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湖湘文化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3)
----  玩弄文学的时尚杂志[原创]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3&rootid=&id=25214)


--  作者:杨不易
--  发布时间:2002-12-24 16:58:00

--  玩弄文学的时尚杂志[原创]
玩弄文学的时尚杂志
  杨不易
  
  近日,翻看一些时尚杂志,惊讶地发现它们都玩起了纯文学!大小书摊上摆满的那些衣着光鲜的杂志,除去多年前安顿的《绝对隐私》引发的余威——情感实录类的长文字,和诸如“我的第一次性爱”、“我渴望的性福”等擦边球栏目,悄然间凭空多出了一个小说或者童话栏目!
  
  那些栏目,有的叫“迷文”,有的叫“城事”,还有一类干脆就直接叫“小说”,而小说这两个字则让人直接看到了文学的某种光芒。的确,当我在这些时尚杂志上,看到“小说”这两个字的时候,简直就激动得热泪盈眶,要倾家荡产地请我的热爱文学的哥们酣畅淋漓地喝一台——是不是中国文学要复兴了?曾经需要文学爱好者们集资才能油印的文学作品,如今也以华丽的外表,登上这些时尚而昂贵的杂志,并且多如牛毛地挂满大街小巷,当然是要进入主流社会了。这一刻给人的感觉,就像木匠的儿子于连傍上爵爷的女儿一样,让人想入非非,对文学的前途充满光明的幻想。一想到兄长们描绘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诗人们的荣耀,我就不得不为自己坐了这么多年冷板凳而庆幸: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我们这些追随文学多年的爷们,终于是要熬到头了,快做好“奔小康”的思想准备吧!
  
  当我洗净双手,像瞻仰圣女一样,虔诚地拜读那些标明“小说”字样的文字时,终于从昏昏然的云端跃落在地——这并不是我梦想中的文学!它们不过是披了一件华丽外衣的玩意儿,并没有改变其作为“卖”的本质!当那些千篇一律的场景,和一成不变的叙述口吻,花枝招展地在我面前晃悠的时候,我的确看见一个美丽的花瓶,正被所谓的“小资”们在手里把玩,并且从那些用玫瑰花瓣浴泡出来的文字中得到自我的满足,以此作为自己身份、格调的标志物,而我的呕吐是在所难免的。
  
  这股“文学复兴”的潮流,正是“小资”们玩弄的产物。当大多数的市民在为生活而奔走的时候,“小资”们坐在洒满夕阳的咖啡馆落地窗前,听着缠绵晦恻的音乐,读着他们的“红宝书”——《挪威的森林》或者《麦田里的守望者》。然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自以为寂寞地在键盘上敲打一些没来由的文字,以此满足内心的某种渴望和虚荣,这就成了所谓的小说。而作为时尚杂志,当然以追随和引导时尚为己任,而这个己任还有一个路人皆知的目的,那就是挣大把的钱。把“小资”自我满足的文字作为时尚,自然而然地可以掏尽“小资”们的腰包,“小资”并不是什么富人,但他们却愿把钱拿来追寻这些“时尚”,就像他们根本看不下去那些不知所云的文学作品,但也不得不每天装一本在包里,因为那是一种身份的标志物。
  
  因为虚荣和格调而活得很累的“小资”们,不知不觉间也累了文学,让人们把文学作为旗号,走进了“卖场”,并使得他们最终成了“小资”们自我满足的渠道,让本来没什么颜面的文学更加灰头土脸。从这个角度来说,“小资”们对文学的亵渎是罪不可赦的。
  
  而这种在时尚杂志上大行其道的文字,被称为小资文学。小资文学注定了要像“小资”们一样柔若无骨,远离尘世并且充满毫不现实的幻想,玩点什么氛围和格调。而提到小资文学,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到它们的开山鼻祖——张爱玲,但如今的小资文学连张爱玲的水平也是达不到的,他们完全沉浸在自我的圈子里,翻来覆去地描写着红酒的颜色和香烟的味道,用臆想味极浓的文字漠视社会生活的现实。
  
  曾看过这样一篇小说,它通篇写着一个看上去很有文化味的女人,和两个男人暧昧的纠缠,既不是恋人也不是情人,更说不上什么朋友,就那么若即若离地来来往往,而作者热衷于描写其中一个男人挑选CD的眼光,另一个男人会折幸运星挂在自己屋子,结果是三个人什么关系不是,什么结果也没有。你完全看不出它到底要表达什么,要讲述什么,在文章里出现的,就是那些“小资”们引以为荣的场景或者物什。而在我看来,现实中的“小资”们也是无法做到那些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那种情形发生的可能性——这些连“小资”自己的生活也没法还原的所谓小资文学,又有什么资格撑起文学这杆大旗?
  
