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湖湘文化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3)
----  宏    图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3&rootid=&id=21956)


--  作者:弯弯
--  发布时间:2002-11-20 12:38:00

--  宏    图
宏    图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前日,听说单位里有一女子举家从遥远的山区来成都打工,并扬言不挣够加工厂的本钱誓不归乡,心里不免有些好奇,数次前去采访调查,皆不得面晤。从旁人口中得知,该女子是四川南部县人,来成都打工已有数月之久。三年前,其丈夫只身前来成都,以木匠活计挣钱糊口。年前,将母亲、妻子、以及四岁的儿子尽皆接来成都,在西郊租赁一房屋住下。全家终日辛劳奔波,其目的为的是要凑够一笔钱,然后回乡去开一家什么工艺品加工厂。
    夜不能寐,便在脑子里臆想出一叱咤风云的女强人,这女强人既有领导干部的风采,又有经理老板的精明。
    三天后,终于在办事处的会议室里见到了她。陡然相见,心里不免有些失望,自忖找错了对象。坐在办公桌跟前的,不过是一个孱弱的女子,与心中的企盼相差甚远。
    “你好!”我说。
    “你好!有什么事?”她正忙碌地摁动着跟前的计算器,计算着一大堆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计算器犹如一台钢琴,随着手指的起伏,迸出悦耳的音符。
    “想跟你聊聊。当然,这关系到你家里的一些事情,你可以不回答我的问题。”
    “没关系。只要不涉及到隐私就行。”她笑了笑,说:“你是上级派来做调查的?”
    “不是,纯属个人好奇。我听说你们全家都来成都打工,还要挣够开办一家工厂的资本才回乡,觉得你们的想法很大胆,所以想听听你是怎样打算的。”
    她放下了手中的工作,盯着我沉默了半分钟。
    “是的,我跟我的那一位都有这样的打算。”她说,“你们大城市里的人,是不太了解乡下的情况的。自从分田到户以后,农村里,包括我们所在的那些贫困山区,基本上都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比起沿海的一些地方来,就相差很远了。其情形大致还是像战争片中那些战士干部所盼望的那样;‘老婆孩子热炕头’。生活在山区的人们,成年在土颗粒中扑啦生活,更无从说起什么精神文化生活。”
    她很健谈,而且深谋远虑,思路敏捷。这点,与她那纯朴的甚至有些土气的外表,很不相称。我有些庆幸自己找对了目标。
    “农村的情况,我还是知道一些的。我们还是谈谈你办加工厂的事儿,好吗?”我笑了笑,又说。
    她皱起眉头想了想,也笑了,说;“好的。这也没什么好保密的。我们全家来成都打工,最终目的也就是挣一笔钱回家去,开办一家工艺品加工厂。我们那里,虽说还很贫穷,但土特产不少。漫山遍野的桐子树,桑树,还有黑芝麻,鳖鱼……这些,都是远近闻名的。那山崖上密布的梭草,是一种日用品和工艺品的生产原料。可惜,人们历来都是做为燃料使用的,或是进行粗加工后卖给那些长途贩子。我高中刚毕业的时候,曾去过一趟广州走亲戚,在市场上见到一些用梭草加工而成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不仅受人欢迎,销路很好,而且价格很高,是我们出售梭草价格的几十倍或者几百倍。我带回几样来琢磨,觉得我们有能力做出这种档次的工艺品,直销沿海城市以及海外。”
