程颐说:“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二程遗书》卷十八)前一句说了德性修养问题,后一句说了学问取得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朱熹晚年大加发挥,朱熹在《与孙敬甫书》中说:“程夫子之言曰: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此两言者,如车之两轮,如鸟之两翼,未有废其一而可行可飞者。”在他看来,德性修养与学问取得是相联系的,一项也不可偏废。 
    “涵养须用敬”,程颐说:“敬只是持己之道。”(同上)人常说这个人涵养高,也就是说他的道德品行好,程颐说的也是这个,不过有一点不同,他说的这个与一般的意义不同在,就是“气象”问题。一般人的涵养说不上气象,但是大师们的气象是有的,它可以永垂万世,不仅从他活着的时候感受到,即使是死后也能从遗留的文字上感受到。这一点我认为是对的,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这是颜渊对孔子的评价,当我们读了《论语》后和他的感受几乎是一样的,这就是孔子的气象所在。这一点也是程朱所说的涵养的一部分。朱熹对程颐的涵养又进一步发挥,就是结合他心性论上的已发未发,来划分涵养工夫的,一个是已发的,一个是未发的,这个就不只是对自身的要求,而且要推己及人。不仅要在未发时修行,而且在已发时也要注意修行,也就是修,实践,在实践中再修。 
    “进学在致知”,我在去年写过《朱熹格物致知论》,学问是在学习前人的成果上,不断积累,类推,找出其中共同的东西,逐步发展而来的,致知就是要把知的范围扩大,从而达到穷理的目的。我去年写的,在现在看来是有很多毛病的,主要是从简单的学上说,而没有从整体的哲学体系上说,这个毛病很大。我从开始学到现在近二十年了,说学会学习了吗?不敢这样说,但谈一两个体会还是可以的。我在上高中时,组织一个学习研究会,召集班上各科学习好的同学探讨,当时我学的历史好。我们在一起谈的最多的就是活用和死学,我没有大家记课本上的东西多,但我其他知识知道的多,而且那时已经会走从贯通达到学习目的的路,所以我在历史上就形成了自己的优势。朱熹从博学—积累—贯通—推类四个环节上讨论,还是很有道理的,他虽然说天地同一理,要从一物一物穷理而后就知同一理是什么了。他说的这个理是抽象的,如果从具体的物上发现特点是不行的,要类比,找共同点。以前很多网友问我实践过没有,怎样实践啊,其实哲学这个东西,主要是讲抽象的东西,人既要能从具体到抽象,而且也要从抽象到具体,也就是孔子强调的要举一反三。 
    我在上初中的时候,学校有个习惯就是每周日晚自习要开班会。我们常常是先谈谈班里的情况,后谈关系到自己的问题,每次都有一个新主题,爱国、理想、做人等等的都有。在现在看来很幼稚的,谈也谈不出个什么来,但对我们的成长来说是很难得的,一是锻炼了大家的口才,从大家回去后反映来看,在开会时可以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二是给大家一个道德上的提高,虽然当时不明白我们所说的一些道理,但是随我们一天天的长大我们还是明白了许多,也就是一个无知到有知的过程。我说这些就是说涵养与学问是分不开的。我长久以来,想怎么样做人,人要对社会有责任感的,学儒家的人都能感受到儒家是怎样要求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等等,他要求实现“大同社会”,这些都是社会责任感的问题。如果一个没有涵养,道德品质不好的人,是难当此任的。所以我一直要求我的弟弟妹妹要注重品行,也对我可以管的晚辈们这样说。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孔子也将道德与学问联系在一起,认为不修道德,不求知识,是他最忧虑的。朱熹对他的学生说:“学者工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工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工夫日益密。譬如人之两足,左足行则右足止,右足行则左足止。”(《朱子语类》卷九)又说:“穷理涵养,要当并进,盖非稍有所知,无以致涵养之功,非深有所存,无以尽义理之奥。正当交相为用而齐致其功。”(同上卷四十五)朱熹指出涵养与致知两种工夫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涵养高才能专一考究义理,明达义理可使涵养工夫更好,涵养致知是平行的基本修养方法。实际上朱熹所说的尊德性与道问学也就是这个关系,其实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两句话是要贯穿始终的,这个与陆九渊所提的不同,象山以尊德性即可,但朱熹以二者并行皆不可废,面上是这样分别的实际上都是一个问题,就是道德修养问题,不过修行法不同而已。 
    这两句话对现在还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应当注意道德修养与学问取得的关系问题,这个很值得我们深思。


[此贴子已经被任守愈于2003-1-9 19:52:5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