  在某一个时期,人们对诗歌进行了大规模的讨伐,认为诗歌衰败的原因,正是囿于自我的圈子,用过于隐晦的文字和意象,使得诗歌成了卡拉OK,成了“玩票”,脱离现实生活!而现在呢?本是大众俗物的小说,居然也披上眩目的外衣,玩起了文字游戏,在子虚乌有的高楼上自娱自乐,到底还能存活多久呢?反映普通百姓生活,或者百姓关注话题的小说,永远都是有生命力的,就像现在的反腐小说一样。
  
  如果说一个人群写自己圈子生活的文字,可以称为“XX文学”的话,那么菜市场卖肉的文学青年李屠户所写的那些顺口溜,也可以称为“屠户文学”的。但李屠户的文学,并不只写他如何提高杀猪的技艺,或者他怎样在杀猪中寻找某种氛围和感觉,而是一指见血地写出了“杀猪这个圈子”里的高尚和卑鄙,更是成功地写出了他们的酸甜苦辣!那么,我认为李屠户的顺口溜是配得上称为“屠户文学”的。而那些不知所云的小资文学,最多只能称得上“小资的臆淫”。
  
  我们曾经对文学充满了期待,期待它能够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并由此用自己坚强的骨气,使自己在这个时代复苏。但小资文学的出现并大行其道,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文学正在向更远的地方而去,正在越来越多地成为某些人自我满足的工具,而不是承担起了社会的责任。
  
  没有骨气的文学并不是真正的文学,所以小资和文学根本搭不上界。曾经有人提出过“太监文学”的说法,如果“太监文学”真的存在,那么,所谓的小资文学正是一个活在我们面前的太监。如果文学还有一点生存的欲望的话,那么,它的确应该坚决地和“小资”划清界限!
  
  提倡小资文学的时尚杂志,都是有钱的主儿,他们要想让什么成为时尚,什么就会成为时尚,他们想把什么拿来把玩,什么就可以被他们拿来把玩。昨天,他们在玩“绝对隐私”,今天他们玩的就是“小资”文学,也许在明天他们又会对“文学”产生厌倦,并选择一个新的玩物。也许,这应了我作为文学青年时在一篇小说里摘抄的一句话——文学是婊子,有钱的都可以玩!玩文学就像大款玩什么刺激一样,纯粹是一种业余兴趣。所以,你千万不要像我一样,对时尚杂志上出现的“小说”,抱什么不切时际的想法,以为是文学青年们的春天来了!
  
  如果你把文学当作爱人,但时尚杂志不是,他们最多就是把文学当作香水,抹上可以玩点性感,千万不可当真。


--  作者:湘天一叟
--  发布时间:2002-12-24 17:16:00

--  
淋漓
--  作者:周黑子
--  发布时间:2002-12-24 18:47:00

--  
一针见血!



--  作者:在人群中
--  发布时间:2002-12-24 19:25:00

--  
好文
--  作者:羽蛇
--  发布时间:2002-12-24 23:02:00

--  
       喜欢《挪威的森林》,因为被轻触的灵魂和拥着的寂寥,落寞。树的书里只喜欢这本,喜欢渡边,只为自己也是躲在自己世界里寻求通道的人。
    PS。小资奉为的经典,本身并没有错,塞格林,米兰昆德拉,树上春树,玛格丽特杜拉斯,都是很为优秀的作家。《麦田守望者》,《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欲望玫瑰》,《挪威的生命》《冷酷世界的尽头》,《情人》里面的人性思考,都有着我们这代人的精神共鸣。相对国内的作家层面,他们的作品来的好些吧。也看王忆安的《长恨歌》,池莉的《细腰》,苏童的《妻妾成群》,王小波的〈白金时代〉〈黑铁时代〉,以及余华的〈活者〉,许三观卖血记〉还有一大堆算不上家的人的书。但〈长〉的潦草的结尾,〈细〉的小市民化的唠叨。〈活〉的累赘拖沓的叙述,很难说得上是传世之作。看他们,只看到了,唏嘘短叹,人世冷暖。而人生的流长,文化的嬗变,社会的更迭都幻化不见了,只剩下模糊的面孔,苍白的文字。
     制度会决定作品,应该不是当代作家的理由吧。
     突然记起中文系的朋友话,1940后,中国已经没有作家了。我也始终有着同样的感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12-24 23:01:45编辑过]

--  作者:月满拦江
--  发布时间:2002-12-25 9:57:00

--  
楼上的姑娘
你说得很漂亮啊
--  作者:江月
--  发布时间:2002-12-25 11:10:00

--  
文学的没落,难道是“小资”惹的祸?

“我们曾经对文学充满了期待,期待它能够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并由此用自己坚强的骨气,使自己在这个时代复苏。”----这样的人很多,站成了长城,但能抵挡住功利思想的狂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