    “你就是那年去广州,得到的这种启示?”
    “是啊!跟我的那一位反复斟酌后,认为这事可行。但是,我们缺少资金,梭草漂白、染色、定型的设备都很贵。估计总共需要二十来万,加工厂才能开工,我们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来购买这些设备。这不,就来成都打工了,辛苦几年,争取挣下十来万,回去后再贷款十来万,估计也就能行了……”
    呵呵,果真是一幅宏伟的蓝图!
    “我的那一位,在一家装饰公司搞装修,每月的收入还算可以。我在这里抄表,每月也还有五六百元的收入。再加上婆婆帮人坐柜台,每月还能有两百元的工资。我们的生活虽说苦些,但还算可以。因为我们全家都冲着一个目标,再苦再累总还是有盼头的。”
    “你从老远的地方来成都,习惯吗?”我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将话题扯开了。
    “在家里吃苦惯了,对生活没什么过高的苛求。”她粲然一笑,但我感觉到,这笑里隐藏着少许无奈和苦涩。“城市里的人,本能的对乡下人有着一种警惕和鄙视,总觉得乡下人比他们低一等似的。外出工作或办事情的时候,从对方的眼神里就能瞧出来。其实,我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别人是不可能从言语中判断出我是什么地方的人,但是,我还是喜欢我们家乡的口音,能从中得到一丝慰籍。还有,城市里的福利,只是针对你们城里人的。就像住房津贴,孩子入学……就连进杜甫草堂,你们花五十元就可以随意进去玩上一年,而我们却三十块钱才能进去一次。唉,说这些有什么用?制度上本来就存在许多不公平。”
    “这……”我无言以对。她说的,是真话。我们现今执行着的制度,确实存在许多偏差,但在社会的发展阶段中,也只能按这种并不完善的制度进行下去。“那么,你最向往的是什么事情呢?譬如,什么事情最令你心悦。”
    “再过五到七年,或者再过十年。我们的厂子有了一定的规模,我们也攥下一笔钱了。我会再来到成都,在这里买下一所豪华的别墅。我要用事实证明,我们乡下人并不比城里人缺少点什么,城里人拥有的,我们也一定能拥有。”
    “干吗一定来城市里生活,乡下的环境不是也很好吗?没有污染,没有喧嚣。”我去年曾在川北的一个山沟里呆了几天,那里有清馨的山风,有潺潺的流水,有纯朴辛劳的人们,有我们一成不变的民族坚毅。比起我们生活的城市来,那里是一片净土。
    “不为什么,只为挣一口气。”
    “你不认为你们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而且,城市里仍有着许多弊端,不一定适合你们生活。”
    “那是现在。等我们成了有钱人,城市的大门一样会向我们敞开的,城市的天平也一样会公平的。”
    ……
    手机响了,我跟她握手告别,匆匆结束了这场谈话。然而,我还觉着心里有好些疙瘩没有解开。或许在许多年以后,电视上报纸上会出现她的笑靥,人们用鲜花簇拥着她,羡慕她,赞赏她。但是,人们知道的,只是她的成功。而我,或许还知道她是怎样走向成功的。


