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湖湘文化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3)
----  再读《论语别裁》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3&rootid=&id=25778)


--  作者:任守愈
--  发布时间:2002-12-27 20:20:00

--  再读《论语别裁》
前不久,有位网友问我听说过“黄仁宇”没有,我当时觉得这个名字好熟啊!我仅知道,但没有看过他的书,还以为他是个散文家。昨天到西安图书大厦走了一遭,才知道黄先生是位历史学家,顺便购得他的《万历十五年》,连夜匆匆一读。 
  南先生的《别裁》和黄先生的书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文字简练,浅显易懂,而又不失其深度。二先生的书没有烦琐的考证和大段的文言引文,这使我又想到《初读〈论语别裁〉》中所讲的语言问题。二先生的书正因为浅显易懂才得以畅销,这也是《别裁》中的一大特点。昨天也看到李申先生为中小学生注释的《论语》本子。我对李先生的“儒教”观点一直持反对态度,由此我也十分关注李先生的文章、著作。我粗略的看了看那个本子,它里面有绘画、注译,还有拓展阅读范围的资料,还对《论语》进行整理,分学习、为政、教育等几类,并按一般的解释来评述,在后面提一些问题,引导青少年学习《论语》。这种本子的出现,十分有利于青少年阅读。很难想象象李先生这样的大学者能做这样的工作,真是了不起,他的了不起就在于“大手笔”写出“小文章”来,为传统文化的普及而贡献。我这里说的意思是要针对读者群体的特殊性,对国故典籍进行注释。但是李先生的本子并没有走出我们大陆先生们的套路,以理说理,而且语气庄严。南黄二先生则是以事说理,这和我前几天看同道卫君翰兄的《论语今解》的路数是相同的。 
  我读南先生的《别裁》,认为南先生能比较准确地掌握现代青年的心理,通过严密的推理来说明问题。《别裁》中“学而时习之”(《学而》)章,南先生从书面意思注释翻译,找出其中的矛盾,和青年们站在一起,对这样的注释进行驳斥。接着他从什么是“学问”入手,结合孔子当年的实际情况,运用辨证方法两方面思考,解决问题。我对这一点很是佩服,使人有:“哦!原来如此”的感受,以至于一直看下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中仅仅有几处引文,其他一律是白话,有些学者认为这不是学术专著,只是通俗读物。我看不是,书中有自己的观点和新看法,对万历帝、张居正、海瑞、戚继光等都有新的看法。返回头来说,南先生的《别裁》。可以引导青年人继续读下去,使他们感兴趣。吴小如在他的文章中说,他在70年代末开设“经史举要”选修课,很受欢迎;后来他在90年代,同样开设这门课,反映很冷淡,因为前边他以史为主,后面他以经为主。为什么会这样很值得人们深思。 
  去年6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董子竹先生的《〈论语〉正裁——再与南怀瑾商榷》一书。起初是网友们说有这样一本书,说实话我对南先生《别裁》中的一些观点并不赞同,举两个例子。《学而第一》中“有子”一章,南先生注解说:“‘本立而道生’,学问的根本,在培养这个孝弟,孝弟不是教条。”我认为不是这样,这个“本立而道生”是指“仁”,“孝弟”只是“仁”的一部分内容。同篇中的“道千乘之国”章中,“时”杨伯峻先生解释的好,是指“农时”。这个字南先生解错了,他把“使民以时”说成是“用人时应该把握时间了”。董子竹先生大概也是抓住了这几点,所以对这两章也做详细的分析。先说后一章,他说:“这段语录,教授们是这样译成现代汉语的:孔子说:‘领导一个上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家,办公要认真,守信节约开支,爱护人民,调用民役之时要按排好一定的时间,不要耽误农时。’”这显然是杨先生的译文。董先生理解说:“知有多少‘乘’兵车,也就知道国中的基本农户。”这个我不赞同。在研究孔子时,要注意孔子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处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一阶段正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时期。奴隶社会体制的劣根性,和封建社会体制的先进性,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转来转去,新旧势力的斗争和周王室的衰败,引出的最大现象就是诸侯争霸。孔子在这一时期对双方——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都不满,他认为,旧奴隶主贵族的守旧使周王室衰败,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使“礼乐崩”,引起战争,他试图寻求周初之礼,运用“仁”道来治理国家,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这样孔子说的应是不误“农时”,是对国君的一种期望,希望他们能约束自己的“不道义”行为。对于前一章的批评,才是董先生的主旨。 
  董先生说,《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才是孔子学问的根本,“仁孝”只是这个根本之“用”。从这段话中,我看董先生没有明白儒家的真正意义,这个“明明德”是什么?它也是对“仁”的一种实践和自身修养,这个“用”应该反过来讲。儒家的根本是“仁”,而不是董先生研究了几年的“明明德”。为什么董先生会有这样的认识,这与他的经历有关。 
  董先生对中国哲学研究是从佛学入门的。我们从他的《跋》中可以看出,他用佛学思想来诠释《论语》并与南先生进行商榷。他在《跋》中说:“在这本书里,我又给大家讲了孔子用心的基本原则——‘不自欺’,”“‘不自欺’实际不存在,明白了自己是‘自欺’,就是‘不自欺’。孔子学说虽然伟大但终是未到究竟处,留下了不少麻烦。”在董先生的书的前面《儒家的现代命运》中,董氏提出“宇宙——生命”系统,用《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来讲儒家问题,认为儒道释三家对待人几乎一致强调“勿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吾之有患者,在吾有身”。实际就是用佛家一家之说来代替三家之言。我的认为是对南先生的某些观点提出异议,是很正常的,董先生的解释我有的地方我看不懂,因为他所讲的有些玄,比起南先生的《别裁》很难懂,加之我对佛家了解的少,但从儒家的角度说,他的论断很成问题。 
  我不是说用佛家学说不能注释《论语》,而是说我们真正懂得了这两门学说之后,才能用他们来互相补充。 

--  作者:临风公子
--  发布时间:2002-12-28 16:28:00

--  
这样的书要读,要多读。
--  作者:天问天对
--  发布时间:2002-12-28 19:14:00

--  
《学而第一》中“有子”一章,南先生注解说:“‘本立而道生’,学问的根本,在培养这个孝弟,孝弟不是教条。”我认为不是这样,这个“本立而道生”是指“仁”,“孝弟”只是“仁”的一部分内容。

如果任生先不健忘,以足下的学识当不会忘记《三字经》中这样的两句话:首孝悌 次见闻
我同意孝悌仅是仁的一个部分这个观点,但显然《三字经》中的“孝悌”二字,是不应作仁的代指。作为起蒙读物,不可能一开始就将内容引向如此深的地方。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所谓的“孝悌”是“仁”的根本,是一种最基础的成份而存而。并且可以作为最基本的要求而独立存在。


--  作者:道南正脉
--  发布时间:2002-12-29 19:25:00

--  
见朱子《朱子语类》。亦见《四书集注》。
某以为“孝弟”是“仁”之“本”,开端的意思。
仁是从孝弟这里滥觞发端的,如果略知原始宗教的话,应该知道仁字训作二尸,尸即是主,仁是从最普遍的最受下民崇拜信仰的宗教伦理中蜕化出来。
孝弟是下学上达。孔子之进路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