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红网论坛  (http://202.103.69.41/bbs/index.asp)
--  情感交流  (http://202.103.69.41/bbs/forumdisplay.asp?boardid=5)
----  [原创]  (http://202.103.69.41/bbs/showthread.asp?boardid=5&rootid=&id=23292)


--  作者:湘天一叟
--  发布时间:2002-12-16 19:16:00

--  [原创]
醴陵黄菜


黄菜,在土里的时候,一称芥菜,一称青菜,采回来,用开水一烫,沤一下,就成了黄菜。但其种子是土生还是外来,已不可考,不过,黄菜之有其名,据父老口传,当是在清末民初。那时水运发达,在水上靠船讨生活的人家很多,醴陵产的生猪、谷米、瓷器、鞭炮、夏布等,靠船运出,而醴陵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也得要靠船运进来。
船将出发时,家人抱来大捆芥菜,洗净,用木桶装好,再烧一锅开水,往桶里一倒,然后盖好盖。中午,船入湘江,也到该做中饭的时候,揭开盖子,桶中芥菜也成了黄菜,此时倒掉桶中黄水,将整片的黄菜漂洗一下,换上清水,以后每日换一次水,桶中黄菜既不会腐烂,也不会变味,随吃随取,极其方便,船家就省去了上岸买菜的麻烦,还节约了开支。
船到汉口,当地货栈老板好奇,提开桶盖探视,黄色的叶片见所未见,惊问;此为何物?
船家答曰;此谓黄菜,醴陵山珍也。
货栈老板喜极,讨要几片回家,如法炒出,食之,果然爽脆无比,遂信以为“山珍。”
船家在感受货栈老板一番夸赞之后,灵机一动:此乃商机尔。
数月之后,汉口码头,每当有醴陵货船靠岸,便有附近居民及小商小贩蜂拥而至,抢购这“醴陵山珍。”
至此,醴陵黄菜,便在武汉三镇热销,口碑极佳。及至抗战军兴,民生日艰,加之交通堵塞,此菜就在这九省通衢销声匿迹了。
昔时,黄菜在醴陵,是当“烂菜”来吃的,蔬菜半年粮啊!大海碗盛之,稀里哗啦当饭,好进亦好出。如若此餐吃不完,到下餐当剩菜一回锅,其味甚至更绝,不但爽、脆,还滑溜溜的。此番感受,每个醴陵人,想必都领略过了。
民国版《醴陵县志•食货志》说到黄菜时称;“近城谭家冲之蔸子黄菜,味极可口。”该志上有此殊荣的,唯有此菜。昔今谭家冲早成了一片居民区,连原先的地名都已湮灭无存。
又据《醴陵商业志》载;民国时期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每年冬春两季,都要派车回乡采购,请老厨精心制作成称之为醴陵名菜的“八宝黄菜,”并每以此菜大宴宾朋。
记得在西双版纳时,父亲见此地土肥沃,探亲时便携了芥菜种子去。谁知种出后虽外形未变,但其品质竟与当地苦菜相似,又无苦菜的妙处,任如何烹炒,均无醴陵黄菜之口味,遂弃之。从这点看,芥菜当属醴陵“土著,”其性情颇象屈原笔下的“后皇嘉树。”
今日,时代在变,人们的口味也在变,那种乱刀切出,大锅炒出,大海碗盛之的黄菜,早已退出人们的餐桌,代之以刀功精致,细切如丝,佐高汤葱花,吃起来嫩、爽、滑、脆、鲜、香齐备的黄菜了。
忆往昔,若非日本鬼子的铁蹄,武汉三镇的居民,绝忘不了醴陵黄菜的美味。斯人逝矣,佳肴尚在,伏惟飨否?


--  作者:江月
--  发布时间:2002-12-17 22:28:00

--  
篇篇美食,变成心谗了。

这个黄菜如是没油时炒,就不可口哟,我小时候吃过。