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情感交流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5)
----  南行记 1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5&rootid=&id=34728)


--  作者:宁箭
--  发布时间:2003-2-17 21:01:00

--  南行记 1

  1998年暮春,余有幸之湖南某市考察,一行六人,历时十二日,行程二千余公里,经苏、皖、赣、鄂、湘五省,所见甚广。此乃吾蜇居小城多年后首次远行,井底之蛙初见天日,方知外面世界很精彩,而叹外面世界很无奈。现择所见一、二,以飨网友。 

                        一、路边凉亭 

  车进入安徽阜阳地区境内,我们看到一种奇怪的建筑:四根水泥柱子,撑着一个水泥顶盖,有点象公园里的凉亭,只是矮一些,有飞檐,顶尖外还有一个圆球装饰,质朴笨拙,猛一看挺好看,比旁边的红砖灰瓦的民房好看一些。这些建筑规则地分布在路边有村庄的地方,大小相同,间隔相等。
  就象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里每游一处都要提问一样,我们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凉亭是做什么用的?
  我们六人一个个开动脑筋,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答案。
  答案一:阜阳人民古道热肠,担心路上行人走累了没地方歇脚,遇雨没地方避雨,便慷慨地拿出钱来修建了这么多的凉亭,行人可以任意用,类似古代的“长亭”、“短亭”。可仔细想不象,凉亭内没桌没凳,连个石块、砖头、水泥墩子都没一个,行人怎么坐,怎么休息?总不至于也古人般的席地而坐吧?既然舍得花那么多的钱建亭,还能没那几个小钱添几个凳子?且亭内似乎都很脏,不象常有人呆的地方,还有“长亭”、“短亭”一个村旁有一、二个就够了,如何需要这么许多?看来这个答案可能不对。
  答案二:为了修饰公路或村庄,实现村庄园林化。似乎也不对,修饰村庄的方式很多,如花墙、绿篱等,花钱都比凉亭要少得多,效果也好得多,而且这亭子仔细看来并不多美,清一色灰蒙蒙的水泥,没染色,没修饰,与一般亭子相比,飞檐翘得不够,亭子也太矮,高和长宽比例不符合美学要求。
  答案三:用作乡村联防队员守夜打更之用,类似战争年代的雕堡或瞭望哨。可是,清平世界,朗朗乾坤,一个村子用得了数十个雕堡或哨所吗?何况,这“雕堡”四面透风,无遮无碍,远不如建个小房子四周加上几个瞭望孔效果好。
  ........
  想了一个又一个答案,一个又一个地都否定了。
  正确答案有点出乎意料:这些凉亭全部是牛棚!
  只所以把正确答案定为牛棚,是因为我们发现一个亭子里拴了一头牛,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阜阳是全国有名的“黄牛之乡”,全地区人民“念牛经,发牛财,赶着黄牛奔小康”,牛多,自然牛棚就多了,牛多了,自然要上档次上水平,连牛棚也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了。为了得到标准答案,还特意下车请教了一位路边老农,果然如此。
  可为什么要把牛棚建在路边呢?在路边,车来车往,噪音大,扬尘多,对牛的生长肯定不利;水泥亭子,不挡风,不避寒,遮阳效果也远不如大树好,而村里路边有许多大树;亭子靠大路,牛拴在亭子里,如果没人看守,难以保证没有人“顺手牵牛”,不如拴在村里家门口安全。
  那为何还一定要在路边建呢?这又是下一个提问了。
  我们分析:一种可能,是浮夸风的作用,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象许多面子田、样板田一样,公路旁布满了这个工程那个示范,这叫有粉搽在脸上,上级领导来视察、参观、开现场会,开车过来,只见一条牛街绵延几十上百里,多壮观,这就足以体现地方领导的胆识和魄力,领导致富的路子多扎实,这样的领导同志不提拔还提拔谁?至于村里到底有多少牛,谁还跑到村子深处的农民家里一头头地数去。很久以后,看到报上登阜阳的主要领导之一被撤职被法办了,据说是贪污受贿,有没有搞浮夸的因素?或者因钱财问题被捕后有没有追究他浮夸的问题?这就不得而之了,大概没有吧,因为受贿几万就能判刑,几十万几百万得叛重刑甚至枪毙,可浮夸造成的损失谁能算得清,谁又愿意去追究呢?
  另一种可能,酒香也怕巷子深,阜阳牛多,可不吆喝,谁又知道,虽然报上做了不少广告,但在国道两旁都是一棚一棚的牛,这个活广告比起死广告,花钱少,效果好,何乐而不为?这种宣传效果与牛群当蒙阴县的牛县长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可是,不管是哪种可能,应该说都是失败的,因为我们走过阜阳,见到成百上千的路边凉亭式牛棚,只有一个里面有一头牛,其余的一概空置着,看来老百姓并不认帐。
  后来细想,也不一定是失败,现在上级领导来视察,事前好长时间就通知了,完全有时间集中全县、全市甚至外县、外市的牛,将高级牛棚拴得满满的,谁能认出是不是本棚长大的的牛?因此,表扬早就表扬过了,发奖早就发过了,提拔早就提过了,牛棚的作用早就发挥过了,自然牛去棚空,早成了“废棚”了。 



--  作者:拾得
--  发布时间:2003-2-17 21:35:00

--  
呵呵,透过牛棚反应社会问题,好!
我也去过阜阳,可没在意牛棚,也许坐的是火车才没看到吧。

--  作者:湘天一叟
--  发布时间:2003-2-17 22:01:00

--  
一把辛酸泪
--  作者:淘人仙子
--  发布时间:2003-2-17 22:37:00

--  
领导说:该搭架子的就得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