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湖湘文化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3)
----  打架与拍砖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3&rootid=&id=21758)


--  作者:吃匹萨的狮子
--  发布时间:2002-11-14 14:51:00

--  打架与拍砖

小时候看《霍元甲》,鞑靼洛夫正与主人公打架,当霍元甲用脚踢疼他的时候,俄国佬呲着牙大叫:耍赖!犯规!我就笑,这能怪人家老霍么?两个人的习武方式不同,何况打架这种事,光明正大赢了对方才是结果。

现在想想,鞑靼洛夫说“犯规”这种心理状态用句话讲即“自我”意识过浓,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我用拳头必须对手也用拳头。导致这样的结果,很容易可以分析到这与他长期遇到的环境(拳击场)相同有关。只是这一次,他没想到的是——打架,在中国当然可以用脚揣你。也可以这么说, 每个人对打架的理解方式不同。 所以他失败的原因,看来只能怪到双方没有事先议定好“规则”上来。

拍砖是很有意思的,它于某方面象极了打架,而且硝烟绝不会比战场上少。布衣在刚才的文字中解释得很好,他说,高手与高手之间的争斗,不在于文字本身,而在于他的胸怀,在于他的承受力。很好,这又有些象战争的指挥者,战略上怎么布置,战术上怎么安排,下一步,拍砖就表现在文字上如何斗法了。

有些人喜欢直接,比如古龙,他的招数非要让人一招毙命,前面的都是准备工作;有些人喜欢婉转曲折,比如梁羽生,他会让你东耍一花枪西玩一造型,但这些都不影响它的好看。同样的,有人要用降龙十八掌,有人会琢磨着弄个太极拳,也似乎与他本人的性格有根本的联系。所以我们说广义的拍砖,就象上面说的老霍与俄国佬打架,什么都可以施展上来,只要你光明正大赢了。体现在拍砖文章中,只是思想撞击产生的火花才最美丽,至于文字的美感与否,你可以把他当成鲜花去欣赏,当然也可以把他当垃圾,一文不值。换句话说,能让对方明白自己在讲什么,这已经够了。

布衣就很直接,所以他一上来就说我那是砖文么?他理解的我那篇文章只是在讲些大道理,圆滑得很。我知道他是在跟我讲“规则”,拳击的“规则”,他愤愤不平,他跳起来,可是他比鞑靼洛夫聪明,他不说“犯规”,他只不过花了一大篇心血在跟我讲述着他对“规则”的理解。可是,“规则”真的那么重要么?

继续读下去,我突然知道布衣为什么颇费心思的讲述规则了。他问我砖文会伤人么?因为要击中他的痛楚才能叫砖文。难道我那篇文章让他滴血才叫做砖文么?我不会那样干,它与我性格不符。他迫不及待想去找那篇文章的漏洞回拍,然而很可惜他并没有找到,至少在他回应我的文章中没有体现,他就问我,我那是砖文么?于是他教条书般地累用大量篇幅“教训”我,跟我讲述些他对“真正”砖文的理解——这就是他要跟我摊牌的拍砖“规则”——当然那么大的篇幅也可以理解为布衣“自慰”时高声喊出的那个“爽”字,只是我把它理解为宣泄罢了。

我之所以把自己那篇“大道理”说成是砖文,因为布衣曾说过:砖客拍人,伤敌一万,自损八千。在那篇文字里“大道理”中折射出每个人的心理矛盾,伤筋动骨,而且文字中的道理恰好在那个场合下适用。所以我用心去写,因为我在剖析着我自己的内心,却把剑尖指向以“布衣”这个马甲为表象的所有ID。

剑尖指向月亮可以说是一种虚无,那是文字所要去做的。而对面所承接的实体,却是应该深深去得到震撼的。我很理解布衣曾讲的那句话——砖文指向的是虚无,在于它无所不指,它可以伸触到人的内心的任何一个角落,却又悬浮着,落不到实处。

很遗憾,布衣仍只把这句话停留在说说的阶段,他现在还在问这样的问题——那是砖文么?而对于曾受他指教的我,却要默默去做这项工作。看来这样的一个结果,在互拍(砖)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同时登上一个都能理解的“规则”平台,来比划比划。于是,我会在下一个砖文来临之前,先摆好一个姿势,用一种调戏式的语气,吹个口哨,然后很阴险地对着布衣说,“来,小马甲,咱们不妨跳它个贴面舞?”