                                                     2002年9月8日


--  作者:弯弯
--  发布时间:2002-11-20 12:38:00

--  宏    图
宏    图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前日,听说单位里有一女子举家从遥远的山区来成都打工,并扬言不挣够加工厂的本钱誓不归乡,心里不免有些好奇,数次前去采访调查,皆不得面晤。从旁人口中得知,该女子是四川南部县人,来成都打工已有数月之久。三年前,其丈夫只身前来成都,以木匠活计挣钱糊口。年前,将母亲、妻子、以及四岁的儿子尽皆接来成都,在西郊租赁一房屋住下。全家终日辛劳奔波,其目的为的是要凑够一笔钱,然后回乡去开一家什么工艺品加工厂。
    夜不能寐,便在脑子里臆想出一叱咤风云的女强人,这女强人既有领导干部的风采,又有经理老板的精明。
    三天后,终于在办事处的会议室里见到了她。陡然相见,心里不免有些失望,自忖找错了对象。坐在办公桌跟前的,不过是一个孱弱的女子,与心中的企盼相差甚远。
    “你好!”我说。
    “你好!有什么事?”她正忙碌地摁动着跟前的计算器,计算着一大堆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计算器犹如一台钢琴,随着手指的起伏,迸出悦耳的音符。
    “想跟你聊聊。当然,这关系到你家里的一些事情,你可以不回答我的问题。”
    “没关系。只要不涉及到隐私就行。”她笑了笑,说:“你是上级派来做调查的?”
    “不是,纯属个人好奇。我听说你们全家都来成都打工,还要挣够开办一家工厂的资本才回乡,觉得你们的想法很大胆,所以想听听你是怎样打算的。”
    她放下了手中的工作,盯着我沉默了半分钟。
    “是的,我跟我的那一位都有这样的打算。”她说,“你们大城市里的人,是不太了解乡下的情况的。自从分田到户以后,农村里,包括我们所在的那些贫困山区,基本上都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比起沿海的一些地方来,就相差很远了。其情形大致还是像战争片中那些战士干部所盼望的那样;‘老婆孩子热炕头’。生活在山区的人们,成年在土颗粒中扑啦生活,更无从说起什么精神文化生活。”
    她很健谈,而且深谋远虑,思路敏捷。这点,与她那纯朴的甚至有些土气的外表,很不相称。我有些庆幸自己找对了目标。
    “农村的情况,我还是知道一些的。我们还是谈谈你办加工厂的事儿,好吗?”我笑了笑,又说。
    她皱起眉头想了想,也笑了,说;“好的。这也没什么好保密的。我们全家来成都打工,最终目的也就是挣一笔钱回家去,开办一家工艺品加工厂。我们那里,虽说还很贫穷,但土特产不少。漫山遍野的桐子树,桑树,还有黑芝麻,鳖鱼……这些,都是远近闻名的。那山崖上密布的梭草,是一种日用品和工艺品的生产原料。可惜,人们历来都是做为燃料使用的,或是进行粗加工后卖给那些长途贩子。我高中刚毕业的时候,曾去过一趟广州走亲戚,在市场上见到一些用梭草加工而成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不仅受人欢迎,销路很好,而且价格很高,是我们出售梭草价格的几十倍或者几百倍。我带回几样来琢磨,觉得我们有能力做出这种档次的工艺品,直销沿海城市以及海外。”
    “你就是那年去广州,得到的这种启示?”
    “是啊!跟我的那一位反复斟酌后,认为这事可行。但是,我们缺少资金,梭草漂白、染色、定型的设备都很贵。估计总共需要二十来万,加工厂才能开工,我们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来购买这些设备。这不,就来成都打工了,辛苦几年,争取挣下十来万,回去后再贷款十来万,估计也就能行了……”
    呵呵,果真是一幅宏伟的蓝图!
    “我的那一位,在一家装饰公司搞装修,每月的收入还算可以。我在这里抄表,每月也还有五六百元的收入。再加上婆婆帮人坐柜台,每月还能有两百元的工资。我们的生活虽说苦些,但还算可以。因为我们全家都冲着一个目标,再苦再累总还是有盼头的。”
    “你从老远的地方来成都,习惯吗?”我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将话题扯开了。
    “在家里吃苦惯了,对生活没什么过高的苛求。”她粲然一笑,但我感觉到,这笑里隐藏着少许无奈和苦涩。“城市里的人,本能的对乡下人有着一种警惕和鄙视,总觉得乡下人比他们低一等似的。外出工作或办事情的时候,从对方的眼神里就能瞧出来。其实,我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别人是不可能从言语中判断出我是什么地方的人,但是,我还是喜欢我们家乡的口音,能从中得到一丝慰籍。还有,城市里的福利,只是针对你们城里人的。就像住房津贴,孩子入学……就连进杜甫草堂,你们花五十元就可以随意进去玩上一年,而我们却三十块钱才能进去一次。唉,说这些有什么用?制度上本来就存在许多不公平。”
    “这……”我无言以对。她说的,是真话。我们现今执行着的制度,确实存在许多偏差,但在社会的发展阶段中,也只能按这种并不完善的制度进行下去。“那么,你最向往的是什么事情呢?譬如,什么事情最令你心悦。”
    “再过五到七年,或者再过十年。我们的厂子有了一定的规模,我们也攥下一笔钱了。我会再来到成都,在这里买下一所豪华的别墅。我要用事实证明,我们乡下人并不比城里人缺少点什么,城里人拥有的,我们也一定能拥有。”
    “干吗一定来城市里生活,乡下的环境不是也很好吗?没有污染,没有喧嚣。”我去年曾在川北的一个山沟里呆了几天,那里有清馨的山风,有潺潺的流水,有纯朴辛劳的人们,有我们一成不变的民族坚毅。比起我们生活的城市来,那里是一片净土。
    “不为什么,只为挣一口气。”
    “你不认为你们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而且,城市里仍有着许多弊端,不一定适合你们生活。”
    “那是现在。等我们成了有钱人,城市的大门一样会向我们敞开的,城市的天平也一样会公平的。”
    ……
    手机响了,我跟她握手告别,匆匆结束了这场谈话。然而,我还觉着心里有好些疙瘩没有解开。或许在许多年以后,电视上报纸上会出现她的笑靥,人们用鲜花簇拥着她,羡慕她,赞赏她。但是,人们知道的,只是她的成功。而我,或许还知道她是怎样走向成功的。


                                                     2002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