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湖湘文化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3)
----  五读《论语别裁》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3&rootid=&id=25781)


--  作者:任守愈
--  发布时间:2002-12-27 20:23:00

--  五读《论语别裁》
“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研究孔子“礼”的时候,注意孔子“礼”的变化,是十分有意义的。 
  《论语》中有三章就记录这个问题。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同上) 
  对于这个问题南先生接的很好,他说:“孔子是东周时代的人,这意思就是说,周代的文化也是要变的,而将来的历史演变,不必说下一代会变成什么样子,就是千百万年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也可以知道。孔子并不是有宗教性的神通,也不是先知,换句话说,是他要人凭借智慧,多读历史,就知道过去。既然用上述的法则,循历史的轨迹就可以知道过去,用同一法则,也就能知道未来。”实际上南先生也承认孔子的“礼”是经过改造而有新意的礼。我们都有这样的认识,孔子是很守旧的,但是他并不是停滞不前的,他主张通过逐步改良的形式来适应形势的变化,这种主张引来“守旧”二字。同样对待管仲的三章语录中,也可以体现这个思想变化(参见《八佾》,《宪问》),对于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南先生大讲管鲍之交,最后说了几句这里讲“仁”的含义,有点本末倒置了。 
  从蛰居点上讲孔子的“礼”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几天来我思考“礼”包括哪些内容,于是我大体翻了翻《论语》,认为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正名思想。为什么将它引入“礼”之中,我是这样认为的,“名”表示的是一种秩序、规范、法则,“正名”就是拥有管理这些事务的合理名分。《子路》中有这样一段: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孔子的理由是名分不正,说出话来就不顺;说出化来不顺,事情就做不成;事情做不成,礼乐就兴不起来;礼乐兴不起来,刑罚就不能得当;刑罚不能得当,人们就会连手足都不晓得安放在哪里才好。所以君子顶出了一个名分,一定是可以处理好的。 
  二、等级制度。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渊》)这里表现的等级制度就很明显,等级制度是众所皆知的,在《先进》中,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这一章虽说是,孔子是鲁国的大夫,不能没有车而出行,但其中也不免有等机]级制度的缩影。 
  三、典章制度。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这里的“礼”就是文献典章制度,是指夏商以及孔子以前的周的文献典章制度。孔子的“礼”不是自己凭空创造的,而是通过对这些典章制度文献,述而不作,有所损益的。 
  四、民风习俗,立朝礼仪。《乡党》中的有些行为举止,表现到这一点上。在乡间与朝堂上的不同,接见外宾。从入公门到出公门,“过位”、“开堂”以至“私窥”都是很典范的。 
  五、日常行为规范。我在《三读》中说了孝和礼的关系,所以这里就不说了。日常行为中的“孝”、“敬”、“节”等都是在行“礼”,它们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都是礼。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这个很典型的。 
  六、知过能改。这一句归到“礼”中,是说孔子对有错误的人的态度和知错能改人的作用。人难免不犯错误,但只要犯了能改就是好的。 
  这种礼的实行有两种,一是教化,一是“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要正人先正己,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实现教化。另一种“约”是说虽讲道德,但也要有点约束力。 
  《论语》中提到仁和礼的地方很多。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十世之后的事情,是不会知道的,但有一点可以知道,就是百世之后的礼,必将是对周礼的改造。因为商周之礼就是对夏商之礼的改造。综观社会制度史,新制度必是对旧制度的继承和否定。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周礼也是在变的,而且是无时不在变。从商周推到后世,就是这个道理。孔子讲:“周监于二代,郁郁乎哉!吾从周。”(《八佾》)孔子是说周礼十分丰富,因为它借鉴了夏商之礼,于是他就从周礼而行。但他不是死守周礼,他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信,非礼勿动”(《颜渊》),死守善道。 
  可见:1、礼是可变的,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2、礼的变化有一个标准就是“仁”。孔子提到的“仁”很多,这种仁的思想是以礼这种形式来表现的。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克己复礼的目的就要达到“仁”,只要每天反省,遵从礼道,天下就太平,仁道就会发扬光大。我们不能简单的讲克己复礼就是要恢复周礼,孔子好礼,但他讲的是随时代发展变化经过改造的“礼”,不是周礼,性质发生了变化。“克己复礼”是说礼不过是实行仁的方法,而仁才是以礼克己的目的。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这里孔子讲学、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距,就有礼和仁在内。七十以前不断的修行,要以礼克己而达到仁;七十以后,修行达到一定境界,从本心出发所有的言行,都符合仁,这是对礼的一种超越。这表明在人开始学习道理时,尚要以礼来约束,但达到道德的至高境界,人就不必以礼而来,因为他达到仁的境界,他的行为便是礼,因为此时的他以是一圣人矣。 
  “仁”是第一位的,“礼”是第二位的,没有仁的礼和没有礼的仁,孔子认为都是不可取的。“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以仁充实礼的内容,又以充实了的礼作为实行仁的方法,借以完成仁的目的。 
  实际上我找寻了“一以贯之”的东西,我觉得是“仁”而不是“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