--  作者:吃匹萨的狮子
--  发布时间:2002-11-14 14:51:00

--  打架与拍砖

小时候看《霍元甲》,鞑靼洛夫正与主人公打架,当霍元甲用脚踢疼他的时候,俄国佬呲着牙大叫:耍赖!犯规!我就笑,这能怪人家老霍么?两个人的习武方式不同,何况打架这种事,光明正大赢了对方才是结果。

现在想想,鞑靼洛夫说“犯规”这种心理状态用句话讲即“自我”意识过浓,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我用拳头必须对手也用拳头。导致这样的结果,很容易可以分析到这与他长期遇到的环境(拳击场)相同有关。只是这一次,他没想到的是——打架,在中国当然可以用脚揣你。也可以这么说, 每个人对打架的理解方式不同。 所以他失败的原因,看来只能怪到双方没有事先议定好“规则”上来。

拍砖是很有意思的,它于某方面象极了打架,而且硝烟绝不会比战场上少。布衣在刚才的文字中解释得很好,他说,高手与高手之间的争斗,不在于文字本身,而在于他的胸怀,在于他的承受力。很好,这又有些象战争的指挥者,战略上怎么布置,战术上怎么安排,下一步,拍砖就表现在文字上如何斗法了。

有些人喜欢直接,比如古龙,他的招数非要让人一招毙命,前面的都是准备工作;有些人喜欢婉转曲折,比如梁羽生,他会让你东耍一花枪西玩一造型,但这些都不影响它的好看。同样的,有人要用降龙十八掌,有人会琢磨着弄个太极拳,也似乎与他本人的性格有根本的联系。所以我们说广义的拍砖,就象上面说的老霍与俄国佬打架,什么都可以施展上来,只要你光明正大赢了。体现在拍砖文章中,只是思想撞击产生的火花才最美丽,至于文字的美感与否,你可以把他当成鲜花去欣赏,当然也可以把他当垃圾,一文不值。换句话说,能让对方明白自己在讲什么,这已经够了。

布衣就很直接,所以他一上来就说我那是砖文么?他理解的我那篇文章只是在讲些大道理,圆滑得很。我知道他是在跟我讲“规则”,拳击的“规则”,他愤愤不平,他跳起来,可是他比鞑靼洛夫聪明,他不说“犯规”,他只不过花了一大篇心血在跟我讲述着他对“规则”的理解。可是,“规则”真的那么重要么?

继续读下去,我突然知道布衣为什么颇费心思的讲述规则了。他问我砖文会伤人么?因为要击中他的痛楚才能叫砖文。难道我那篇文章让他滴血才叫做砖文么?我不会那样干,它与我性格不符。他迫不及待想去找那篇文章的漏洞回拍,然而很可惜他并没有找到,至少在他回应我的文章中没有体现,他就问我,我那是砖文么?于是他教条书般地累用大量篇幅“教训”我,跟我讲述些他对“真正”砖文的理解——这就是他要跟我摊牌的拍砖“规则”——当然那么大的篇幅也可以理解为布衣“自慰”时高声喊出的那个“爽”字,只是我把它理解为宣泄罢了。

我之所以把自己那篇“大道理”说成是砖文,因为布衣曾说过:砖客拍人,伤敌一万,自损八千。在那篇文字里“大道理”中折射出每个人的心理矛盾,伤筋动骨,而且文字中的道理恰好在那个场合下适用。所以我用心去写,因为我在剖析着我自己的内心,却把剑尖指向以“布衣”这个马甲为表象的所有ID。

剑尖指向月亮可以说是一种虚无,那是文字所要去做的。而对面所承接的实体,却是应该深深去得到震撼的。我很理解布衣曾讲的那句话——砖文指向的是虚无,在于它无所不指,它可以伸触到人的内心的任何一个角落,却又悬浮着,落不到实处。

很遗憾,布衣仍只把这句话停留在说说的阶段,他现在还在问这样的问题——那是砖文么?而对于曾受他指教的我,却要默默去做这项工作。看来这样的一个结果,在互拍(砖)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同时登上一个都能理解的“规则”平台,来比划比划。于是,我会在下一个砖文来临之前,先摆好一个姿势,用一种调戏式的语气,吹个口哨,然后很阴险地对着布衣说,“来,小马甲,咱们不妨跳它个贴面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