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湖湘文化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3)
----  三读《论语别裁》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3&rootid=&id=25779)


--  作者:任守愈
--  发布时间:2002-12-27 20:21:00

--  三读《论语别裁》
前几天,因说到有子的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我自己也很慎重地重新考虑了一番,认真地回了芦月兄一帖,来说明这个问题。接着往下读《别裁》,说“孝”的就多了。 
  孟懿子是孔子的学生,《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孟僖子让他的两个儿子到孔子的私学去学习礼法,其中一个就是孟懿子,另外一个是南宫敬叔。南先生说孟懿子不一定是孔子的学生,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介于学生与朋友之间的 前几天,因说到有子的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我自己也很慎重地重新考虑了一番,认真地回了芦月兄一帖,来说明这个问题。接着往下读《别裁》,说“孝”的就多了。 
  孟懿子是孔子的学生,《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孟僖子让他的两个儿子到孔子的私学去学习礼法,其中一个就是孟懿子,另外一个是南宫敬叔。南先生说孟懿子不一定是孔子的学生,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介于学生与朋友之间的关系。这个说法我不同意,孟懿子是鲁国的大夫,并不能因为这个就说他不是孔子的学生,孔子是有教无类的。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问“孝”,孔子让他启会父母对儿女的关心程度。虽然只说了一句,使父母只担心儿女疾病的子女是孝子,然而其中的内涵就是说明为什么人要“行孝”。父母辛苦将儿女养大,到老来,子女赡养,这如同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一样,孔子的这句话,无疑就是人为什么要“行孝”的公理。 
  孟武伯问孝,孔子这样来回答,他父亲孟懿子问孝,孔子只说了个“无违”。为什么说“无违”,是乎可以从孔子与樊迟的对话中可以得出来,孔子说父母活着,按照礼制来奉养;死了,按照礼制来安葬,按照礼制来祭祀。突出一个“礼”字。孔子一生的理论探索是从“礼”到“仁”的,有人对孔子思想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礼”、“仁”、“易”。这样的划分,从《论语》的记录来说,孔子学习这三方面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将“易”说成是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我自己认为不正确。孔子的一生自述中说他“四十而不惑”(《为政》)照我的理解,就是四十以前孔子学礼,到四十左右,他完全学懂了“礼”,以“礼”为行事准则,并且能够自觉的遵守这些规则,对人之所以为“仁”有所理解,有所体会。从这四十之后到他去世,则是对“仁”进一步探索、丰富和确立,达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同上文)的地步。。至于学“易”阶段,我认为是探索“仁”的阶段,因为《论语》中的“仁”的意思,有两种,一种是“人”,另一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仁”了。孟懿子和孟武伯父子问孝,孔子回答不同,有人说是孔子因人而异,这是很有道理的。《八佾》中记载了许多三家越礼的事情,对孟懿子的回答,恰市因为这些事情,提示他不要忘记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不要越礼,至于孟武伯,大概因为他是个经常让父母操心,惹是生非的世家公子吧! 
  于是“行孝”也是实行“礼”。我们都清楚儒家无论是改什么词,他的最高目标也是“仁”。《颜渊》中有一段很重要,就是“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讲,约束自己,使自己合于“礼”,就是“仁”。果真一天能够约束自己,使自己合于“礼”,天下就会称你是“仁人”了。这样来说孔子认为用“礼”来约束自己,才能成“仁”,这是对一般人而言的,我这里提出这个“礼”就是要说,儒家是以“礼”来治国的,导民以“礼”,导民以“德”。“行孝”就是“礼”的一种。南先生讲这几章很好,但没有说清“礼”和“行孝”。孔子所言的孝,推而广之,从父母、兄弟到国家,以至天下,人人能“孝忠”于“大人”,则“天下太平”了。这就是有子所说的根本的意义所在。 
《大学》中讲“明德、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八条纲目。从“格物”至“明德”就是推己及人,以小流汇成大洋。八纲目内部之间的关系如何?前几天不卑兄和我讨论《大学》中“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句话,我说要考虑考虑,是因为我不好说,没有认真看《大学》如果认真读了就可以和不卑兄讨论这个问题了。《大学》指出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是从属于修身的目的的,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末。以这四者为方法的修身是对“明明德”的实践,属于“修己以敬”的修养工夫。由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先修己,后及人,由个人推广到社会。“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说来修己就是为了治人因此从修身、齐家发展到治国、平天下,后者是修身的终极。因而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这也是在“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到矣”的理论前提下提出来的。这个“本末”,我认为就象树一样有了根,充分吸收营养,才能长大,枝繁页茂,所以这个本末之说,是由自然之理上升到社会理性的。这样就可以说,事物本来就有先有后,有始有终,你不开始,那有结束,只有找住了根本,实质的东西,有主有从,先后有序,由始到终地去做,这样就离“道”不远了。 
  当然修身之中也有尽孝这一节。郭店楚简《语丛三》中有这样几句,“有性有生,呼生。有阅春秋,无不以其生也云耳”,“人之性非与,止乎其孝”,“爱亲则其施爱人”。说明一个问题,父爱子,子孝父是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人只有懂得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才会懂的爱别人。这也就是有若所说“其为人之本与”的原因吧!我说这样多的话,其实只想说一句话,孝是仁的一部分,也是仁的基本内容,可以将它说成如同树的根一样,但它不是仁的本质特征,不是最为根本的。结合《大学》,我们可以认识到“孝”和“礼”也有很大的关系,“礼”也由“孝”滋生而出,我说前面几章,也对南先生有点微词,就是他只讲历代统治者注意用“孝”来治国,控制人们的思想,没有依据“礼”来说孝,未免有点浮表,而达不到深入理解吧!其实这就是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上升到君臣关系上,把“孝”上升到“礼”来约束人们。以至于《八佾》中所记载的三家越礼的事,在孔子眼里都是不忠不孝,有谋逆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