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情感交流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5)
----  给“男小资”定个标准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5&rootid=&id=43698)


--  作者:流动人口
--  发布时间:2003-4-5 15:38:00

--  给“男小资”定个标准

男小资通常单身,受过高等教育,有体面的职业和比较稳定的收入。他们也许不是出自名牌大学,但一定要通过言谈举止给人留下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良好教养的印象。 


  男小资通常是文学艺术爱好者,起码曾经爱好过文学艺术。为了维护小资应有的文化“品位”,他们现在依然留心文坛动态,把握前卫艺术。家中有成套的画册和奥斯卡DVD,经常“泡咖”,去小厅看欧片和美国大片。说到文学,早年他们钟情的是米兰·昆德拉和玛格丽特·杜拉斯,如今看重的是卡尔维诺和村上春树。言语间,总要“不经意地”和你聊起《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布拉格之恋》。如果能够得到积极的回应,马上开侃《挪威的森林》。 


  男小资照例都是多情的种子,流连情场的诸种把戏可谓驾轻就熟,他们通常都很在意圣诞节、情人节之类的洋节,红玫瑰、巧克力之类道具肯定早早备好,到时候会不留痕迹地给情人留下一个惊喜。男小资关心时尚、态度前卫,与女小资约会会很得体地提到美国新近流行的女性成长教育小说Cosmopoli?鄄tan,还会不失时机地推荐《垃圾文化》之类图书和《去年在马里昂巴》一类的新潮法国电影。 


  男小资们有其特定的活动范围,这些范围带有非常强烈而明显的标志性,让人一望而知确系小资出没之地。写字楼不用说了,如若出了写字楼,那他们的行止大体介于酒吧、咖啡厅和星级饭店之间。在北京肯定是三里屯,在上海则是衡山路或金贸大厦。如果用一句标准的小资语言描述其行止,那就是“不在三里屯,就在金贸大厦;不在金贸大厦,就在飞往金贸大厦的飞机上”。 


  男小资的日常生活非常模式化、带有刻意为之的色彩。比如他们不管毛发轻重,一律每天刮脸———请注意,是“刮脸”,而不是剃须。剃须用的是大路货的电动剃须刀,而刮脸则只用吉列牌刮胡刀。这个差别在外人看来无足轻重,但在男小资看来却非同小可,万万不能马虎。一马虎,就把自己混同于普通上班族了。装上热水器以后,男小资逐渐养成了每天洗澡的好习惯,但是在早上洗,而不像“老土”那样晚上洗。除了参与公司谈判,男小资从来不穿成套的西服。休闲的西装要配颜色不同的裤子,重要的是袜子要讲究,最好是Esprit99元一双的那种。作为黄种人,男小资身上没有白种人身上那股刺鼻的腋臭味,但还是喜欢用点儿香水什么的。所不同的是,一定要用adidas运动香水。假如哪天有位举止优雅的男士从您身边走过,而又若隐若现地飘出一丝带有男性汗液与青草汁液混合的香味儿,那一定是位标准的男小资。 

 


--  作者:子爵
--  发布时间:2003-4-5 17:57:00

--  
小资现在已经不流行了.
--  作者:流动人口
--  发布时间:2003-4-5 18:00:00

--  
不会吧~?
--  作者:易恒
--  发布时间:2003-4-5 18:18:00

--  
说的好象就是我呀?!
--  作者:子爵
--  发布时间:2003-4-5 18:18:00

--  
时尚是个爱翻脸的孩子,刚才还与你称兄道弟,一只大饼一人一半,连芝麻都没少分给你,转眼就视你如弃屣,骂你陈旧落伍该扔进垃圾桶;时尚是个有情无义的戏子,爱上你时在天愿为比翼鸟,绝情而去,任你哭天抢地连回眸一望都甭想。譬如时下流行的BObo,就把前一阵热得发昏的小资一派嘲得无地自容。今天,谁还崇拜小资谁还敢标榜小资呢? 

皆因BObo抢尽小资风头,皆因时尚就是风水轮流转,小资已成弃屣已成怨夫。既然说BObo,笔者也就不得不再次复述被时髦人复述了耳熟能详的定义:Bobo(译作波波或布波)即“布”,布尔乔亚(Bourgeois)+“波”波西米亚(Bohemia)。这一新生词由《纽约时报》资深记者戴维·布鲁克斯在其大作《天堂里的BObo族———新社会精英的崛起》中首度提出。通俗点说,就是一方面是社会精英,享受富裕成功,另一方面又渴望心灵自由,追求不羁与流浪;一方面深入蚊虫肆虐的热带密林做艰难的旅行,一方面又享受卫星定位系统、名牌帐篷、Expresso咖啡等现代文明的产物。 

细分的话,BObo族还有许多格式,譬如他们喜欢最时髦热门的品牌、商品和最热门的话题、活动,最新的科技、商业趋势都是他们的兴趣。旅行时他们离不开手提电脑,用来流浪的是豪华旅行车。哪怕出远门,也随身带着咖啡研磨机。有专门品牌的个性化香水等等等等。但我以为,刻意的外部模仿,只是往自己身上贴块标签,这块标签就是伪BObo族。这就像贝克汉姆的追星族,纵然理了鸡冠头,学会了右脚任意球,还是追星族,成不了贝克汉姆一样。 

真正的所谓BObo族,也就是人群中收入与职业相对稳定的那一年龄层次,即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群。30多岁至40多岁的他们,在企业或生活的舞台上扮演着主角的角色,他们或功成名就,或名利双收,或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总之,他们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或有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传统的文化教育及怀旧情绪又使他们与更年轻的“独生子”一代,有着迥然不同的想法和追求。于是,他们像名模一样,不知道今天该穿哪件衣服。像美食家一样,不知道最美的食物是什么。他们开始“富有”后的迷惘,他们想远离一下现实,过几天属于自己的平淡日子。而现代科技为他们的远足提供了工作、生活两不误的可能。正如时下正在热播的一则广告所说的,“某先生娱乐时通过网络管理他的财务,某先生在攀岩时通过手机炒股,某小姐通过网上预订衣服,某太太通过电话交付公用事业费”。事实上,他们这一族,也和最普通的人一样,也有着性格两重性,也是矛盾的产物。 

如此看来,BObo族并不神秘,就在你我身边,抑或你我身上就有某些BObo的情绪或情结。说得坦白些,BObo族也就是“城市的富有孤独群”。 


--  作者:阿伦史丹奴
--  发布时间:2003-4-5 23:20:00

--  
确实不流行小资了!
--  作者:流动人口
--  发布时间:2003-4-6 16:18:00

--  
是吗~?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